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單車拓寬生存賽道“造血自救”,但要做好順風車業務並不容易

哈囉順風車業務正式上線!作爲品牌升級後邁出的又一重要步伐,“哈囉單車”在持續的拓寬生存賽道進行“造血自強自救”的發展節奏中,活得越來越不像是一家共享單車企業!

而事實上,整個共享單車行業都沒能活成最初的樣子!

從共享單車行業倒閉潮來臨到ofo的末日掙扎,再到摩拜單車賣身更名,究其是資本遊戲、或是創業壯舉亦不過衆說紛紜的談資而已,但深陷生存困境的“共享單車”們或終將化作移動互聯網發展史上的一顆塵埃。

在業內關於共享單車行業撐不過2018年冬天的種種描述中,有一家企業跳出共享單車行業“造血自強自救”怪圈,意圖打破命運的束縛。

2018年9月,哈羅單車在上海舉行了一場主旨爲“以共享單車作爲底層流量業務,嫁接更多城市出行業務。”【哈羅CEO 楊磊】的發佈會。這場發佈會宣告了哈羅單車完成“哈囉出行”的品牌升級。在嘀嗒出行、首汽約車、高德地圖等關聯平臺方的資源注入協作之下,網約車業務被納入到哈囉的服務範圍中。

哈囉這種拓寬生存賽道的發散性“造血自強自救”思維對比競品方面車身廣告、APP視頻開鎖廣告、遊戲分發、信息流……等變現模式的構想、探索、實踐而言,要來的靠譜得多,至少在求生求發展的大方向上時這樣的。

一個月之後,哈囉上線試運營了新業務——打車服務。緊接着就是我們上面所提及的哈囉順風車業務正式上線。

打車業務以及新上線的順風車業務是哈囉出行完成品牌升級的重要跳板,也是其認爲正確的“造血自強自救”的主觀意志表達。

哈囉順風車上線當天提出“共享春運”私家車互助回家概念,提供3000萬共享春運基金作爲補貼,幫助異鄉人回家過年。

可以講哈囉順風車業務上線的時間節點卡的很好,也證明其對於做好順風車業務的訴求。但是,內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下,哈囉要做好順風車業務並不容易。

外部方面,順風車業務安全性問題引發公衆及監管層面密切關注,網約車巨頭滴滴出行也因此下線順風車業務,燙手的山芋還是香甜的蜜糖無法衡量。

除了滴滴順風車業務下線之外,哈囉的順風車業務依然不乏競爭對手。

Trustdata發佈的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底,滴滴順風車市場佔比高達76.8%,已佔據整個市場四分之三的份額。(找不到最新的數據將就看一眼,也能說明順風車領域滴滴的市場規模之大)。因此,即便是排除滴滴出行之外,在順風車這條業務線上,哈囉不過是小萌新需要面對N個沙場老兵。

內部方面:哈囉出行涉及到順風車業務方面的司乘用戶體驗問題有很大的改善優化空間。從目前用戶端的反饋情況來看,對於基於LBS位置範圍信息進行派單(幾千裏以外的單子顯示爲附近)、司乘里程顯示、結算體系的吐槽最多,被認爲是臨時工打磨的不成熟的出行APP。

當然了,哈囉出行上線順風車業務也不是沒有潛在優勢。

順風車業務領域,滴滴出行這個巨頭缺席,順風車市場洗牌重塑。這是上面提及哈囉順風車業務上線時間節點卡的很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哈囉出行本身所附帶的移動互聯網出行屬性,前期競品方面已做好市場教育,用戶教育,哈囉這邊“盤”就完了。再者,從司乘用戶層面來講,其對於哈囉順風車業務備受關注,期待既定網約車市場乃至順風車市場進入更多的競爭對手,以便擇優而取之。

文丨李民民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關注科技互聯網,有趣、有料;轉載請註明出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