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普通程序員到身價過百億:追求長期價值的耐心,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原

一提到程序員,很多人腦海裏馬上會出現這些標籤:格子襯衫、牛仔褲、代碼、bug、木訥、不善言辭等等。但有一個詞似乎更能概括:改變世界

程序改變世界,已經有幾十年了,但真正進入大衆的生活,應該是從2007年智能手機的應用開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技術和程序員。

在中國互聯網圈,我們熟知的馬化騰、雷軍、周鴻禕、張一鳴、丁磊、李彥宏、史玉柱、張小龍等人,都是程序員出身。他們創立的公司和所做的產品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今天的生活方式。

今天,我們想和你分享這幾位程序員出身的大佬,在第一份工作中的故事,希望能對你有所啓發。

1

/ 程序員馬化騰 /

野心勃勃的pony站長

也曾是數以萬計的“小馬”中的一位

 

 

10月24日凌晨12點左右,沉寂知乎3年多的馬化騰突然提了一個問題:整個人類處於互聯網發展的哪個階段?下一個十年,互聯網升級的大致方向在哪裏?

在程序員節這一天發出這樣的疑問,更像是馬化騰給1024程序員節送上的節日問候。

知名科技商業觀察家金錯刀迴應:大佬都在焦慮未來,創始人更要擡頭看天。不知道如今焦慮的ponyma是否還記得那個曾經野心勃勃的“馬站”站長。

1993年,愛好天文學、但因深圳大學當時沒有天文學系,轉而選擇了計算機系的馬化騰大學畢業。自從“被迫”選擇計算機系後,馬化騰展示出了他驚人的計算機天賦。

據當年的同學回憶,馬化騰是一個編寫病毒程序的高手,經常把機房計算機的硬盤鎖死,連管理員都打不開。後來只要一發生這樣的情況,馬化騰肯定是第一個被叫過去的“嫌疑犯”。

在大四的畢業實習中,22歲的馬化騰就做出了他一生中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產品,一個圖形化界面的股票行情分析系統,並最終賣了5萬元。

憑藉這個自己研發的產品,馬化騰順利被一家叫潤迅的做尋呼機的企業錄用,正式開始了自己的程序員生涯。儘管從實習生做到了主管,但是他的上面還有高級主管、經理等8個等級,同事們對他的印象很淡。在這裏,他是數以萬計的“小馬”中的一位。

然而,在另一個虛擬世界裏,生活着一個並不安分守己、野心勃勃的馬化騰。

1995年2月,馬化騰開通了惠多網的深圳站,起名爲ponysoft,中文譯爲“小馬駒”,這個站也被稱爲“馬站”(Pony是馬化騰的英文名)。惠多網是一種BBS建站程序,通過電話線連接,不支持在線交流,而且一根電話線只能一個人用。

在當時的站點中,“馬站”也許是最豪華的一個:馬化騰在家裏拉了4條電話線,配備了8臺電腦,共花了5萬元添置設備,相當於把出售股票行情軟件的全部收入都投了進去。同樣投入的還有他的時間,他連續兩年沒日沒夜地泡在網上。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不喜交際、羞於表達的馬化騰,在虛擬世界裏卻十分活躍。曾有惠多網網友說:

 

馬化騰在網上簡直是話癆,總是喋喋不休地跟你反覆討論一個技術問題。他重視每一個“馬站”用戶的意見,會不斷地寫郵件,從不厭煩。

或許,正是這種掩藏在技術背後的巨大熱情,成就了今天的馬化騰。吳曉波在《騰訊傳》中說到:創業於20世紀90年代末的馬化騰,是改革開放後的知識型創業者。在他的創業初心中,改善財富狀況的需求讓位於個人興趣和改造社會的熱情。

在18年中,馬化騰幾乎摒棄了所有的公開表演,而一直沉浸於產品本身,這構成了他最鮮明的特徵。

程序員馬化騰告訴我們:聚焦你認爲更重要的事,並投入足夠的時間精力,你的目標會一步步更加清晰。

說到這裏,也給大家推薦一個架構交流學習羣:855801563,裏面會分享一些資深架構師錄製的視頻錄像:有Spring,MyBatis,Netty源碼分析,高併發、高性能、分佈式、微服務架構的原理,JVM性能優化這些成爲架構師必備的知識體系。還能領取免費的學習資源,相信對於已經工作和遇到技術瓶頸的碼友,在這個羣裏會有你需要的內容。

2

/ 程序員雷軍 /

20年前我是程序員

如今我還是程序員

求伯君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

金山造就了求伯君等一代巨星,成就了WPS等知名產品,你想過嗎?

