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說服三部曲(純乾貨無廢話)

最近參加了公司裏的一系列培訓課程,覺得有些東西講的很好,在此分享給大家。

廢話不多說,三部曲
第一步:分析說服對象
第二步:選擇說服的途徑
第三步:其他技巧

1.分析說服對象

1.1 分析說服對象需求,探索對方意向。
從對方的需求中去接近他們,纔會有機會進行有效說服。
探索對方真正意向,使之與我們的說服目的相關。才能依照他們意向打動他們。交談前,想想自己意見是否觸及對方興趣所在,是否是對方急切需要的。這樣才能得到對方的歡喜和肯定。

1.2 分析他們對你所要說服的問題或事物的瞭解程度

  1. 如果對方瞭解了背景
    勿重複說明別人已知信息(如背景),別人會對你的立場闡述失去興趣。減弱你的說服力。
  2. 如果對方一無所知
    那麼我們需要爲自己觀點提供儘可能多的依據,爲立場做鋪墊。
  3. 聽衆瞭解程度不同,實現不清楚瞭解程度。折中做法,爲論點提供證據,別說太多,保證他們興趣。

1.3 對你的立場的態度
別人對我們的態度,對我們的說服方向以及纔去什麼策略有指向作用。

  1. 如果對方同意我們的立場
    我們無需很多信息來支持我們觀點

  2. 不同意我們的立場,有衝突
    提供理由和論點,合理解釋

  3. 對方沒有明確觀點,但很感興趣
    我們需要提供足夠多的信息

  4. 對方沒有明確觀點,也不感興趣
    讓他們知道爲什麼當前問題很重要,以及激起他們的興趣

2.選擇說服的途徑

說服途徑主要有四大途徑:

2.1 利益
只要每一方都有另一方想要的利益,成功率就很高,說服是個雙贏的過程,得到對方支持並不需要挫敗對方。

2.2 職權
將職位或權威規則作爲一種方式來要求他人接受我們的提議。如廣播提醒、開會提議研發管理流程。

2.3 願景
當我們以對方最重要的目標、價值觀或信念等作爲自己說服的基礎時,我們就是通過願景來說服別人。
必須事先分析實際 ,針對特定的目標羣體。

2.4 人際關係
良性的人際關係能積極地影響說服對象,使他們更易於接受我們的觀點,不要說中國是人情社會,哪裏有人哪裏就是人情社會,我們需要從相似性、喜好(體育運動、農藥吃雞上分)、友好關係、相互利益、人際交集等方面打開說服之門。

根據說服對象的分析,如何選擇有效的途徑 ?
偏向什麼就選擇什麼途徑。有時可能會用多條途徑。

  1. 當對方偏向於利益時,多多用強調利益即可。
  2. 當他們對我們要說服的問題不瞭解時(如分發任務、解釋技術路線、戰略規劃),我們可以利用職權或專業知識去說服。
  3. 當他們的需求與我們要說服的內容相匹配時,我們用願景去說服。
  4. 當我們得知他們對我們說服立場的態度時,可以通過人際關係
    去更有效說服。

3.其他技巧

3.1 以稱讚爲開端
有特別的稱讚,發現閃光點。
要真誠:把握分寸,要符合實際
因人而異:對老年人多用委婉語言,對年輕的小哥哥小姐姐可以直接點,別拐彎抹角磨磨唧唧。(能動手就儘量別bb)。

比如你可以這樣稱讚:
少年,我看你骨骼精奇,印堂發紫,走路帶風,乃是百年不遇之奇才,我們這裏急缺人,1塊磚10塊,包食宿,要來麼?

3.2 尋找與說服對象價值觀的相似性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因爲我們都願意相信那些與我們相似的人。當某種選擇關係到個人價值、品味、生活方式時,相似性有更強的影響力。尋找相似性、拉近距離,實現有效說服。

3.3 用數字提高可信度
以事實爲基礎的數字統計數據,客觀地說明和還原事情的本來面目,數字說服力大於繁瑣的論證。

3.4 證明你是專家
說服者的“專家”身份往往比信息本身更重要。比如我們的“劉洪斌”(劉洪濱)老奶奶,她就可6了,把這點發揮到了極致,我們要向她學習。
說服者要利用各種機會強調自己專長,可以適當使用術語、行話、比如會議開始前的初步交談中,找機會介紹一下自己相關背景和經驗。在會議剛開始前就確立權威。(別裝過頭了就行,否則會令人極度反感,如下老奶奶就很低調奢華有內涵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3.5 避免使用命令的語氣
比如我們說服下屬搞事情,我們語氣應緩和、以褒代貶,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不然我們年輕人分分鐘鍾拍桌子辭職教你做人。

3.6 看準時機
時機不對,對方會反感或拒絕,我們需要在恰當時候發言、在恰當時候沉默。
時機,其實是各種因素的綜合,如:對方需求、情緒狀態、關係親疏。

3.7 因人而異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我是見誰都說鬼話。
根據不同的人,採取不同的說服方式。說服要符合對方心理需求,贏得對方好感,因人而異的說服方式能贏取對方的尊重和信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