GPT_MBR與GPT分區掃盲,希捷2T、3T硬盤測評

 運氣不好,兩隻1T硬盤先後出現異常(2010年最先降到¥399的日立HDS721010CLA332,以及希捷12代ST31000528AS)。泰國水災導致的硬盤價暴升,還未恢復,但避免重要的N多硬盤數據不保,還是果段決定換硬盤。最近500G大概¥400,1T大概¥560,2T大概¥700,3T大概¥1000+。500G暫時在崗頂還是出貨量最大,適合普通用戶裝機,但顯然最沒有性價比,1T我不夠用,所以先是選擇了2T。西數2T只有昂貴的黑盤、紅盤以及玩家們批評的綠盤,偏偏沒有藍盤,所以我還是選希捷,買了2T的希捷ST2000DM001。回來測試時才發現一個原來網上已經頗多網友討論的問題:現在希捷最新的是1T單盤片技術,但2T盤除外,市面上的2T盤實際分爲3盤片版與2盤片版,型號同爲ST2000DM001。


希捷2T測試——

點擊查看原圖

該截圖由網上截取,借鑑說明。由於我買之前沒有了解情況,所以買到了3盤片版,從外觀可以輕易看出區別,3盤片版右上角的凹槽較淺,且中右位置缺少蝕刻標誌。我後來見過2盤片實貨,無需稱量,拿在手上其實也能感覺到重量區別。

點擊查看原圖
網上見到很多網友在年頭大概3月份買的這款3盤片版,固件型號爲CC96、CC4B、CC4C,都是隻有平均135MB/秒的速度,而2盤片版則有平均160+MB/秒速度。我拿到手上的這3盤片版,不知是質量較好,還是因爲固件已經更新到最新版本CC4H的原因,速度與2盤片版的無異。


點擊查看原圖
用最新版AIDA64測試,顯示我買到的是3盤片。但事實上,我後來用同版本AIDA64測試外觀爲2盤片版那款,同樣顯示爲3盤片。不知是否因爲希捷官方的白皮書介紹該款型號的硬盤是3盤片的,所以只是從固件裏面讀取出來的信息。
部分網友評論3盤片版也許是屏蔽壞道出來的產品,3T盤的次品。以至我對2T盤產品失去信心,乾脆把盤拿回去退了。(我買的時候有向老闆提及過1T單盤片的問題,只是當時老闆沒有回答,所以我還是有理由退的。雖然明知道這其實是希捷的問題,感覺希捷有點欺騙消費者,呵呵~) 
把心一橫,乾脆直接上3T。於是又另外買了3T的ST3000DM001,3盤片,每盤片1T,心理上覺得3T盤相對地就算是良品了吧。




3T盤的MBR與GPT分區形式選擇問題——
        相信很多人第一次使用3T硬盤都會遇到問題。“爲什麼我安裝xp時,系統只識別到我只有764G硬盤呢?”或者“爲什麼我安裝win7後,發現硬盤只有2T?”、“爲什麼我在win7的磁盤管理器裏面看到我的3T硬盤變成一個2T和一個746G,但746G的又無法分區呢?”
        這就是使用超過2T的硬盤會遇到的問題,相信網上搜索也會一大堆介紹,而我用截圖的方法給大家介紹下這個問題,應該會比較簡單易懂,適合未用過3T硬盤的朋友,高手請繞道。
        我在已裝win7系統的機子上,再加上這款希捷3T硬盤(S3000DM001),讓大家看看3T新盤會有什麼情況出現。
        
點擊查看原圖
首次在win7下打開磁盤管理器會自動彈出該提示,讓你把3T盤初始化選擇分區形式,MBR或GPT

        這裏簡單介紹下什麼是MBR?GPT?MBR(主引導記錄)就是我們常用的分區方式,最大支持2.19TB(2的32次方*512byte),可以劃分4個主分區或3個主分區+1個擴展分區。大於2.19T的硬盤就會無法識別全部容量,所以第一次使用3T硬盤的童鞋估計都遇到剛纔提及的問題。
        一般使用BIOS的x86架構PC,3T硬盤做系統盤(主盤)就必須使用MBR分區方式。從Vista、win7時代開始,爲了解決硬盤容量限制問題,增加了GPT(GUID分區表)。GPT最大支持9.4ZB(1ZB=1024PB,1PB=1024EB,1EB=1024TB,即9.4ZEB=94億TB)容量,支持128個主分區(window限制,有資料介紹實際無限),但使用GPT分區方式的硬盤只能作爲數據盤(從盤)使用,並且注意xp 32位是無法識別GPT分區形式的數據盤的。
        另外 ,使用EFI(intel推出的替代BIOS的升級方案,我們理解爲一種較新的BIOS)的蘋果機,或者基於Itanium的window機(一般用戶不必理會是什麼),則可以把系統盤使用GPT分區形式。還有一種,我們常用的x86架構的pc,由2011年出的P67、H67、890GX等使用的UEFI BIOS的主板則可支持系統盤使用GPT分區形式。(具體有哪些主板支持,這裏就不討論了)
        以下用表格說明支持情況。(此表格來自網上)


