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瞭解下?

什麼叫路由器?

  簡單來說,就是能夠進行路由轉發的設備,把成千上萬的網絡連接起來的設備

  定義:是一種實現網絡互聯的設備,三層設備,提供路由與轉發兩種重要機制;可以決定數據包從來源端到目的端所經過的路由路徑(host到host之間的最佳傳輸路徑),這個過程稱爲路由;將路由器輸入端的數據包 移送至適當的路由器輸出端(在路由器內部進行),這稱之爲轉發(基於ip頭進行轉發,即查詢目的地址,匹配路由表,然後轉發,進出後源目Mac改變)。

  數據到三層會查詢轉發信息表,即FIB表(路由表進行映射形成FIB表,它是硬件上的表)

路由器其他作用:

路由:使用路由表來實現,包括路由表的建立,更新、維護、查找,使用靜態路由和動態路由協議來獲知遠端網絡構建路由表
子網間速率適配:兩個口,一個10m,一個100m,可相互轉換
隔離子網,防止廣播蔓延,指定訪問規則
不同類型的網絡互連

典型的路由器結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路由引擎:硬件上要有CPU和內存,軟件上要有操作系統,來計算路由,計算結果以路由表的形式輸出出來,存在內存中。CPU不參與轉發,只參與路由的計算
  轉發引擎:核心是芯片(ASIC芯片:直接燒錄好的芯片),查詢轉發表,核心是FIB表,是路由表映射來的,直接在FIB表中找到出接口。完成轉發。

  控制層面與數據層面:控制層面就是路由引擎;數據層面就是轉發引擎,因此路由器有兩種不同的報文處理路徑,在接口處判斷收到的報文類型,如果是控制報文則走控制引擎,如果是數據報文則走數據引擎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控制路徑:處理目的地址是本路由器的高層協議報文,特別是各種路由協議報文。雖然控制路勁不是路由器的關鍵路徑,但是他負責完成路由信息的交互,從而保證了數據路勁上的報文沿最優路勁轉發
  數據路徑:處理目的地址不是本路由器而需要轉發的報文,因此數據路徑是整個路由器的關鍵路勁,他直接影響路由器的整體性能

路由表與轉發表:

  這兩個表都用來保存路由信息,路由表通常由路由協議和路由管理模塊維護,包括跟多的信息(IP地址/IP⼦⽹、下⼀跳、路由度量、超時時間等);轉發表是基於路由表生成的,路由器實際轉發時使用轉發表(只包括IP地址/IP⼦⽹和下⼀跳/出接⼝),這個表交給硬件(TCAM)來完成,有利於高速查找。

轉發表: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二元匹配:交換機的CAM表是二元匹配,基於0 ,1來匹配,而且必須都匹配纔是真的匹配。CAM是一種特殊的存儲器,無論表大小如何,都會在一個時間週期內檢索出地址。
  三元匹配:基於0 ,1 ,不關注匹配,如TCAM(表從精確到不精確來排列),TCAM用於路由器的掩碼,acl的反掩碼,QOS,以及一些防火牆的匹配。TCAM是一種特殊的存儲器,無論表大小如何,都會在一個時間週期內檢索出地址

交換結構:

  交換結構是⼀臺路由器的核⼼組件,它的作用就是根據轉發表(forwarding table)對分組進⾏處理,將某個輸入端⼝進⼊的分組從一個合適的輸出端⼝轉發出去。交換結構本身就是⼀種⽹絡,但這種⽹網絡完全包含在路由器中,因此交換結構又可看成是”在路由器中的網絡”

路由器的演化史:

一代路由器:集成化

  以電腦作爲路由器以及家用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當有另一段數據進入路由表內存中,先找到目的地址,將目的地址提取出來,丟給CPU,CPU丟給由路由引擎計算的路由表,路由表查表得知從哪個口出去,完成工作。其工作速度慢。轉發能力不行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二代路由器:模塊化

  網卡升級,增加了轉發緩存和存儲緩存(緩存表),直接在緩存中查表,找到出口,然後直接從總線中出去即可,即一次查表多次路由。但只有一根總線,性能不行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三、四代路由器

  路由和轉發分開了,與四代路由器相比,四代路由器已近有了ASIC芯片了,直接在接口處理數據,轉發性能大大提高。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五代路由器

  np芯片:四代的轉發速度較快,但路由功能不行,在np芯片出現之前,路由器往往是專用路由器,如局域網路由器,廣域網路由器,語言路由器等,於是出了np芯片,其特點是有編程性,可以同時對很多業務進行硬件處理,如qos,ipv6,,MPLS VPN等。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