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前要培養的66種思維(中)

 
 [35歲前要培養的66種思維 / 文泉傑 著 ]
    
 
   
 
 
    正文 第23節:像蜜蜂一樣奔忙
    更新時間:2008-3-22 11:52:45 本章字數:1244

  005 白天像蜜蜂一樣奔忙,晚上像貓兒一樣隨性
  白天像蜜蜂一樣奔忙,晚上像貓兒一樣隨性,別太苛刻自己。生活本來就不容易,我們應該學會從細節中尋找快樂和幸福。該工作的時候工作,該休息的時候休息。讓心靈打一個盹,你會有更多的精力面對以後的生活。我們應該適當地給自己放假,凡事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緊,該放鬆的時候放鬆,何苦自己爲難自己呢?
  小昭是個好強的女孩子。她要求自己,別人能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別人不能做到的自己也要做到。
  單位裏的其他女孩子,個個活蹦亂跳,工作起來也有說有笑。小昭卻不這樣,她不苟言笑,總是一個人默默地工作。小昭很努力,作上從來沒有失誤過,每次分派下來的任務她總是第一個完成,而且還會檢查好幾遍,生怕出錯。爲此,小昭經常得到老闆的表揚。如果換作其他的女孩子,一定會歡天喜地地慶祝一番了,而小昭總是皺着眉,沒有一點高興的模樣。因爲她擔心,下次能不能提前完成任務,能不能比這次更加出色。於是帶着這樣的憂慮,小昭又匆忙地工作去了。
  對於小昭來說,她每天的心情只有憂慮,對工作是否能順利完成的憂慮;失望,對無法辦到的事情的失望;生氣,對自己的失誤生氣;鬱悶,對生活的無奈鬱悶。小昭從來沒有感到過快樂和滿足。
  有一次,單位集體休假,她卻選擇了加班。爲了把一個設計做好,她加班到晚上九點,中午飯也沒有吃。好不容易完成了任務,突然死機了。小昭的設計圖沒有來得及保存,一天的心血就這樣付諸東流。小昭又氣又惱,恨不能把電腦砸了。小昭決定重來。就這樣,小昭一宿未睡,就在最後馬上要完成的時候,該死的電腦又死機了。而小昭沒有吸取教訓,又忘記了保存。小昭快瘋了,一氣之下,把電腦鍵盤砸了。恰巧這一幕被趕來的老闆看見了,結果不用想就知道了,小昭被解僱了。
  像小昭這樣對自己如此苛刻的人大有人在,他們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覺得自己應該更加努力。小昭的心裏積聚了太多的怨氣。如果小昭在第一次死機之後,給自己一點時間休息一下,即使下次再出現同樣的情況,也不至於摔鍵盤了。
  有人懂得寬容自己,因此他們過得很快樂;而有人爲了一個小小的過失就憂心忡忡、患得患失,這樣的人生未免有點低落,有點遺憾。如果說人生是一幅讓你任意着色的畫,你怎能忍心讓它滿是灰色?懂得着色的人,一定是懂得生活的人,也一定是快樂的人。善待自己,寬容自己,才能讓自己快樂,纔算“活過”,要知道活着與活過永遠也不可能等同,而快樂地活着纔是真正地活過。
  忙碌的人,請放慢你的腳步,欣賞一下週圍美麗的風景;緊張的人,請聽一聽音樂,舒緩一下你緊繃的神經。不要總是爲了拿第一而埋頭於學習,不要總是爲了拿先進而賣命工作。如果你有什麼願望,就儘量去實現,不要苦了自己。努力地工作、學習本來就是爲了過得更好一些,爲什麼我們還要活得那麼累呢?
  白天像蜜蜂一樣奔忙,晚上像貓兒一樣隨性,別太苛刻自己,你會發現生活是多麼美好。
 
