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在東北中暑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今年暑假,留在了學校裏跟老師做項目,在8月份的一天有了一天的假期,於是我匆忙地定了車票,想去瀋陽降降溫,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是實在是圖樣圖森破竟然忘了查瀋陽的天氣,到達之後才發現,瀋陽當天的氣溫竟然有36攝氏度...

瀋陽有着悠久的歷史,遼國時就有了瀋州這個名字,元代時甚至成爲了省級區域。清軍來臨後,把都城遷到了瀋陽,改名爲盛京。後來清朝推翻了明朝,遷都到北京,在瀋陽設置了奉天府。再後來,瀋陽見證了中國近代那段屈辱又悲壯的歷史,並在開國後抓住了機遇,大力發展重工業,直至現在在互聯網的時代下再次衰落。



關於瀋陽你應該知道的

交通:

機場:瀋陽桃仙國際機場(4E)

火車站:瀋陽市客流量比較大的幾個火車站有瀋陽站、瀋陽北站和瀋陽南站。

地鐵:截至目前,瀋陽地鐵已開通1號線和2號線,查看具體瀋陽地鐵線路圖,可以戳這個http://map.baidu.com/?subwayShareId=shenyang,58

其他:公交車很多比較方便,能到達瀋陽的大部分景點,共享單車也比較多。


行程安排

【Day 1】

路線:瀋陽站——瀋陽故宮博物院——張氏帥府( 內部包括趙一荻故居 、瀋陽金融博物館)——清昭陵(瀋陽北陵)—— 清福陵(瀋陽東陵)


瀋陽站:瀋陽站爲中俄共同修築,出站之後望去,很有一種俄式建築的風格,相對於大多數城市的火車站,很具有自己的城市特色。


瀋陽故宮:又名清瀋陽故宮,是中國目前僅存最完整的兩大古代宮殿建築羣之一,另一處當然就是北京故宮啦。相比於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在氣派和規模上都顯得有點“小氣”,不過從歷史角度來看,瀋陽故宮還是有相當大的文化意義。

瀋陽故宮大致分爲三部分:東爲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中爲清太宗時期續建的大中闕,包括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等;西則是乾隆時期增建的文溯閣等。


張氏帥府:是張作霖及其長子張學良將軍的官邸和私宅,府內各建築中陳列着許多照片、蠟像及張氏父子曾使用過的各種物品,展示了父子倆的人生軌跡和他們身後的那段歷史。

在張氏帥府的旁邊還有趙一荻故居(趙四小姐樓)和瀋陽金融博物館。


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皇太極的陵墓,也稱"北陵"。建築的平面佈局遵循“前朝後寢”的陵寢原則,自南向北由前、中、後三個部分組成,其主體建築都建在中軸線上,兩側對稱排列,具有滿族陵寢的特點。


清福陵:又稱瀋陽東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孝慈高皇后葉赫那拉氏的陵墓。古建築羣因地佈局,以神道爲中軸線對稱分佈,因山勢而在神道上修建的一百零八級臺階,是福陵建築羣中的點睛之作。相對於清昭陵,這裏地理位置比較偏遠,遊客數量比較少,但氛圍更清靜,個人認爲陵園風格也比清昭陵更具特色一些。

走出清福陵的時候,我感到有些眩暈,原因竟然是因爲我中暑了,真是讓人哭笑不得,我便放棄了到中街商圈看看現代化瀋陽的計劃,回到了火車站。

瀋陽歷經了無數個世紀的洗禮,有着獨特的文化和歷史積澱,但現如今的瀋陽似乎跟不上社會變革的節奏,現如今一提到東北人們總會不自然地想到官僚化現象嚴重,我在坐公交時看到的闖紅燈、車輛不按交通規則行駛的現象也比較多,認識的許多瀋陽的朋友也都因爲想要追求更大的發展機遇離開了瀋陽。

這座在歷史上被爭奪過無數次的城市,希望它能夠擺脫官僚化,虛心下來向南方城市學習,希望它不要再被更多年輕人所拋棄,期待它再一次地在歷史的長河中綻放光芒。


-END-

歡迎關注以及點贊~這是旅行系列第七篇~我會堅持更下去~

旅行系列先前更新文章:

20歲 跟世界說“你好” - 簡書

南京|你離開了南京,從此沒有人和我說話 - 簡書

泰山|你可能找不出比這篇更全的登山攻略了 - 簡書

揚州|我從遠方趕來,赴你一面之約 - 簡書

南昌|爲了一篇文來到一座城 - 簡書

長沙|想來生活無非是痛苦和美麗 - 簡書

棗莊|探訪“新古城”—臺兒莊 - 簡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