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新增開源項目:“復刻” Win 95 到 iOS;Grails 框架作者攜最新力作登場 原 薦

每月新增開源項目。顧名思義,每月更新一期。我們會從社區上個月新收錄的開源項目中,挑選出有價值的、有用的、優秀的、或者好玩的開源項目來和大家分享。數量不多,但我們力求推薦的都是精品。目前這些開源項目主要來源於編輯們的蒐集和用戶的投遞,所以如果你有更好的開源項目推薦,歡迎積極投遞。

戳這裏查看投遞軟件的正確姿勢 >>> https://www.oschina.net/question/2918182_2266982

Web 開發 — Web 不死!Web 永存!

micronaut-projects/micronaut-core Micronaut,Grails 框架作者的最新力作,微服務應用框架

Micronaut 是 Grails 團隊的新坑,在 Grails 框架的基礎之上吸取大量經驗,針對微服務應用場景打造的全新框架,是新一代基於 JVM 的微服務應用框架。

這套框架依舊基於 JVM,同時支持 Java, Groovy, Kotlin 三種編程語言。團隊宣稱此框架打包的產品包容量更小,內存佔用更少,啓動速度更快。Micronaut 的靈感來自於這些年作者使用 Spring、Spring Boot 和 Grails 構建從大型應用到服務應用的經歷。

雖然源碼開源,但是還有許多準備工作需要做,目前 cli 工具還沒有正式 release,仍需要在本地 build 之後使用。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嚐嚐鮮。

ry/deno deno,Node 之父 Ryan Dahl 最新開源項目 — 下一代 Node

在五月的最後一天,Node 之父 Ryan Dahl 發佈了新的開源項目 deno,從官方介紹來看,可以認爲它是下一代 Node,使用 Go 語言代替 C++ 重新編寫跨平臺底層內核驅動,上層仍然使用 V8 引擎,最終提供一個安全的 TypeScript 運行時。

它的一些關鍵特性有好幾個都是針對目前 Node 的痛點而來的,包括無 package.json、依賴的引入和更新方式,針對的就是被廣泛吐槽的過大的node_modules。ry 表示 deno 不追求兼容 node,我們可以認爲這是希望徹底拋棄 Node 包袱,打造一個更好的 JS 運行時。

Ryan Dahl 表示,deno 的誕生,將啓發更多人投入到下一代 Node 的探索當中,這比之前 Node 的一些分叉更具備創新和革命性。目前 deno 還處於緊張的開發階段。

mimecorg/vuido Vuido,用 Vue.js 構建跨平臺原生桌面應用

談到構建跨平臺的原生桌面應用,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會是 Electron —— 這個由 GitHub 出品的跨平臺桌面應用開發工具。但今天推薦的 Vuido 讓使用 Vue.js 構建輕量級原生桌面應用成爲可能。

使用 Vuido 構建的應用可在 Windows、OS X 和 Linux 上運行,使用原生 GUI 組件,並且不需要 Electron。Vuido 支持大部分標準的 Vue.js API ,並且與許多 Vue.js 擴展兼容,例如 Vuex 。使用 Vuido 的應用也可以使用所有標準的 Node.js 模塊以及與 Node.js 兼容的任何軟件包。

Funny OSS — 有趣的開源軟件

NovalIDE,集編輯調試運行一體的 Python 集成開發環境,由國人開發維護

NovalIDE 在官網上對自己的描述爲,一款開源、跨平臺、輕便而且免費的國產多功能 Python IDE。

作者表示這個項目是他在純業餘時間開發的,最初的設想誕生於 2012 年,期間曾用 VC++ 開發過一個版本,但個人不滿意,因此沒有發佈。直到 2017 年 12 月底有感於國產 Python IDE 的缺少,加上足夠的技術積累,並在較短的時間完成了各項功能的開發測試和改進,最終於 2018 年 5 月初正式發佈 NovalIDE 項目。

大家不妨下載體驗一下這款號稱“遵循中國程序員開發習慣”的 Python IDE!

Baddaboo/ClassicKit ClassicKit,將 Windows 95 畫風帶到 iOS 上

開發者天馬行空的想法總是能夠給人帶來驚喜,有開發者寫了一個適用於 iOS 的 Windows 95 經典風格 UI 組件集 ClassicKit,並將其開源在 GitHub 上。

該項目將 Windows 95 的風格帶入了 iOS 應用中,大部分圖標等資源都來自實際安裝的 Windows 95,效果感覺就像在 iOS 上刷了個老 Windows 系統:

該項目也是將 90 年代的設計和原理應用於現代平臺的探索,是 Windows 95 最原始設計像素的精準跨平臺再現。

作者表示,該項目起源於一個笑話,與 Ben Galassi 有關,他同時也認爲大多數經歷了 90 年代的年輕人都使用過 Windows,而且更多的人認可 Windows 標準設計模式,這些都是他將 Windows 95 的畫風帶入 iOS 的原因。

技術細節上,作者本意是使每個組件都像 UIKit 的對應組件一樣使用,例如,CKButton 像 UIButton 一樣響應手勢事件。同時這些都是 @IBDesignable 組件,這意味着開發者可以在 Interface Builder 中使用這些組件佈局整個應用程序,Xcode 將實時預覽設計效果。作者也表明,雖然 ClassicKit 的設計考慮了模塊化和健壯性,但並不保證可靠性。

鑑於篇幅有限,還有一些其他優秀的開源項目不能一一介紹,它們有:

  • gVisor:谷歌公司開源的新型沙箱容器運行時環境,它能夠與 Docker 及 Kubernetes 實現集成,從而在生產環境中更輕鬆地構建沙箱化容器系統。
  • Terratest:開源的 Go 語言庫,可更輕鬆地爲基礎設施代碼編寫自動化測試。它爲通用基礎設施的測試任務提供了各種幫助函數和模式。
  • RadonDB:青雲(QingCloud)基於 MySQL 研發的新一代分佈式關係型數據庫,不僅支持分佈式事務,全面兼容 MySQL,還能夠實現容量與性能無限水平擴展。
  • ML.NET:針對 .NET 開發者的跨平臺機器學習框架, 最初由微軟研究院開發,在過去十年中已成長爲一個重要的框架,並用於微軟的許多產品組,如 Windows、Bing、PowerPoint、Excel 等等。

是不是看得還不夠過癮? 更多有趣有料的開源軟件盡在開源中國社區等你來挖掘~!

最後,歡迎關注【開源中國】微信公衆號(ID: oschina2013),獲取更多技術乾貨和第一手開源資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