 
    正文 第24節:爲你自己工作(1)
    更新時間:2008-3-22 11:52:45 本章字數:1667

  006 不只爲老闆工作,更爲你自己工作
  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故事是這麼講的:
  老木匠準備退休了。老闆很感謝他辛辛苦苦幹了這麼多年,問他能不能再建最後一棟房子。老木匠表面上答應了,心裏卻想:“反正房子又不是我的,蓋好了我就離開了。至於房子好不好與我沒有關係了。”於是,老木匠身在曹營心在漢,幹活馬馬虎虎,偷工減料,用劣質的材料隨隨便便地把房子蓋好了。
  房子蓋好了,老闆拍拍木匠的肩膀,誠懇地說:“房子歸你了,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
  老木匠驚呆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老木匠的故事爲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到底在爲誰工作?
  這是一個我們必須弄清楚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直接關係到我們對待工作的態度。有的人會說,我只是在爲老闆工作。理由形形色色:公司不是我的,無論公司以後如何的發展都與我無關;我只做老闆吩咐我做的事情;我的待遇是固定的,我幹多幹少,幹好幹壞都是一個樣;我並不想在這個公司待多久,我打算隨時離職;我所從事的工作並不是我所喜歡和擅長的工作;同事都這麼做,我也這麼做,我不想當出頭鳥。看了這麼多的理由,實質上歸結於一點,那就是公司並沒有爲你提供一個有效的激勵機制,所以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至於鍾撞得響不響就不管了。
  這是一種消極的思想,事實上抱着這種思想工作的人都不會有什麼成就。別人放棄你不要緊,如果你自己都把自己放棄了,那就徹底完了。誠然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是我們卻能夠改變自己。
  心態決定一切,你想成爲什麼你就會朝着這個方向努力,如果你總想着你是在爲別人工作,那麼你肯定幹不好工作。誠然,公司不是自己的,但你想過沒有,無論你做好做壞你花的時間成本都是一樣,那麼,爲什麼不做好呢?你可以不爲老闆負責,但你總要爲自己負責吧!你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你的積累。一個人對待工作的心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是上進的還是無所謂的,直接影響到工作的好壞。工作是一個人施展自己才能的舞臺,無論做什麼工作只要腳踏實地沉下心來做,總有收穫。如果你只把工作當作一件苦差事,或者只將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麼即使是從事你所喜歡的工作,你依然無法持久地保持對工作的激情。而如果把工作當作一項事業,情況就會完全不同了。
  每個人都羨慕別人的優秀,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優秀,但是我們又有多少人真正弄懂了優秀呢?什麼是優秀?優秀的人才,不就是比你多幹一點,比你多發現一點,比你多鑽研一點,比你多有心一點,比你不計較一點嗎?這些看起來非常普通的一點點,組成了優秀人才必備的素質。這些一點點,都不是老闆逼的,而是自己做出來的。這些一點點,你問一下自己,你有能力做到嗎?你又做了多少?
  所以我們要爲自己而工作,爲自己的理想,爲自己的未來,爲自己的成功而奮鬥!
  只有抱着爲自己工作的心態,你纔會腳踏實地地工作,你纔會珍惜目前的工作機會,纔會對工作充滿感激,纔會時刻準備着充實自己,等更好的機會來臨時,你才能夠抓住它而不是眼睜睜地看着它在你的眼皮底下溜走。
  老闆最不欣賞的兩種類型的員工是:一種是除非別人非要他做,否則不會主動做事的人,這種人總是在等待,把所有的時光都消磨在等待上了;另一種是即使別人讓他做,他也做不好的人,這種人本身辦事能力差,也就無法要求他什麼。最不可原諒的就是第一種人,他們純粹抱着爲別人工作的態度,這樣的態度當然做不好事情。作爲一個員工,你不能只是被動地等待別人告訴你去做些什麼,而是應該主動去了解自己應該做什麼,能做什麼,怎樣才能精益求精,做得更好,並且認真地規劃它們,然後全力以赴的去完成。懶散的人、等待吩咐的人只能在成功門外徘徊。要想成功就要拿出進取心。真正有所成就的人是那些不需要別人催促,就會主動做事,而且不會半途而廢的人。這種人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在明確的目標下積極主動地做自己應該做的事請,並且嚴格要求自己,要求自己多付出一點點,而且做得比預期的更多更好。
 
