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虛連接的一些細節

       對於ospf中的虛連接來說,虛連接是指在兩臺ABR之間,穿過一個非骨幹區域(轉換區域——transit Area),建立的一條邏輯上的連接通道。可以理解爲兩臺ABR之間存在一個點對點的連接。其作用是用於連接兩個分離的骨幹區域或將1個非骨幹區域通過非骨幹區域連接到骨幹區域。

     這個的“邏輯的連接通道”只是起到一個轉發報文的作用(由於協議報文的目的地址不是這些路由器,所以這些報文對於他們是透明的,只是當作普通的IP報文來轉發),兩臺ABR之間直接傳遞路由信息。這裏的路由信息是指由ABR生成的type3的LSA,區域內的路由器同步方式沒有因此改變。
      若一個區域需要設置爲虛連接,但是該區域中含有多個路由器時,只需在兩個ABR上設置虛連接即可,並且對端router-id均要設置爲ABR的router-id。當將一個區域設置爲虛連接之後,該區域就“類似”和骨幹區域形成一個共同的骨幹區域。原先骨幹區域裏的路由信息到該區域的ABR時,會顯示成區域內路由O,而非原來的O IA,然而,如果該虛連接所在的區域內有較多的內部路由器(非ABR)時,這些內部路由器上的路由信息的標誌仍然按照虛連接之前的顯示。由於區域內路由要優於區域間路由,這種變化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很容易產生固定的路由信息,甚至產生非優路徑。
     下面是實驗驗證,拓撲如下:
 

 

 

 

       將R6的loopback0 發佈進area 0,R8的loopback 0發佈進area 2,剩餘的接口發佈進area 1,將area 1區域 設置爲虛連接。虛連接在R6和R8上設置。

       設置虛連接之前,在R8上查看路由信息如下

      1.0.0.0/32 is subnetted, 1 subnets
O IA    1.1.1.1 [110/21] via 23.1.1.2, 00:00:10, FastEthernet0/0
     2.0.0.0/32 is subnetted, 1 subnets
C       2.2.2.2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0
     23.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
C       23.1.1.0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
     12.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
O       12.1.1.0 [110/20] via 23.1.1.2, 00:00:10, FastEthernet0/0

   設置虛連接之後,在R8上查看路由信息如下

  1.0.0.0/32 is subnetted, 1 subnets
      1.1.1.1 [110/21] via 23.1.1.2, 00:23:58, FastEthernet0/0
     2.0.0.0/32 is subnetted, 1 subnets
C       2.2.2.2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0
     23.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
C       23.1.1.0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
     12.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
O       12.1.1.0 [110/20] via 23.1.1.2, 00:00:24, FastEthernet0/0

    可以明顯的看到設置虛連接之後,1.1.1.1/32這條路有信息由O IA變爲O。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