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定稿一週年,你必須要重新認識HTML5了

  去年此時,W3C定稿了HTML5。我曾發表一篇文章《HTML 5終於定稿,爲什麼原生App世界將被顛覆》,這文章轉載量很大,它闡述了HTML5的來龍去脈,分析了HTML5的優劣勢並對未來發展做了一些預測。

  時隔一年,我們看看HTML5產業都發生了什麼,那些基於理論的預測,哪些被實踐了,結果又如何?

  2015年初,Facebook宣佈推出React Native開源框架。

  2015年初,騰訊微信推出了JS SDK。

  2015年中,阿里巴巴公司的Judy Zhu入選W3C Advisory Board,這是中國人在W3C組織中話語權最高的位置。

  2015年中,HTML5中國產業聯盟舉行擴大會議,引入十幾家會員單位

  2015年中,Firefox副總宮力離職創業H5OS並獲得鉅額融資。

  騰訊QQ玩吧成爲重要的HTML5手機遊戲平臺。

  360手機助手與DCloud合作推出流應用,開啓HTML5替代原生的序幕。

  從整體來看,2015年是各個巨頭進軍HTML5領域的探索年,不同的公司通過不同的方式在探索HTML5如何爲其所用,在推進、驗證、糾錯、繼續推進中不停迭代,並出現了一些非常亮眼的突破。

  Facebook迴歸併發布React Native,並非擁抱HTML5

  扎克伯格在2013年放棄HTML5的聲明是HTML5歷史上黑暗的一幕。2015年,Facebook終於回來了。不過這種迴歸略微尷尬的是:React Native並非擁抱HTML5,而是準備幹掉HTML5。React Native雖然仍然是JS,但並不兼容HTML5。通過Facebook的自定義語法,React Native實現了更高效率的渲染引擎,提升了性能表現。

  React Native從年初召開發佈會,然後發佈iOS版,直到9月份Android版推出,中間也是在不停試水。

  Facebook基於動態語言構建生態鏈的動力是十足的,作爲全球最大的社交基礎平臺,Facebook的Web版本上活躍着廣泛的三方應用,但手機上這套體系搬過不來。

  Facebook自己的App是原生開發的,但三方應用如果也使用原生開發,是無法成爲Facebook移動生態的一部分的。而基於HTML5的三方應用,在手機上的表現實在不佳,嚴重打擊用戶在手機上使用、購買這些三方應用的熱情。而Facebook極大的盈利來源恰恰是從三方應用的收入中獲取分成。

  雖然基於動態語言構建生態系統的動力十足,但Facebook爲何要另起爐竈呢?

  當初Facebook放棄HTML5,就是因爲HTML5的渲染效率在手機上達不到流暢標準,Facebook認爲罪魁禍首是DOM和CSS3。而React Native的原則就是No DOM,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繪製引擎。

  當初CSS3被設計的超級複雜,很大程度上是爲了替代Flash在HTML4年代酷炫的交互效果。在PC上硬件資源沒問題,CSS3雖然複雜也能跑得流暢。但手機不同於PC,DOM和CSS重繪在低端機上並不流暢。

  但無論如何,自建標準是比較難的事情,如果僅在Facebook生態裏自然沒別人管,但如果做大了就又會像Flash一樣遭遇巨頭聯合絞殺。但是React Native確實在倒逼瀏覽器引擎開發商反思渲染引擎應該如何優化。

  騰訊在微信和QQ兩大生態中,運用不同思路探索HTML5

  騰訊也是社交巨頭,和Facebook有類似的需求,圍繞着騰訊巨大的用戶羣,有衆多三方應用在這裏掘金。不過騰訊有微信和QQ兩套生態,這兩個生態做HTML5的思路還並不相同。對微信而言,公衆號就是它的生態,爲了增強公衆號的能力,微信推出了JS SDK,它本質上是一種輕應用,強化了JS的能力,補充了十幾類常用的API。公衆號是以服務內容和應用爲主的,JS SDK的強化基本沒有考慮HTML5遊戲的需求。

  雖然微信強化了JS SDK,但公衆號的性能和體驗還是讓用戶不太爽的,切換頁面的長時間等待、Back錯亂等很多問題讓人煩躁。從這個角度看,還是落後Facebook一籌。

  另一方面,如何推進開發商使用JS SDK也是一件撓頭的事情。本來滴滴出行內嵌在微信裏的版本是可以通過微信JS SDK來展現地圖和語音輸入的,但滴滴並沒有強化微信內嵌版的體驗。這裏就暴露了微信的另一個問題:當一個App廠商自己也是巨頭或者想成爲巨頭時,它必然不會依賴和強化微信裏的入口,它會希望主推自己的獨立入口。

