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長車友的單車遊記:騎單車遊崇明島(轉)

開場白
騎車旅遊崇明島是自行車協會醞釀已久的事,終於我與老陳約定結伴前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老陳已經將他的捷安特SPEED-X公路車保養順當,爲了旅途順利,我淘汰了舊車,購置一輛新款捷安特“銳速-1”公路車。利用上班的路程進行試車,偶遇轎車來個100米追蹤,初顯公路賽車的銳速,使我出遊信心大增,騎行崇明島志在必得。遠征前,對必要的物質做好了準備,如雨具、洗漱器具、換洗衣服、地圖、身份證、鈔票、補胎工具等修車器具。規劃好了行動路線。並對崇明島地理風貌和行走路線等概況做了初步瞭解。真可謂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飛車直奔上海
六月***凌晨五點我們踏上了征程,晨曦被淡淡霧謁所籠罩着,偶而聽見幾聲鳥叫雞鳴。臨行在覈電南苑西大門來張留影,表示征程的開始。從新橋北路出城直奔東西大道,翻新後的東西大道寬闊平整,騎車在上面飛馳,真是有個風掣電馳的感覺,過去由於路不平,老百姓戲言“汽車跳海鹽到”的感覺已經沒有了。清晨,路上車輛行人很少,利於自行車的狂奔,剛出門,精神正旺,幹勁正足,碼錶的速度顯示,從25公里/小時上升到30公里/小時,最快達到35公里/小時,腳踏車變成了“機動車”,很快走完了50公里,漸漸地疲勞向我們襲來,車速明顯下降。一般只能保持20-25公里/小時的速度了。有時累了,下車行走一段路,換種方式活動一下筋骨也算是一種休息。
六月的季節,正是西瓜上市的旺季,從平湖到金山,馬路兩旁常有瓜農賣瓜,新摘的西瓜堆滿路旁,瓜農爲了讓你買瓜,將一個剛摘下熟透了的大瓜一破兩瓣,露出熟透了的瓜瓤,吸引你的購買慾望。每遇到瓜攤,定要下車蹲在瓜攤旁邊大飽口福,今年的西瓜真甜,飽餐過後還不忘記帶上一個。
途中看到了日新月異的上海,到處是車水馬龍的繁榮景象,立交橋、高架橋、東西南北貫通,現代建築高聳林立。人們見我們一身運動員的打扮,騎着色彩鮮豔的公路賽車,在自行車道上飛馳,紛紛投來異樣的目光,竊竊私語地議論着我們,哦,那兩個準是自行車比賽的運動員-------。
捷安特自行車說明書上有這樣一段話:美國科學家對所有的運動項目進行過觀察和總結研究,最終認定最性感的運動員不是體操運動員,也不是花樣游泳運動員,而是自行車運動員。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戴上自行車運動頭盔,穿緊身的自行車運動服,跨上賽車到公路上去飈車試一下,那種感覺真是好。
途中有幾個好奇的小夥子騎着摩托車尾隨着我們問長問短,更有甚者還問能不能吸收他們也加入協會,當說明我們不是上海的,是浙江核電秦山聯營公司的自行車協會。這些可愛的小夥子還是友好地尾隨着我們好長一段路。
非典時期,給人們敲響了健身的警鐘。全民健身是國家號召,自行車運動健身是一種老少皆宜的活動。
每當我們停下來問路時,別人都會主動圍上來給你指引最佳路徑,我們沒有水喝時,他們都會熱情地爲你舔加開水。使我們感受到了百姓人家熱情好客。
中午到了南方商城,感覺有些飢餓,來到一家南京人開的拉麪館,拉麪是現做現煮,相對乾淨,夏天吃了不容易拉肚子,老闆很快端上來一碗香噴噴的牛肉拉麪,旅途流汗很多,在麪湯裏放加些醬油和醋,既增加鹽份又可以清熱解暑,味道真是好極了。
午餐後人感睏意,我們騎車到公司駐上海辦事處文南公寓小憩了一個小時,精力恢復很多。
穿越上海市區
