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職業規劃:做自己的船長


要想在職場上有所斬獲,就必須做好職業規劃。對於職場中人來說,職業規劃是職業發展中最關鍵的嚮導。職業規劃因人而異,不同的對象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制定的目標與計劃也不盡相同,但個人爲自己做職業規劃的方法和流程是大致相同。

1、設定職業目標

良好的職業規劃緣於明確的職業定位和可行的目標。立足於自身的發展職業目標大體可以分爲總體職業目標、年度職業目標,也可從內生涯和外生涯兩個方面進行劃分,內生涯包括工作所需的知識、觀念、能力、經驗、成果、心理素質以及內心感覺等方面。外生涯包括職務目標、工作內容、工作環境、經濟收入、工作時間、工作地點等。

2、明確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主要是找出差距及如何彌補,可以從工作狀況、崗位要求以及學習充電三個方面進行。今年能夠挑戰的新目標是什麼?如果想要實現年度目標,自己該如何行動?需要在哪些方面學習提高,採取怎樣的方式?還要規定完成時間。

3、加強執行能力

目標計劃,不能只是文件,而應該要讓自己行動起來,依照既定的規劃實施。只有按規劃去實施了,纔有可能接近自己的目標,要知道成功不是從天而降的,付出不一定得到,但不付出肯定得不到。

4、適時完善計劃

當你非常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職業目標時,才懂得理智取捨職場中的重重選擇。一旦確定了你的職業規劃,在大方向不變的情況下,適時對中短期計劃進行調整會讓你加速達到目標,少走彎路。

5、評估職業平臺

現有職位是否能夠讓你體現出自身的價值、獲得成就?如果可以,那就按照規劃一步一步地開始你全新表現;如果不能,那麼你就應該到其他的行業或者企業中尋找更加適合你的發展空間了。

李開復曾經說過:“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是自己唯一的船長,千萬不要讓別人駕馭你的生命之舟,而要坐在舵手的位置上,決定自己何去何從。”如果你想讓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得一帆風順,那麼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是十分必要的。

職業規劃完美攻略

在職場上,很多人在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規劃時,茫然不知所措。這就需要清楚知道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所要遵守的準則,從而讓規劃合理可行,符合自身實際。

一、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

1、以既有的成就爲基礎,確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奮鬥的策略。

2、突破生活的格線,塑造清新充實的自我。

3、準確評價個人特點和強項。

4、評估個人目標和現狀的差距。

5、準確定位職業方向。

6、重新認識自身的價值並使其增值。

7、發現新的職業機遇。

8、增強職業競爭力。

9、將個人、事業與家庭聯繫起來。

二、正確的心理認知

1、認清人生的價值

社會的價值並不被所有的人等同接受

“人云亦云”並不等於自我的人生價值

人生價值包括:經濟價值、權力價值、回饋價值、審美價值、理論價值。

2、超越既有的得失

每個人都很努力,但成就並不等同。

後悔與抱怨對未來無濟於事,自我陶醉則像“龜兔賽跑”中的兔子。

人生如運動場上的競技,當下難以斷輸贏。

3、以萬變應萬變

任何的執着都是一種“阻滯”前途的行爲。

想想“流水”的啓示。

“學非所用”是真理。

三、剖析自我的現狀

1、個人部份

健康情形:身體是否有病痛?是否有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否有影響健康的活動?生活是否正常?有沒有養生之道?

自我充實:是否有專長?經常閱讀和收集資料嗎?是否正在培養其他技能?

休閒管理:是否有固定的休閒活動?有助於身心和工作嗎?是否有休閒計劃?

2、事業部份

財富所得:薪資多少?有儲蓄嗎?有動產、有價證券嗎?有不動產嗎?價值多少?有外快嗎?

社會階層:現在的職位是什麼?還有升遷的機會嗎?是否有升遷的準備呢?內外在的人際關係如何?

自我實現:喜歡現在的工作嗎?理由是什麼?有完成人生理想的準備嗎?

3、家庭部份

生活品質:居家環境如何?有沒有計劃換房子?家庭的佈置和設備如何?有心靈或精神文化的生活嗎?小孩、夫妻、父母有學習計劃嗎?

家庭關係:夫妻和諧嗎?是否擁有共同的發展目標?是否有共同或個別的創業計劃?父母子女與父母、與公婆、與姑叔、與岳家的關係如何?是否常與家人相處、溝通、活動、旅遊?

家人健康:家裏有小孩嗎?小孩多大?健康嗎?需要託人照顧嗎?配偶的健康如何?家裏有老人嗎?有需要你照顧的家人嗎?

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應該遵守如下準則:

①擇己所愛。

從事一項你所喜歡的工作,工作本身就能給你一種滿足感,你的職業生涯也會從此變得妙趣橫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成功之母。調查表明:興趣與成功機率有着明顯的正相關性。在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時,務必注意:考慮自己的特點,珍惜自己的興趣,擇己所愛,選擇自己所喜歡的職業。

②擇己所長。

任何職業都要求從業者掌握一定的技能,具備一定的能力條件。而一個人一生中不能將所有技能都全部掌握。所以你必須在進行職業選擇時擇己所長,從而有利於發揮自己的優勢。運用比較優勢原理充分分析別人與自己,儘量選擇衝突較少的優勢行業。

③擇世所需。

社會的需求不斷演化着,舊的需求不斷消失,新的需求不斷產生。新的職業也不斷產生。所以在設計你自己的職業生涯時,一定要分析社會需求,擇世所需。最重要的是,目光要長遠,能夠準確預測未來行業或者職業發展方向,再做出選擇。不僅僅是有社會需求,並且這個需求要長久。

④擇己所利。

職業是個人謀生的手段,其目的在於追求個人幸福。所以你在擇業時,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預期收益——個人幸福最大化。明智的選擇是在由收入、社會地位、成就感和工作付出等變量組成的函數中找出一個最大值。這就是選擇職業生涯中的收益最大化原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