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用例編寫規範

1目的

1)爲用例的質量負責,使用例編寫工作能夠有序、合理;

2)統一測試用例編寫的規範,爲測試設計人員提供測試用例編寫的指導,提高編寫的測試用例的可讀性,可執行性、合理性;

3)能有效的提高系統所有功能點的覆蓋率。

2 適用範圍

適用於人員:用於測試人員閱讀和執行。它們也可能會被開發人員、產品經理、項目經理等閱讀審查或執行,也讓新員工作爲業務學習、測試執行的參照。

適用於公司對項目的業務流程、功能(功能點)測試的測試用例編寫。

3 測試用例

3.1用例概念

測試用例(Test Case)是爲某個特殊目標而編制的一組測試輸入、執行條件以及預期結果,以便測試某個程序路徑或覈實是否滿足某個特定需求。

3.2用例的用途

1)指導測試工作有序進行,使實施測試的數據有據可依

2)確保所實現的功能與客戶預期的需求相符合

3)跟蹤測試進度,確定測試重點

4)評估測試結果的度量標準

5)分析缺陷的標準

3.3用例顆粒度劃分規範

用例顆粒度原則:測試用例是執行的最小實體

用例劃分基本原則是以最小功能模塊來劃分,爲保障用例的可執行性、覆蓋度,規範編寫用例的粒度要求如下:

1)一個功能正常流程,編寫一個測試用例;

2)一個功能中多個異常流程,應分開編寫多個測試用例;

3)同一功能不同入口,可合併編寫一個測試用例;

4)同一功能不同數據準備,應分開編寫多個測試用例;

5)同一個功能用例的自動化用例和功能用例要匹配,若自動化用例不能完全覆蓋功能用例,自動化用例和功能用例拆分兩個互補測試用例;

3.4用例的內容格式

編號

用例名稱

摘要

前置條件

優先級

步驟編號

操作步驟

預期結果

測試結果

BugID

測試日期












1)編號:用例編號,唯一標識;

2)用例名稱:測試用例的名稱,體現測試要點;常用的結構“主、謂、賓”,名稱簡潔易懂,不要包括具體操作步驟;                                                         

3)摘要:要測試的功能點(系統、模塊功能);

4)前置條件:測試執行前需準備的相關操作,如測試數據、角色權限,或登入系統某頁面等。

5)優先級:測試用例的優先級別,分爲高、中、低;

6)步驟編號:操作步驟的編號,用於後期導入相應的測試用例工具。

7)操作步驟:完成該測試點所需的操作步驟;具體有以下5點要求:

1、操作步驟描述清晰。如:在什麼頁面,點擊什麼鏈接或按鈕;頁面入口、鏈接、按鈕名稱都要寫清楚;

2、操作和結果是一一對應的,但操作中不要包含結果的檢查;

3、用例描述中不允許存在連詞、介詞,比如:而且,和,還(這種情況可以拆分爲多個點);

4、用例描述中不允許出現假設性詞彙,比如:假如,或許,可能,的時候等;

5、用例描述中不允許出現二義性語句;

8)預期結果:執行完成操作後,程序預期表現的結果;具體有以下3點要求:

1、原則上每個用例必需要有預期結果,結果不能爲空;

2、結果中只能包含結果,不能有步驟;

3、一個結果有多個檢查點時,確保檢查點完整;

9)測試結果:

與預期結果是否相符,相符實際結果內顯示Pass(表明用例通過)

與預期結果不一致顯示Failed(表明執行有偏差/錯誤)

10BugID:提交Bug後,redmine中自動生成的ID

11)測試日期:執行測試用例的日期

 4 用例設計方法

4.1等價類劃分法

將所有可能的輸入數據劃分成若干個子集,在每個子集中,如果任意一個輸入數據對於揭露程序中潛在錯誤都具有同等效果,那麼這樣的子集就構成了一個等價類。後續只要從每個等價類中任意選取一個值進行測試,就可以用少量具有代表性的測試輸入取得較好的測試覆蓋結果。

4.2邊界值分析法

選取輸入、輸出的邊界值進行測試。因爲通常大量的軟件錯誤是發生在輸入或輸出範圍的邊界上,所以需要對邊界值進行重點測試,通常選取正好等於、剛剛大於或剛剛小於邊界的值作爲測試數據。從方法論上可以看出來,邊界值分析是對等價類劃分的補充,所以這兩種測試方法經常結合起來使用。

4.3錯誤推測法

在很大程度上是憑經驗進行的,是憑人們對過去所作的測試工作結果的分析,對所揭示的缺陷的規律性作直覺的推測來發現缺陷的。

測試用例設計的原則

5.1全面性

1)應儘可能覆蓋程序的各種路徑。

2)應考慮存在跨年、跨月的數據。

3)大量數據併發測試的準備。

5.2正確性

1)輸入界面後的數據應與測試文檔所記錄的數據一致;

2)預期結果應與測試數據發生的業務吻合。

5.3符合正常業務慣例

1)測試數據應符合用戶實際工作業務流程。

2)兼顧各種業務變化的可能。

5.4系統性

1)對於系統業務流程要能夠完整說明整個系統的業務需求、系統由幾個子系統組成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2)對於模塊業務流程要能夠說明清楚子系統內部功能、重要功能點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5.5連貫性

1)對於系統業務流程來說,各個子系統之間是如何連接在一起,如果需要接口,各個子系統之間是否有正確的接口;如果是依靠頁面鏈接,頁面鏈接是否正確。

2)對於模塊業務流程來說,同級模塊以及上下級模塊是如何構成一個子系統,其內部功能接口是否連貫。

5.6仿真性

人名、地名、電話號碼等應具有模擬功能,符合一般的命名慣例。

5.7可操作性

測試用例中應寫清測試的操作步驟,不同的操作步驟相對應的操作結果。

6 用例設計步驟

6.1測試需求分析

從項目需求分析文檔/概要設計/詳細設計/原型圖中,瞭解出項目的需求。通過測試人員自己的分析、 理解,整理成爲測試需求,使測試人員能清楚被測項目包含的功能點。

6.2業務流程分析

分析瞭解被測試項目所屬的行業及其業務知識。對被測項目的業務流程要全部梳理出來(可畫出項目的流程圖,也可用頭腦風暴)。

項目的流程:主線流程、分支流程、數據流轉,流轉過程中關鍵點的判斷條件以及完成操作的一些非必要條件。

6.3測試用例設計

主要包括功能測試、界面測試、兼容性測試、易用性測試、異常測試、性能測試、壓力測試等,在設計用例時要儘量考慮錄入正常、邊界、異常值等系統的處理情況。

6.4測試用例評審

由測試用例設計者發起,參加的人員需包括測試負責人、項目經理、 開發人員及其他相關的測試人員。

6.5測試用例完善

測試用例編寫完成後,應對測試用例進行持續的維護:

1)新項目需求變更,應及時對測試用例進行修改;

2)維護期項目,可根據項目組情況週期對用例進行維護;

3)所有發現的bug和故障,基於測試用例無法發現,需轉化爲測試用例。


更多精彩都在洋哥視頻課程學習地址http://edu.51cto.com/lecturer/5811414.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