數據盤


系統盤


Windows XP 32bit


不支持 GPT分區


不支持 GPT分區


Windows XP 64bit


支持 GPT分區


不支持 GPT分區


Windows Vista 32bit


支持 GPT分區


不支持 GPT分區


Windows Vista 64bit


支持 GPT分區


GPT分區需要UEFI BIOS


Windows 7 32bit


支持 GPT分區


不支持 GPT分區


Windows 7 64bit


支持 GPT分區


GPT分區需要UEFI BIOS


Linux


支持 GPT分區


GPT分區需要UEFI BIOS

總結,一般大家使用硬盤,是BIOS+MBR,大多數正在使用win7的童鞋可以考慮數據盤(從盤)使用GPT分區形式的3T盤。UEFI BIOS的新主板可以考慮系統盤(主盤)直接使用GPT,安裝win7 x64。蘋果機則是EFI+GPT。


當我把3T硬盤選擇MBR分區形式後,會自動變成一個2T區域+一個746G區域。
點擊查看原圖
MBR 2T部分 可新建簡單卷

點擊查看原圖
而MBR 746G部分 無法新建簡單卷

點擊查看原圖
MBR磁盤,可轉換成GPT磁盤

點擊查看原圖
同樣,GPT磁盤可以轉換成 MBR磁盤,但有資料介紹必須在空白盤情況下轉換。這我沒有測試,本次測評只是作簡單掃盲,建議根據需要選擇好分區方式就不要隨意轉換,最好先作備份,否則數據丟失,得不償失。
另外,有個選項可轉換到動態磁盤,下面會另作說明。


        我決定好使用MBR分區方式 ,但746G磁盤區域無法操作(新建卷都不允許),怎麼辦呢?這時可以安裝希捷官網下載的專爲3T硬盤而設的軟件,Seagate DiscWizard,用於做”擴容管理”,同時自動安裝識別746G的驅動。而西數的硬盤,據介紹是需要另外加塊擴展卡才支持操作746G磁盤區域,這方面希捷做得好。
點擊查看原圖
使用Seagate DiscWizard的擴展容量管理器功能,選中擴展容量部分(746G區域)


點擊查看原圖
點應用

點擊查看原圖
即可完成對746G區域的支持。

點擊查看原圖
Seagate DiscWizard分配擴展容量後,磁盤管理界面,可看到3T硬盤變成了兩個磁盤(一個2T磁盤,一個746G磁盤)

點擊查看原圖
然後就可以分別做分區,用NTFS,4k每簇(注意,現在主流都使用4k單元大小,相比以前默認使用512要提高速度,只是相對多耗費一點空間,具體原理請自行搜索。請形成使用4k的習慣,尤其SSD固態硬盤)

點擊查看原圖
重啓進入我另外一個系統xp,發現無法識別到2T磁盤區域,只識別到746G磁盤區域,並顯示爲raw


點擊查看原圖
硬盤插到另一臺xp,同樣只顯示raw的746G磁盤,無法識別出2T磁盤區域。安裝Seagate DiscWizard並重啓(必須)後就能正常識別所有分區盤。746G磁盤無需重新分區,無需擔心數據丟失。


點擊查看原圖
既然746G磁盤已經用Seagate DiscWizard的擴展容量管理器做過“擴展容量”操作了,現在可以把軟件卸載,只保留擴展容量驅動(卸載時會提示保留)


點擊查看原圖
設備管理器可見到磁盤驅動器的這項其實是安裝Seagate DiscWizard時自動安裝的746G驅動。


點擊查看原圖
返回win7查看設備管理器同樣


還有一個問題請大家注意,假如用xp安裝光盤在這個3T盤上分區、裝系統:
點擊查看原圖
會看到xp安裝界面只識別出“764G”的未知分區。注意!這裏的764G空間是2T區域中的容量,只識別到其中的764G,與746G磁盤區域完全是兩回事,搞清楚!剛纔已經分好區的設置,這裏識別不出來,據瞭解是因爲這裏只支持一個主分區。所以,如果在這界面下重新分區,會把第一個分區做成主分區,後面的分區都將自動變成擴展分區裏的各個邏輯分區。



希捷3T硬盤性能測試——
點擊查看原圖
win7硬盤評分依然是5.9(希捷12代1T同在機中,不知是否有影響)


