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Guo,一個靠寫文章做移民項目年入千萬的人

第一次瞭解到Max,

是我在2017年時付費買了一節課,

聽到了Max磁性、明朗的聲音,

加之賺錢細分領域清奇、邏輯有序

文案寫的具好,

瞬間被實力圈粉。


課程見下圖(此處僅是展現一下哦,不是推薦你買課哈,不要擔心):

通過語音課程,我大概瞭解到Max的移民項目。

簡單來說,就是Max,1988年生,在國外讀書時,碰巧發現了移民這樣一個細分領域的機會,之後通過寫文章白手起家,自2016年底起穩定的年入千萬,當時他起家時,很多國內的人移民去國外是沒啥經驗可循的,一般都找中介幫忙,一單收費可能七八十萬不止,但他剛好在國外實習工作時是有這些經驗的,發現這個行業信息不對稱嚴重、客單價又極高,其實成本沒多少。

所以他打算也來做中介。

如圖:

一開始他由於在國外,沒法做線下,只好隔着大洋在網上做,網絡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怎麼讓別人信任你。

這時候,他發現最好的方法就是寫文章,寫移民專業領域的文章,他當時搜索了一下網絡的信息現狀,發現這一部分是空白,

就深深的投入到寫作中去。依靠寫專業文章來白手起家,沒想到還真讓做成了。

由於他收取的價格較低,比如其他中介收七八十萬,他只收二三十萬,他靠此挖到了第一桶金。

具體呢,語音課程裏講的比較詳細,而且還推薦了一本非常好的文案寫作書,叫做《文案訓練手冊》,我當時接着買了,確實還不錯,就是還沒有看完。

啊呀,由於畢竟是別人的故事,我描述起來記憶起來沒那麼準確,所以下面引用亦仁對Max的採訪,還有貼一個Max的自我介紹吧,感興趣的可以更深入瞭解一下。

嗯嗯,以下是2018年12月亦仁對Max的一個採訪稿哦。

亦仁:Max你好,請給大家來個自我介紹。

Max:亦仁好,感謝邀請。生財有術星球的各位圈友好,我是Max,目前座標深圳,歡迎大家來我公司坐坐。 我是做專業諮詢服務的,具體些是做海外身份配置,通俗講是家移民公司。

提移民容易招黑,什麼角度談論都會被噴。成年人要講利弊,辦海外身份,是因爲有好處。我們選一箇中性的話題,留學。以美國留學爲例,有綠卡去留學和沒有綠卡留學,孩子在美國的待遇差別巨大。放張圖(圖1)大家感受一下吧。目前教育需求是辦海外身份的第一需求,還有一些需求也可以通過海外身份來實現,比如親人土葬、孩子上國際學校、華僑生400分上一本、合理避稅、公司上市、逃離霧霾、普通人不想活得太累只想過普普通通有保障的小日子等等…

亦仁:剛需高客單價的市場,雖然頻次不高,但收入足夠一個小團隊活的非常好了。你的成長環境裏面有家人是做生意的?

Max:並不是,我的父母都是東北體制內的,希望我當公務員,覺得有前途。幸虧我覺醒的早,否則我們同批東北育才(瀋陽兩個最好的高中之一)的同學們,大部分都回了瀋陽拿着6-8k的工資窮開心。我高考受家裏一些情況影響,落榜去了一所普通高校學語言,10年去日本交換半年,回來發現8塊錢的加州牛肉麪變成了13塊錢一碗。隱約覺得不對勁,有一股自己理解不了的力量把環境變成了自己不認識的樣子(貨幣放水的原理在我2年前接觸了水庫後才摸清楚大概)。當三好學生畢業拿8k的月薪,恐怕連東北的房子都買不起。畢業前開始主動去賺外快,做翻譯,發現同行師弟在寫稿子賺錢,很震撼。後來在美國做寫手,派活兒給我的老闆居然是個高中生,更加震撼。再加上留學的同學圈子裏真切的感受到了貧富差距,這些激發了我在賺錢方面的慾望。沒有這個慾望,我不可能在實習期間就創業做移民。

亦仁:那你是如何挖掘到移民這個細分市場的?

