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微博背後“大數據”蘊藏“大財富”

  據新華社專電,微博客等互聯網社交平臺成爲不少人抒情發議的工具,促生互聯網“大數據”,背後蘊藏“大財富”,價值堪比石油。

  至少,美國華爾街的斂財高手正在利用這些數據,領先一步預判市場走勢。

  只是,這引起新擔憂,包括民衆隱私受侵犯和催生“作惡”新工具。

  喜哀與賺錢

  華爾街“德溫特資本市場”公司首席執行官保羅·霍廷每天工作之一是,利用電腦程序分析全球3.4億微博賬戶留言,進而判斷民衆情緒,以1到50打分。

  霍廷依據分析結果決定如何處理手中數以百萬美元計的股票。原則簡單:如果所有人似乎都高興,買入;如果大家的焦慮情緒上升,拋售。這招收效顯著,霍廷的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獲得7%的收益率。

  華爾街並非只有霍廷在挖掘互聯網數據財富。對衝基金依據購物網站顧客評論分析企業產品銷售狀況,銀行根據求職網站崗位數量推斷就業率,投資機構蒐集並分析上市企業聲明尋找破產蛛絲馬跡。

  也並非只有華爾街看到這些財富。

  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的競選團隊依據關鍵州選民的微博留言,實時分析選民對總統競選人的喜好。谷歌公司與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等機構合作,依據網民搜索內容分析全球範圍內流感等病疫傳播狀況。聯合國機構依據拉丁美洲超市發佈在互聯網的促銷廣告,判斷通貨膨脹走勢。

  數據與財富

  互聯網數據蘊藏財富早已不是祕密,而微博等社交網絡平臺近來興起,令這筆財富翻番。國際商用機器公司估測,這些平臺每天產生大約2.5百萬兆字節數據。

  這被一些研究人員視爲“大數據”,價值不菲。世界經濟論壇去年發佈報告,認定這些數據爲新財富,價值堪比石油。報告說,“商業版圖由此被重新劃定”,通曉如何利用這些數據的企業將成爲最強者。

  人腦無法“徹底理解”這些數據,而電腦程序可以依據數據分析和彙總人們討論的話題、消費趨勢、什麼語言最常用、什麼運動最受歡迎、甚至疫情蔓延狀況。

  這些數據值錢的地方在於時效。“這正在大幅改變世界,”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加里·金說,“讓我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實時發現社會變化並作決定。”

  對於片刻便能定輸贏的華爾街,這一時效至關重要。投資機構可以通過監控微博在官方消息發佈前得知“基地”組織領導人死訊或中東局勢等消息,也能借助已有消息在官方數據公佈前推測汽車銷量或房地產價格。

  波士頓市場諮詢機構艾特公司高級顧問亞當·霍諾爾估測,5年前,華爾街2%的企業蒐集微博等平臺的“非正式”信息;如今,接近半數企業有這樣的手段。他告訴《紐約時報》記者:“‘大數據’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交易方式。”

  隱私與陰謀

  新憂慮隨之而生。一些民間機構擔心,企業和機構對這些數據的利用可能違背微博博主等發佈信息的初衷,構成隱私侵犯。法律框架的搭建遠沒有趕上新技術發展,同時,各國對個人隱私界定不一。

  儘管微博留言等信息以彙總方式收集,但一些信息仍可能追蹤至個人。互聯網聯盟創始人蒂姆·伯納斯·李近來對企業不當利用互聯網個人信息表示憂慮,告誡人們在互聯網謹慎“發言”。

  美國一些民間機構針對美國政府一項藉助社交網絡信息監控國家安全風險的計劃提起訴訟,指認這種做法可能涉及對一些特定人羣的歧視。

  另一潛在風險是,一些人可能利用微博等平臺發佈虛假信息,營造某一企業經營現狀的假象,以期擡高或壓低這家企業的股價。

  加利福尼亞大學計算機學副教授瓦格里斯·西斯蒂斯和同事設計出一款依據微博信息推測股市走勢的計算機模型,測試結果證明這一模型比其他模型更加有效。

  只是,西斯蒂斯警告:“預測股市的模型只有在大家都不知道它時纔會有作用。”(雪狐博客編輯: http://www.xuehuwang.com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