 
    正文 第25節:爲你自己工作(2)
    更新時間:2008-3-22 11:52:45 本章字數:1430

  小宇在一個文化公司上班,與其他員工一樣,他只是一個普通的策劃編輯。每個月拿固定的工資,每個月策劃幾個選題,如果不出大的問題,他完全可以安逸地過下去。
  但小宇與別的員工不同,當別的員工消極怠工的時候,他總是在一絲不苟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儘管這些事情未必能夠爲自己帶來更多的薪水,但他懂得爲自己工作的道理。與其上網、聊天、玩遊戲如此這般的浪費時間,爲什麼不多思考一些問題,多學一些業務知識,多策劃幾個選題呢?
  一般員工工作的時候只是完成老闆的任務,他們想,即使書暢銷了自己也撈不到什麼好處,何必那麼費勁呢?而小宇卻不這麼認爲,雖然撈不到物質上的好處,但能夠得到業界的認可,得到讀者的認可,這纔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能夠策劃好一本書,以後無論你走到哪兒都會得到別人的尊重。策劃一本好書會給自己帶來很多寶貴的經驗,這些經驗會直接影響着你的下一本書。在這樣的觀念影響下,小宇爲公司做了很多好書、暢銷書,爲公司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儘管小宇的工資一直沒有上漲,但他並不後悔。同事都認爲小宇這樣做太不值得了。
  突然有一天,公司的老總上調,由於匆忙不可能向社會公開招聘本公司的總經理,他前思後想,最終把總經理的位置給了小宇。這時候,同事都說小宇值了,因爲他以前爲公司賺的錢現在都成爲自己賺的了!試想一下,如果小宇和其他員工一樣也抱着爲老闆工作的態度,那麼他現在的結果會有這麼好嗎?
  所以,不要總是抱怨你的公司,抱怨它給你的待遇太差,然後就不認真工作,或者認爲是在給老闆工作,因而敷衍了事。實質上我們是在爲自己工作,爲我們以後的道路鋪墊。認識到我們是在爲自己工作,意味着自我負責和自我激勵。一個人只有自己對自己負責,自己激勵自己進步,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這是最根本的問題。如果我們不願意自己對自己負責任,不願意自己督促自己進步,那將不會再有任何力量能使我們在這個社會上站穩腳跟了。
  爲自己工作,實質上是對自己負責。雖然公司不是你的,你的工資也不怎麼高,但公司至少給了你一個平臺,如果你不珍惜,就等於在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生命。如果你努力,也許將來某一天你會有自己的公司,你會發覺你以前做事的經驗對你將起到很大的幫助。所以,爲自己工作就是對自己負責。如果一個員工放棄了對公司的責任,也就放棄了在公司中獲得更好發展的機會。沒有責任也就等於放棄了成功,放棄了爲自己工作的原則。這樣的員工,老闆當然不會看重。
  責任感是評價一個員工是否優秀的重要標準。我們要很好地保持一種責任感,隨時提醒自己,責任不是公司賦予我們的使命,而是我們自己爲自己賦予的使命。一個缺少責任感的人,首先是失去了社會對自己的基本認可,其次是失去了周圍的人對自己的尊重與信任,也就不會成爲一名優秀的員工,更不可能有所收穫。一個具有高度責任感的人,他的事業達到的水平也就越高。
  著名策劃大師王志綱把人才分成自用之人和被用之人。所謂自用之人,是自己瞭解自己,可以發揮潛力,做老闆,開創一番事業的人。所謂被用之人,是有突出的能力和專長,也就是職業經理人和專家。但無論是什麼人,都必須是自我負責、自我激勵的人,如果連自己都不能對自己負責,不在乎自己,不努力提升自己,那還會有誰幫助你呢?
  從現在起,爲你自己工作吧!沒有什麼理由可以浪費你的時間了,無論你在哪裏工作,既然來了就要好好的工作,爲自己工作。
 
