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哈佛校長Faust 2018畢業典禮演講

英文原文鏈接

謝謝你,蘇珊,謝謝你的慷慨之詞。也謝謝大家,謝謝你們的熱烈歡迎。衷心祝賀我們的畢業生和他們的家人。祝賀他們通過辛勤的努力,取得今天的成就。特別感謝John Lewis的出席,和我們分享那些鼓舞人心的話。關於怎麼活着,沒有比John Lewis更好的例子。他的勇氣、奉獻精神、無私和是非分明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在挑戰這個爲實現它對所有人關於自由和正義承諾的國家。能站在他身邊的舞臺上(演講)是難於言表的榮幸。

大概十一年前,我站在這裏發表了就任哈佛第二十八任校長的就職演講。今天的話語代表某種程度上的呼應——一種告別辭——字面上的告別辭。 在2007年發表演講的時候,我發現,就職演講就是寫好的宣言,發表它的人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但今天我不用再以此爲藉口了,我幾乎知道我曾經想要成爲哈佛校長的所有想法。

但我還是要說下就職演講的獨特的風格。就像我接下來要說的,我們稱它爲“未受‘經驗之杖’拷問的對希望的表達”。現在我應該看到那“經驗之杖”了。我彷彿聽到了年輕時的Jimi Hendrix在問:“你有經驗嗎?”。 我一定會肯定答覆他。或許我沒有Charles William Eliot那樣有經驗,他擔任了40年的哈佛校長。但我也任職11年了,時間也很長。

來想象一下,2007年夏天,我和IPhone在48小時內相繼“發佈”。現在我們都非常依賴我們的設備,幾乎很難想象我們身邊沒有它們的情形。智能手機掀起了一場革命,影響了我們的溝通、交流甚至是生活方式。而我們纔剛開始理解這種數字化轉型對我們已陷於混亂的社會、經濟、政治甚至我們大腦的影響。

2008金融危機,我們少了近三分之一的捐款。這使我們在接下來的幾年裏推翻了自1650年以來實施的治理體系,改變我們的財務——並最終改變了我們的投資——進程和策略。

五年前,我們經歷了波斯頓馬拉松爆炸和恐怖襲擊。我們團結在一起,如“波斯頓堅強”。

我們經歷了極端天氣, 從颶風、末日雪災(Snowmageddon)到強風暴(Bombogenesis)。我們加倍履行我們的承諾,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

我們遭遇了信任危機、電子郵件危機、靈長類動物危機以及性侵和性騷擾危機。我們爲應對所有的這些危機做出了顯著且持續的改進。

我們戰勝了H1N1病毒、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甚至還有腮腺炎。

我們經受了充滿激情的的學生激進主義重燃的挑戰,也被它所啓發和激勵。如,“佔領”,“BLM”(黑人運動),“哈佛撤離”,“我也是哈佛人”,“哈佛無籍學生”,“#MeToo”。

我們面臨一種對專家的敵意和對高等教育的懷疑日益增長的政治和政策環境。據估計,根據去年12月通過的前所未有的捐贈稅,我們明年需要交納相當於每個學生1000美金的稅賦。

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懲罰性措施。但今天我不想聚焦在“經驗之杖”上,而是談談我後來指出的就職演講的本質:表達希望。如今和當初一樣,當我在思考哈佛的現在和未來的時候,充斥我腦海和內心的就是它(表達希望)。過去的11年只強化了我對高等教育及其可能性的信念。我知道希望不僅源於經驗缺乏的天真,也源於每天的真實,源於對這所大學的日常管理的工作和對它的愛。在那些機構越來越不被信任,高校不斷遭受攻擊的當下,我想堅定我的信念,那就是,是它們引領着希望——我認爲是最好的希望——爲我們渴望的未來。大學的本質就是希望和未來,這也是我們今天要慶祝的核心。

希望是學習的基礎。今天我們引以爲榮的6989名畢業生帶着對教育會讓什麼成爲可能的渴望和他們人生因在這裏度過的時光而會被如何改變的憧憬來到這裏。 Rakesh Khurana學院院長經常和學生講到的轉變—— 知識、社會、個人——這是他們本科教育應該所追尋的。 他敦促他們闡述他們的希望併爲其制定一條實現的路線。我們確實對他們有如此高的期待:期待他們找到生活的意義和目的;期待他們擁有激勵自己的熱情;期待他們爲真理而奮鬥;期待他們利用所受的的教育行善於世。

世界從來沒有比需要他們而需要更多。我想他們明白這個。一個月前我和他們十幾個共進午餐, 我請他們談談他們在這裏的四年。他們講到了他們獲得的改變和成長,但更多的是講到他們周圍世界發生了怎樣的改變。他們擔心地球的健康和可持續性;他們擔心我們的民主制度健康和公民社會的健康。而且他們也描述了他們的態度和計劃是如何因爲這些情況的變化而變化的。他們不再把他們的世界視爲理所當然;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星球不能得到(理所當然的)保障;這一切都都需要依靠他們。他們的職業和人生目標已經轉變爲擁有更廣泛的責任感,超越自我,承擔對共同利益的義務。他們意識沒有他們這些將不可能存在。

我認爲這些學生就像煉金術士——面對現實的黑暗——築就一條充滿希望的黃金之路——對於他們是關於自己的生活,但對於我們所有人,我們想象着這些優秀的畢業生爲我們作爲遺產交給他們的這個被破壞的世界做些什麼。如果他們在哈佛度過的時光裏沒有給予他們創造未來希望,讓他們擁抱(這個被破壞的世界)是不可能的。用教育學院的口號說,他們在這裏學習怎樣改變世界。