加入金山。

這兩句在今天看來很不可思議的廣告詞,出自當年還是程序員的雷軍之手。

雷軍1991年7月畢業於武漢大學計算機系。然而高考時報考計算機系,並不是因爲當初就對計算機有興趣,而是因爲當時的好朋友也報考了武大的計算機系。爲了和好友有共同話題而同樣選擇了計算機系,這一想法可以說改變了雷軍的一生。

在上世紀90年代,從金山的程序員一路晉升爲金山副總裁的求伯君是當時所有程序員的偶像。夢想當一名程序員的雷軍也不例外。

在大學時期就與求伯君“神交”已久,而且對他崇拜不已,以至於在求伯君邀請他加入金山的那個夜晚,雷軍徹夜未眠。

雷軍回憶說:“在那個年代,程序員成功只有一條路,就是自己辦公司,求伯君專心致志在金山做技術,成就了一番大事業,我就在想,如果我沉下心來,下功夫做幾年技術,就可能成爲‘求伯君’第二。

就這樣,成爲金山的第6號員工後,雷軍在金山開始了自己的程序員生涯。在“求伯君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口號的激勵下,他不僅拼命工作,開發程序,而且還盡心盡力地爲金山招兵買馬。

於是就有了這一節開頭,程序員雷軍爲金山撰寫的兩則招聘廣告詞。

那時的雷軍認爲,加入金山就是加入了激動人心,充滿奇蹟和夢想的軟件行業,就是和一羣野心勃勃的年輕人一起創業,加入金山就是終身不悔的抉擇。

所以,立志成爲“求伯君”第二的他,在金山一幹就幹了16年,職位也從程序員變成了金山副總裁。

多年過去,雷軍並沒有忘記程序員這一身份,創業後的他多次在小米發佈會公開說過,20年前我是程序員,到如今我還是程序員。

程序員雷軍告訴我們:永遠相信夢想的力量,勇於相信堅持夢想的力量。

3

/ 程序員周鴻禕 /

願意做別人不願做的事

並盡最大努力做到最好

去年7月,一篇《人民想念周鴻禕》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讓大衆對這個敢說真話、極度高調的“紅衣教主”有了更多認識。但作爲一名程序員,周鴻禕卻是務實而低調的。

1995年研究生畢業於西安交大計算機系的周鴻禕,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方正集團的程序員。在接受《程序員》雜誌採訪時,周鴻禕分享了自己在方正當程序員時的經歷:我在方正做了好幾件很多人不願意去做的事情,但是這些事都讓我得到了鍛鍊。

第一件是周鴻禕剛到方正的時候,就被分派到新疆做銀行系統集成開發。這是一個苦差事,但就是把握住了這樣一個不是機會的機會,不僅轟動了整個建行系統,同時也奠定了他在方正的位置。

我想既然來做這件事情,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到達之後,我並沒有立刻動手做事,而是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來思考如何用新的開發方式來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件是給國務院辦公廳的領導培訓電子郵件使用。很多人可能不會把這件事放在心上,隨便講講課,應付了事,但周鴻禕爲這次培訓找了很多相關資料。

在這個過程中,他對電子郵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產生了一個想法:開發一套人性化的電子郵件系統。這件事也奠定了他後來開發方正飛揚這個產品的知識基礎和思路。