從徐家彙到吳淞碼頭必須南北穿越整個上海市區。複雜的市區道路給此次旅行帶來困難,衆多的路口紅綠燈使你難以提高騎行速度,車水馬龍般的人來車往,使你感到安全又是頭等大事,不熟悉道路感到有違規罰款的危險。
進入市區後錯綜複雜的路況擺在了我們面前,上海有些街道,由於狹則,規定汽車、摩托車分單行道,有些街道甚至連自行車都分單行道。嘿!好在這幾年經常出差上海,對上海交通道路有粗略的瞭解,我們只要把握大體方向,跟別人騎行前進就行了。一路我們運氣不錯,基本沒有碰到什麼麻煩。正在爲我們的好運感到慶幸時,一個警察向我們揮手示意靠邊停車,詢問自行車的牌照,我們的運動公路車在海鹽可是沒有上牌照的哦,心想這下可麻煩了---,老陳上前解釋,我們是外地自行車運動會的成員,在舉行長途自行車運動,現在路過上海,我們的自行車不上牌照,邊說邊將“自行車協會”的掛牌亮給他看,警察先生看後理解的揮揮手算是放行了!儘管我們帶有最新的上海市區地圖,由於市區建設,道路改造,不免也使我們走了不少彎路。我們費力地穿過市區來到火車站,沿中山北路、朝逸仙路方向,直奔吳淞碼頭。
騎自行車長途旅行的人最苦最難捱莫過於屁股地勞累,騎行時間長了屁股像被磨去了一層皮似的,時不時直立身軀緩解屁股之痛疼。顧及了屁股卻顧不了手和腳,手開始發麻,腿腳發硬。脖子痠痛,說話氣喘吁吁有氣無力。實在太累了就下車推車步行,行走一段路後,腿腳活動開來,感覺渾身輕鬆。我們便把“推車步行”詼諧地叫做“享受待遇”。疲倦極了,就下車“享受一下待遇”。
渡長江
下午16:38分,我們到達寶鋼附近的寶楊路渡江碼頭,碼錶顯示今天騎行146公里。打聽如何渡江時,工作人員告訴,現在沒有可以渡自行車的渡船,只有一班渡汽車的輪渡。我們是初來碼頭,不熟悉渡江的情況,這下我們可爲難了,就在我們左盼右顧時,兩個碼頭警察主動走上前來爲我們提供幫助,安排我們將自行車放在渡江的卡車上,人購船票隨卡車渡江(當然我們得給司機小費咯)。上了渡輪之後,老陳將途中買的西紅柿在船上衝洗乾淨,我們借渡江之機增加一些維生素,也算給肌體補充一點能源。大約行駛1個小時左右就到達對岸的堡鎮碼頭,到岸前夕站在船舷極目眺望,防護林將寶島團團圍住,使人們有一種迫切揭開其神密面紗的衝動。
夜行寶島
船靠岸後,這時的天已開始慢慢的暗淡下來,汽車司機早已將汽車開下渡船在岸邊等我們,我真擔心司機下船後載上我們的自行車揚長而去,那我們可傻眼了(現實告訴我們擔心是多餘的)。下船後熱情的司機開車將我們送出堡鎮碼頭,給我們指明去縣城的路線,然後消失在寬闊的林蔭道中。堡鎮碼頭到縣城還有二十五公里的路程,天已經昏暗,看來我們只有趕夜路了。趁剛下渡船的新鮮勁頭,馬上衝進了茫茫的夜霧之中。夜晚陣陣溼潤的清風吹在身上非常涼爽。 馬路行人稀少,基本沒有機動車輛行走,寬闊、平坦而寧靜的陳海公路爲我們夜行軍提供了優越的條件。陳海公路是崇明島的主要交通幹道,東西貫通全島,全長約有七八十公里路。從寬闊平坦整潔規範的路面可以看出,是改革開放後崇明人擴建的一條準現代化公路,是崇明島經濟建設成就的象徵,是全島交通運輸的大動脈,是美麗海島迎接祖國各地遊客上島觀光的門戶。它將在島嶼的發展建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農曆5月23日的夜晚,天空沒有星星月亮,在混暗的夜裏,看不清楚路面,在天空與路邊樹林顏色差異中找出前進的方向。偶爾駛來一輛汽車,粗大的車燈光柱把路面照得雪亮,我們慶幸光明的來到,藉着汽車的燈光,加大“馬力”,一陣猛蹬,讓寶貴的光明爲我們送上一程。似乎想“好光憑藉力,送我到崇明”。可是隨着車聲呼嘯而過。我們又被拋在了黑暗之中。好在路邊村莊中的老百姓人情味很濃,讓略顯古老的農舍小窗散發出一些昏暗燈光,將路面增加一點明亮,給夜裏趕路的行人帶點方便,也算盡了地主之情。
