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師不是業務的取數機,望所周知!

數據分析師 是數據師Datician的一種,指的是不同行業中,專門從事行業數據蒐集、整理、分析,並依據數據做出行業研究、評估和預測的專業人員。

這是一個用數據說話的時代,也是一個依靠數據競爭的時代。目前世界500強企業中,有90%以上都建立了數據分析部門。IBM、微軟、Google等知名公司都積極投資數據業務,建立數據部門,培養數據分析團隊。各國政府和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數據和信息已經成爲企業的智力資產和資源,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能力正在成爲日益倚重的技術手段。

然而,被業務呼來喝去的跑數據,是做數據分析的同學一個極大的痛點。出力不討好不說,自己還沒啥成長。如果扒皮抽筋看真相,你會發現這壓根就不是個技術問題,而是政治地位的問題。是數據分析到底在公司裏算老幾的問題。

我就見過相當多大企業,做了BI系統,還有拖拉拽的數據集市,還有日、周、月報,到頭來數據分析部還是天天在接一堆零時取數需求。我們還嘗試過收集各個公司的報表打開率數據,非常有意思,大概10%左右。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嘗試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你羣發日、周、月報的時候,加一個郵件閱讀回執。看看有幾個人真的每天會看。你會發現不但看的人很少,而且一般等級都很低O(╯□╰)o所以自動化的報表救不了數據分析師。你會發現業務部門照樣會把你當哆啦A夢的口袋,需要數據的時候直接丟一紙需求單了事。你要是不肯做,他們就搬出:“這是XX總監面授的需求,要抓緊完成,老闆需要精細數據”來鎮壓你。是滴,這幫哥們常常寧可把時間浪費在打嘴仗上,也不肯抽10分鐘研究下現有的報表,這都是常有的事。

雖然做數據分析的同學喜歡講“數據驅動決策,分析提升效率”,然而這句話是有主語的,應該叫:“老闆用數據驅動決策,業務部門用分析提升效率”。因爲本質上看,想驅動決策需要的不是數據而是權威;想提升效率,需要的是把數據優化的結果融入業務過程。如果老闆數據化管理意識淡薄,喜歡講經驗、拍腦袋,那驅動決策就無從做起。如果業務部門只喜歡按自己的路子來,對分析結果不管不顧,或是喜歡在分析裏夾自己的私貨,那提升效率也無從談起了。所以真的想改變這個情況,需要的不是更復雜的方法或者自動化報表,而是:想辦法爭取老闆的認可、業務部門的參與。不要讓我們的分析結果躺在PPT裏

 

具體的做法寫本書都夠了。這些年做項目,和不少甲方企業的數據部門一起爲了提高地位而努力過,可以分享一些心得給大家。

第一,目標清晰。數據驅動決策不是數據替代決策哈。很多會爭取地位的數據部門領導們,把目標設定在:讓業務方認可數據的用途上。正如醫生不能包治百病,但有病了還是得去看醫生一樣。只要能證明看數據比拍腦袋、土辦法、憋思路多那麼一點點的用就行了。與此對應的是,凡是大吹大擂大數據人工智能怎麼怎麼就把業績拉動基本都死無葬身之地。因爲拉業績是業務部門的活。跨過業務部門想直接促成業績,不但很難做到,而且搶了業務部門的生意。人家隨便做做手腳,數據都得吃癟。

第二,選好對象。做數據的同學切記:我們人微言輕,我們做報告給老闆看和我們就是老闆是兩個概念。因此所有人都有興趣聽我們說話,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服務的。我總結了經常碰到的業務部門類型,歸納爲下圖。大家體驗一下。如果想擠出更多時間來做真正的分析,肯定要拒絕掉一些需求的,搞清部門的風格,可以幫你減少摩擦。

第三,切中痛點。既然業務部門會有零散的需求,至少說明他們還有需求。業務部門的工作,可以粗略的分爲平常思考-事前策劃-事中執行-事後評估四個階段,其實每個階段都有很多很多和數據有關的抱怨(詳見下圖),因爲分析原因,測算效果,監控進度,總結經驗始終是業務所需要的。只要我們能和業務部門說上話,一定能從他們的痛點切入,找到體現數據分析價值的地方。圍繞痛點,把零散的需求轉化爲有具體目標的數據分析項目。

與其空談”人工智能時代““大數據價值”不如結結實實的幫業務部門解決一些痛點。有痛點的纔是真實需求。

 

第四,循序漸進。當我們能爭取到一個項目,就比單純寫取數需求表大大前進了一步。下邊就看如何把這個項目變成常規性的數據產品。其實數據產品的形態也不限於一個APP或軟件。定期月例會彙報,定期的信息公報,數據資源庫都是產品。關鍵,只要讓業務部門能用起來,能在老闆面前刷足存在感。這樣以後的路才能越走越寬,而不是自己憋在格子間裏跑數了。

至於如何具體操作,涉及的內容太多,有機會慢慢和大家分享。這裏只提一點:只要是打包成一個整體能滿足特定需求的都是產品(沒打包要一步步做的叫服務)。很多同學覺得報表不算產品,其實是因爲只知道跑報表,沒見過報表如何應用。如果能結合具體場景,就會發現,其實好用的報表自有好用的理由,爲什麼選這些字段,爲什麼定這個週期更新,都是很有講究的。

當然,並不是所有企業都有努力的空間,如果企業的老闆、高層、業務部門真的很冥頑不化,還是趁早離開的好。但慶幸的是,現在“大數據”“數據挖掘”“人工智能”的春風吹遍大江南北,爲我們營造了很好的外部環境。下一步,就是看怎麼把朋友圈裏《時代淘汰你的時候連問都不問一聲》《震驚!又一個行業即將被顛覆!馬雲剛剛宣佈》帶來的對人工智能的恐慌,轉化爲切切實實的數據分析部門的地位提升。與大家共勉。

                                                                  關注微信公衆號,內有更多精彩技術文章分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