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截圖工具

 在Linux下很多軟件使用命令就可以很好的操作,截圖軟件也不例外。剛好要截圖使用一下,就找到了這款小巧的卻很使用的Linux下的截圖工具,就是scrot。 如何安裝及使用?

  1.安裝篇很簡單,想安裝其他軟件一樣,Fedora下 yum install scrot , Ubuntu下apt-get install scrot就可以。
  2.使用篇一般用法就一般而言,使用 scrot 可以抓取整個桌面、某個指定的窗口、以及選擇的矩形區域。
  抓取桌面:scrot desktop.png,該命令將當前的整個桌面抓取下來,並保存爲 desktop.png 文件。可以在當前的目錄中找到此圖像文件。
  抓取窗口:scrot -bs window.png,選項 b 使 scrot 在抓取窗口時一同將外邊框抓取下來,而 s 選項則讓用戶選擇所要抓取的是何窗口。
  抓取區域:scrot -s rectangle.png,在執行此命令後,使用鼠標拖曳的矩形區域將被 scrot 抓取下來。
  高級使用對於普通的抓取使用 scrot 的基礎便足以應付了。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之下,使用 scrot 抓取圖像需要講究一些技巧。
  延時抓取:scrot -cd 10 menu.png,此命令中的 d 選項用於延時抓取圖像,其後的 10 代表延時 10 秒;前面的選項 c 顯示倒計時。在抓取菜單或是命令提示時,該技巧將充分展示其魔力。
  生成縮圖:scrot -t 50% thumb.png,這個命令在抓取圖像的同時生成該圖像的縮略圖。選項 t 將打開此功能,其後的 50% 爲原圖的縮放百分比。
  更改品質:scrot -q 70 quality.jpg,此命令中的 q 選項用於更改所抓圖像的品質,其數值介於 1-100 之間,默認爲 75。數值越大,意味着圖像品質越高;同時,圖像的壓縮率也就越低,佔用空間越大。
  操作抓圖:scrot action.png -e ‘mv $f ~/images/’,該命令將抓取的圖像移動到 ~/images/ 目錄。顯然,操作圖像的功能由 e 選項開啓,其中的 $f 代表原圖的路徑/文件名。
  以上示例皆指定了需要保存的抓圖的文件名稱。實際上,如果不指定名稱,那麼 scrot 在抓取圖像後會自動使用當前的日期時間、寬度高度的組合來生成文件名稱。
 
截取整個屏幕可以直接按Print Screen鍵,但這樣的用途顯得太有限了。
  scrot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截圖工具,除可以截取整個屏幕外還支持鼠標選取。
  安裝scrot可以選擇源代碼或RPM包等,自行下載安裝。(PS:一般的系統更新源都會提供這個工具,可以通過系統更新源來直接安裝,如yum或apt-get等)
  安裝完成後在命令行下輸入scrot即可截圖,此時的效果跟按Print Screen鍵相同,圖片存在當前目錄下。輸入scrot -s可用於鼠標選取。
  然而這樣還是不太方便。可以新建一個文件,如screenshot
  touch screenshot
  vim screenshot
  輸入 scrot -s -e 'mv $f ~/screenshots'
  保存退出vim,然後 chmod u+x screenshot
  這樣就可以通過運行screenshot文件來執行scrot了,同時支持鼠標選取,且所有圖片都放在主目錄下的screenshots文件夾中。可以把screenshot文件拖到工具欄(Panel)上,以後需要截圖時直接點擊工具欄的screenshot圖標,就可能用鼠標選取截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