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m虛擬化平臺

kvm虛擬化平臺

我們大家都知道vsphere虛擬化平臺,安裝過esxi5.5,在esxi5.5上安裝過虛擬機,使用vcenter管理esxi,從而實現了虛擬機的遷移,備份,高可用等操作,但是安裝成本很高,需要購買正版。

KVM: linux內核的一個模塊kvm,並使用一些輔助工具來搭建虛擬機,完成和esxi類似的操作,實現linux虛擬化。KVM直接整合到了linux內核,因此在性能、安全性、兼容性、穩定性上都有好的表現。我們都知道,使用虛擬化技術可以爲公司節約成本,可以在一臺物理機上運行多個系統,充分利用物理機的資源。

但安裝時需要查看服務器或者pc機的CPU是否支持虛擬化。


一、安裝和部署kvm

1、我們可以在安裝操作系統的時候,選擇桌面安裝,並選擇“現在自定義”

下一步之後選擇“虛擬化”,並勾選右側的所有功能。)



但是如果安裝系統的時候沒有選擇也沒關係,可以使用yum安裝,下面給大家演示使用yum安裝。

這裏的軟件需自己下載並且掛載到Linux系統上,在編輯yum的配置文件,並使用yum安裝這些依賴包。


yum -y groupinstall "Desktop"     安裝GNOME桌面環境(kvm是圖形化安裝的)

qemu-kvm.x86_64                   kvm模塊

qemu-kvm-tools.x86_64             kvm調試工具,可不安裝

python-virtinst.noarch        Python組件,記錄創建VM是的xm1文件

qemu-img.x86_64            qemu組件,創建磁盤、啓動虛擬機等

bridge-utils.x86_64        網絡支持工具

libvirt                    虛擬機管理工具

virt-manager                圖形界面管理虛擬機


1.jpg


驗證cpu是否支持虛擬化,如果有輸出代表沒問題.

這裏什麼都沒有輸出,顯示CPU不支持虛擬化

2.jpg



這時可以進入到BIOS,修改支持虛擬化

(這裏就不在過多的解釋了,服務器和pc機早已配置好這些)


我這裏是修改好的,所顯示的結果

3.jpg




然後檢查kvm模塊是否安裝好

4.jpg



1、設置kvm網絡

libvirt中運行kvm網絡有兩種方法:natbridge,默認是nat(用戶模式)

nat模式:用戶模式可以訪問外網,但是無法從外部訪問虛擬機網絡,所以用的不是很多,我們一般做的服務器都需要外網的訪問  (這是內聯外的,但是外不能訪問內)

所有我們多數情況採用橋接模式(bridge),這種模式允許虛擬機像一臺獨立的主機一樣擁有網絡,外部的機器可以直接訪問到虛擬機


下面以橋接模式爲例

1)修改網卡配置文件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5.jpg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r0

6.jpg




重啓network服務


7.jpg




3、kvm管理


1)打開管理軟件libvirt

virt-manager是基於libvirt的圖形化虛擬機管理軟件。

不同的發行版上的virt-manager的版本可能不同,圖形界面和操作方法也不同。

這裏以centos6位列子

8.jpg



1)雙擊圖中箭頭所指位置


9.jpg




1)選擇“存儲”,單擊“+”新建存儲池,輸入/data_kvm/store,這個位置用於存儲之後創建的虛擬機。

在這裏需要創建用於存放虛擬機文件的目錄

10.jpg




11.jpg

12.jpg


然後單擊完成即可。

4)按照上面的做法,再創建一個鏡像存儲池,用於存儲系統鏡像,方便之後安裝系統。

13.jpg

14.jpg

創建完成的結果如下所示


15.jpg


5)創建存儲卷


16.jpg



17.jpg

(上圖中是max capacityallocation10000)



18.jpg


6)新建虛擬機,點擊圖中的“new


19.jpg


我們這裏安裝的是centos的系統

20.jpg




21.jpg

上圖中選擇本地的光盤安裝,如果提前把光盤上傳到服務器就可以選擇use iso image

而本地安裝的話需要掛載光盤




22.jpg





23.jpg




然後注意選擇下面幾個地方:


24.jpg






25.jpg





26.jpg

選擇完成之後選擇右下角的“apply”應用這個配置。

Boot Options  這裏所勾選的是  主機引導時啓動虛擬機,也就是在你啓動物理宿主機時,虛擬機也會

跟着開啓。

如果要開啓遠程管理。需在Display VNC中。將Keymap設置爲“Copy Local Keymap”




27.jpg

最後選擇左上角的begin  installation開始啓動虛擬機的安裝。



接下來就是虛擬機的安裝了,這裏就不在過多的介紹了。

28.jpg



這裏以centos2爲例子進行kvm的一些命令的作用:


29.jpg



1、查看虛擬機狀態

virsh list --all

30.jpg

2、掛起虛擬機

virsh suspend centos2


1.jpg




32.jpg




3、從掛起恢復虛擬機

virsh resume centos2


33.jpg



4、配置虛擬機伴隨主機自動啓動


34.jpg



5、修改改虛擬機配置信息


35.jpg



2、虛擬磁盤有rawqcow2兩種格式,默認使用的是rawraw性能好,速度快,缺點是不支持一些功能

例如:製作快照,壓縮,加密等。下面給大家介紹qcow2格式的使用,這種格式用的比較多,功能多。


1)轉換raw格式到qcow2格式

查看當前的磁盤格式:

36.jpg

當前格式是raw

 

關閉虛擬機:

(強制關機:virsh destroy centos2)


37.jpg



轉換格式:


38.jpg


1)修改centos2xml配置文件


39.jpg



raw改爲qcow2,一共兩個地方


40.jpg



這樣磁盤格式就轉換完成了。



1)安裝libguestfs-tools工具

41.jpg



1)安裝好上面的工具之後,就可以使用更多的命令,例如查看虛擬機磁盤信息。

42.jpg



7、克隆虛擬機

例如:從centos2克隆一臺centos3(需要關閉虛擬機)


43.jpg



8、虛擬機快照

1)centos2創建快照,並查看快照信息

44.jpg


2)恢復快照


45.jpg


3)刪除快照

46.jpg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