Max:能接觸到移民這塊兒業務,是運氣好。我2014年在美國讀研究生,畢業前在一家移民律所實習。工作了半年多,發現每天做的事情是個很好的商機,於是白手起家,通過網絡軟文及社羣運營,2014年下半年實現了300萬元人民幣的營收, 2015年回國,16年陸續在深圳、北京、上海成立辦事處,團隊目前20人左右,移民細分領域小有名氣,過去幾年營收均在千萬級。

做移民之前我還做過一個創業,略灰色,就是幫留學生寫英文文書。一開始自己做,後來覺得這樣自己的時間精力就是事業的天花板。想躺贏不能自己沒日沒夜的搬水桶,要接水管。要設計一個系統,用別人的時間精力爲自己賺錢。(社羣裏活生生的案例就是大黃哥、濤哥這些我傾慕已久的大牛,很多產業有人幫自己打理,自己空出時間和條形馬還有亦仁喝茶睡覺。)於是從elance、學校論壇等招募了80多個全球名校寫手,我做管理和品控。半年賺了1萬多美金,實現下館子吃飯不心疼了。

然後想進一步做大,就開始研究獲客,自己琢磨出來用陌陌拉生意,換IP定位到有學生的地方等等。還想做一個類似essayshark.com一樣的網站,實現自動接單分單等功能。這些對於各位來說簡直是小兒科,但是我完全一個互聯網局外人,沒有任何圈子,全靠自己琢磨出來,我覺得我還是挺能折騰的。後來因爲接觸到了移民行業,就沒有在這個方向上繼續。否則我覺得會涉足外貿、niche站等領域,可能人生路線又不一樣了。

亦仁:通過移民項目獲得了第一個一百萬,第一個一千萬?

Max:是的。2014年在美國通過網絡營銷白手起家,第一個百萬大概在2015年,第一個千萬大概在16年底。

我起家做的項目叫EW3美國僱主擔保移民。這種項目的特點是,不需要資金、學歷、英語,只要願意在國內等待一段時間後去美國僱主那邊工作一年,全家拿綠卡,最低只要不到30萬人民幣。懂行的人知道,這個是合法途徑中門檻最低的項目。核心是找到願意配合的僱主。在我創業時,能大量做這類項目的僱主可能不超過10家。每家僱主會找一家律所幫助自己完成移民局規定的手續。你猜怎麼着,我工作的律所,就代理這行業歷史最久的那家僱主。工作期間我學到了一手的法律操作經驗,還和律師及僱主建立了很好的信任關係,讓我成爲華人對領域最專業的專家,也讓我有機會拿到成本價,有國內市場的定價權。

項目冷啓動時還趕上了項目發展的黃金期:市場藍海+政策利好。諮詢的人多,需求培養起來了,但是解決方案不夠好。因此給了我生存空間。如果晚一年再做這個事,我的麥克斯出國的品牌就不會這麼順利登頂這個品類了。

亦仁:那麼如何冷啓動麥克斯出國這個品牌的?

Max:冷啓動全靠發一手的專業的文章。當時網上沒有專業內容,我的文章就像沙漠中的一口井,很容易被關注。現在我們依然在做內容,但是公衆號的風口沒趕上,今日頭條的風口沒趕上,事倍功半。所以風口真的太重要了。流量是風刮過來的。跪求大家關注我們的精品公衆號:移民研究所。剛開始做,前期還要花錢刷點閱讀量,但是內容真的好。覺得好請轉發。

亦仁:給我們聊聊如何在切入新市場時做差異化定位?

Max:做移民剛起步的時候,我詳細研究了同行的定價和營銷策略。我發現大家在價格、專業度和透明度這三點做的都不好,而我在這三方面都具備優勢。

首先,推廣期爲了吸引第一批覈心客戶,採用了絕對低價的策略。市場價賣70萬人民幣的項目,我們這裏只需要二十多萬,而且是分期付款,同行首付款要20萬的時候,我們首付款只需要3、4萬,讓客戶先上車。

專業度自不必說,我在律所工作的經驗是獨一無二的。

透明度怎麼做呢?我們建了客戶QQ羣(那時微信羣還沒有壓倒性優勢),所有問題公開回答,不怕任何質疑。這是側面消解客戶的不信任情緒。客戶會覺得,敢這麼做的公司,想必是真的有實力,否則羣裏這麼多人,肯定能找到破綻。

前期第1個客戶簽約後,又有一批8個客戶是從別的公司做砸了轉了過來,他們能量很大,幫我介紹了不少人入羣,後來很多都成了我的客戶,慢慢就起步了。一開始沒有官網、沒有微信公衆號、只有我一個QQ號一個QQ羣,這些客戶完全沒見過我,隔着太平洋,簽約打款,這種感覺很神奇。同樣的方式,換做別人,也許因爲聊天的方式不一樣,處理羣裏問題的細膩程度不一樣,可能未必能做起來。有人從我的羣裏學到知識之後,自己去做KOL,做的博客居然排名做的很好,讓我很尷尬,不過因爲沒有後續的產品資源,這個博客也早已停更了。

項目冷啓動的時候,供需處於一個非常脆弱的狀態,產品、定價、渠道等每一個環節都要做到最有吸引力,才能積累足夠的動能進入到下一個階段。不要考慮賺大錢,先把種子客戶拉到了再說。

亦仁:願意移民的人都是典型的高淨值用戶了,這些用戶你們有什麼運營技巧願意分享嗎?

