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進軍搜索引擎領域有無可能挑戰百度地位

  最近在微博上先看到360挖搜索引擎領域技術人才,覺得這是早晚的事情,只不過沒想到會引起如此大的關注。現在好像這是一個社會化的熱門話題,我晚上隨便打開經濟之聲都在探討360做搜索引擎挑戰百度的評論。所以,作爲靠搜索引擎吃飯的我,談談愚見。

  問題一:爲什麼這麼多企業都想做搜索引擎?

  1.搜索引擎能帶來最直接的盈利。2.搜索引擎是未來互聯網行業競爭的核心技術。

  問題二:爲什麼搜索引擎能掙錢?

  問題三:爲什麼百度能做到老大?1.李彥宏帶領的搜索引擎技術團隊的確過硬。2.百度在多年發展中,在渠道拓展、流量引導、內容建設、品牌構建、政府公關上均下了巨大力度。3.百度是一家尊重用戶需求,不斷通過用戶數據優化產品的企業問題四:360憑藉什麼挑戰百度?問題五:搜索引擎技術將在未來發揮更廣泛價值

  問題一:爲什麼這麼多企業都想做搜索引擎?

  首先,搜索引擎能帶來最直接的盈利。大家都知道很多企業在網絡上投入的廣告費用越來越多,而百度則是網絡廣告領域中受益最大的企業。許多企業在網絡上的投入都達到50%以上。百度之所以能成爲中國互聯網巨頭,且每年都獲得較大的利潤,靠的就是競價廣告。

  其次,搜索引擎是未來互聯網行業競爭的核心技術。隨着網絡中內容越來越多,即使我們不作爲一種搜索服務提供給用戶,我們也需要間接的給用戶推薦內容、廣告(如亞馬遜、京東的等網站的相關產品推薦,豆瓣電臺、猜你喜歡、),我們企業內部也越來越需要一個能夠檢索外網、內網內容,然後對其進行去重排序的技術。而這種技術,其實就是搜索引擎技術。想在未來的互聯網領域裏面混,就必須得有搜索技術。搜索引擎技術是互聯網企業發展繞不開的,這也可能是現在新浪微薄下不了決心走搜索盈利路線而走會員增值服務路線的原因。

  綜上,阿里巴巴馬雲、搜狐張朝陽、騰訊馬化騰一定比我們更早的意識到,於是投入很大的力度做搜索引擎。所以,360做搜索引擎是一種必然。

  問題二:爲什麼搜索引擎能掙錢?

  如果搜索引擎如央視報道那樣都是騙子,我想百度不可能如此長期的盈利。搜索引擎之所以受到企業客戶的青睞,因爲搜索引擎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最精準的通過關鍵詞定位了用戶的需求,從而讓企業用最低的成本直接找到目標用戶。這樣的網絡營銷模式,能夠滿足各種規模企業的需求,你可以每天投放幾十塊錢也可以每天投放幾萬甚至幾十萬。中小企業通過百度可以用最低的成本獲取用戶,而大企業同樣可以通過百度獲取用戶的同時宣傳品牌。

  這種通過關鍵詞定位用戶需求,然後企業巧妙的通過選擇關鍵詞將廣告軟性的投放給用戶。搜索引擎作爲第三方不斷優化用戶體驗,讓用戶不至於被廣告過度影響且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廣告商也能在不影響搜索引擎整體體驗的前提下獲得目標用戶。這樣,用戶、廣告商、搜索引擎可以達到多贏。而這種多贏的最核心,即是搜索引擎技術,他是一種聚合內容然後通過篩選、排序,根據用戶的點擊和喜好不斷調整的內容列表,是最符合廣大用戶需求也是最精準的通過關鍵詞定位的內容列表。

  搜索引擎之所以賺錢,就在於其精準的滿足用戶需求,且能夠在不影響用戶體驗的情況下,讓找相關服務的客戶找到願意付費找用戶的商家。

  問題三:爲什麼百度能做到老大?

  關於爲什麼百度能做到老大,我想除了看各種新聞,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讀讀由原百度副總裁樑冬先生撰寫的《相信中國》。從行業角度講,我認爲百度成爲老大主要是三點。

  1.李彥宏帶領的搜索引擎技術團隊的確過硬。雖然我們客觀說他們也許不如谷歌強大,但是水平在國內的確高於其他企業,在很多產品上的確用戶體驗強於谷歌。李彥宏的技術高度和行業背景是足夠的,且俞軍等人的產品理念讓百度產生了許多如百科、MP3、新聞、貼吧等的優秀的能有用戶黏度的產品。在谷歌退出中國事件上,我覺得雖然可能有政府因素,但是同時也是由於百度本身足夠強大才足以讓谷歌很尷尬。人民搜索和盤古搜索如果不改變運營模式,把用戶體驗做到與百度相近的水平,我想單憑政府背景也是沒有能力撼動百度地位的。

  2.百度在多年發展中,在渠道拓展、流量引導、內容建設、品牌構建、政府公關上均下了巨大力度。能有今天,可以說是百度多年積累的成果。百度收購好123、天空、千千靜聽等網站或軟件,其目的均是爲百度導流。話說這也是360覺得自己翅膀硬了的原因,因爲他現在也有流量來源啦。其在內容運營和品牌構建上也投入了一定的力度。

  3.百度是一家尊重用戶需求,不斷通過用戶數據優化產品的企業。在與海量用戶的交流中,百度每一天都在讓自己成長。好的互聯網產品,一定是利用了互聯網能夠進行快速的信息傳輸和記錄,從而較快較全面的調整產品,更好的滿足用戶體驗。所以,谷歌和百度一直都是較難撼動的。搜狗、搜搜這些邊緣的搜索引擎,雖然都稱自己能夠佔據市場份額百分之幾,但是通過我們廣告效果測試,這些搜索引擎遠不如百度和谷歌的關鍵詞廣告精準,這和用戶量以及數據優化積累一定是正相關的。

  問題四:360憑藉什麼挑戰百度?