車壓螃蟹
萬籟俱寂,惟有青蛙叫聲此起彼伏。
島上最有趣的是,夜間馬路上有許多從田野裏竄出來橫穿馬路的小螃蟹(當地人叫螃蠐),每當有燈光照到其身上它就會舉起兩隻大螯擺出一副示 威和決戰的架勢,好一副將軍氣派。螃蟹當道,也算寶島的一個奇觀(崇明島又有蟹島之美譽)。沒想到現代化的汽車,猶如渾天怪物,兩隻雪亮的大眼照亮了半邊天空,閃電般的從遠處衝過來,瞬間,螃蟹將軍變成了個個肉餅。我們的單車在昏暗路上行駛,輪下不時傳來壓扁螃蟹的“噗哧”聲,阿彌託福,我沒看見,誰叫你橫穿馬路,不注意交通規則。莊稼地裏的螃蟹對農作物的生長是否有利,我們不是本地人,也不瞭解,估計螃蟹的大螯吃起莊稼的小苗來不會溫柔。聽說崇明島是長江中螃蟹的繁殖地,所以島上螃蟹如此之多。
夜宿崇明
兩側茂密參天的大樹將公路遮蓋得嚴嚴實實,夜幕下的寶島是那麼寂靜。偶爾開過一輛汽車打破一下寂靜的夜空,島上空氣是那麼的清新,溼潤微風一吹真是舒服。
騎到縣城已是夜裏九點半鐘。來到一家川味小餐館準備飽餐一頓。服務員還算熱情,安座泡茶,點菜就餐,還免費供應一杯扎啤。點了一盆大骨頭湯底火鍋,一盤肥羊、一盤肥牛、一些豆製品、粉條,各類蔬菜等配菜,由於勞累、疲倦、飢餓、我們狼吞虎嚥吃了個飽,飯後買單,七十二元,還算合理。
飯後找酒店安歇,來到看來不錯的天鶴大酒店(號稱三星),門廳值班經理告知,今日客滿,原因是“非典”過去,旅遊升溫,今日週末,各地來島度假的人員增多,自然牀位緊張。無奈之中來到“瀛城賓館”,也是號稱客滿,經過周旋,經理倒是開明,同意將值班用的房間騰給我們住,還好,價格可以商量,180元/間天,可以優惠到120元/間天,破格允許我們將“寶馬”放進房間,以免被盜,時值深夜,也不講究了。趕快洗上一個熱水澡,舒經活血,解除一天的勞頓。上牀時已經十一點,我們幾乎是人一倒牀,鼾聲就響起來了。是呀!平均年齡已過五十的我們,一天騎車一百七十六公里能不乏嘛?!
寶島概貌
經過一夜的休整,精神恢復了許多。早上五點鐘,我們出發繞城一週,領略了一下崇明縣城概貌。崇明島被譽爲上海的後花園,島上綠樹成蔭,花繁葉茂,街道整潔乾淨。新修建築,高聳林立,比比皆是,其中寶島世紀園最爲經典,是中西方建築風格融爲一體的仿古式建築,給人一種雄偉莊重的感覺
在我國河口沖積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崇明島。它三面環江,東臨東海,像春蠶一樣伏臥在長江口上,東西向長76公里,南北寬度有13公里~18公里,面積爲1083平方公里,是我國的第三大島,也是世界著名的河口沖積島,被譽爲長江口的一顆明珠。
崇明島從形成至今已有1300年的歷史了,唐朝(618年)漲露出水面,五代設鎮,宋代設場,元代建州,明清以來設縣,1958年12月劃歸上海市。島上土地肥沃,水網密佈,溼地資源豐富,每年冬天都有大批的候鳥在此羣棲,因此,崇明島被國家列爲候鳥重點保護區。可惜,我們來得不是時候,只能偶爾看到些白鷺。
東平國家森林公園
6月21日5開縣城,到達東平國家森林公園是上午7:30分。東平國家森林公園的前身是一座知青農場,六十年代,大批上海知青響應***的號召上山下鄉來到崇明,在荒灘溼地上種植了大面積的松樹、水杉、棕櫚等樹木,如今已長成了參天大樹。後來人們將這裏圍柵起來經過精心開發便形成了現今森林公園,供人們來這裏休閒度假。門票比浙江旅遊景點便宜,每張三十元。按公園規定,自行車嚴禁入內,進園後可以租自行車來轉游園內各景點,當然也可以乘坐遊樂馬車或者遊樂電瓶車在園內參觀。當然我們的自行車就被堵在了門外,騎車遠遊,自行車是我們的腳力,隨時不能離開身邊,尚若發生丟車之事,那麼旅程就將全程告催。在入口處我們請求管理員特殊對待,讓我們自行車推進去,如何交涉均無效果,最後管理員讓我們去找公園負責人,還好,負責人很開通,好商量,給了特許--放行了。