第三件就是在撤銷方正飛揚這個項目之後,再次被指派到新疆去解決銀行系統無法處理大量數據的問題。當時沒有人願意去,一方面是遠,更重要的是很難知道這件事情會做成怎樣。

儘管周鴻禕也不想去,但他最終還是接受了挑戰,在新疆工作了一年半之後,解決了這個技術難題。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得到了很多技術方面的啓發,所有這些都爲後來他創辦的公司3721能夠開發出高效率的搜索引擎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從一名普通的程序員到千億富翁,方正是周鴻禕程序員之夢的起點。不評價周鴻禕火爆的性格給中國互聯網江湖帶來的影響,但對程序員這份職業,他始終心存敬畏。

我從不是一個商人。歸根結底,我是一個程序員、產品經理。我雖然喜歡點名批評人、挖苦人,但我是一個敢於擔當的男人,不暗地裏害人。我小時候打架是這樣,現在做公司也是這樣。”這是他一直堅持的行事準則。

程序員周鴻禕告訴我們: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任何一個看似不是機會的機會,就是鍛鍊自己能力最好的機會。

 

4

/ 程序員張一鳴 /

做事從不設邊界

基於長期思考做判斷

2016年,張一鳴接受財經專訪,延遲滿足感這個詞出現了 10 次。其中一句,張一鳴說:很多人人生中一半的問題都是這個原因造成的——沒有延遲滿足感。從他大學畢業面臨第一份工作時的選擇就體現了這一點。

2005年,張一鳴從南開大學畢業時,拒絕了很多當時人們覺得不錯的職位,包括附贈戶口的銀行IT,而是選擇到一家不知名的互聯網公司做負責爬蟲程序的程序員——就爲了研究信息檢索分發技術。這家公司就是酷訊。

和張一鳴同期進入公司的還有兩個清華計算機博士,張一鳴一開始只是一個普通程序員,工號004。

 

但在工作第2年,他就做到了掌管幾十人技術團隊的部門主管,負責所有後端技術,同時也負責很多產品相關的工作,並且在2006年爲酷訊研發出了國內第一個全旅遊搜索引擎。

爲什麼能在第一份工作就成長很快,從一個普通程序員成爲帶團隊的管理者?張一鳴在一次演講中,分享了自己在第一份工作中快速成長的2點經驗:

1、工作時,不分哪些是自己該做的、哪些不是自己該做的

張一鳴說,做完自己的工作後,對於大部分同事的問題,只要我能幫助解決,我都去做。新人入職時,只要我有時間,我都給他講解一遍。通過講解,我自己也能得到成長。

工作前兩年,張一鳴基本上每天都是十二點一點回家,回家以後也繼續編程。所以很快從負責一個抽取爬蟲的模塊,到負責整個後端系統,開始帶小組、帶小部門,再後來帶一個大部門。這其中,興趣是主要因素,而不是公司有要求。

2、做事從不設邊界

當時張一鳴負責技術,但遇到產品上有問題,也會積極地參與討論、想產品的方案。正是這段參與產品的經歷,對張一鳴後來轉型做產品有很大幫助。

“很多人說這個不是我該做的事情。但我想說:你的責任心,你希望把事情做好的動力,會驅動你做更多事情,讓你得到很大的鍛鍊。”張一鳴說。

在南開大學的4年間,張一鳴看得最多的書就是名人傳記。耐心是他從這些“非常好的心靈雞湯”裏獲得的最大收穫。“有耐心,能獨處,並基於長期思考做判斷,而且不爲短期因素所幹擾,耐心地等待你設想和努力的事情逐步發生。”

程序員張一鳴:越是沒有邊界的事情越要承擔責任,這是年輕時成長最快的方式之一。

這裏推薦一下我的JAVA架構學習羣:614478470 ,想要學習Java高架構、分佈式架構、高可擴展、高性能、高併發、性能優化、Spring boot、Redis、ActiveMQ、Nginx、Mycat、Netty、Jvm大型分佈式項目實戰學習架構師視頻都有整理,送給每一位JAVA小夥伴,有想學習JAVA架構的,或是轉行,還有工作中想提升自己能力的,正在學習的小夥伴歡迎加入學習。

