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的運營思維模型:漏斗模型(上)

在之前的文章裏我們說過了,轉化就是引導用戶一步一步的實現我們的目標,也就是把一個目標拆分成多個行爲,其實轉化不單單說的是百分比,而是說要把一個完整的事物拆解成有序的層次或者環節,然後纔去講百分比以及如何優化這個百分比。

那麼如何拆分這些環節呢?我們需要用到的就是運營思維模型,這裏介紹一個非常經典的思維模型,叫做漏斗模型,也就是AARRR模型。

在講這個模型之前,先說一個營銷概念叫做AIDMA

學過市場營銷的同學,對這個概念應該並不陌生 ,這是五個單詞的首字母縮寫,a是attention注意力是interest興趣d是desire,勾起慾望,m是memory系a是action行動。

比如說小明要在校門口開一家奶茶店,那麼他首先要在周圍發傳單,這就是A引起注意力,然後呢他再找十幾個同學一起到他的奶茶店門口去排隊,周圍人看見了會發現這麼多人排隊,就會很感興趣這是一傢什麼樣的奶茶店,這就是I,勾起了興趣。接下來呢,在門口放很多試飲的小杯,感興趣的同學喝一口,就會勾起他的慾望(D),當人們排了半天隊,終於走進了奶茶店的時候,會發現這家奶茶店的裝修非常令人難忘,讓人產生了記憶(M)。

小明的這一系列動作,最終都是要完成自己的目的,就是最後一個action行動,讓顧客去買奶茶。

AIDMA模型的含義就是,消費者接受信息的過程,就是先注意到你的商品信息attention然後產生興趣interest之後勾起購買慾望desire,讓新客戶記住你的商品或者品牌信息,就是在腦海中留下的記憶memory,最後促使進行購買行動,action。

這個概念要求一個購買行爲的發生,要按照這五個順序進行,不可跳躍,必須是從信息到興趣,從興趣到慾望,從慾望到記憶,從記憶到行動。

所以無論什麼商品,一定要從第一個a開始,也是attention及吸引注意力,這也就是爲什麼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會這麼火的原因,因爲必須要用足夠的方式吸引足夠的注意力。

這個模型就是最基本的漏斗模型,每一個步驟都會必然損失一部分客戶。

但是這個模型其實比較適合的是線下實體經濟,在這個模型中有一個基本的前提假設,就是用戶在同一時間裏只能出現在有限範圍的物理空間內。

就是一個人,不可能同時出現在多個地方,這肯定是符合物理規律的這樣的話,這個漏斗的連續性就會非常的強,轉化也會很容易。

但是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一個頁面如果在10秒或者15秒之內無法讓用戶理解你在說什麼,那麼基本上這個項目就涼透了。

所以在互聯網時代,在網絡上用戶的注意力是極其分散的,他可能同時出現在多個場景中。

那麼就相應的衍生出了其他的漏斗模型。

比如AISAS

這裏a是attention注意力,i 是 interest興趣,這兩個和AIDMA模型是一樣的,然後就出現了不同,s是search搜索,也就是在互聯網上你對一個產品感興趣,你會去搜索他,下一個是action行動在這裏,行動不是終點,最後一個s是share,也是互聯網的特性,你買到了一個好東西會去分享。

當然之後也衍生出了很多其他的漏斗模型,每一個漏斗模型都是在其相應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如果你去線下實體店去看,現在應用最廣泛的還是AIDMA模型。

在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就是流量,那麼如何提高流量的轉化率呢?


這就是今天要說的AARRR模型

AARRR是Acquisition、Activation、Retention、Revenue、Refer,這個五個單詞的縮寫,分別對應用戶生命週期中的5個重要環節。

獲取用戶(Acquisition)

運營一款移動應用的第一步,毫無疑問是獲取用戶,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推廣。如果沒有用戶,就談不上運營。比如小明爲了推廣自己的奶茶店,在學校周圍發傳單。

提高活躍度(Activation)

在激活用戶這一個環節上,我們的要求就是把用戶的價值激發出來。

比如你下載了一個拼多多,那你下單了你就是活躍用戶。如果你下載了一個王者榮耀,那麼你充值了纔算是活躍用戶嗎?其實並不是,王者榮耀的目標是提高你的遊戲時間,所以說只要你玩起來了,那你就是它的活躍用戶。

提高留存率(Retention)

留存這個概念,在之前的文章中講過,就是儘量讓你的用戶少流失,這也是運營的特別重要的一個內容。

在互聯網比如說給你發個優惠券,有時候給你發個短信說你中獎了這樣的行爲都是留存手段。

這幾天比較火的支付寶錦鯉事件,也是一個支付寶的重要留存手段。

獲取收入(Revenue)

這裏能明顯感覺到互聯網模型和傳統模型的不同,因爲在上一步中激活用戶,目的是先讓用戶激活,然後我們再想辦法盈利,也就是流量套現,這與傳統模式有很大的區別。

比如說王者榮耀,他對你的激活概念就是玩的時間長,只要你玩的時間長了,自然會有付費行爲。

自傳播(Refer)

以前的運營模型到第四個層次就結束了,但是社交網絡的興起,使得運營增加了一個方面,就是基於社交網絡的病毒式傳播,這已經成爲獲取用戶的一個新途徑。這個方式的成本很低,而且效果有可能非常好;唯一的前提是產品自身要足夠好,有很好的口碑。

從自傳播到再次獲取新用戶,應用運營形成了一個螺旋式上升的軌道。而那些優秀的應用就很好地利用了這個軌道,不斷擴大自己的用戶羣體。

我們日常所說到的病毒傳播、社羣裂變,也都屬於這個環節。

 比如現在的網紅奶茶店,就是用這一環節獲取用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