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天才少年發現IBM公司bug,5歲就學編程,現在給20萬人講AI課程!


新智元報道

作者:大明、三石、克雷格

【新智元導讀】別人家的孩子:5歲學編程、8歲開發iOS應用程序,現在正在出第二本AI相關的書,這個週末,講一個“別人家的孩子”的故事。

5歲學編程,7歲上YouTube發編碼和網絡開發教程,8歲開發iOS應用程序,9歲APP被蘋果上架,11歲發現IBM公司的bug,12歲出了一部iOS編程書籍。今年,剛滿14歲的他正準備出第二部有關AI的書……

這位少年名叫Tanmay Bakshi,來自加拿大,身份標籤是計算機程序員、人工智能專家。目前,“專家”正忙於開發以人腦和神經系統爲模型的計算機系統。

5歲學編程,目前有27萬“學生”

Tanmay Bakshi出生於印度,早年隨家人移民加拿大,他的父親是一名計算機工程師,在他很小的時候教會他學編程和數學。

父親的努力沒有白費,Tanmay Bakshi果然進步神速,當別人家的孩子還在搭積木、玩樂高的時候,5歲的Tanmay Bakshi就跟父親一起學習FoxPro程序設計。

7歲時,Bakshi建立了一個YouTube頻道,發佈了許多關於編程和網絡開發的教程。隨着上傳的視頻越來越多,他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的數千個問題。

後來,Bakshi發現大家缺乏關於編程和機器學習的知識,於是他調整內容思路,讓教程更加基礎化,講授一些適合低齡兒童觀看的技術,他的演講也非常富有激情和感染力,一起來體驗下:

Bakshi開設自己的Youtube頻道,講授編程和機器學習知識,目前訂閱數超過20萬

Bakshi當初的目標是讓10萬名有抱負的孩子走上編程之路。如今,目標早已超額完成,他頻道上的訂閱用戶達到了27萬。

發現IBM的bug,成爲IBM雲計算榮譽顧問

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出現在Tanmay Bakshi 11歲那年(2015年)。

當時他正在上傳YouTube視頻,偶然發現了一部講述“問答”機器IBM Watson及其扮演Jeopardy的紀錄片。

這是他第一次聽說人工智能,“從那開始,我就被IBM Watson和AI迷住了。”Bakshi回憶道。

僅用一週,Bakshi就寫出了自己的第一個Watson應用程序。這個名爲“Ask Tanmay”的問答應用程序是一個自然語言問答系統(NLQA系統),內置Swift、Java和Python(最終的目標是僅在Swift中使用它)。AskTanmay的目標是爲開發人員實現自己的NLQA系統提供簡單的基礎。

AskTanmay的地址:

https://github.com/tanmayb123/AskTanmay-NLQA-System-

後來,他在設計程序時,發現了一款名爲Document Conversion(文檔轉換)的IBM服務出現了bug,這項服務主要目標是將文檔從一種格式(如PDF)轉換爲另一種格式(如HTML),當時還處於內測階段。

"text": "Watson is an artificially intelligent computer system capable of answering questions posed in natural language,[2] developed in IBM's DeepQA project by a research team led by principal investigator David Ferrucci. Watson was named after IBM's first CEO and industrialist Thomas J. Watson.[3][4] The computer system was specifically developed to answer questions on the quiz show Jeopardy![5] In 2011, Watson competed on Jeopardy! against former winners Brad Rutter and Ken Jennings.[3][6] Watson received the first place prize of $1 million.[7] Watson had access to 200 million pages of structured and unstructured content consuming four terabytes of disk storage[8] including the full text of Wikipedia,[9] but was not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 during the game.[10][11] For each clue, Watson's three most probable responses were displayed on the television screen. Watson consistently outperformed its human opponents on the game's signaling device, but had trouble responding to a few categories, notably those having short clues containing only a few words. In February 2013, IBM announced that Watson software system's first commercial application would be for utilization management decisions in lung cancer treatment at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in conjunction with health insurance company WellPoint.[12] IBM Watson's former business chief Manoj Saxena says that 90% of nurses in the field who use Watson now follow its guidance.[13]"

感受下它的長度吧!