園裏有一個景點是知青牆,漢白玉雕刻着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知識青年,來到崇明島,開發荒灘,建設綠洲的各種勞動英雄姿,牆上密密麻麻羅列着當時的知青名字,現在他們已經奔赴各地,有一部分人已經作古。雖然現在的人們已經不記得了他們中的每一個人,爲了歷史不會忘記他們,公園爲他們建立了紀念牆,將他們的名字將刻在了那面知青牆上……,當年他們的青春、熱情、汗水創造的業績現在已經長大成材,成爲島上一顆燦爛的明珠,在爲現代人遮蔭,在爲後來人納涼。
我們漫步進入森林氧吧,一塊麪積較大的人工林,已經有些原始森林的感覺,清晨樹林和植物散發着的氧氣特別清新。溼潤微風吹在身上,感覺非常涼爽,幾個老人在密林的小道上**,呼吸大自然新鮮氣息。能經常到這裏來躲避鬧市的喧囂和污濁的空氣,倒是城市人的一種享受。森林公園內還同時設了許多攀巖、游泳、衝浪、碰碰車、野營、軍事遊戲之類的項目。這對我們來說似乎沒有太大的樂趣,也沒有時間光顧。騎上我們的“寶馬”在林蔭小道上“跑馬觀林”。匆匆結束了森林公園的漫遊。
東海瀛州---農家樂
離開公園一路北上,穿過東風農場,來到寶島北岸的前衛生態旅遊區,已是上午9:40。沿途看到大面積的人工種植的白榆、水杉、楊樹、苦楝、合歡、刺槐樹,以及桃、梨、柑、桔、桑、批杷等經濟樹木而且都長勢喜人。在前衛生態旅遊區門口,頗爲精製的不鏽鋼柵欄圈圍的“鄉村小孩騎水牛”的雕塑座立在村委會大門口,在質料上雖然有極不協調的感受,但也能直觀地感覺這裏的農村已經富裕起來了。
轉彎來到“農家樂”,一塊高約3米,題寫“東海瀛州”的石碑立在茅草廳門前,字體很有工夫,值得留影,掏出數碼相機,拍下草堂碑亭,事後聽說碑上的字體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題詞,哦,這個行書題字如此剛勁流暢,不介紹我們還以爲是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的字體, 哪裏可以看出是放牛蛙出身的朱元璋題詞呢,估計是朱元璋當了皇帝,爲了應付各種題詞的需要,裝裝門面,在後花園苦練幾年後,練出來的書法功夫吧,不過老朱是大老粗出身,沒有那麼多流芳千古的想法,所以當時題詞是就忘記落款留名,所以現在碑上就沒有留下朱元璋的大名了。傳說歸傳說,估計歸估計,都是不準確的猜測,反正寫得不錯,留個影算是紀念。
進入“農家樂”,門票三元錢。農家樂園裏是用稻草搭建的草屋,草屋內有老式的手拉水車、腳踏抽水車、手推磨、槓磨,龍鉤磨、紡紗機、織布機、獨輪車、高蹺;當時的農民的住房、包括老人房、新娘房、廚房、廳房、工具房、牲畜房、祭祀祖先神龕以及祭拜觀音的神位婚喪嫁娶各種習俗。以及各種上半世紀的各種農家農具用具生活用品,許多東西已經幾十年沒有見到過了。使你彷彿回到了上個世紀的四十年代,鄉村氣息非常之濃厚。另外還有幾個上了歲數的老頭老太太,用濃郁的地方口音夾雜些微的普通話給你做非常費解的講解,好在他們比比劃劃,我們一看就明白,用這樣的講解員來給你做示範也蠻有意思的……。
觀賞北岸灘塗,巧遇記者採訪,