當然,建立一個更開明的世界也是我們教師的本質工作,也是我們哈佛作爲研究性大學的核心使命。當我們在考慮任命一位教授的時候,我們問的一個基本問題就是:他的成就是否改變了或者加深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或許他們揭示了微生物羣工作機制或國際貿易協定對經濟繁榮的影響,或許他們闡明瞭Undocumented學生的教育面臨的挑戰;或許他們找到了確定引起精神分裂症的基因實際位置的方法;或許他們知道了如何設計使人行走的機械套衣。哈佛學者探索歷史和文學來幫助我們理解暴政;探索藝術來闡述正義的基石;研究法律和技術來應對關於隱私假設的基本攻擊。

爲了創造一個不同的未來,所有的工作都是建立在希望之上—— 對事情看得更清楚;影響他人改變他們的想法,甚至改變他們的行爲。 按定義,我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社區,超越現在和現狀的思考,想象事情能在何時如何會不一樣,如何變成另一面。

在過去的11年裏,與哈佛這些卓越的學生和教師們以及那些支持他們的專職人員的交流的特權使我每天都獲得了提升。幾乎不可能不相信他們將要創造的未來。哈佛在另外一方面也使我滿懷希望,那就是我們作爲一個社區 —— 共同在校園裏工作和生活—— 正在努力應對分裂和威脅這個世界的挑戰 —— 比如,氣候變化,侵害我們社會和體制的分歧,對事實和理性討論的腐蝕,對自由言論的恐懼等等。

我們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把我們一直在做的可持續性發展方面的工作視爲我們做出的廣泛的努力的象徵。我們開始把我們看作成一個活生生的實驗室。我們對環境問題的的研究和參與當然已經遠遠超越了我們的社區範圍:例如,我們的教師在制定國際氣候協定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設計出了創新的方法來產生和存儲可再生能源;他們影響了從華盛頓到北京的監管框架;他們探索了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巨大影響。但在同時,我們也在努力在我們社區創建一個可能的模式 —— 我們可能希望的,如我們對未來想象的那樣的。我們減少了30%溫室氣體排放和44%的垃圾。我們產生了能供300個家庭使用的150萬瓦的太陽能。我們有關於健康建材,綠色清潔和廚房垃圾實驗項目。而且我們構建了HouseZero,一個能源中性結構,它實質上是一臺大型計算機,能夠產生有關營運和設計各方面的數據,爲其他人未來構建的時候提供有效信息。

我們也在探索我們這個實驗室的另外一種方式。我們聚集在劍橋,在一個居住教育環境裏面對面交流。我們覺得這種社區就是一種教育機器。我經常感受到,哈佛可能是我們大多數學生曾經生活過的最多樣化的環境。我們努力吸引各種不同背景、經歷和興趣的人才。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所處的社會經濟環境各異;他們來自不同的民族、種族,信仰,具有不同的性別認同,性取向以及政治觀點。我們要求學生從這些差異中學習, 互相學習 ——也教會我們學習——他們是誰,他們帶來了什麼。這要求他們置疑他們長期持有的假設,開放思想,敞開心扉,面對可能看上去不僅陌生甚至會令人不安和迷惑的想法和觀點。這種嘗試在一個日益極端化的社會政治環境中變得越來越困難。在那樣的環境中,表達偏見,分歧和敵意似乎不僅僅被允許還是被鼓勵的。儘管我們身邊有這些挑戰,在哈佛,我們依然努力因不同而提高自己,而不是因此而分裂。

爲了維護教育界的這個願景,我們也必須在另外一方面成爲那樣一個活生生的實驗室。它必須是這樣一個地方:在這裏,注重事實,通過理性和禮貌的探討和辯論來發現真理。當前對大學有許多關於其對不同觀點未持充分開放的態度的批評。保護和促進言論自由是我們基本的承諾,也是我們需要持續關心和保持警覺的地方,尤其是在政治社會兩極分化非常嚴重的時候。不受控制的,或者無法控制的關於大學是什麼的粗腔橫調意味着我們有時候不可避免的失敗。我們不是總能保證社區裏的每個成員都能夠大方的傾聽別人的觀點。但這必須鞭策我們付出雙倍的努力去那樣做。保持沉默和罔顧事實和證據的墨守成規阻礙我們獲得更好的新的思想。我們必須堅信我們無法簡單的斷言或者宣稱真理。真理一定是建立在證據之上的並經過論證的。在我們所做的一切中,真理激勵着我們,也是我們所追求的。它將我們帶向未來和更多可能性;讓我們看得更明白,理解的更透徹;幫助我們提高自己,改善世界。對它的追求充盈希望。而真理和希望一起成就大學最本質的東西。

那麼我們回到“希望”這個話題。希望蘊含在我們爲人類塑造共同生活和工作的不同方式的努力中;希望蘊含在我們交易貨幣的想法和發現中;希望蘊含在今天畢業生的美好未來中。然而,當我卸任哈佛校長的時候,我清晰地意識到希望的另外一個本質屬性。它意味着工作仍未結束;取得的成就依然和願望還有差距;還有可能性需要去抓住並實現。希望是一種挑戰。

我想起了心愛的後期工作人員,Harry Parker教練曾經跟一位划船者說過的話(我在競選中經常應用的):“這”,他對划船者說, “這就是你可以成爲的,你想嗎?”。這話也是我想留給哈佛的。工作仍未結束,餘下的任務需要及時去完成,這可能比以往更困難。願我們繼續以我們希望的一切和堅定不移的決心挑戰自我!

願哈佛:

聰明亦睿智

拼搏亦自豪

勇敢亦熟慮

歷久亦彌新

亦善亦美

謝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