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基礎設施 看阿里巴巴如何打“地基”

摘要: 經過兩年探索,“新零售”從星星之火已發展到現在的燎原之勢,許多原有的傳統模式正在被打破,先進的智能技術和數據正在給傳統的零售賦予更多的能力,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 在2018年杭州雲棲大會的電商平臺專場中,阿里巴巴信息平臺事業部的資深技術專家祁越分享了阿里巴巴在新零售基礎設施中的一些探索。

經過兩年探索,“新零售”從星星之火已發展到現在的燎原之勢,許多原有的傳統模式正在被打破,先進的智能技術和數據正在給傳統的零售賦予更多的能力,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

在2018年杭州雲棲大會的電商平臺專場中,阿里巴巴信息平臺事業部的資深技術專家祁越分享了阿里巴巴在新零售基礎設施中的一些探索。

以下是祁越的演講內容:

新零售基礎設施 看阿里巴巴如何打“地基”

線下基礎設施是新零售數字化的核心

新零售,其實也不是新話題了。馬老師在兩年前的雲棲大會上就已經向全球首次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

說到新零售,那我們首先看看“零售”,根據×××2017年經濟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社會零售總額大概36.6萬億元。其中,全國網上零售額71751億元,也就是說還有近30萬億元左右的零售來自線下,所以我認爲新零售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這30萬億線下零售的數字化問題。

那麼這30萬億都包括什麼呢?它包括超市、大賣場、百貨、shopping mall以及街邊的夫妻店等等非常多的線下業態。如果把線下這些實體抽象一下,我們看看哪些是數字化必不可少的剛需。我們認爲,線下基礎設施部分是我們數字化的核心。衆所周知,線下零售的應用目前有很多很多的玩法,例如無人店、試衣間等等,未來還會有更多更新的玩法,這些玩法取決於我們爲了提升消費者體驗的想象力,而咱們中國人是最不缺乏想象力的,而想象力能否成爲現實的關鍵就是數據。數據來自哪裏?數據很大一部分會來自線下門店基礎設施。

新零售基礎設施 看阿里巴巴如何打“地基”

從上往下看,對於商品的管理系統實際上是對商品的數字化;對於客流的管理是對人與客的數字化;以及POS機是對於支付的數字化(盒馬剛發佈了非常強大的POS系統我在這裏就不細講了);這些是我們線下所有數字化的核心。

另外,作爲線下實體,每個店一定要建立網絡連接,所以需要廣域網專線這是大家很容易理解的;那爲什麼需要WI-FI呢?第一,現在Wi-Fi成爲我們每一個人日常生活的“水電煤”,在門店內,Wi-Fi對消費者在店內的滯留時間很有好處,但更重要的是在新零售的場內,Wi-Fi也已經成爲我們核心業務的“水電煤”,以盒馬鮮生爲例。盒馬鮮生承諾生鮮食品3公里半徑在30分鐘左右送達。大家在線上下的訂單,門店員工都是需要拿着RF槍對訂單和商品進行掃描揀貨,RF槍的穩定與快速高效就強烈依賴Wi-Fi。如果WIFI不穩定拿RF槍驗貨,掃一個貨就要花上2-3分鐘,中間再斷兩次,那這30分鐘左右的送達很難實現。

此外包括像盒馬鮮生的傳送鏈等很多線下智能設備都要基於穩定的Wi-Fi連接。所以我今天把線下基礎設施主要分爲兩部分,一塊是以商品價格管理(電子架籤)、客流統計、POS機等爲主的店內基礎硬件;另一塊是更底層的以Wi-Fi、廣域網、局域網爲主的店內基礎網絡。

挑戰與考驗

這些基礎設施其實在業界已經有很多成熟廠商了,但是在過去1-2年的新零售探索中我們發現他們並不能滿足阿里以及生態夥伴的需求。

新零售基礎設施 看阿里巴巴如何打“地基”

基礎網絡

線下網絡的保障級別需要非常高,可以說需要100%的可用性;畢竟幾百人在店內排隊無法結賬或者無法發貨這些都是無法忍受的,可是現有的業界網絡架構都不能確保店內基礎網絡的100%可用性。

另外,從成本與效率層面考慮如果每個門店都拉專線來保障可用性不僅交付時間特別久而且成本非常高。所以,我們需要用隨手可得的互聯網來滿足一個門店的網絡連接,並且獲得比專線更好的穩定性和很低的成本。我們發現這些訴求是目前現有的網絡設備供應商滿足不了的。