 
    正文 第26節:不要爲失敗找藉口
    更新時間:2008-3-22 11:52:45 本章字數:2131

  007 不要爲失敗找藉口,要爲成功找方法
  有些人失敗了總是爲自己找藉口,卻從不尋找失敗的原因,也不吸取失敗的教訓,以至於下一次同樣會失敗。我們常常會聽到某某說:“都是因爲他!都是因爲這個!”事情做砸了,總把責任推給別人或者怪條件不足,卻從沒有想過用什麼方法來解決問題。其實,方法總比問題多,有問題就有方法,用對方法纔會把事情做成功。
  “四兩撥千斤”是武術太極中的一個名詞,意思是用很小的力量,撥動很重的東西,其中的訣竅當然是“巧”字。抓住最佳的地方,巧妙地用力,抓住最佳的時機,巧妙地撥動,自然可以將本來很難對付的東西,輕易地“啃掉”。它告訴我們,做人做事的時候不要蠻幹,要講究方法和技巧,方法總比問題多,有了方法和技巧,做起事情來往往事半功倍,甚至可以扭轉乾坤,把不可能變爲可能。
  一羣人在大海里划船,迷路了。
  狂風大起,每個人的生命都在飄搖。
  在這些人當中,有兩個人知道正確的方向,應該向西。
  第一個人馬上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態度很堅決。但是除了這兩個人,其他所有的人都誤認爲應該向東。在生命最危急的時刻,大家都亂了套,都不相信這個人的意見。另外一個知道的人保持沉默。於是,第一個人就和其他人爭執起來,最後的結果是這個人被失去理智的衆人扔進了大海。
  船繼續在大海里向東航行。另外一個知道方向的人也假裝認爲應該向東,因爲如果不這樣做,他的命運會和第一個人一樣,葬身大海。
  但是,他必須想一個辦法矯正船的方向,否則也將是死路一條。於是,這個人就和其他人搞好關係,慢慢地取得大家的信任。他提出由他來掌舵,理由是他曾經是水手,有過這方面的經驗。大家同意了。
  船繼續向東航行,但是,這個人在船每走一段路時就把方向稍微調整一點,大家都覺察不出來。在船兜了一大圈之後方向變到了朝西方,最終,大家在不知不覺中到達了西面的陸地。這個時候,這個人才慢慢地告訴大家真相,大家把他當作救命恩人。
  這就是方法的重要性,第一個人由於太死板,結果只能葬身大海。第二個人靈活地運用了方法,成了大家的救命恩人。
  方法很重要。我們有句古語,叫做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其實不然,如果你用眼睛讀書,即使你讀一千遍一萬遍也無法領悟書中的精奧,何況是一百遍?但如果你用心用腦子去讀書,即使你只讀一遍,書中所云你也會了然於胸。純粹的量的重複不會導致質的飛躍。可是我們卻習慣重複,重複我們已看過一百遍的單詞,重複我們已看過一百遍的公式,重複我們已看過一百遍的題目。可是我們依然記不住單詞,依然不會運用公式,依然解不開題目。因爲我們只是重複。在重複中麻木,在重複中遲鈍,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智慧。
  一個人跟另一個人學下棋,以爲跟大師對弈百次就會成爲大師。可是在每次與大師對弈的時候,他總會想到天空中有大雁飛過,他如何才能把它打下來。結果一百次棋下完了,他卻一無所獲。和尚之所以是和尚,是因爲他只知道千篇一律地念經和敲木魚。如果你有一顆參悟的心,在漸悟中頓悟,你就成了佛祖。
  哥白尼提出日心說被教會處死後,仍然有很多追隨者。
  這天,又有兩個人被教會的人帶了進來。
  教皇問他們倆:“ 說說你們的理由。太陽爲什麼是宇宙的中心?”
  第一個人說:“聖經簡直就是胡說八道,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陽纔是,我有望遠鏡,我有計算結果,我有一大堆證據可以證明——”結果,話還沒有說完,他就被教廷人士拖下去處決了
  輪到第二個人了,他想了想,說:“無上的教皇,我尊敬的上帝,請允許我說出自己的言論吧。我相信,仁慈善良的上帝不會處罰一個僅僅是愛說話的人。”
  他停了一下,見教皇沒有怒色,開始陳述自己的理由:“地獄和惡魔是在地下的,地下是黑暗的,而天堂是光明的,上帝就是住在天堂裏的。光明的源頭就是上帝,但我們見到的光是從太陽發出來的,可見上帝是住在太陽裏的,這個宇宙是以上帝爲中心的,因此太陽纔是宇宙的中心。有人說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這些人是別有用心的,難道惡魔會是宇宙的中心嗎?顯然不可能。所以經過我的苦心研究,終於證明了太陽纔是宇宙的中心。下面是各種輔助證據……”
  教皇聽完這個人的話,若有所思。但他仍然沒有放過他,因爲教皇之所以讓他們說出理由,是想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但這個人沒有被處決,而是流放到了一個荒島。這比處決好多了。
  同一種意思,換了一種巧妙的說法,下場就不同了。
  方法很重要。不要錯誤地以爲只要有精誠就夠了。精誠不是成功的敲門磚,沒有方法你可能永遠也無法從此岸到達彼岸,有了方法你就會少走很多彎路。
  你離你的目標只差一步,你望着它卻無法逾越那僅有咫尺的一步之遙,因爲你沒有方法。
  你可以頭懸樑,錐刺骨,可你未必就能夠金榜題名。做三隻板凳的人不一定就比做一隻板凳的人更有成就。
  愛迪生之所以成爲發明家,並不是因爲他做了三隻板凳,而是因爲他做的每一隻板凳都用了他獨特的思維和巧妙的方法。
  記住,做什麼事情都要講究方法。
 