在PDF中使用IBM Waston的文檔轉換服務時,它並不能將文檔轉換成“小塊”,而是簡單的創建一個“超長”的Answer Unit。

值得注意的是,Bakshi小小年紀竟然熬夜到近凌晨1點!真的是“別人家的孩子不僅比你聰明,還比你更用功!”

Bakshi把這個bug發到了Twitter上,隨後就引起了一些IBM技術人員的注意。

從這之後,Bakshi的編程能力被IBM看中,在Twitter上最開始聯繫他的人兩個人成了他的導師,協助他與IBM進行合作,Bakshi還拿下了IBM雲計算冠軍和IBM雲計算榮譽顧問的稱號。

現在,14歲的Bakshi經常在各種大型科技會議現場演講,主持TEDx講座,羨煞不少禿頂程序員。

AI醫療幫助“沉默的天使”,第二部書明年問世

現在,Bakshi最新研究工作主要涉及一個以人腦和神經系統爲模型的計算機系統。

“我發現人工神經網絡在醫療領域非常有用,醫療保健是一個非常成熟的領域,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得到增強。

這位少年認爲,在醫療行業中,人類更容易犯錯誤。同時這也是一個包含“大量數據”且需要反覆試驗的領域,因此會減慢一系列的醫療過程。人類真的非常需要AI的幫助。

具體而言,Bakshi目前正在參與的醫療保健項目名爲“認知故事”(Cognitive Story)”。這個項目參與治療患雷特綜合症(Rhett’s Syndrome)的患者。

雷特綜合症是一種類似於孤獨症的神經系統疾病,主要發生在女孩身上,患者的“搓手”的動作,乍看之下如同一個“禱告者”,因此患病的人,在西方國家被稱作“沉默的天使”。

Bakshi和團隊構建了一個可以掃描腦電波的設備。 Bakshi在這個項目中的作用是使用深度學習算法來理解患者的腦電波並將其轉換爲自然語言,這樣患者就可以傳達她的想法。

到目前爲止,他們已經能讓患者用二進制代碼進行交流,要麼是“是”,要麼是“否”。他們還計劃在獲得更多數據後,將人工智能的使用範圍擴大到其他問題。

另外,Bakshi在他12歲那年出了一部iOS編程書籍《Hello Swift!》,適用於兒童和其他初學者的iOS應用程序編程。

目錄如下:

1 爲使用Swift構建app做好準備

2 你的第一個app

3 寫出你的第一段使用變量的真正的Swift代碼

4 I/O實驗室

5 計算機也能做決定!

6 把重複性工作交給計算機

7 將變量編入數組或目錄

8 代碼的重用:用函數清除數據

9 代碼的精簡:使用更短的代碼、用類清除做更多事情

10 文件的讀寫

11 框架構建:分類的“書架”

12 SpriteKit:有趣的動畫時間!

13 是時候看一下你的WatchKit代碼了

14 繼續你的Swift之旅

現在,Bakshi第二本關於Watson的書正在編寫中,預計明年問世。

至於未來的打算,他也考慮加入IBM、谷歌、微軟和蘋果等公司的研發團隊,但他表示並不會限制自己其它的選擇。

“我可能會創辦自己的公司,專注於AI的研究、開發和實現,”Bakshi說。

有這一身本事,你說還怕做不出來成績嗎?

參考鏈接:

https://www.cnbc.com/2018/01/25/how-self-taught-14-year-old-tanmay-bakshi-became-an-ai-expert-for-ibm.html

《Hello Swift!》地址:

https://manning-content.s3.amazonaws.com/download/a/57e231a-a91f-437c-a238-30d443801d14/Bakshi_HelloSwift_MEAP_V12_ch1.pdf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