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騰訊AI Lab負責人張潼離職,或將重回學術界

張潼離開騰訊,重返學術界

2019年第二個工作日,騰訊就傳來重磅人事變動的消息:據知情人士透露,騰訊人工智能實驗室AI Lab主任張潼已經從騰訊離職,未來將重返學術界。AI前線就此消息向騰訊方面求證,對於張潼博士是否已經離職、離職的原因和未來具體的去向,騰訊方面尚無迴應。對於張潼博士的下一站,有匿名消息透露是“港科大CS系主任”。

張潼博士是中央組織部“千人計劃”特聘專家,擁有美國康奈爾大學數學系和計算機系學士,以及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碩士和博士學位。加入騰訊前,張潼博士曾經擔任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教授、IBM研究院研究員、雅虎研究院主任研究員、百度研究院副院長和大數據實驗室負責人,期間參與和領導開發過多項機器學習算法和應用系統。

張潼博士曾參加美國國家科學院大數據專家委員會,並負責過多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資助的大數據研究項目。此外,張潼博士是美國統計學會和國際數理統計學會Fellow,並擔任NIPS(神經信息處理系統進展大會)、ICML(國際機器學習大會)、COLT(學習理論大會)等國際頂級機器學習會議主席或領域主席,以及JMLR(機器學習研究期刊)和Machine Learning Journal(機器學習期刊)等國際一流人工智能期刊編委。

兩年前的2017年3月23日,騰訊宣佈任命人工智能領域頂尖科學家張潼博士擔任騰訊AI Lab(騰訊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AI前線在當時也做了相關報道

對於張潼博士此次離職的原因,有網友猜測是由於AI Lab成立以來缺乏重磅落地產品,未能產生實際價值,可能給身爲AI Lab負責人的張潼博士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也有人認爲,AI Lab成立後雖然輸出了不少Paper,但影響力太小,對公司產品貢獻不足;但也有人十分認可AI Lab和張潼博士的工作,並表示騰訊AI Lab的研究成果對於產品都是有巨大啓發性或應用潛力的,“張潼老師最大貢獻是運用自己的名望、影響力、一流的理論及產品成果,讓AI Lab走上了正確的軌道,張正友老師的接班會使騰訊的AI落地幅度更大、成功率更高”(引用自知乎問題“如何看待張潼老師離職騰訊?”下的匿名回答)。由於暫未取得官方回覆,我們無法獲知張潼博士離職的真實原因。

下面簡單梳理了騰訊 AI Lab 三年以來的研究成果供讀者參考。

騰訊AI Lab三年成果回顧

騰訊AI Lab成立於2016年,實驗室專注於人工智能的基礎研究,主要包括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這四個垂直領域。同時,基於騰訊自身的業務需求,騰訊AI Lab還會在內容、社交、遊戲和平臺工具型AI四個方向進行研發與應用合作。

三年來,騰訊AI Lab在論文方面成果頗豐,僅在2018年,騰訊AI Lab就有20篇論文入選知名機器學習和計算神經科學國際會議NIPS、21篇論文入選國際計算機視覺領域頂級學術會議CVPR。

2018年3月,騰訊AI Lab成立了機器人實驗室Robotic X,該實驗室主任張正友博士介紹說:騰訊Robotics X的主要任務是攻克A(AI)到G(Guardian Angel)的7大技術突破點。一是攻克“ABC”基礎能力,即人工智能(AI)、機器人本體(Body)與自動控制(Control);二是探索“DEFG”機器智能,包括進化學習(Developmental Learning)、情感理解與擬人(EQ)、靈活彈性(Flexibility)等能力,最終實現成爲人類守護天使(Guardian Angel)的終極目標。

同時,騰訊AI Lab也於今年3月與施普林格自然集團(Springer Nature)旗下的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正式達成戰略合作,旨在推動“AI+醫療”產品的研發與落地。

同年9月,騰訊AI Lab開源了圖像數據集 ML-Images,包含了 1800 萬圖像和 1.1 萬多種常見物體類別,在業內已公開的多標籤圖像數據集中規模最大。

此外,騰訊 AI Lab 還將提供了基於 ML-Images 訓練得到的深度殘差網絡 ResNet-101。該模型具有優異的視覺表示能力和泛化性能,在當時業內同類模型中精度最高,能夠爲包括圖像、視頻等在內的視覺任務提供支撐。

雖然在短短三年的時間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騰訊AI Lab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在學術等方面卓有建樹,但是在模型、開源框架、產品應用等方面無法與Google、Facebook、微軟、Amazon等第一梯隊的企業比肩,甚至幾乎沒有做出可以在內部通用的機器學習平臺。

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工智能領域早已不想2016~2017年那般火熱瘋狂,取而代之的是穩中求進。

由於缺乏重量級落地產品,不少在前兩年火熱異常的算法崗位開始退熱;年初吵得沸沸揚揚的芯片話題,雖然一家又一家大廠或初創公司燒了不少錢,但是仍然鮮有重磅產品出現。

曾有業內人士說:從2018年開始,AI要走向商業化。通俗地說,就是除了在理論方面取得成就以外,還應該要讓AI產生一定的價值,不論是實打實的經濟價值,還是實用價值。我們看到學術界與工業界結合的愈發緊密,也看到不少從學術轉向工業界的專家重回學術界,或許是因爲目前的技術仍然存在瓶頸,或許是已經完成了身在工業界的任務,不論原因如何,相信都是從推動技術發展的角度而做出的選擇,我們期待騰訊與張潼博士都能在各自的領域中繼續創造更加強大、實用的技術。

參考鏈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735984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