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閱讀的一些微小經驗

週末無事,在家聽了場張佳瑋同學的知乎Live——關於閱讀的一些微小經驗,留一波筆記。

1,讀書要專注,不要邊刷朋友圈邊讀書,投入閱讀的時間要利用充分,具體多少時間用來閱讀了要精確計算,別搞形式欺騙自己
2,世界上沒人任何一本書是非讀不可的(有些書讀不下去很正常),除非考試用到
3,關於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書,這裏提到一種作者遍歷法,找一本自己喜歡讀的書,再找到這本書的作者喜歡的作者的書來,這樣遍歷下去,一步步把自己的興趣所在完整延伸出來。作者好比樹枝,作品好比葉子,去發現自己的參天大樹吧!
4,不同的人是通過不同的方式學習的,有人適合圖文,有人適合音頻,有人適合視頻,巴拉巴拉,出於某些原因必須去了解某個領域的知識時,如果專業文獻啃不動,不妨從影視,遊戲,漫畫等比較容易接受的流行文化作品入手,以先建立個感性的理解框架
5,人的專注力是有限的,長時間專注來讀一本書(或作別的事)肯定會生理不適,這很正常,完全可以同時讀兩三本完全不同的書,只要知識密度別太大。書是可以重讀的,溫故而知新
6,讀過的書記不下來很正常,學習是分爲學和習的,讀(學)一本書將其記住的最好方式是把它講(習)給別人聽
7,對翻譯來的書,最好的理解方式是多聽譯者說的話
8,有些書讀起來是有門檻的,比如文化語境啥的
9,不能要求一次就把一本書讀透,人的閱歷會隨時間增長變化,這時候回頭來重讀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10,人在很多方面是會被讀過的書,以及看過的其他流行文化作品所塑造或深深影響的
11,想欣賞一個作者的長篇,可以從他的短篇開始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