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李笑來新書《韭菜的自我修養》 轉


寫在讀書之前的話

 韭菜是誰?  韭菜一般指交易市場裏沒賺到錢的勢單力薄的散戶。

特徵:嚴重缺乏基本的閱讀能力。他們是一輩子買東西都不讀產品說明的人,他們是那種無論拿到什麼,都要問別人怎麼用的人。‍


網絡用語“韭菜”是源於“割韭菜”。韭菜本身是一種生長快,收割完一波後不久又生長了可以再收割。生而被割,生生不息。在交易市場中,韭菜這個詞彙被廣泛應用。割韭菜鏈條就像東方快車上的**案,每一個人都有份,每一個人又都無辜,誰都參與了,但誰也不肯承認自己是大惡人。那麼在中國頻發的割韭菜的各種話題,是體制問題,還是民族劣根性?


印象最深的是大學課堂裏財務管理和創業投資的老師講的他的故事,當時昆明泛亞危機還沒發生時他就給學生們把整個事件的走向整理的清清楚楚,後來果不其然,泛亞資金鍊斷裂變成了一場龐氏騙局。 你貪的可能是人家給的高息,但人家要的是你的本金。


15年的股市,他就是文章裏說的盈利的極少部分人,在開始崩盤前他就在朋友圈讓大家拋了,然而在這種巨大的誘惑面前,沒幾個能像他一樣見好就收。


那麼,他爲什麼不是韭菜呢?也許是因爲他愛學習;也許是因爲他懂得投資;也許是他了解自己在這一次投資行爲要贏多少,能輸多少;能確定他肯定讀懂了自己,認清了自己的投資回報比。


印象很深“股票大作手回憶錄”裏的話,“在我分析研究了自己做交易的結症之後,我懂得了自己需要做的不是去研究股市的行情走勢,而是要先讀懂自己。一番深刻的自我剖析後,我終於得出結論,如果我不擺脫自己的憂心忡忡,就無法做出任何有意義的事情。”


看完了李笑來的韭菜的自我修養一書,不敢苟同他的所有觀點,包括數字貨幣交易是不是零和遊戲,很多人認爲都有待商榷。但是書中總結了兩條結論很值得我們思考的論點,也很切合上面的分析。

  1. 任何標的的金融交易市場都是有周期的,不要一進來就買買買。

  2. 沒有充足的準備金別在二級市場進行交易。


韭菜的自我修養

李笑來  原新東方老師,據說的“中國比特幣首富”,著名天使投資人,著有《把時間當作朋友》、《TOEFL核心詞彙21天突破》等多本暢銷書,現爲情非得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致力於讓一部分知識分子先富起來。


李笑來,比特基金發起人,Bitcoin Foundation會員。曾做過銷售、教書、寫書、開公司,成爲若干創業公司的創始合夥人,現在致力於比特幣相關聯合創業和天使投資,在天使投資界已經開始小有名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習慣性跨界者。‍


不久之前李笑來私下談話被錄音,並且流傳了出去。李笑來說錄音被很多人斷章取義,變成了李笑來“割韭菜”等一系列區塊鏈最黑暗的猜測和輿論。


其實互聯網本身是沒有任何惡意的,它只不過是傳遞了一些信息,至於接收到信息的人怎麼去理解,也要根據個人的性格、成長環境和價值觀。不值得誰去計較什麼,正常的洗白和回擊,也只是增加了網紅效應和娛樂效果,雙方都能獲益。


 時刻銘記  金融是國之根本,不是可以褻玩的遊戲,對金融必須保持敬畏。‍

事件之後的一個月,李笑來老師的書上線了。演員的自我修養寫的是你怎麼去當一個好演員;韭菜的自我修養寫的怎麼去當一個"老韭菜"。書中主要講了:


韭菜宿命的開始

在交易市場裏,一進場就開始“買買買”。

你一買,他就開始跌;

你一賣,他就開始漲。

投資人們請注意:連你都開始進場的時候,牛市就要結束了;

笑來老師說:你就應該幹看着,啥都不買,到了熊市,等到大家都罵**時候,在開始買買!因爲他自己在剛進入數字貨幣市場的時候,也是犯了同樣的錯誤。而且,基本上90%以上的人,都會犯這個錯誤。


不要一進場就把自己的錢花光了

無論是玩過策略類型的遊戲還是進行過任何二級市場交易的玩家,都會知道一個真理,不要一次性消費乾淨了你的本金,因爲這樣你沒有了一丁點挽回局勢的資金儲備。

那麼錢不夠你就只能在場外拼命賺錢啦。等下一個週期再殺回來,這個還不指交易市場的週期,而是你自己個人的經濟週期,更加不合理了。


擺脫韭菜的宿命

所謂交易,是一種“零和遊戲”。零和遊戲說白了就是遊戲的參與者不是輸就是贏沒有平的可能性的博弈論遊戲。假設兩人拋硬幣,大家的勝率都是1:1,但是誰能是贏家呢,如果堅持到最後,大家獲勝概率相同,那結束遊戲的方法一定是一方沒有資金了。所以這也說明了,如果你玩的是一個風險高的遊戲要有一步投資策略的準備,就是要有充足的資金準備、合理的資產投資配比或長期穩定的低成本現金流。


