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19 Linux之RAID&分區&文件系統命令

[badblocks]

badblocks  磁盤壞道檢查工具,其實可以使用mke2fs -c <dev>來代替這個命令

-s   在屏幕上顯示進度

-v   可以在屏幕看到文字信息進度

-w   以寫入的方式測試。(有見文件時不建議使用此參數)


[blockid]

blkid <dev>

查看分區的屬性


[dump]

dump  -f <*.*> <filename>  將<filename>備份成<*.*>,而且第二次備份時,只第一次的備份的差異部分。

-S 不寫-f選項,查看備份<filename>需要多大空間

-W 查看這裏是否有文件備份過


-u 將這次dump的時間記錄到/etc/dumpdateS

-v 文字化表現過程

-j 壓縮成bzip2

-[0,9] 設置壓縮比

//相關命令restore


[dumpe2fs]

dumpe2fs <dev>

顯示分區的詳細信息。

  -h

  只顯示超級塊中的信息。


[e2fsck]

e2fsck <dev>

檢查並修復ext文件系統

  -f

  強制檢查

  -p

  自動修復

  

[e2lable]

e2lable <dev>

查看分區卷標

e2label <dev> <label.name>  //爲磁盤添加磁盤名


[fsck]

fsck <dev>

檢查並修復Linux文件系統

  -t <fs.type>

  文件系統的分類

  -a

  自動修復

  -y  和-a是一樣的,不過某些系統只只支持這個參數

  -C  檢驗過程中使用直方圖顯示進度

  

  在對ext2/3的文件系統中有一些特定參數

  -f  強制檢查

  -D  針對文件系統的目錄進行優化配置

  //檢查時恢復的文件將放在分區的lost+found中


[hdparm]

hdparm <dev>  對IDE查看性能或設置的命令

-t 測試硬盤實際訪問性能 可用於sata盤

  

[lvcreate]

lvcreate -n <lv.name> -L <size>  -G <vg.name> //指定名字,大小和設置創建在哪個卷組上。lv的引用路徑爲/dev/<vg.name>/<lv.name>

-s <lv.path> //創建快照卷,依舊用L指定大小

-p {r|w}  //設定權限,快照卷應該設置爲只讀卷  

//關聯命令:LV帶頭的命令和邏輯卷有關。具體的註釋查看PV命令。


[lvextend]

lvextend                //擴展邏輯卷

-L  {+<num>G|<num>G} <lv.path>   //擴展|擴展到<num>G


[lvreduce]

lvreduce 

-L {-<num>|<num>} <lv.path>  //縮減邏輯分卷,可能會造成數據損失。


[lvremove]

lvremove <lv.name>      //移除一個邏輯卷



[lvs]

lvs                    //查看lv

  

  

  

[mdadm]

//mdadm是一個和RAID相關的命令

模式:

-A 裝配模式    //轉移RAID重新裝配等。

-C <options> </dev/sd#> 創建模式    //創建RAID設備 以下是-C模式下才有的選項 

  -l <num>  //設置創建級別

  -n <num>   //設置個數

  -a {yes|no}  //自動爲其創建設備文件

  -c   //指定數據塊大小,也可以寫爲--chunk

  -x <num> //指定空閒盤的個數。  

-F 監控模式    //檢查RAID是否正常

-G 增長模式    //擴建RAID

-D </dev/md#> //顯示一個RAID設備的詳細信息,也可以寫成--detail

  --scan      //和-D連用,顯示UUID等簡單的信息。內容重定向到/etc/mdadm.conf中。可在以後自動讀取。


//具體的命令都是管理模式。mdadm要指明是哪塊硬盤的。如:mdadm <md#> -a <sda#>

-a </dev/sda#>  //添加一塊硬盤。也可寫爲--add 

-f </dev/sda#>   //模擬一個raid裏的磁盤出錯。也可寫爲--fail或者--set-faulty。 

-r </dev/sda#>   //移除某個狀態。也可寫爲--remove


-S <md#>   //停止一個陣列。也可寫爲--stop


//配置文件 /proc/mdstat  查看raid文件的狀態

//需要對創建的md#進行格式化,並且掛載才能使用。



[mkfs]

mkfs <dev>

創建文件系統。即高級格式化。


  -t <fs.type>

  指定文件系統的類型。


//linux中存在VFS,讓不同文件系統的命令統一輸出爲相同的命令。

//相關命令mkfs.x


[mkfs.x]

mkfs.ext2 <dev> 創建ext2文件系統

//還有更多的mkfs.x命令

//相關命令mkfs


[mke2fs]

mke2fs <dev>

創建ext2文件系統

  -j

  創建ext3文件系統

  -b {1024|2048|4096}

  指定塊大小

  -L

  設置卷標名

  -m <num>

  指定預留給超級用戶的百分比

  -i <num>

  指定iNode大小,默認爲8192。<num>∈2^n

  -F

  強制創建文件系統

  -E

  用戶指定額外的文件系統屬性(暫缺)


[mkswap]

mkswap <dev>

創建交換分區

  -L <lable> 指定卷標。

 

[pvcreate]

pvcreate <dev/sd#>

//建立物理卷

-f                 

//強制創建

//關聯命令:注意這個文本中有關PV帶頭的命令,都是和物理卷相關的。

//lv(邏輯卷)必須建立在vg(卷組)上,vg必須建立在pv(物理卷)上。


[pvdisplay]

pvdisplay          //查看物理卷詳細信息


[pvmove]

pvmove <sda#>          //轉移物理卷中的數據到其他pv上去


[pvremove]

pvremove <sda#>       //刪除一個物理卷


[pvs]

pvs                //查看物理卷


[pvscan]

pvscan             //掃描電腦上的物理卷



[restore]

restore -f <dumpfile> 恢復dump的文件

-t 查看備份文件中是否有中重要數據

-C 查看備份中和實際文件是否有不同,並且輸出不同的文件

-i 這是交互式的命令,可以恢復部分文件

-r 還原整個文件系統


-h 查看完整備份中的inode,label等信息

-D 和-C連用可以查出後面接的掛載點與dump內不同的文件

//相關命令dump


[tune2fs]

tunn2fs <dev> 無損更改分區文件系統

  -j

  無損的將ext2轉爲ext3。

  //注意不可降級

  -L <string>

  設定或者修改卷標。

  -m

  調整預留百分比。

  -r

  調整預留塊數。

  -c <num>

  設定磁盤掛載N此後,開始自檢。0或者-1則是關閉功能。

  -i <num>

  設定磁盤使用N天后,開始自檢。0或者-1則是關閉功能。

  -l

  顯示超級塊中的信息。


[swapon]

swapon <dev>

啓用交換分區

  -a

  啓用所有在/etc/fstab中指定的分區


[swapoff]

swapoff <dev>

關閉交換分區


[vgcreate]

vgcreate <vg.name> <pv.sda#>         

//創建卷組,起名字,類似於一個由多個物理盤組成的邏輯分區

-s <num>     

//指定PE大小,不寫默認爲4M

//關聯命令:vg(卷組)帶頭的命令都和卷組有關。具體查看PV的註釋。


[vgdisplay]

vgdisplay <vg.name>             //查看vg的詳細信息


[vgextend]

vgextend <vg.name> <sda#>    //擴展卷組


[vgreduce]

vgreduce <vg.name> <pv.sda#>           

//在卷組上移除一個物理卷。(使用pvmove轉移物理捲上的數據)


[vgremove]

vgremove <vg.name>               //移除某個卷組


[vgs]

vgs                              //查看卷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