  回想張小龍做微信公衆號的理念“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和“消除中介”,這一切也是順理成章。

  與微信不同,QQ是另一套思路,QQ用戶低齡化,愛玩遊戲,通過HTML5遊戲變現是QQ空間這個產品更關注的事情,於是騰訊在QQ空間App裏推出了玩吧欄目,專門匯聚HTML5遊戲,給這些遊戲導流量,然後獲取分成收益。目前玩吧匯聚了各種主流HTML5遊戲,包括普通HTML5遊戲和使用Cocos2d-HTML5、Egret等引擎的遊戲。

  2015年有不少渠道在探索HTML5遊戲,包括瀏覽器和一些超級App,甚至包括滴滴出行也開設了遊戲中心。但就目前的情況,大多數渠道都沒有亮眼成績。玩吧在衆多渠道的勝出反映一個現狀:HTML5遊戲目前比較適合基於社交屬性的輕度遊戲。

  業內還有一些開發商嘗試把HTML5遊戲引入到互動營銷、客戶服務以及多屏互動領域,這些有意義的探索或許在未來能給消費者和商家帶來新的體驗。

  將HTML5應用於應用市場,360等企業尋求新突破點

  應用市場對待HTML5與社交平臺不同。應用市場不存在通過社交用戶建立開放平臺並變現的需求,應用市場是比較自由和單純的發行渠道。

  但原生應用的發行是一個很簡單的工作,無法差異化的,各家就是拼自己的資源和流量佔入口。於是應用市場也在尋找自己的突破點。360手機助手在2015年初上線了生活助手欄目,彙總了各種O2O廠商的服務,但不是讓用戶下載這些O2O廠商的原生App,而是直接打開HTML5網頁。年中360還宣佈對HTML5服務免流量,目前360生活助手裏訪問這些O2O廠商的HTML5 App可以不花通信流量費,費用由360買單。

  O2O服務的集成發行其他巨頭也很重視,百度在宣佈200億砸向O2O後,手機百度及各條產品都很注重O2O廠商的HTML5服務引入;小米也推出了小米生活,華爲也在做華爲生活,也都是類似思路。於是今年O2O廠商們有一個忙碌的工作就是把HTML5頁面集成到各家渠道。由App分發升級爲服務分發,這是應用市場自己的動力,但用戶使用習慣的養成還需要時間。

  OS國產化,從HTML5入手

  2015年中,HTML5中國產業聯盟舉行擴大會議。這個聯盟其實2013年就成立了,無奈當時整個產業太冷。隨着基礎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重視HTML5,並加入HTML5中國產業聯盟一起推動產業發展。目前聯盟的會員們已經形成從開發、測試、發行、培訓、外包、融資、媒介宣傳的一條龍HTML5產業服務能力。這也讓中國的HTML5開發者有更強的信心和更方便的服務。

  2015年中,Firefox副總裁、Firefox OS的核心人物宮力博士,宣佈辭職創業做H5OS,並獲得紫光國際1億美金的鉅額投資。這筆鉅款着實令人吃驚,且不說上半年瘋狂股市是否引發泡沫,但H5OS指向的是紫光國際看好的中國政府國產化OS市場。自從斯諾登事件後,中國政府就反覆強調國產化。在政府信息化領域圍繞着很多IT公司,都試圖從中尋找到新機會。

  關於OS的國產化,有些人從Linux入手,另有一些人,從HTML5入手。鑑於Google和中國政府的關係,Chrome OS是沒人敢碰的,於是不少人在接觸Firefox OS,宮力博士的創業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華爲也推出了國產安全手機,從芯片到系統都是國產的。

  但手機上的OS比PC上的OS難做。做一個操作系統本就很難,操作系統出來後要建生態更難。PC上大多數業務本就是基於Web的,但手機上目前大多數優質App都是Native的,缺少優質的應用是目前所有做手機HTML5 OS的尷尬。如果希望在HTML5的OS上有足夠好的體驗,必然涉及擴展HTML5,但如果各家定義自己的擴展規範,讓開發者爲每家單獨開發,這個事基本就無法推動了。產業各方合力,把擴展標準統一,纔可能有機會。

  流應用,HTML5產業又一大亮點

  2015年在HTML5產業裏最大的亮點是360和DCloud公司推出的流應用,它對於HTML5缺陷的彌補和優勢的發揮,可以說做得淋漓盡致。

  在360手機助手裏搜索“大衆點評外賣”,看到的按鈕不是“下載”,而是“秒開”。

  大連割包皮專業的醫院 http://www.bohai120.com/

  大連哪家婦科檢查醫院好 http://www.bhfuke.com/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