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通識》有感

      呂老師,您好。我是2016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站建設的一名學生,我叫xxx,您題目的要求是我印象最深的某一堂課,而我想談一談我在《經濟學通識》這堂課上的收穫。
 
我先說一下我選這門課的初衷,主要有以下兩點
 
      我的專業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以後就業的話八成也就是在IT圈混。×××總理早就提出了互聯網+的計劃,我想了解一下除了計算機以外其他學科的知識也對提升我的專業技能有所幫助吧,這是其一。
 
      其二是我的一個學長給我推薦過呂老師的這門課,一個同學也推薦。本想大二下學期選,可是上學期老師沒開,這學期老師開課了,哪有不選的道理呢?事實證明我選這門課沒錯,的確產生了一些想法。下面說下我的收穫。
 
      記得老師在上第一堂課的時候推薦過兩本書,《小島經濟學》和《第一本經濟學》。我現在讀的是小島經濟學,發現這本書對非經濟學專業的人特別友好,沒有太多理論上的東西,我不太喜歡讀有太多術語的書,一是沒興趣,二是讀不懂。這本書從島民原始的捕魚活動(人類的原始勞作)開始講起,逐漸人類開始想辦法使用工具(資產)來捕魚(提高生產效率——生產力),魚(勞動成果)捕的越來越多,開始有了剩餘(可以成爲儲蓄)……後來魚成爲了一般等價物——貨幣誕生……再然後小島創造了魚邦儲備卷(美元紙幣誕生),收穫之一就是知道了這本書。
 
      老師講課的時候,說到了等待的報酬和提前消費的代價。經濟到底是如何發展的呢?我想是因爲有了儲蓄,儲蓄創造了資本,資本使生產擴大成爲了可能。那麼你儲蓄下來的一元錢對經濟產生的積極影響遠遠大於消費掉的一元錢,這一元錢在未來可能產生超過一元錢的價值,儲蓄=收入-消費,收入是通過出售勞動力或個人資產所獲得的能夠用於消費的總金額,想要增加你的儲蓄得想辦法增加收入,增加收入得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工具能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工具其實就是資本,資本是用你的儲蓄投資獲得的,所以勤儉持家纔是致富的不二法門。正所謂等待的報酬與提前消費的代價。
 
      價格體系是如何運作的呢?價格是由供需關係決定的,反過來又會影響供需,影響價格的途徑有三種,通過需求,通過供給,通過需求和供給。非價格因素(收入,偏好。。。)影響需求,價格影響需求量。
 
      我印象最深的一個問題是你認爲大數據是否有可能拯救計劃經濟?我當時認爲在有足夠優的算法的前提下可以實現。老師說我們現在正處在混合經濟的模式下,應該極力提倡市場經濟,反對計劃經濟。計劃經濟的成功與否取決與商品市場的可預測性,作爲一個經濟學初學者,以我現在的理解對這個問題考慮還沒有那麼深刻,現在也沒搞懂。但是我認爲大數據技術若真的能夠重改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關係,那麼計劃經濟將會被重新定義。
 
      以上就是我在這門課上的收穫,突然想到老師講的機會成本的定義:爲了得到某種東西所要放棄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我收穫這些的成本就是把這些時間放在學習專業課上的收穫。突然發現,經濟學還挺有意思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