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性能測試中常見術語集合

性能測試分類

我們常常接到需求,把這個網站/服務器做一下性能測試。每次聽到這樣的需求,其實都是頭大的,因爲性能測試分爲很多種,那麼具體有哪些分類呢?筆者整理了常見的幾種分類,如下所示:

基準測試

比較新的或未知測試對象與已知參照標準(如現有軟件或評測標準)的性能。

負載測試(Load Test)

通過在被測系統上不斷加壓, 直到性能指標達到極限。特點:主要目的是找到系統處理能力的極限

壓力測試(Stress Test)

壓力測試是爲了發現在多大併發壓力下系統的性能會變得不可接受,或者出現性能拐點(崩潰)的情況。特點:系統奔潰

容量測試(Volume testing)

容量測試是一種非功能的測試,它通過嚮應用程序中添加大量的數據來實現。確定系統最大承受量,譬如系統最大用戶數,最大存儲量,最多處理的數據流量等。通過容量測試,可以識別應用程序中具有大數據時的瓶頸,檢查應用程序的效率,進而得到不同數據量級下應用程序的性能。特點:最大、最多

可靠性測試

在給系統加載一定業務壓力的情況下, 使系統運行一段時間, 以此檢測系統是否穩定。特點:穩定

併發、吞吐量、吞吐率、事務、響應時間

併發

我們說的併發一般值併發用戶。比如, 所有用戶同一時刻訪問一個網址。但實際上併發是不存在的。因爲請求通過網絡傳輸到過服務器時, 受網絡帶寬、延遲等影響, 也無法真正的對服務器構成“同時” 請求。從服務器角度,當它接收到併發請求, 在處理這些請求時同樣需要分前後順序。

吞吐量

吞吐量是指對網絡、設備、端口、虛電路或其他設施,單位時間內成功地傳送數據的數量。

吞吐率

單位時間內網絡上傳輸的數據量, 也可以指單位時間內處理客戶請求數量。 它是衡量網絡性能的重要指
標, 通常情況下, 吞吐率用“字節數/秒” 來衡量。

事務

就是用戶某一步或幾步操作的集合。比如登錄,輸入用戶名,密碼,點擊登錄按鈕,這三個動作就是一個事務。

響應時間

響應時間指用戶發出請求或者指令到系統做出反應(響應)的時間。舉個例子,我們訪問百度,實際是瀏覽器發送一個請求,然後百度服務器做出響應,客戶端經過渲染,才展示出百度首頁。那麼我們可以把展示出百度首頁之前的時間算作響應時間。當然響應時間受很多有因素影響,比如網絡、瀏覽器、服務器等等。

歡迎關注微信公衆號:軟件測試汪。軟件測試交流羣:809111560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