  360靠免費的安全軟件已經有了較強的用戶黏度,用戶習慣使用360安全軟件後,慢慢也習慣了使用360軟件管家,自然慢慢也就不自覺的使用了360的瀏覽器,然後使用360網址導航和360推薦的搜索引擎。大家如果關注最近相關的新聞,搜狗輸入法和瀏覽器也是用這種迂迴策略來做搜索引擎的。理論上說,這種策略至少解決了用戶來源和品牌信任的問題。然後就是產品是不是足夠好,能夠不能被用戶接受了。

  360在產品上質量上還是有基因的,至少周鴻禕曾經做過3721這種類似搜索引擎的產品。但是,想真正做好搜索引擎,一定要挖現在最尖端的搜索引擎人才,谷歌的核心人才已經分到了各個公司。現在國內唯一能保證質量的搜索引擎就只有百度,所以纔會有新浪上某公司挖人某老闆說你走就在法庭上見的說法。百度核心人士如果帶着代碼到360,我想這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會對百度構成挑戰的。至少在產品質量上保證啦,接下來就是周鴻禕永遠顛覆式的出牌思維。QQ馬化騰、小米雷軍都吃過大虧了,李彥宏一定也會頭疼這個不速之客。

  假設360挖到人,至少能提供不太差的搜索引擎產品,且360可以通過瀏覽器和網址導航爲其搜索引擎導流,用戶就一定會放棄百度而使用360嗎?從特勞特的定位理論來講,百度等於搜索,360等於安全,搜狗等於輸入法。所以,至少在360推出非常顛覆的運營模式之前,我個人並不看好360做一個自己的搜索引擎。反而,360如果做一個屏蔽廣告所謂安全的百度和谷歌搜索引擎,我想許多用戶會喜歡。然後他在把這種屏蔽廣告的搜索引擎慢慢命名爲360搜索引擎,即定位於綠色安全的搜索引擎。採取先屏蔽百度再慢慢替代的策略,最終同樣在結果裏植入更加隱晦的廣告。

  360最會用顛覆別人盈利模式的方式迅速佔領市場,周鴻禕絕對不會按照常理出牌。

  問題五:搜索引擎技術將在未來發揮更廣泛價值

  大家都知道搜索引擎基於關鍵詞,大家搜索什麼搜索引擎就會根據你的習慣特徵有一定區別的給你推薦內容。我們上網的時候,我們的用戶資料、用戶行爲,許多都可以用各種關鍵詞類分類,也就是我們常見的標籤,比如新浪微薄、騰訊QQ都有這些標籤。這些所謂的代表我們身份、特點、行爲習慣的標籤在互聯網行業內都包含在賬號系統裏。即我們註冊一個賬號,我們會有很多代表我們喜好和特徵的標籤被記錄下來。

  我們最長看到這些標籤起作用的地方就是購物網站,當我們購買過某些產品後,我們會看到一些相關產品推薦以及購買這個產品的用戶購買了其他的哪些產品,或者是這些用戶購買哪個的機率夠大。我們會看到這些信息和數據,都是因爲我們和某個標籤有關。當我們在一個網站內行爲較多且這個網站有效的記錄了我們的標籤後,他就可以通過標籤進行分類。在他需要推薦某些內容的時候就可以通過篩選最終準確的將內容推薦給我們。以上說的這一切,其核心都是基於搜索引擎技術的。

  無論我們是做一個內容網站,用戶是越來越希望他能夠最快最精準的看到他想要的,當我們能夠掌握用戶行爲習慣並有足夠的技術推薦給他的時候,用戶將更喜歡我們的網站。同樣,互聯網廣告如果想做到較好的效果,也是通過分析用戶需求與特徵,較爲精準的進行推薦。其實,這種基於賬號系統的推薦系統模型,最初記得應用即是搜索引擎,而且它是直接用關鍵詞來標記用戶,用戶不需要賬號,關鍵詞本身就是用戶的身份以及需求的標識。

  所以,未來谷歌和百度是有機會通過搜索引擎技術成爲內容推薦和效果營銷廣告的大佬的。這不僅僅是在互聯網領域,更有可能是在全數字化三網融合的時代。

  正因爲搜索引擎技術的盈利能力和未來無限的擴展空間,所以不僅是360,搜狐、騰訊、阿里巴巴、人民網、中國移動、新聞網等,都希望自己能保留競爭這個領域的入場券。

推薦網站:

雪狐博客: http://www.xuehuwang.com

青島佛教網: http://www.zangbala.cn

千折百扣網 : http://www.qianzhebaikou.net

雅枝一品網: http://www.yazhiyipin.com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