Max:運營核心客戶時,我會給客戶分類。比如有的客戶是專家型客戶,這種客戶喜歡摳專業知識,在談單的時候我需要像做學術一樣和他們探討專業問題,提供政策依據、找到相關數據,這就是曉之以理。這些人是關鍵意見領袖,很多人都喜歡參考他們的意見來做最後的決策。他們也是我們銷售水平的試金石,通過回答他們刁鑽的問題,我們能最快速度提升專業技能和話術水平。

很多公司的銷售會放棄這種客戶,因爲轉化起來太難了。然而我的思路是反的,我最喜歡這種客戶,我前期的很多科普文章,都是爲了搞定這樣的客戶寫的,能搞定這樣的客戶,就基本沒有搞不定的客戶了。這成就了我們的專業、實在形象,變成了我們品牌價值的一部分,我們在客戶認知中最最重要的一個標籤就是專業、實在。

還有一些客戶,喜歡和別人聊天、分享,社交屬性很強,我稱之爲“社交節點型”客戶,這種客戶偏情緒化,對專業性不是很較真兒,這時候銷售人員需要更多感性的陪伴,讓客戶喜歡上自己,客戶就會不斷的提供信息,不停爲我們幫忙說好話。這種客戶往往也在很多羣裏和很多潛在客戶私聊,實時收集各種零散的市場信息,這些信息我們自己由於銷售屬性太強,不夠中立,所以往往自己很難獲取到。但是和他們搞好關係了,他們就願意提供給我們。這些信息對於我們調整市場策略,起到了很重要的參考作用。

運營客戶不能端着架子,不能按照公事公辦的角度去和客戶談業務,而是要像私人朋友一樣坦誠的、有血有肉的交心。要主動暴露自己的弱點、軟肋,展示自己的不完美,請客戶像朋友一樣諒解自己的不完美,並且邀請客戶耐着性子和我們一起成長。很多運營試圖對自己產品的軟肋和缺點藏着掖着,試圖營造一個完美的形象,但是這樣和客戶的交往深度就很有限,客戶對產品的寬容度也會相對低一些。

亦仁:你剛剛提到了軟文營銷,給我們詳細講講。

Max:寫軟文有一些技巧,比如標題要有吸引力,正文要環環相扣容易閱讀,寫軟文時要注意SEO,爲了點擊率,適當標題黨。加上自己的聯繫方式,放在自己開設的博客上,花些小錢放到門戶網站上,同時也放在客戶常去的論壇上,比如移民家園網,天涯,百度貼吧等等,見效很快。

這裏推薦給大家一本書,叫《文案訓練手冊》。這裏面一個核心的思想就是,寫文章要讓人看了標題就想看正文,看了一句話就想看第二句,讀者看完文章應該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暢快感,像坐滑梯一樣,停不下來,很受用。

另外寫文章的時候一定要結合SEO,有目的的去寫,如果領域足夠小,有機會實現霸屏。

亦仁:非常棒的的經驗,如果生財有術圈友創業,從過來人的角度,你想提醒他們一些什麼?

Max:初創階段,誘惑和方向都很多,我看到一些精英創業,起步階段因爲能做的事情太多,都不捨得放棄,導致團隊目標無法聚焦。很幸運的是初創期我只有一個項目,沒什麼可以多想的,破釜沉舟去做就好了。無意中貫徹了《從零到一》裏面的建議,先聚焦一個小領域,做好活下來再說。也類似增長黑客MVP的思想。如今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團隊人雖然多了,但是想做的事、能做的事更多,才認識到取捨二字,要認真修煉。

另一個感悟是:獨木不成林。個人能達到的高度是有限的。想要更上一層樓,要打開心態,能裝的下別人,不怕團隊裏別人比你強,聚攏一個基因完備、性格投緣的團隊,胸懷有多大,才能成就多大的事。

亦仁:贊,一人走的快,多人走的遠。再給我們聊聊你後面的規劃。

Max:下一步的規劃是:

