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FLAG是指什麼?

這個名字大概是3,4年前開始叫的吧,那時大概是指 “Facebook,LinkedIn,Amazon,Google”。 首先這只是咱們中國人自己叫着玩的,而且我也是回國才知道有FLAG這個叫法,所以不算正事。主要是這四家在那個年代是最受北美牛校的畢業生歡迎的四家公司,而微軟由於公司規模太大和發展速度放緩等原因稍微要落後一個梯隊,所以沒有算在裏面。比如我認識CMU的校友裏面,去微軟的很少,基本上在上面4家還有Vmware,Cisco。

A之前是Amazon,不過最近是應該換到 Airbnb 了。

再回到微軟的問題:我之前很早的時候,拿了一個上海的微軟(STC,在閔行的紫竹園區)的 offer,當時薪水13.1w,股票125股;後來打聽了一下Seattle的微軟Package,股票多點,也沒翻10倍,所以基本上對FLAG來說就是杯水車薪。而且現在一般大牛的技術人員或者牛逼畢業生,都是隻看股票不看薪水的;薪水就是個零花錢,買買車付付房租還行,根本沒法發財。所以一般只看裸薪是多少(而沒有股票意識)的人,都是沒見過世面,也沒體會過資本市場的造富速度的人。

最後有兩點(一定要看完):

1. 上面的話,很多人看了會不好受,甚至討厭我。但是我要強調一點:That's the truth, although it sounds so dramatical! 越早認識和接受這點,才能在個人monetization方面更上一層樓。不然,辛辛苦苦幹了5年或者10年,最後回頭一看,才發現給老美企業和美國政府辛辛苦苦打了10年工(國內更甚;中國的賦稅在國際上名列前茅的,只不過稅是隱性的稅,欺負中國大部分人看不明白。)

2. 中國有句俗語 “長江後浪推前浪”,或者創業界有句老話 “借勢而爲”。在選擇自己心儀的公司,也要注意這一點。如果是20年前,微軟絕對是最好的公司;10年或者6年前,則是Google;而5年-8年前,則Facebook是最號的選擇。當代的硅谷最頂尖的公司,如果2 - 3 年前加入的話,那麼最好的肯定不是Facebook,也不是Google,而是Uber,Airbnb 和 Snapchat。我見過周圍無數的人,因爲自己在一家公司 X 效力,就非要說自己公司如何如何好,其他競爭對手如何如何弱。這是相當幼稚的表現。“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你的公司並沒有把你當做核心資源,公司裏發展的原則就是“沒有人是不可替代的"(請問這句話英文怎麼說? “No one is unreplacable” ?--- 注意:不是 unreplacable, 是 irreplaceable ------ 你又尷尬地笑) Bill Gates 離開微軟,微軟照樣轉。馬雲離開Alibaba,阿里也不會掛。就算Facebook沒了Zuck,也照樣繼續發展,只是要另找一個領袖。Apple同理。所以,你作爲一名員工也應該在百忙的工作中,擡起頭,停下來,給自己一天時間(不要覺得這沒必要,其實很有必要)思考一下自己的 career path:自己在公司佔了多少股份,幾分之幾?是否值得自己工作N年?這個N是多少?是否值得爲了工作不要身體健康,久坐,發胖,高什麼糖或者脂之類的?是否值得爲了工作犧牲家庭?自己每天的工作是重複的,還是學習到新東西和鍛鍊了新技能?自己想像過自己5年後10年後想成爲什麼樣子嗎?如果你沒有好好考慮過的話,請空下來至少兩個小時去思考一下這些問題。我們總是去忙碌一些“緊迫但不重要”的事情,卻“不願意回頭看看自己,想想自己,到底做了甚麼蠢事情。也許是上帝給我一個試煉,只是這傷口需要花點時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