 
    正文 第27節:幸福不會主動降臨
    更新時間:2008-3-22 11:52:45 本章字數:2447

  008    幸福不會主動降臨,爭取你應該得到的
  說到“爭取”這兩個字,我們中國人往往羞於啓齒,別說不是自己的了,就算是自己的也要禮讓三分,出於禮貌,一不小心就讓出去了,事後才後悔不已。中國人愛面子,當然也要給別人面子。謙讓、禮讓是中國的傳統美德。當着衆人的面,毫不客氣地要自己的東西,總覺得不好意思,對不住人家。這些都沒有錯,但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讓,有些東西一讓就永遠不會回來了,有些東西是你必須得到的,你不能沒有它,難道這你也要讓嗎?不是你的不要強求,但是你應該得的,就要努力去爭取。
  小強在一所省重點高中讀高三,還有兩個月就要高考了。
  這時候,班主任宣佈了一個消息:評選省級三好學生和市級三好學生的工作已經開始,每個人都有資格申請,只要你認爲自己足夠優秀。按照規定,被評爲省級三好學生的同學高考可以加五分,被評爲市級三好學生的同學高考可以加三分。
  應該說,這對小強來說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好消息,因爲小強的優勢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是學校千帆文學社的社長,在全國各大報刊發表了好幾十篇文章,已經出版過一部長篇小說,曾在學校做過簽名售書,爲此,全校師生沒有不認識小強的。另外,小強的成績在文科班名列前茅,最近幾次的月考成績都超出了往屆重點本科錄取分數線的好幾十分。小強的目標是美麗的廈門大學。
  有那麼一刻,小強產生了寫申請的念頭,可是當他看到那麼多人都爭先恐後地報名的時候,他放棄了這個念頭,他想,也許有人更需要加那麼幾分。而對於他,那麼幾分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會因爲那麼幾分而落榜。
  報名快要截止的時候,班主任找到小強,問他爲什麼不寫申請,如果沒有時間寫老師可以代他寫。小強委婉地拒絕了班主任的好意。
  小強的好友也來勸他:“你就那麼有信心?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本來是你的爲什麼不爭取呢!你到底怕什麼呢?怕爭不過別人嗎?退一萬步講,即使省級的三好弄不到,市級的三好也是鐵定的!”小強面對好友的勸說,仍然無動於衷,仍然是那個理由,有人更需要那麼幾分,而他不會因爲那麼幾分而落榜。
  高考結束了。同學們舒了一口氣。小強自我感覺良好,報志願的時候毫不猶豫地填了廈門大學。放榜那天,同學們奔走相告誰考取了哪所大學。而小強,在紅榜面前始終沒有找到自己的名字,最後通過電話查詢,才知道他落榜了。廈門大學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比他考取的分數多出三分,而這三分恰恰是市級三好學生所加的分數。
  一切都是天意。小強只能這樣安慰自己。因爲這個世界根本沒有後悔藥。
  小強不得不選擇復讀一年。
  正應了那一句“不怕一萬,只怕萬一”,這個世界變化無窮,很多事情我們都無法料到,爲什麼不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呢?今天,你認爲某些東西對你沒有用,所以你不去爭取,但明天呢?你能料到明天對你也沒有用嗎?
  機遇對我們來說只有一次,我們必須好好珍惜,錯過了就永遠失去了。是我們的東西就應該努力爭取,只有爭取過來後我們纔有機會繼續發展。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每個人都要爲自己以後的路積蓄力量。爭取自己應該得到的東西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幸福和運氣不會主動降臨到我們的頭上,要想擁有它,就必須主動爭取。
  小李和小楊是同班同學,大四的時候,兩個人同時去一家公司面試。
  小李是那種比較老實的人,在學校期間紮紮實實地學習各門功課,成績比較優秀。課外,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積累了不少經驗。小李還當過班長,也入了黨。
  相對小李,小楊就差多了,經常逃課,好幾門必修課還掛了紅燈。小楊沉迷於遊戲,他的大學畢業證書就是混出來的。但小楊就一點好,敢說,口才好。
  面試的時候,這家公司的人力主管拿出一套試題要他倆做,還好,題目很簡單,兩個人都順利通過了。
  第二天,公司約他們兩個去談待遇等諸項事宜。
  先是小李進去,不到幾分鐘就出來了。接着是小楊,半個小時纔出來。
  回家的路上,小李問小楊:“ 總經理跟你說了你的月工資多少了嗎?”
  “說了啊,”小楊有點自豪地說,“ 三險一金,每月3000元。”
  “這麼多啊!我的才2500元!這是怎麼搞的?”小李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同樣是新招進來的,我爲什麼比他低那麼多?更何況我的條件好多了!
  “你不會和這家公司有不同尋常的關係吧?”小李不甘心地問。
  “沒有啊。是我自己爭取的。剛開始的時候,他也只給我2500元,我覺得不夠,就據理力爭。最後就這樣了。你應該爭取才對    。你的條件比我好多了,應該爭取拿到4000元纔對!”
  聽小楊這麼一說,小李後悔不該讓總經理說什麼就是什麼,自己一句話都沒有說,就點頭答應了。
  小楊的高薪是自己爭取的,這樣的例子很有代表性。現在的公司對員工的待遇都實行保密制度,員工的待遇各不相同,即使是同時進來的員工待遇也有一定的差異。員工待遇的好壞全靠自己主動爭取,很少有公司主動給你開很高的工資或者加薪,如果你沒有意見,他們就認爲你對他們所提供的待遇很滿意。
  也許你正要進入一家新的公司,展開新的求職生涯。一旦確定這家公司真的需要你這位人才的加入,你就掌握了更多的談判空間,就可以爲自己爭取到更好的條件。首先,你必須瞭解市場的行情,儘量多蒐集相關的數據,瞭解類似職務的薪資水平如何。當對方提出薪資的時候,立刻回絕不合理的數目,然後提出你的理由以及數目,說明爲什麼應該得到更好的待遇。即使對方的提議讓你感到滿意,也不要立刻接受。至少要求對方給予2天的時間好好考慮,對方有可能因此感到些許緊張,如此一來便提高了自己的籌碼。根據對方提議的數字,要求多加10%是完全有可能的。當然你得提出具說服力的理由,證明自己無愧於這樣的待遇。這一切都需要你自己的爭取,小李吃虧就吃在這裏。
 
