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面向對象與面向過程

面向對象和麪向過程的本質區別

語言的進化發展跟生物的進化發展其實是一回事,都是”物以類聚”。

語句多了,我們將完成同樣功能的相近的語句,聚到了一塊兒,便於我們使用。於是,方法出現了!

變量多了,我們將功能相近的變量組在一起,聚到一起歸類,便於我們調用。於是,結構體出現了!

再後來,方法多了,變量多了!結構體不夠用了!我們就將功能相近的變量和方法聚到了一起,於是類和對象出現了!

寥寥數語,就深刻的展示了語言的進化歷史!其實,都非常自然,”物以類聚”。

小編相信這裏有很多學習java的朋友,小編整理了一份java方面的學習資料,想要獲取的可以加我的java學習羣的喲,928204055。歡迎愛學習Java的你們。

面向過程的思維模式

面向過程的思維模式是簡單的線性思維,思考問題首先陷入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的細節中。這種思維模式適合處理簡單的事情。

如果面對複雜的事情,這種思維模式會陷入令人發瘋的狀態!比如:如何造神舟十號!

面向對象的思維模式

面向對象的思維模式說白了就是分類思維模式。思考問題首先會解決問題需要哪些分類,然後對這些分類進行單獨思考。最後,纔對某個分類下的細節進行面向過程的思索。

這樣就可以形成很好的協作分工。比如:設計師分了10個類,然後將10個類交給了10個人分別進行詳細設計和編碼!

顯然,面向對象適合處理複雜的問題,適合處理需要多人協作的問題!

如果一個問題需要多人協作一起解決,那麼你一定要用面向對象的方式來思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