1.做一套各種移民方式的課程內容,不僅可獲客引流,還可用來培訓新顧問,提高顧問轉化能力。做好了也可以服務同行,顧問參與學習,學好了發證書,有證書就初步認定他有能力講好一個移民路徑的規劃。解決分銷商培訓問題,解決小公司員工培訓問題,解決移民行業快速學習新項目快速推動的問題。

2.基於課程內容,做一套分銷/加盟模式,0成本加盟,學會了就可以去宣傳,像做保險一樣培養業務員。

3.和KOL合作,找尋流量合夥人,幫助有高淨值羣體的KOL/自媒體變現,這個已經做出體系了,效果不錯。

4.進一步發揮我們的特色,做好100萬rmb以下的高性價比項目。

5.線下開拓深圳和北京市場,多多異業合作。

6.2019北京分公司擴招。

7.可能的話找運營合夥人和技術合夥人做一套移民評估系統,實現客戶自己DIY評估合適的項目,做到業內最精準,體驗最棒。

看完採訪了嗎,還可以吧…

以下這條是引用Max guo 2017年3月在生財有術的一個自我介紹哦,數據可能不夠新啦,僅供參考呦。

我是1988年瀋陽生人,美國馬里蘭大學研究生海龜,本科在大連外國語,英日雙語,本科交換在日本呆過半年,趕上核泄漏的那次大地震,就回國了,後來考了美帝。

本科英語比較好,GRE百分比98%,畢業找工作時曾在新東方培訓過一陣子,差點當了新東方老師。

考過公務員,全省要一個的崗位考了第二。

申請美國後來有了全額獎學金,就果斷出國了。

本科的時候參加過大連市英文戲劇比賽,外研社英文辯論賽,參與和組織過模擬聯合國。

研究過孟加拉的小額貸款,並走上了政策研究的道路。碩士學的是公共事務管理。

快速記憶、快速閱讀培訓班參加過,也在裏面當過助教。

在美國領事館的“中美平民英雄項目”一起參與了一個採訪兩國普通人的訪談節目,一共採訪了80多人。被美國國務院的刊物報道過。

2012-2014美帝留學期間創業,賺到了第一桶金。2014年畢業後沒要過家裏一分錢。都是自己掙的。純白手起家,家裏背景一般,絕對不是二代,通過移民業務,三年間賺到了第一桶金。前幾天剛花500萬定了深圳一套1710萬的房子。2015年剛回瀋陽的時候瓜子二手車上買過二手寶馬,後來到深圳開移民公司,深圳限牌,就買了特斯拉。

去年被亞洲第一的中歐商學院錄取,有獎學金,不過考慮自己的公司離不開,因此決定不去。

我目前是一家細分領域移民公司創始人,主營業務爲美國移民,移民行業利潤可觀,另外我們運營的比較好,項目有半壟斷性的資源,有客戶介紹的話可以返傭很多。我的顧問年薪30-50萬很輕鬆,另外一個核心員工去年我分紅給了她100萬。

我公司也是51 Talk的英語課程代理商還有邢帥教育代理商。

我是黑馬會年費會員,對黑馬會運營模式有粗淺的瞭解。

同時是一家戀愛教育公司的股東,主要是教男生如何談戀愛,目前該公司和邢帥教育合作,在佛山和瀋陽都有團隊。不過由於種種問題,處於課程過硬但是盈利並不漂亮的階段。對於這個領域會有很多朋友有感興趣,有空可以聊聊。合夥人是戀愛培訓界的資歷最深的導師之一,壞男孩學院年度最佳團隊、他當時的團隊夥伴後來去浪跡教育變成了課程主管。

研究生階段我曾創業做論文代寫,曾經手下一度有80個寫手,來自世界各地。不過最後引流沒精力做,整的還是不多,業餘時間一共半年掙了兩萬多美元。真心不多。剛剛在一篇講這個事情的帖子後面分享了一些。

(最後PS一段:怎麼會買文章前面提及的課程呢?過程有點亂哈,此段可以不用看。當時是在小道消息馮大輝的圈子裏,看見其他人推薦的易靈微課首秀課程“生財有術第一期”。易靈微課是曹大大caoz團隊2017年開發的一款語音live付費工具,主打不滿意不聽隨時退款,類似於千聊、荔枝微課,但後兩者是沒有退費服務的,而生財有術這期課程是亦仁組織的,是亦仁在生財有術圈內邀請的4個有特點的人,來講自己的賺錢故事給大家聽,那會我還並不知道亦仁是誰,但我掃碼後覺得介紹寫的很好很走心,就買了。)

本文是爲了鏈接另外一篇文章而作的擴展,謝謝大家。

談談寫作變現那些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