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神鵰俠侶》裏,沒有他,就沒有後來的一代宗師郭襄

小編在前兩篇裏重點講述了郭襄跟楊過的相遇,以及後來發生的種種過往,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如果這段明知沒有結果的苦戀到這裏就戛然而止,對我們這些心疼郭襄的讀者而言,也不失是一種安慰。對郭襄而言更是一件幸事,劇情落幕,悲劇止演。就當做年少的一段苦澀的暗戀,誰還沒有愛而不得的時候?可我們的襄兒確真真是一個用情至深的女子,從第一眼看見楊過,襄兒的眼裏就再也容不下別的男子。她用了24年的韶華來紀念16歲的那場煙花,用了半生的漂泊做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小編在看到【神鵰俠侶】結尾的時候,真真心疼郭襄這個癡情的女子。正是應了那句:相知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爲情。楊過攜着小龍女與衆人一一話別,最後歸隱而去。

想必各位讀者都知道郭襄最後的歸處,創立峨眉派,成爲一代宗師。最後變成了後人口中的郭女俠。

郭襄在楊過與小龍女雙雙歸隱後,心中思念如潮,渴望再見楊過一面。即使不說話,只要遠遠的看着,便心滿意足。郭襄去陝西的終南山,去山西的風陵渡,去湖北的絕情谷。

在長達24年流浪的歲月裏,郭襄反覆輾轉於這幾個地方,渴望能再次相遇。但終究尋而不得,難以忘懷。

在郭襄浪跡天涯孤寂的時光中,也曾遇到兩位爲她傾心的男子。一位是少年時期的張君寶,後來成爲德高望重的武當派創始人張三丰張真人。另一位便是金庸筆下第一瀟灑之人來自崑崙的何足道。

相信各位喜歡金庸老先生小說的讀者都知曉這兩位人物都是非常優秀的,奈何郭襄的眼裏除了楊過就再也容不下任何人了。最後讀者不得不感慨,又是兩段可望而不可即的感情。

30歲的郭襄尋覓楊過14年,始終不得楊過的蹤跡。在這一年小編認爲應該是郭襄人生中最悲痛的一年。郭襄守護在襄陽的父母,郭靖和黃蓉夫婦紛紛戰死在沙場。飽受半生情殤的郭襄面對突如其來雙親逝世的噩耗,她悲痛不已,不能自己。

郭襄半生流離失所,浪跡漂泊,也許父母親人是她心中唯一的一點溫暖。但天不可憐見,就連這最後的一點溫情也消失匿跡了。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又過了10年,郭襄一生最美好的年紀都在找尋楊過的路上。24年的光陰彷彿如夢似幻,恍若隔世,她用了女人最珍貴的24個如花流年來紀念她跟楊過之間的種種。終於在40歲的時候,大徹大悟,停止了追尋楊過的腳步。

她將自己的武功提煉出來,獨成一派。創建了峨眉派,收了一個徒兒,她爲徒兒取名爲風陵,將自己獨創的一招黑沼靈狐傳授給了風陵。峨眉派橫空出世,郭襄成爲一代宗師。

小編不禁潸然淚下,相信很多的讀者也爲此動容。郭襄一生都無法忘卻跟楊過相遇時的風陵渡口,爲了紀念這段沒有結果的苦戀,她將與楊過在黑沼澤裏抓靈狐變成了自己武功招式。讓人唏噓不已。

此後的峨眉山中歲月,青燈作伴,孤獨終老。

但小編不得不說,如果沒有楊過,就沒有後來24年的尋尋覓覓,更沒有後來的大徹大悟,最後就更不會創立峨眉派,成爲當時6大門派之一,郭襄也不會成爲一代宗師。

所以小編認爲:每一段感情的發生都不是我們可以掌控的,緣聚緣散,緣起緣滅,冥冥之中早已註定。我們身在其中,隨其自然便好。使我們發生改變的不是這段感情,而是我們在這段感情中所經歷過的波折艱辛,委屈隱忍,痛徹心扉後的所感所悟。真正能讓我們強大的從來不是某個人或者某件事,而是我們在這些人和事物裏的成長和收穫。

郭襄也正是如此,正是因爲這24年的漂泊與際遇,讓郭襄不再沉迷於對楊過的癡迷。她終於放下心中的執念,大徹大悟,不再拘泥於小情小愛,終成爲了一代宗師郭女俠!

郭襄的故事到這裏就完結了。不知道各位讀者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和想法,歡迎在下方評論,留下你的想法。小編會根據你的留言,繼續整理郭襄的故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