離開農家樂一直向北來到“新隆沙生態保護區”,在生態區門口。碰上崇明縣旅遊局局長與電視臺記者到這裏拍攝旅遊風景,見我們一身運動員打扮,一臉的疲倦和滿身的泥土,被我們騎車遠遊崇明的行動所感動。提出要對我們騎車來崇明旅遊進行拍攝採訪,希望談談對崇明旅遊環境印象感受,除了順應他們採訪說一些讚美詞外,也順便介紹秦山核電二期的建設情況,並歡迎他們來秦山做客。局長爲了表示謝意,特送給我們一張新版崇明島旅遊地圖作爲留念。
一座人工搭設的木板棧橋,高約0.5米,寬約1.5米,長約1公里,在密密的蘆葦蕩裏彎彎曲曲伸向江邊,
騎上車,沿着木板棧橋進入蘆葦蕩,來到江邊潮汐形成的溼地灘塗,灘塗上到處長有一人高的蘆葦、結縷草、糙葉苔草等野生植物,一望無邊,是各種候鳥的理想棲息地,野草叢中,螃蟹洞穴星羅棋佈,出巢的小蟹,滿灘穿梭,爲候鳥提供了豐富的食源。江風吹過,蘆葦蕩翻騰一波波綠浪,迎面撲來沁人肺腑的溼潤空氣,使人頓覺賞心悅目。人入其中,頗感大自然擁抱是那麼親切。
一座正在建造的瞭望塔樓已經巍然聳立,可以想象,今後遊客可以來這裏登高遠眺,向西可以鳥瞰寶島新面貌,滾滾長江東流來;向東滔滔江水匯東海,一片汪洋都不見;北觀江蘇好風光,南望上海更輝煌。
人工修建的茅屋、涼亭星星點點,爲遊客歇腳,飲茶提供方便。
記者告訴,除了這裏的生態環境外,還有寶島東邊的“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更是值得一遊。
東灘延伸至東海,地理位置獨特,灘塗遼闊,餌料豐富,是全球遷徙鳥類的重要棲息地和越冬地。東灘的鳥類資源豐富,據最新統計共計312種,數量達上百萬只次,占上海地區鳥類種數的70%,其中許多種類是我國和國際上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物種。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良好,每年春秋兩季,有200-300萬隻候鳥來此棲息越冬,形成了一個鳥的樂園,特別是大量的珍稀鳥類,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具有潛在的生態旅遊開發價值,如何處理好旅遊開發和生態保護之間的矛盾是政府和管理部門的事情。這一重要的候鳥遷徙棲息地,是否會遭到人類旅遊的破壞,我們不知道,至少也是一個值得擔心的問題。
電視臺記者告訴我們,他們還要到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去拍攝,聽說我們也要去,即高興的相約,下午在東灘再見。
氣候突變下雨,臨時改變旅程
下午1點鐘,來到長江農場,找個飯館吃午飯,點了幾個菜,還算合口味。老闆見我們是騎車遠遊的,湊上來和我們嘮嗑。可能是出於對我們吃苦精神的敬佩,特地把菜量給得很多,雖然我們飢腸漉轆,還是沒有將菜全部吃完。
飯後天氣變化很快,天空開始變陰,島上起風了,眼看暴風雨即將來臨。風中騎車頗爲艱難,隨風吹過,陣陣雨點飄來,速度明顯下降,碼錶顯示只有12-13公里/小時。從長江農場到東灘大約還有40多公里,初步估算,如果騎到東灘,可能離黃昏不遠了,還要考察候鳥棲息地,再則,從東灘到堡鎮碼頭還有將近30公里,過江後穿越上海市區還有近五六十公里才能到上海辦事處,看來當晚過江是非常困難了。候鳥是冬天纔來到崇明島。夏天沒有機會看到,兩人協商決定,不去東灘了,留下一些遺憾,今後再來,改道直奔堡鎮輪渡碼頭,渡江回上海。
騎到堡鎮碼頭已經下午3點,採用來時渡江同樣方法,給卡車司機10元小費,捎帶我們隨車渡江。穿越上海市區,來到聯營公司駐上海辦事處,徐家彙已經是燈火輝煌了。
這一夜,睡得好香甜。
回海鹽
22日凌晨6點鐘起牀,準備今天回到海鹽,離開文南公寓已是6點25分,起步前沒有忘記在樓前留下一個影,以示“到此一遊”。
