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我們都在經歷“斷離舍”

微信名單裏的好友越來越多,能說真心話的人卻越來越少。,看着朋友列表高達三位甚至四位數,卻望着頭像道不出一句寒暄。前不久,“加了新好友,聊過幾句再無下落”的話題上了熱搜。有人甚至調侃,“自己有把寒暄聊成遺言的天賦。”

拿現在的我和我身邊的朋友們爲例,幾乎不更新朋友圈,在朋友圈裏最頻繁的舉動是點贊,害怕接聽大部分來電,相信這是很多年輕人的社交寫照。有人覺得年輕一代的社交方式正在變“懶”,懶得寒暄,懶得聚會之類的吧。其實我覺得也不盡然是這樣,更準確的描述,應該是正在經歷一翻“斷離舍”,斷絕不需要的朋友,捨去多餘的虛禮客套。脫離對他人的過分依賴,開始重視對自身的關注和成長。我們或許正在反過來開始重視自己心中的那一方世界。

就我自己的觀察來看,我們90後的社交可能是在“懶”的那個模式之中了吧,其實我有的時候在想,“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句詩,是不是在從一個表達孤獨寂寞的詩,正逐漸變爲了描述很多年輕人生活狀態的句子。年少時連去洗手間都要找一個伴,如今卻更喜歡一個人獨處。我們可能真的正在慢慢遍“懶”吧。懶得交新朋友,懶得維護老朋友,更懶得因爲照顧別人委屈了自己。

因爲懶,線下交流能躲就躲;因爲懶,網上聊天在表情包中匆忙結束;因爲懶,朋友圈的狀態也越發越少。漸漸的,彷彿整個人都從這個世界上蒸發了。看着電話錄裏面一個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手機號,發現已經很久都沒有聯繫過了,看着微信中每日的朋友圈動態越來越少,很多朋友也彷彿從網絡上也消失不見。你是不是有過這樣的體會呢?

可能人們現在都在“懶”着,也可能是,現代人越來越不在乎廣泛的人際關係,只想求的知己一二,不望朋友成羣。捨去了刻意逢迎的普通朋友,尋覓着志同道合的知己。

“我的朋友很少”,慢慢變成了現實,早早的就在社交旅途中不斷做這減法。叔本華在《附錄與補遺》中說:“社交的起因在於人們生活的單調和空虛。社交的需要驅使他們來到一起,但各自具有的許多令人厭憎的品行又驅使他們分開。”因爲孤獨彼此靠近,可一旦發現“志不同”,又能果斷選擇疏遠。合適的時間,合適的人,合適的距離,合適的禮貌。如果沒有,那一個人也挺好。

我是一名程序員,喜歡使用數據說話。芬蘭艾爾託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份分析了300萬份調查對象的報告中發現:人們在25歲時達到社交最高峯,25歲之後,活躍度就會逐漸下降。但25歲之後,大浪淘沙,留到最後的纔是摯友。時間,也在幫人篩選朋友。雖然我有的時候覺得單純看這個結論很扯淡,因爲畢竟感情也是需要維護的,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不過25歲這道坎,在我經歷過之後,還是覺得很貼切實際的。

換個說法吧,25歲後,我覺得人生的中心更應該放在自己內心的所思所想,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是很可悲可嘆的。可能現階段的我們比起花時間聚會交朋友,很多人更願意把時間節省下來,看場演唱會,報個興趣班……,哪怕是一個人對着屏幕獨自發呆。漸漸的,也會發現自己慢慢抽離出了自己,不再被人際關係綁架,學會經營時間,做出的聰明選擇。

其實我覺得這樣對於我們的人際社交也未嘗不是件好事,至少那些打着“爲你好”的幌子,肆無忌憚地侵犯你的私人空間和精神領域的人都滾出了你的實際。多溝通的確能促進感情,但有時,少廢話,纔會真正讓人舒服。父母,伴侶,朋友,每個人都有自己認可的三觀,每個人都試圖互相說服。但總有誰也說服不了誰的時候,關係就會陷入僵局。我覺得,減少交友並不是冷漠,相反,正因爲看重情意,纔會給對方留餘地。這是尊重,也是讓步。變化的東西太多,想要擁有全部不現實,想要追趕一切也太難。不如刪繁就簡,先學會和自己好好相處。

牛津大學人類學家羅賓·鄧巴曾提出鄧巴數的概念:新皮質處理能力,決定了一個人維持親密人際關係的人數上限,是150人。而實際的親密朋友還會更少,甚至接近個位數。每個人的精力都有限,或許把時間留給自己和更值得的人,也是很好的選擇。

社交的減少並不是一件壞事,它恰恰是人際關係上的一次斷舍離。斷絕不需要的朋友,捨去多餘的虛禮客套。脫離對他人的過分依賴,更重視對自身的關注和成長。減少社交,減的不是質量,只是數量。

願你我彼此珍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