5

/ 程序員丁磊 /

內心的熱愛

是成長最好的驅動力

馬化騰、雷軍、周鴻禕和張一鳴,大學畢業後就走上了程序員之路。與這4位不同,網易創始人丁磊的程序員之路更加戲劇性,甚至還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當時的馬化騰。

丁磊從小就喜歡無線電,受父親影響,立志將來成爲一個電氣工程師。初一時就能組裝當時最複雜的收音機,被當時傳爲佳話,都說丁家出了個“神童”,是科學家的料。於是高考時,丁磊填報了成都電子科技大學,主修微波通信專業,輔修計算機。

大學期間,丁磊喜歡去圖書館看書,經常翻閱外文科技尤其是計算機書籍,由此比別人早一步瞭解到最新的世界科技動態和有關互聯網的信息。課餘時間,丁磊也幫助老師做課題,在課題組工作時就展示出了較強的能力,尤其是在計算機編程方面。

他的編程興趣由此擴展開來,性格也開始逐漸顯現。“丁磊給我的感覺就是他不是個被人安排的人。”他的老師說。室友曾這樣評價他:“他的成績只是中上,他不張揚,但他的闖勁給人印象深刻,他的愛好就是編程。”

1993年大學畢業後,22歲的丁磊帶着對計算機編程的特殊愛好和不服輸的性格,被分配回家鄉寧波,進入寧波市電信局工作。

電信局優厚的待遇和安逸的生活並未讓他感到快樂,到1995年春天,他再也無法忍受平淡而乏味的生活,決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儘管這一舉動在當時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但倔強的丁磊去意已決,孤身一人跑到南方見了幾個網友。在深圳,他遇到了在惠多網上大名鼎鼎的“馬站”站長馬化騰。

1995年5月,見完網友的丁磊決定留在廣州工作,從此開始了他的程序員生涯。他先是加盟了一家美國數據庫軟件公司Sybase的廣州分公司,成爲一名技術支持工程師。一年後又跳槽到一家叫飛捷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

1996年,丁磊悄悄成立了只有3名員工的網易,開發出了第一款中文免費電子郵箱系統,這個發明讓他成了中國互聯網產業第一個真正賺到真金白銀的創業者。

丁磊成爲百萬富翁的故事讓馬化騰坐不住了,他在《騰訊傳》中這樣說道:“應該說我受他的影響,就覺得互聯網好像也是有機會創業的,所以也想做些什麼事情。”

1998年春節後的一天,馬化騰約張志東在咖啡館聊天,突然對張志東說:“我們一起辦一家企業吧”。騰訊由此創立。

大學同學錄上,有同學給丁磊留言,“希望丁磊早日實現擁有自己的電腦公司的願望”。如今,這個癡迷編程的程序員,也在中國互聯網上繼續着他的故事。

程序員丁磊:興趣是最好的驅動力,如果沒有迷茫沒有方向,就先做好喜歡的事。

想要學習Java高架構、分佈式架構、高可擴展、高性能、高併發、性能優化、Spring boot、Redis、ActiveMQ、Nginx、Mycat、Netty、Jvm大型分佈式項目實戰學習架構師視頻免費獲取 架構羣:855801563

結語

馬化騰曾這樣評價“程序員”這份職業:

“做程序員最需要的就是熬得住,有時候你努力了很長一段時間可能一點好的結果都沒有,這是很正常的。所以就看你的耐心怎麼樣。

如果你僅僅是有激情,想進入這個行業嘗試,那做爲前輩來說,我還是奉勸你打消這個念頭。到IT裏面做程序設計是很辛苦的,很多時候你腦子裏想的只有代碼,其他的都不記得了。”

其實,不止程序員,任何一份職業、一個興趣、一件小事都需要耐心。

一個人的耐心,尤其表現在他面對誘惑時做出的選擇上。放棄眼前利益、追求長期價值的耐心,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能走多遠。美團王興也曾說過:對未來越有信心,對當下越有耐心。

也請大家多關心你身邊的程序員同事,因爲互聯網的繁華背後,是無數程序員的默默付出和心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