回程時,路經上海體育場,宏偉的建築外觀吸引我們下車留影。上海體育場,是市重大工程之一,數千名建設者經過三年的艱苦拼搏,耗資十億餘元,於1997年9月竣工。
  上海體育場佔地面積1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近17萬平方米,可以容納觀衆8萬人,配套綠化面積7.7 萬平方米,整個建築呈直徑300米圓型,總標高70餘米,巨型的馬鞍型建築氣貫長虹,是團體體育比賽,文體表演,健身娛樂,住宿,商務辦公和購物展覽爲一體的 大型綜合體育設施。
  採用當今世界上諸多先進建築成就的上海體育場,造型新穎,反映出強烈的時代氣息,被點綴在綠草如茵,繁花似錦的寬闊廣場中,猶如綠葉烘托着一朵巨型的白玉蘭,成爲上海市的標誌性建築。以如此壯觀的體育場爲背景拍照,紀念我們這次自行車遠遊頗有意義
走錯路順遊佘山森林公園
離開莘莊車站,我們順着幸鬆公路向南進發,原計劃走金山進入浙江,從東西大道到海鹽。誰知途中打聽路時,那人熱情的指着一條新修的公路說這條路可去金山。我們看那條路路況不錯,就在那條寬闊的大道上“奔馳”起來,結果慣性太大,衝過了應該轉彎的路口,來到了松江區的洞涇鎮,前面不遠就是佘山國家森林公園。出發之前,朋友介紹過這個旅遊景點,很不錯,既然到了跟前,何不前去觀賞一次呢。
佘山國家森林公園,分爲東區和西區,遠遠望去東區園內綠樹成蔭百鳥爭鳴,一張大網罩住大片樹林。網內養着各種樣的鳥類,鳥鳴聲此起彼伏煞是招人喜歡。東區還是不讓自行車入內。
遠看西區,山頂有一座西方教堂,紅牆黃瓦,一座白色圓頂的建築一看就知道是天文館,與教堂交相輝映,滿山的松竹鬱鬱蔥蔥,一條供遊客乘坐的纜車索道跨過公路將兩個公園連在一起。西區允許自行車上山。
在購票處碰到上海BOBIL自行車俱樂部的會員也在騎車郊遊。,見到同道,還是外國人,自然彼此問候,這是一家中西合璧的家庭,小兒子和夫人是中國人,女兒和老爸是外國人,一家子利用雙修日騎自行車到郊外度假。當聽說我們從幾百公里外騎過來時,翹起大拇指一個勁的說:”wonderful! wonderful!”。並熱情地和我們合影留念。
與老外分手後我們登上山頂參觀了天文臺及天主教的教堂。
將錯就錯再遊千年古鎮朱家角
離開佘山,已經是中午十二點半,天氣開始變的特別沉悶。
前面不遠就是千年古鎮朱家角,久聞其名,如雷貫耳。今天時間還很充裕,何不抓住機會去考究一番呢。
前往朱家角途中,天氣特別熱,口乾舌燥,嗓子眼裏冒火,好不容易來到一個瓜農的瓜蓬前,也不講價,吃後付錢,剛下地的西瓜好甜,哪個爽勁,真是無法形容。
大概是老天爺的恩賜,走了三天居然未下大雨。而且天還總是陰天,偶爾滴上幾滴小毛毛雨,使趕路的心情更多了幾分愜意。
這時,老天下起了濛濛細雨並夾雜着風沙。到沈巷鎮前,雨越下越大下大,不得不躲在一個修車棚裏避雨。雨漸漸小了,爲了趕路我們又衝入雨中。
趕到沈巷鎮,已經是****左右,還沒有吃午飯,找了幾家飯店均已經午休停業了,好不容易來到一家外地人開的飯館才吃到午飯。還算可以,味道不錯。
出沈巷往北三公里就是千年古鎮朱家角。
朱家角鎮素有上海威尼斯、滬郊好萊塢之譽,又名珠街閣,雅稱“角里”,原名朱家村。座落於青浦縣,東靠虹橋國際機場(30公里),連崑山,南接嘉興,西通平望,“金色玉帶”318國道橫貫全鎮,黃金水道槽港河穿鎮而過,水陸交通便捷,風景優美,物產豐裕,是上海保存最完整的江南水鄉古鎮。1991年被上海市政府命名爲四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