第二塊是Wi-Fi

有一個很大問題就是它的成本和運維。我們看了所有業界主流企業級Wi-Fi,質量還不錯的價格太貴,而且對線下店內的運營人員的要求都太高,很難運維,我們須要把簡單而且低成本的WI-FI交給門店。

第三,對商品管理的電子架籤

目前業界領先廠商的產品普遍存在三個問題,1,需要在本地部署工作站並運維;2,成本較高;3,就是性能較低,例如給某個商品做電子架籤的綁定一般在2-3分鐘。這會導致運營人員工作中要麼在原地等待,要麼看不到上一個綁定商品的效果這對整個店內的運營效率就會有很大影響。如果店內每綁定一個商品要浪費兩分鐘,如果一個店有1萬個SKU,我們可以很容易算出來浪費的成本是多少。

第四塊是客流系統

最初,阿里巴巴也運用了國內排名第一的公司的客流產品,但是它點出來的人頭,比我們實際人數偏差大得多。比如我們店內有300個運營人員,每人上一趟廁所回來就變成600人了,再出去一趟回來就變成900人了。這是滿足不了我們對精準數字化的要求,更何況是店內區域級、貨架級的POI以及安防安防等的需求。

阿里巴巴的解決方案

爲了解決這些問題阿里巴巴做了一些探索與大家分享一下:

解決網絡問題

新零售基礎設施 看阿里巴巴如何打“地基”

目前,我們在網絡側做了一個智能網關。智能網關能爲門店降低了類似產品80%的成本。同事他具備了:1、基於阿里雲機房的全球部署,能讓門店的互聯網訪問實現最優化,對路由器進行智能選擇。2、在網絡環境較差的時候,可以進行抗爛網處理,可以承載對於網絡需求最苛刻的音頻等需求。3、可以自動化開局。門店即使沒有懂技術的人員,上架後可以自動開啓門店網絡。4、無線逃生能力,能保障線下門店永遠不會成爲信息孤島。即使店中的運營商、互聯網都中斷了,但會有一條通道,自動讓最關鍵的店內應用依然與互聯網保持連接。

Wi-Fi

新零售基礎設施 看阿里巴巴如何打“地基”

大概在兩年多前,阿里巴巴使用業界其他廠商的Wi-Fi,但它對運營能力要求很高而且在成本與可用性上,遠遠滿足不了我們的要求。所以我們自主研發的雲Wi-Fi就是一個小盒子,門店運營人員中只需要把它插在網口上,就會自動配置部署來支持店內對於無線的需求,所有的運維管理都在雲上進行。

此外,我們今天定義Wi-Fi,已經不再是簡單的上網。今天我們所說的Wi-Fi,基於許多內置的物聯網協議比如藍牙以及邊緣計算的能力。而且成本很低,這樣可以保證過去六個月內,我們在阿里巴巴經濟體數百個商超內,能快速部署幾萬臺。

電子架籤

新零售基礎設施 看阿里巴巴如何打“地基”

傳統架籤沒有云化。現在我們把架簽結合阿里雲計算的能力、端的能力、網的能力只要把電子架籤擺上就可以很輕鬆的對商品進行管理。這中間還有很多其他的想象空間,比如對商品的定位等等。與國內一些主力廠商電子架籤進行對比,在改價時間上,可以達到數倍差異。這些差異實際上就是每位門店運營人員省下來的時間。

客流系統

新零售基礎設施 看阿里巴巴如何打“地基”

目前,客流系統雲化面臨着兩大挑戰和突破。第一是成本,目前業界門店普遍使用的攝像頭成本較高,以一個攝像頭3000左右元來計算,再加上雲端計算能力,在規模化時會帶來較大成本的增加。

我們的探索是,使用及百元的低成本的攝像頭但通過我們算法的定製及優化能實現店內數據(如人數,分類等)進行比較精準的統計。這種客流系統的價值,不是傳統“數人頭”統計方式可比擬的。此外聯網後的數據也能跟外部公安系統進行對接,在危險分子入門一刻就可以進行實時報警,確保零售門店的安全。

最後,在新零售基礎設施領域,過去一、兩年的時間裏,我們做了一些探索,但是隻依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非常希望和業界的朋友們一起探索不斷突破,共同爲新零售30萬億的數字化而共同努力,攜手前行。

原文鏈接

本文爲雲棲社區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