 
    正文 第28節:成人之美
    更新時間: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數:1660

  009 有時放棄競爭,成人之美
  唐朝有一個叫謝原的人,精通詞賦,善作歌詞,所作的歌詞在民間流傳甚廣。
  有一年春天,謝原到張穆王家做客,張穆王親自接待他。
  飲酒暢談之餘,張穆王讓自己的小妾談氏在簾子後面動情地彈唱。
  謝原仔細一聽,談氏唱的正是自己所作的一首竹枝詞。
  張穆王見謝原聽得十分出神,乾脆叫談氏出來拜見。
  談氏長得非常漂亮,她接着又把謝原所作的歌詞都唱了一遍。
  謝原十分高興,猶如遇到了知音,對談氏產生了愛慕之情。他站起來說:“承蒙夫人的厚愛,在下感激不盡,只不過夫人所唱的是在下的粗淺之作。我應該重作幾首好詞,以備府上之需。”次日,謝原即奉上新詞八首,談氏把它們一一譜曲彈唱,兩人配合得十分默契。這樣一來,謝原和談氏你來我往,日久生情,終於有一天,謝原向談氏表白了。談氏雖然心裏歡喜,但自知是張穆王的小妾,身不由己。
  於是,謝原親自去拜見張穆王,請求張穆王成全。
  照理說,世上的哪個王爺遇到這樣的事情都會大發雷霆,但張穆王卻哈哈大笑起來:“其實我早有此意了。雖然我也喜歡她,但你們兩個是天生的一對啊。一個作詞,一個譜曲,一個吹拉,一個彈唱,你說,這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嗎?”
  謝原沒有想到張穆王如此大度。
  後來爲報答張穆王,謝原把此事做成詞,談氏把它譜成曲,四處傳唱。張穆王成人之美的美名馬上傳播開來,很多有識之士都來投靠他。成人之美是孔子所提倡的一條重要的爲人原則。
  成人之美是一種氣度,一種胸懷,一種君子風範。這種風範也就是我們時下經常提到的紳士風度。只有當這種風範成爲每個人的自覺追求時,這個天下才會安定,這個社會纔會和睦。孔子正是用這種樂道好施、與人爲善的親和力,去感召籠絡一切人,去組合建立他所追求的人與人之間的理想關係。人與人之間的和睦共處,是每個時代都致力追求的。
  我們不能爲了競爭而競爭,有些競爭是必須的,有些競爭是可以放棄的,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今天我們成他人之美,明天他人就會成我之美。世界是一個和諧的世界,成人之美是這個和諧世界的最美的樂章。
  我們都知道《大長今》這部電視劇,裏面有很多成人之美的感人例子,尤其是裏面的皇帝中宗。由於中宗心事繁重憂心忡忡,因此長今時常勸中宗要敞開心扉,將自己內心的苦悶向最信任的人傾訴。中宗和長今接觸頻繁,漸生愛慕,尤其是當他知道長今就是多年前給他送酒的那個小姑娘時,更是覺得他和長今是緣分天註定。可是當他知道長今和閔政浩的緣分比他還要深的時候,心中升起了一股醋意。
  中宗問長今是不是喜歡閔政浩,長今點了點頭,這時候中宗就陷入了痛苦的深淵。他明確地告訴長今,他愛慕長今,但不會逼她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第二天,中宗約閔政浩比賽射箭,一時難忍心中的憤恨,想要一箭射死閔政浩,但是終於還是忍住了……
  中宗猶豫到底要不要封長今爲後宮,此時閔政浩求見,告知中宗他曾經打算和長今一起逃離宮廷,但是又回到宮廷來,是因爲長今想要發揮她的所長,繼續行醫,這是他愛慕長今的方式。他也懇求中宗愛惜長今的才華,不要封長今爲後宮,但是要任命長今做中宗的主治醫官。中宗終於下定決心,不畏一切艱難,任命長今爲正三品堂上官,下賜大長今的稱號,閔政浩則被流配到異鄉。後來,中宗的病情每況愈下,他祕密下令讓內侍府的人將長今送到閔政浩被流配的地方,希望兩人遠走他鄉,避免被朝廷官員追殺,因爲他知道自己再也無法保護長今了。
  一位高高在上的皇帝,因爲寬容和大度,終於使得長今和閔政浩有情人終成眷屬。應該說,作爲皇帝要得到一個宮女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了,但是他也知道,是自己的應該爭取,不是自己的也不能勉強,這就是中宗的成人之美。
  今天成他人之美,明天他人成你之美,不要事事都和別人爭,不要爲了點小事斤斤計較,有些東西該放棄的還是要放棄,不要捨不得,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正文 第29節:溝通就是力量
    更新時間: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數:2458