在離朱家角古鎮約一公里外的318國道旁 ,豎立一座古鎮大牌坊,黑匾上寫着“千年古鎮朱家角”幾個大字,見到如此標誌性建築自然要下車留影,
 朱家角鎮西濱澱山湖。宋元時期形成集市,商業旺盛,明萬曆年間,成爲大鎮。民初商業鼎盛,“長街三裏,店鋪千家”爲著名朱市。1991年被國務院命名爲“文化名鎮”。鎮內小橋流水,古意盎然。建於明代的放生橋,五孔聯拱,全長72米,高7.4米,寬5米,構造精巧,形制美觀,是上海地區最古老的大石拱橋。橋上龍門石,鐫有盤龍八條,盤繞明珠其間。橋頂四角有石獅4只,橋東建有碑亭。此橋素有“井帶長虹”之稱,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鎮上名園課植園,國內亭臺樓閣,曲徑迴廊,並留有明代書畫家文徵明的小楷、祝枝山的草書和唐寅、周天球的手跡等
往裏走就會見到朱家角古鎮的外貌,清一色青磚瓦房。 “長街三裏,店鋪千家。”真乃名不虛傳。一進古鎮的小巷內就可以聞到各種小吃攤上飄來陣陣芬芳香味,聽到時高時低的吆喝聲。小河上游人乘坐古船往來穿梭,街道上仍舊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明清時期街市、建築,水鄉古樸的風土民情,放生橋、線街、課植園、城隍廟、圓津禪院等衆多名勝古蹟,處處散發着濃郁的文化韻味。放生橋頭有幾個老頭老太太手提水桶,兜售着放生的小魚。視魚的大小而定,每條在0.5~2元價格不等。你買兩條小魚許個願,祈求老天保佑,在橋上將其放生就可以了,據說挺靈驗。這個風俗也不知從何朝何代傳下來?大概也算是一種文化吧!
遊朱家角好象進入了清明上河圖
老陳在鎮上花了十元錢買一副健身球,算是作爲留念。匆忙告別古鎮,踏上了回家的路。
黑夜趕路
離開朱家角已經是下午4:30。回家的路途還很長,但心情很迫切,恨不得馬上回到家裏,美美的睡上一覺。
到楓涇鎮已抵黃昏,到嘉善已是萬家燈火。由於飢餓疲倦,也不知道幾點幾分了,來到一個海寧老闆開的飯店,點上幾個菜和一瓶當地產的黃酒,填飽了肚子。又拖着極端疲乏的身體昏昏上路。經夏夜涼風一吹,清醒很多,來勁了,上路後一陣狂奔,噢,不壓於剛出門那天早晨,碼錶顯示速度爲25-30公里/小時。
出嘉善天色太黑未看清路標,經過岔路口轉彎走錯方向,朝古鎮西塘方向騎了很長時間冤枉路,已經筋疲力盡,還必須回頭再騎回去,那個沮喪勁,甭提了。是對我們意志又一次考驗。
我們邊走邊聊,不時還哼哼歌曲來驅趕睏意。夜風吹來有一些涼爽感覺,騎車速度真是很快。
一路上,遇到幾個帶女友開摩托車飆車的小夥子,在我們前後追趕,不時地對我們大喊:“帥哥加油!”。
途經平湖沒有路燈,有四個下夜班的女工分乘兩輛摩托車,看我們自行車的速度很快,以爲我們是自行車越野賽呢,特地放慢車速,用車燈爲我們照明,借光快行,無意中趕出了不少路。
隨着夜深來臨,路上行人越來越少,寂寞伴隨着我們,我們或騎或走, “享受待遇”的次數越來越多。離家越來越近。
旅程路徑
海鹽--東西大道--金山衛--莘莊--南方商城--錦江樂園--徐家彙--文南公寓--肇家浜路--瑞金二路--中山北路--逸仙路--寶楊路碼頭--過長江--寶鎮碼頭--崇明縣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東風農場前衛村---新隆沙生態保護區--長江農場--堡鎮碼頭---寶楊路旅遊碼頭-逸仙路---市區---徐家彙--佘山國家森林公園--朱家角--練塘--楓涇---嘉善--平湖---東西大道--海鹽
三天行程420公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