點擊查看原圖
AIDA64,Windows存儲項顯示的2T磁盤區域的參數


點擊查看原圖
AIDA64,Windows存儲項顯示的746G磁盤區域的參數


點擊查看原圖
AIDA64,ATA項顯示的參數


點擊查看原圖
還是AIDA64,ATA項顯示的參數


點擊查看原圖
還是AIDA64,ATA項顯示的參數


點擊查看原圖
2T磁盤區域的ATTO讀寫速度測試,寫160讀220+


點擊查看原圖
746G磁盤區域的ATTO讀寫速度測試,寫讀都大概只有120+。這裏明顯看出兩個區域讀寫速度有較大差距,不知是希捷的驅動問題還是3T硬盤的通病特性。


點擊查看原圖
2T磁盤區域的CrystalDiskMark讀寫速度測試,寫168讀174


點擊查看原圖
746G磁盤區域的CrystalDiskMark讀寫速度測試,寫134讀138。CrystalDiskMark的測速雖然與ATTO有差異,但同一款軟件依然是測得746G區域比2T區域有明顯差距。


點擊查看原圖
2T磁盤區域的HD Tune Pro基準讀取速度測試,平均166


點擊查看原圖
746G磁盤區域HD Tune Pro基準讀取速度測試,平均120


點擊查看原圖
2T磁盤區域內拷貝大容量單文件實際讀取速度驚人!而3xx只是平均值,留意過峯值居然上600甚至1G


點擊查看原圖
一般情況下拷貝小容量多文件實際寫入速度大概也有70;嘗試使用fastcopy拷貝文件但速度提升不明顯,與直接複製粘貼相當。


點擊查看原圖
PCMark Vantage x64默認設置,測試3T硬盤中2T磁盤區域的第一個30G分區,跑分6000



點擊查看原圖
2T磁盤區域的HD Tune Pro健康度正常,沒有出現“三黃”;746G磁盤區域無法load出健康度,不知何故。


點擊查看原圖
2T磁盤區域查看CrystalDiskInfo的健康狀態良好;746G磁盤區域同樣 無法識別。
而紅色“不良”狀態的則是正在使用的希捷12代1T(ST31000528AS),已經由“三黃”變成“重映射扇區計數顯紅”,win7彈出提示備份文件並聯系計算機製造商修復或更換硬盤的提示窗口。



轉換爲動態磁盤的試驗——
點擊查看原圖
很多人覺得MBR分區方式硬性規定把3T硬盤劃分爲2T磁盤區域+746G磁盤區域,浪費空間,不便管理。這時可嘗試使用跨區卷分區,把2T區域剩餘空間與746區域合併爲一個分區。但請注意!在一般情況下該操作是不可逆的,一旦使用跨區卷分區,整個3T盤就變成一個“動態磁盤”(在轉換成動態磁盤前體統會彈出提示)。可看到普通MBR分區形式的主分區是深藍色 ,擴展分區用綠色框框住,每個邏輯分區是淺藍色。而動態磁盤下的主分區是棕***,跨區卷分區是紫紅色。想要把整個3T盤恢復爲普通MBR,要麼把整個3T盤刪除區域,再重新分區;要麼則需要使用特殊軟件,修改磁道數據,比較複雜易操作錯誤。請謹慎使用動態磁盤!


點擊查看原圖
Acronis Disk Director Suite不支持動態磁盤

點擊查看原圖
Acronis Disk Director Suite不支持動態磁盤,2TB區域顯示0個字節


點擊查看原圖
重新分區簡單卷後,把746G區域與2T區域的空間拆分開。746G磁盤變回正常,而2T磁盤依然爲動態磁盤。在window下無法直接轉回基本磁盤,需要用特殊軟件。


點擊查看原圖
Acronis Disk Director Suite同樣可見746G區域已恢復正常,2T磁盤扔顯示爲0字節的動態磁盤

由於只作測試,所以最後我用簡單方法,直接刪除所有分區,重新分區,把3T硬盤劃分爲普通MBR形式。之後我作系統盤使用,準備裝xp+win8企業版x64。



升級固件到最新版本CC4H——
最後嘗試更新固件,我拿到的3T盤的固件版本是CC4B,官網顯示支持升級到最新固件版本CC4H的是CC4C之後的版本,不包含CC4B。網上有部分網友表示CC4B無法升,部分網友則表示可以。我本着白老鼠的diy精神,以及好奇害死貓的求知慾,以官方據介紹降低讀盤噪聲爲目的(不知是否有效,反正新硬盤不妨嘗試),嘗試更新到CC4H最新固件。

點擊查看原圖
先用Seagate官方的Drive Detect檢測固件版本,顯示爲CC4B

點擊查看原圖
點擊New Firmware Check自動跳出官方頁面嚮導


點擊查看原圖
或者在官網直接下載升級CC4H工具



點擊查看原圖
41.下一步下一步到最後會提示系統重啓,重啓後顯示該畫面,表示正在刷新硬盤固件到CC4H


點擊查看原圖
用Drive Detect檢查,顯示成功更新到最新CC4H固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