  010 沉默不是金,溝通就是力量
  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溝裏,住着一對老夫妻。
  妻子18歲時從外村嫁到丈夫家,兩口子相濡以沫,平靜地生活。妻子一直遵守着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好吃的好穿的都讓給丈夫。
  農家人做飯用的是大柴竈,燒出的米飯貼着鍋邊的一圈很硬,叫“飯焦”,中心部分很軟,叫“軟飯”。妻子自從嫁給丈夫的第一天起,總是把第一碗“軟飯”盛給丈夫,而自己卻吃硬硬的“飯焦”。這個習慣一天也沒有改變過。歲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過去了,孩子們也長大了,紛紛離開家到外面更廣闊的天地去謀生,而當初年輕的小夫妻,這時也已成爲白髮蒼蒼的老人。
  有一天,妻子又拿碗給丈夫盛“軟飯”,突然一個念頭在妻子的腦海中閃現:“憑什麼這麼多年我要吃‘飯焦’而他要吃 ‘軟飯’?自從我嫁給他到現在,我根本就不知道‘軟飯’到底是什麼滋味!想必一定比‘飯焦’ 好吃吧,今天我非要親口嚐嚐不可!”於是,妻子把“軟飯”放在自己面前,而給丈夫盛了一碗“飯焦”。
  丈夫看着這碗焦飯直髮愣,妻子不無怨憤地對丈夫說:“這麼多年來我總是把好吃的、嫩嫩的 ‘軟飯’給你吃,而你從來沒有說過一句感謝的話,憑什麼我總是吃 ‘飯焦’,今天我也要嚐嚐‘軟飯’!”
  可是,她沒有想到,丈夫聽了這話突然老淚縱橫:“孩兒他娘,我們下力氣做農活的人從小就愛吃這口‘飯焦’,可是自從你嫁給我之後,每次都給我盛‘軟飯’,我還以爲你也愛吃‘飯焦’呢,所以這麼多年一直忍着沒有告訴你。今天,你終於給我盛了一碗‘飯焦’,真是別提多高興了,沒想到……”
  妻子聽完丈夫的話也愣住了,原來自己多年的良苦用心都白費了。
  這對老夫妻就是由於缺乏溝通才導致這樣的結果,妻子以爲丈夫喜歡吃“軟飯”,而實際上丈夫喜歡吃“飯焦”。其實很多事情我們並不知道實情,而我們總以各種各樣的理由疏於溝通,認爲自己就是對的,結果往往吃力不討好,有時候還會引發矛盾和衝突。
  沉默並不是金,沉默無法解決問題。沉默!沉默!沉默!每一個習慣沉默的人在遇到表達自己的機會時都會不情願地保持沉默。可是他的心裏卻一直在說:說話!說話!說話!然而最後還是開不了口,因爲沉默是金。
  當沉默這種品質被廣泛弘揚的時候,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收斂了說話的慾望,東西可以亂吃,話絕對不能亂說,爲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只好保持沉默。可是沉默並沒有給我們帶來方便,我們的人生道路並沒有因爲沉默而變成坦途,相反還失去了鮮花和掌聲。表達是上帝賦予每個人的權利,上帝給我們一張嘴不僅僅是用來吃飯的,說話纔是最主要的目的。
  我們常常會說:“這個人不可理喻”,其實不是這個人不可理喻,而是我們做得不夠,我們沒有耐心,沒有誠心去理解他的行爲,他的想法。我們只是以自己的主觀判斷來下結論,結果當然是錯誤的。
  前一陣子有一個詞語非常流行,那就是“代溝”。說的是父母與子女,長輩與晚輩之間出現的不可逾越的溝壑,做父母的以傳統的思想來看待子女,對子女的所作所爲這也看不順眼那也看不順眼,而子女呢覺得自己就應該這麼做,父母那一套早過時了。於是,父母不理解子女,子女也不理解父母,代溝就這樣產生了。
