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 入門安裝簡單配置。(無線驅動+Vim/Tmux+截圖+輸入法+chormium+劃詞翻譯)

由於工作是Android驅動開發,所以開發環境是Ubuntu,是我當年入門時使用的第一個Linux系統,Ubuntu以界面優秀出名,對當時我來說,確實優秀,但是在之後接觸Centos和Fedora後,才知道視野很重要。

當前我的筆記本配置:Fedora+win10雙系統(虛擬機裏有裝Ubuntu,用來跑w3af,當然可以使用docker來跑,但是界面更容易瀏覽一點),ECS服務器使用Centos,所以爲了工作需求和主機安全,環境隔離,購買了lenovo SATA3-240G的SSD固態,安裝Ubuntu系統,成功實現三系統。

首先,在Ubuntu官網下載Ubuntu鏡像,然後在已有的Ubuntu系統上查找應用Startup Disk Creator 來安裝.iso到USB,之後利用USB安裝系統到SSD固態.之後在bios中啓動系統。

無線安裝:

剛安裝的Ubuntu系統是沒有無線驅動的,所以爲了之後的無線使用,所以我們需要安裝一個無線驅動。

broadcom閉源無線網卡驅動wl的下載地址:

mirrors.kernel.org/ubuntu/pool/restricted/b/bcmwl/

之後選擇適合自己主機架構(i386或者AMD64)的包安裝:

我的Ubuntu是16.06.6 LTS,筆記本使用,所以使用了下面的網卡

http://mirrors.edge.kernel.org/ubuntu/pool/restricted/b/bcmwl/bcmwl-kernel-source_6.30.223.271%2Bbdcom-0ubuntu4_i386.deb

如果出錯了,多試幾個不同版本的包,我試了2次才成功。

之後使用dpkg -i 安裝。安裝完就可以看到無線的標誌了。

截圖:

增加自定義快捷鍵:

這樣就可以截圖了。

Vim+Tmux:

參考 /http://www.sholck.top/index.php/2018/09/06/1-18/

輸入法:

Ubuntu低版本可參考:http://wiki.ubuntu.org.cn/IBus

安裝IBus框架:

sudo apt-get install ibus ibus-clutter ibus-gtk ibus-gtk3 ibus-qt4

啓用IBus框架:

im-config -s ibus

安裝拼音引擎:

sudo apt-get install ibus-pinyin
/usr/lib/ibus/ibus-setup-pinyin
sudo apt-get install ibus-sunpinyin
/usr/lib/ibus/ibus-setup-sunpinyin(我的這一步出錯了,但是沒有影響)
sudo apt-get install ibus-table-wubi

設置IBus框架:(可以跳過)

ibus-setup

找回消失的IBus圖標:

ibus-daemon -drx

點擊右上角En(輸入法)圖標-> Text Entry Settings…:新加+  關鍵字搜索pinyin,出現Chinese (SunPinyin)(IBus)   add, 設置完畢,Super + Space切換輸入法。

安裝chormium:(ubuntu 上使用xx-net , 火狐代理失敗,但是fedora上成功。。)

安裝軟件源: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chromium-daily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chromium-browser

之後搜索計算機就可以看到chromium,打開即可。

安裝Greasemonkey:(Firefox劃詞翻譯)

Firefox打開鏈接: https://addons.mozilla.org/en-US/firefox/

搜索插件 Greasemonkey安裝:Firefox版本太低的請自動升級。

安裝完成以後,firefox右上角會出現一隻小猴,點擊新用戶腳本。

將:http://www.sholck.top:2015/youdaodict

內容複製到剛創建的腳本內保存即可,重啓瀏覽器。出現以下效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