笑來認爲,投資者經常忽略了週期,就是市場上的牛熊交替,所以數字貨幣交易市場根本不是零和遊戲。 所以談不上你輸了我就一定贏,考慮進去經濟週期,你虧了的錢並不是短期內就被他賺走了。


做對的選擇

以上只是解釋了,韭菜們不要去怨天尤人,市場行爲沒有誰在割誰,最根本的原因,是你自己的選擇錯了。


選擇分爲進入市場就錯了,和買入的時機錯了兩種。進入市場就錯了的人,屬於投機者,他們沒有交易者所需要的能力,甚至他們買了電器都不看說明書,直接就問別人。這類人,你不適合進入到高風險的交易市場中,除非你想賭一賭。那麼你賭輸了,也怪不得誰,這個觀點還是支持笑來的。


第二種是買入時機錯了的人,這個就要看之前在書中反覆提到的交易策略了,歸根結底,就是不要一進市場就買買買,更不要FEAR OF MISSING OUT(怕錯過投資機會)。要觀察,就跟進了賭場一樣,先觀察每臺桌子是什麼遊戲,再看看和你一起玩的是什麼人。


投機者拒絕學習,投資者善於學習。熊市裏除了在場外賺錢補倉之外,還能幹什麼?學習啊!金融市場就是一個暴露人性弱點的機制,從現代金融市場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沒有變過。投機必然死於貪婪!


止損線

在玩數字貨幣交易或者其他任何二級市場交易的時候,千萬要注意回報風險比和設置止損線的概念。首先你要注意你的投資投入的本金和可以產生多少利潤的回報,在這之中,有多少本金折損的風險。其次,你要設置你能承受多少風險。


有些標的的價格波動天然就比其他的標的更猛烈。比特幣的價格波動就比美元在外匯市場上的價格波動劇烈無數倍。


如果你可以估算的日常波動幅度是0.25。那麼你的止損線一點要高於0.25。因爲你考慮的是風險,所以,做最壞的打算永遠比盲目樂觀更靠譜。另外切記,千萬不要動不動就ALL IN。這種不記成本的冒險在高風險的市場無異於自殺。


韭菜的立場

書裏,對這些話題和論點進行了展開,文字不多,充滿李笑來釐清過的概念。 在真正缺乏素質的韭菜眼裏,幣圈教主、江湖曾人稱“中國比特幣首富”李笑來,那可是:以前一起喊你炒幣時叫人家投資者,割完韭菜了,立馬就開罵你。


在投資者的眼裏,大佬們的口號是:“這一次不同了,這次是互聯網、區塊鏈。”“要勇於喝泡沫,否則你根本喝不到啤酒。”甚至連廣場舞大媽,也被吸引來加入。


整個的交易市場操作從一開始就是人性的博弈。很多大道理所有玩家都懂,就拿最常見的投資回報比超過多少就一定意味着巨大的風險,放在書裏就是這種狂熱的大漲後一定會面對蕭條。但是所有人都不知道會漲到哪個點位,沒有人能及時收手,哪怕已經出現下跌的訊號了,還有很多散戶在自我安慰。巨大的資本誘惑面前,很少有人能全身而退。哪怕那些專業的操盤手,一方面是理智客觀地分析;另一方面是蠢蠢欲動的野心。能不能打好和自己的這一杖纔是最後能不能贏的第一步。最後因爲集體的急功近利,演變成羣害,演變成波瀾壯闊的互相割韭菜運動。


書帶來的網紅效應

韭菜最終也只是一個網絡詞彙,並不是在詆譭虧錢的投資者。它最開始也只是投資失敗者的一種自嘲。無論你以什麼觀點去看這本書,這本書的出版還是成功的,無論是內容還是時間,都帶來的話題,產生了網紅效應。


最後,提醒未來的小韭菜們,多學習;多理解;先觀望;勿盲目;會分配;等週期。要有自己的投資邏輯,別人的話,只是參考。要爲自己的行爲負責,更要吸取到更多教訓,學到經驗。 新標的的第一次投資虧了,並不代表你是韭菜,而沒有去總結學習,在抱怨的人,你可能一直是那生生不息的韭菜田裏的一根小韭菜。


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數字和血的教訓都在告誡我們:土地是財富之母,勞動是財富之父,天下永遠沒有免費的午餐!


書籍獲取:

韭菜的自我修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