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企業應用架構模式》-分層

1. 分層優缺點:

1)優點:

  1. 在無需過多瞭解其他層次的基礎上,可以將某一層作爲一個有機整體來理解;
  2. 可以替換某層的具體實現,只要前後提供的服務相同即可;
  3. 可以將層次間的依賴性減到最低;
  4. 分層有利於標準化工作;
  5. 一旦構建好了某一層次,就可以用它爲很多上層服務提供支持

2)缺點:

  1. 層次並不能封裝所有東西,有時會帶來級聯修改;
  2. 過多層次會影響性能;
  3. 決定建立那些層次以及每一層的職責是什麼難以決定

2. 企業應用中層次的演化:

C/S(領域邏輯放在客戶端) -> 領域邏輯放到數據庫,作爲存儲過程 -> 三層架構:表現層 + 領域層 + 數據源層

3. 三個基本層次:

職責如下:

層次 職責
表現層 提供服務,顯示信息(例如在Windows或HTML頁面中,處理用戶請求(鼠標點擊、鍵盤敲擊等),HTTP請求,命令行調用,批處理API)
領域層 邏輯,系統中真正的核心
數據源層 與數據庫,消息系統、事務管理器及其他軟件包通信

其中,領域層,也稱爲業務邏輯。它的相關工作:對錶現層輸入的數據進行驗證,根據輸入數據或已有數據進行計算,根據從表現層接收到的命令來確定應該調度那些數據源邏輯

4. 爲各層選擇運行環境:

1)運行環境:

  • 1.數據源層:服務器
  • 2.表現層:胖客戶,客戶端;web:服務器端 (只要可能就用web表現方式,只在必須的情況下才使用胖客戶方式)
  • 3.領域層:全部運行在服務器端,或者全部運行於客戶端,如果必須要分離則至少保證相關的部分在一起

2)一旦選擇了處理節點,儘可能使所有代碼保持在單一進程內完成(可能拷貝在集羣中的多個節點上),否則不但損失性能,還會增加複雜性

3)複雜性增壓器:分佈、顯示多線程、範型差異(如對象/關係)、多平臺開發以及極限性要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