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元素點亮普巴大OA平臺

導讀:
 
當信息化軌道已經跑上“磁懸浮”時,OA依然是輛吱呀作響的“老牛車”。傳統OA簡單的功能在企業業務流程日益複雜,且海量信息呈線性增長的今天,愈發顯得力不從心,此時大OA平臺正以全新的應用理念闖進我們的視野。那麼企業究竟該買誰的帳呢?是自主創新還是拿來主義?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剝下ERP系統華麗的外衣,不少CIO們發現它試圖把企業內部所有的業務規則都明確化、固定化。細數ERP系統的不良表現,無外乎用以偏蓋全、缺乏實用性、僵化死板、可操作性差等語言來描述了……
 
簡單流、非數據、無關聯是OA系統的三塊短板。雖然實施失敗的案例並不多見,但這絲毫不影響CIO對它的抱怨:系統整合性差、不支持大規模併發、服務成本太高……
 
兩家公司兼併重組,擺在面前的難題是如何將兩家企業的IT系統整合對接。對於許多IT主管而言,這是經常要面對的工作,但做起來似乎並不簡單……
 
大量的信息系統閒置,使用不足;IT投入居高不下,但效果並不明顯;IT部門經常處於救火狀態,無暇顧及創新……
 
以上種種信息化建設問題時常會發生在企業中,這究竟是爲什麼呢?
 
近日,記者實地採訪了普巴軟件有限公司總裁普巴,聽聽他對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疑難雜症”的見解。
 
中華元素 VS 西方標準
 
據調查,傳統OA簡單的功能已經被許多更爲專業的軟件所替代。企業除了日常辦公之外,對於人事、客戶、財務、銷售等管理需求也越來越多,所以他們不得不建立起各種信息化系統。但事實上這些系統很少能夠被整合起來,企業常常面臨着要在不同應用平臺、數據庫之間切換的煩惱,傳統OA無法擔當“集成”的角色,企業迫切需要整合這些信息和應用的平臺。
 
普巴認爲,現在普遍存在一種現象是:隨着企業對管理軟件應用的日益深化,ERP、CRM、SCM等系統越來越多的爲衆多用戶所認可,但協同辦公軟件卻停滯不前。這一點尤其表現在它與這些新興系統的融合上。“OA不僅僅是辦公自動化,還要充分結合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理念,讓它真正起到幫助企業優化管理的作用。”
 
同時,中國軟件行業需要有適合中國特色的技術理念,來承載它的長期發展。普巴說,“當前市場上絕大多數OA 系統的管理模型普遍來自西方的企業管理思想,缺乏一個先進的、切合企業實際並且可以全面應用的管理模型支撐。我一直提倡要把中國軟件先進的技術和優秀的管理思想傳播給全世界。‘天人合一’是技術應用的最高目標,‘和而不同’是實現業務關係的捷徑。”
 
正是由於上述這些原因,普巴軟件在經歷了十年發展後,終於推出了“大OA平臺”。
 
“它爲用戶提供了一個解決管理問題的工具和個性化、功能強大、靈活的辦公平臺,不但能夠協助用戶實現方便、快捷地內部各級組織、部門以及人員之間的協同、內外部各種資源的有效組合,而且爲用戶提供了一個員工高效協同工作、管理層快速準確決策的支持平臺。”普巴說。
 
記者瞭解到,大OA平臺的核心即是中國式的管理思想。普巴力圖將中華千年管理思想的精華融入到企業管理的過程中,通過大OA平臺這一產品來承載,推廣給企業界,以期爲中華企業提升整體競爭力做出貢獻。
 
顛覆以往人們對OA產品的理解,大OA平臺究竟有何妙不可言呢?值得疑問的是,它究是否有那麼神奇?
 
神奇之處在於計、落、考
 
普巴對記者講到,大OA平臺基於SOA構建,其核心功能包括協同中心、計劃落實考覈、人事管理、財務管理、資源中心、知識管理、科學決策七大模塊,通過採用“協作門戶”幫助企業實現高效協作商務與辦工。它能夠耦合企業各類業務系統,通過集中式管理,來保證企業流程的規範以及制度標準化,確保企業中各種管理需求得到滿足,爲企業辦公自動化的應用開發打造出一個快速開發平臺。
 
針對這些,普巴將大OA平臺優於其他平臺的好處歸結爲四點:
 
> 利用計落考將信息化應用象血液一樣流遍企業全身;
 
> 以協同爲骨架支撐企業的運轉;
 
> 依靠BPM流程耦合企業信息系統中各類應用;
 
> 憑藉軟件開發平臺滿足企業信息化個性需求。
 
“大OA平臺充分利用了一個核心——協同矩陣模型,以及兩個基本器:BPM耦合器和普巴軟件開發平臺。利用它們,我們可以實現企業的組織升級,將企業的組織結構打造成一個立體網狀的結構模式,利用計、落、考打破傳統的部門職能,將傳統部門的職能進行耦合,實現人員、權限按事定崗定人。”普巴說。
 
此外,大OA平臺針對不同行業企業的不同應用階段,還可提供隨需應變的整體解決方案。它集OA系統、業務系統與開發平臺於一體,提供了強大而靈活的定製開發功能,隨着企業的不斷髮展,從規範化階段到標準化階段,再到創新階段,大OA平臺都可以與這些發展階段相適應,進行戰略管理。(文/徐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