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半年的工作體驗與總結

徹底離開校園

一轉眼畢業半年多了,很奇怪的是明明心中思緒萬千,打開編輯模式卻看着屏幕半天不知道從哪說起 😕
想想還是學生時代舒服一些,不會有那些七七八八的煩惱和往後的人生規劃。徹底離開校園,何其不想瀟灑,又何其能瀟灑得起來 😄

談談工作體驗

說起畢業之後的工作日常,與實習期的工作相比,悄然之間發生了變化。項目組裏面一些稍有難度的項目慢慢的開始由我來承擔和主導,項目經理也不斷產生期望,期望我能更多地站在全局去思考項目的落地和工作量。與此同時帶來的挑戰和機遇是並存的,我本身是做linux後臺服務端開發的,但是一個項目的落地往往同時涉及到服務端和客戶端(包括windows、移動端、web、linux客戶端),能站在全局思考就必須要求你對各個客戶端也有一定的瞭解,你可能沒做過客戶端的開發,但要求你必須懂那麼一點客戶端,這樣才能站在全局思考問題。 😉
這半年來見識到了更多的客戶需求,客戶結合自身業務,不斷對產品提出新的需求,也致使我所在的定製團隊人人忙得不亦樂乎 😄
有些需求過來,也真實見識到了產品的缺陷,各個客戶端不統一,比如說windows客戶端實現了該功能,移動端卻沒有實現,也是一臉懵逼,這當初搞得什麼東西,一頓鄙視前人,可能以後就輪到後人來鄙視我們了 😆
從而產生思考,很多展示在用戶眼前的功能應該是由服務端統一下發,各個客戶端保持展示效果一致,達到整個產品高度統一的效果。

回想一下具體的工作內容

常常在想拋開公司的業務,自己在專業技能上還剩下些什麼。
這半年來對單點登錄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一句話概括一下單點登錄:對於各種登錄式系統,作爲用戶只需要登錄一次,後續的各個資源系統都不需要再進行繁雜的登錄操作。想想是不是很爽,每次都要輸入用戶名密碼,煩都煩死了 😫
還有更多的是調用第三方的網絡接口(大部分是http),即向指定url發送http請求,拿到對應響應後進行相關的業務流程,俗稱接口調參俠。不過發現在國內,跨平臺跨語言的溝通顯得十分費勁,往往和第三方溝通的時候就是文檔不全或者文檔就是有問題的。他給你的接口文檔往往只是整個請求和響應中的一部分,見過最噁心的,他文檔和QQ都和我說他們的響應是一段json數據,我開發完成之後,接口調試階段發現他們的json數據是嵌套在xml數據的一個參數中的,導致我整個數據解析的代碼都需要做相應的調整,當時心裏真是萬千匹 🐴奔騰而過呀!後來我慢慢學會了,接口溝通前期不編碼,我要先根據對方提供的接口文檔,使用瀏覽器或者fiddler模擬發請求數據包,拿到響應之後再進行相應的編碼,有效防止對方的錯誤資料導致你重複編碼。
最難熬的一個項目是usb-key證書認證的客戶端代碼編寫了,由於之前沒有接觸過客戶端,再一個關於openssl結合證書認證的流程也是一臉懵逼,這裏也初步在實戰中見識到了openssl和ssl握手的冰山一角。client hello->server hello、server certificate、server key exchange、client certificate request、server hello done->client certificate、client key exchange、client certificate verify,後面還有一些流程就不寫了,這裏推薦篇博文吧——SSL 握手協議詳解。鬱悶的是這個項目被我留着過年了,RSA證書認證阻塞在client certificate verify這一步,服務端驗簽報錯解密失敗了,這裏只能年後再結合第三方提供的demo和openssl來拿出有效證據證明第三方提供的數據簽名接口有問題了。
慢慢的也接觸了一些前端web的知識,結合服務端,能看js、php、html的代碼了。
不過更多的還是被淹沒在公司產品的各種繁雜業務之中。

展望未來

記得在哪裏看見一個大佬說過的話,大致意思就是代碼服務於具體的業務,在實際的業務中代碼會發光發亮,化腐朽爲神奇。但如果你只專注於具體的業務,等到業務發生變更或者完全是另一個業務時,你的日子就到頭了。
作爲程序猿還是要在業務代碼和專業通用基礎知識間找到平衡點,不斷深挖自己。
現階段的想法,在公司放年假後的頭幾天也在不斷思考自身的職業規劃,我想我自己更想要的還是能成爲一個架構師吧,那種結合理論和實踐的架構師,能通過優良的架構來整合和完成客戶的需求,在項目中擔任重要角色,指導他人或者獨立完成項目中最難的模塊編碼,能在完成產品功能的同時,兼顧代碼的可維護性、可讀性、可擴展性。

着眼現在

過完年回公司就要正式開始全面接手項目組CTO的位置了,也真是誠惶誠恐戰戰兢兢呀-_-
想想以後整個項目組的難題和部分項目的方案制定都要由我來承擔,還要想辦法把項目的交付質量提上去,也是有丶挑戰了😆

最後再瞎說幾句

自我驅動的學習真的是太嚴格了,它要求自身有絕對的自律能力,能克服自身的懶惰和對吃喝玩樂的慾望,這尼瑪真難.jpg
想想自我驅動了半年,連二十多種設計模式的demo都沒有完成,真是慚愧呀
然後我也不知道這篇博文我在這裏瞎說了啥,留下點人生的印記,讓以後的自己看到這篇博文笑出聲來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