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7學習筆記

文件系統:

 rootfs:根文件系統

 /boot:系統啓動相關文件,如內核、initrd,以及grub 

 /dev:設備文件

     設備文件:

         塊設備:隨機訪問,數據塊

         字符設備:線性訪問,按字符位單位

         設備號:主設備號(major)和次設備號(minor)

  /etc:配置文件

  /home:用戶的家目錄,每一個用戶的家目錄默認爲/home/USRERNAME

  /root:管理員的家目錄

  /lib:庫文件

      靜態庫, .a

      動態庫,.dll, .os(shared object)

      /lib/modules:內核模塊文件

  /media:掛載點目錄,移動設備

  /mnt:掛載點目錄,額外的臨時文件系統

  /opt:可選目錄,第三方程序的安裝目錄

  /proc:僞文件系統,內核映射文件

  /sys:僞文件系統,跟硬件設備相關的屬性映射文件

  /tmp:臨時文件,/var/tmp

  /var:可變化的文件

  /bin:可執行文件,用戶命令

  /sbin:管理命令

  /usr:只讀文件

     /usr/bin

     /usr/sbin

     /usr/lib

     /usr/local:應用程序文件,非關鍵系統文件

         /usr/local/bin

         /usr/local/sbin

         /usr/local/lib

命名規則:

1、長度不能超過255個字符;

2、不能使用/當文件名

3、嚴格區分大小寫


相對路徑:相對於當前目錄

絕對路徑:從根開始


目錄管理

ls

cd

pwd

mkdir:創建空目錄

  -p:

  -v:詳細信息

刪除目錄:

  rmdir:刪除空目錄


tree:查看目錄樹


文件創建和刪除

   touch:修改文件的時間戳

    -a 

    -m

    -t

    -c

   stat:查看時間戳-61

   刪除文件

        rm:

         -i:提示

         -f:不提示強行刪除

         -r:刪除目錄及目錄下所以文件

文件複製和移動

   cp:複製一個文件到一個文件,多個文件到一個目錄

    -r:

    -f:

    -i:

    -p:

    -a:歸檔複製,常用於備份

    mv:move:移動文件

install

  -d DIRECOTRY....;創建目錄

  -t

file 查看文件


目錄管理: ls、cd、pwd、mkdir、rmdir、tree

文件管理:touch、stat、file、rm、cp、nano

日期時間:date、clock、hwclock、cal


查看文本:

cat、tac、more、less、head、tail

  cat:連接並顯示

    -n

    -E 

 分屏顯示:

   more:向後翻

   less

 head:查看前n行 默認10

 tail:查看後n行 默認10

  tail -f:查看文件尾部,不退出,等待顯示後續追加至此文件的新內容

文本處理:

  cut、join、sed、awk

    cut:

     -d: 指定字段分隔符,默認是空格

     -f: 指定要顯示的字段

       -f1,3 第一個字段和第3個字段

       -f1-3 第一個到第3個字段

文本排序:

 sort: 按ASCII升序排序

    -n:數值排序

    -r:降序排序

    -t:指定字段分隔符

    -k:以哪個字段爲關鍵字進行排序

    -u:排序後相同的只顯示一次

    -f:排序時忽略字符大小寫

  uniq:

   -c:顯示文件中行重複的次數

   -d:只顯示重複的行

文本統計:wc(word count)

            -l 只顯示行

            -w  只顯示單詞

            -c  只顯示字節

            -L  最長一行包括多少字符

字符處理命令:tr 轉換或刪除字符

               -d:刪除出現字符集中的所有字符

bash及特性:

  1、命令歷史、命令補全

  2、管道、重定向

  3、命令別名

  4、命令行編輯

  5、命令展開

  6、文件名通配

  7、變量

  8、編程

 命令編輯

   光標跳轉:

      ctrl+a :跳到命令行首

      ctrl+e: 跳到命令行尾

      ctrl+u:刪除光標至命令行首的內容

      Ctrl+k:刪除光標至命令行尾的內容

      Ctrl+l:清屏

 命令歷史:

   history :查看命令歷史

       -c:清空命令歷史

       -d OFFSET [n]:刪除指定位置的命令

       -w :保存命令歷史至歷史文件中

  環境變量:

     PATH:命令搜索路徑

     HISTSIZE:命令歷史緩衝區大小

  命令歷史的使用技巧:

    !n:執行命令歷史中的第n條命令

    !-n:執行命令歷史中倒數第n條命令

    !!:執行上一條命令

    !string:執行命令歷史中最近一個以指定字符串開頭的命令

    !$:引用前一個命令的最後一個參數

    Esc,.

    Alt+.

 命令補全

  tab 不唯一兩次tab查看所有命令

 路徑補全跟命令補全使用方法一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