  要想真正溝通,必須深入對方的內心世界,瞭解對方真正在想什麼,然後再對症下藥,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成爲一個成熟的人,一個受歡迎的人,希望自己在別人眼裏是重要的,是被人注意的;但是很多人並不懂得怎樣與別人溝通,或者是習慣了自己的溝通方式,不注意言行舉止,就往往取得與溝通前相反的結果,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和尷尬。
  和別人溝通,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善用詢問與傾聽。在對方行爲退縮、默不作聲或欲言又止的時候,可用詢問引出對方真正的想法,瞭解對方的立場、需求、願望、意見與感受。之後,專心地、耐心地聽對方講話,就會取得對方的信任,對方就會把自己的心裏話和內心感受告訴你。傾聽本身就表示你對對方的理解和尊重。在他人講話時,聆聽是一種禮貌和誠摯的表現。客觀地替對方着想,聽聽對方的內心感受,對於瞭解他人是十分必要的。即使你不同意他人的意見,也要聽他把話說完。
  相信自己,不卑不亢。成功人士,他們在與別人交流的時候都很自然大方,放得開,他們不隨波逐流或唯唯諾諾,有自己的想法與作風,但卻很少對別人吼叫、謾罵,甚至連爭辯都極爲罕見。他們對自己瞭解得相當清楚,並且肯定自己,他們的共同點是自信,日子過得很開心,有自信的人常常是最會溝通的人。
  理解對方,並做出你的迴應,點頭或者一個微笑。這樣做是表示你的友好,降低對方的戒備心,獲得好感,引發對方交流的慾望。設身處地爲別人着想,並且體會對方的感受與需要。由於我們的瞭解與尊重,對方也相對體諒你的立場與好意,因而做出積極而合適的迴應。適當地提示對方,產生矛盾與誤會時,如果出自於對方的健忘,你的提示正可使對方信守承諾;反之若是對方有意食言,提示就代表你並未忘記事情,並且希望對方信守諾言。
  應適時地告訴對方你的想法,除非你只想做一個純粹的傾聽者,否則交流就會失敗。因爲溝通是雙方的事情,如果對方在滔滔不絕地說,而你只知道點頭,一字不說,那麼對方就無法瞭解你的想法,你的願望就無法實現。直言無諱地告訴對方你的要求與感受,若能有效地直接告訴你所想要表達的對象,將會有效幫助你建立良好的人際網絡。但要切記“三不談”:時間不恰當不談,氣氛不恰當不談,對象不恰當不談。
  一定要抱一顆真誠的心,這是溝通當中最重要的技巧,也是不需要技巧的技巧。如果你的態度不誠懇會直接導致溝通的失敗。不要僞裝,不要以爲騙得了別人,一切只不過是自欺欺人。那些認爲溝通只不過是技術上的東西的人是十分愚蠢的。所有的技巧只不過是增加溝通成功的砝碼,而不是決定因素,如果是實在覺得技巧很煩人,那麼幹脆你就帶一顆真誠的心,輕裝上陣吧。
 
 
    正文 第30節:不要鋒芒太露(1)
    更新時間: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數:1649

  011 與大多數人保持一致,不要鋒芒太露
  初入職場的人,尤其是剛剛畢業的學生,個性比較強烈,認爲做什麼事情都要做到最好,越顯示自己的能力就越能夠得到老闆和同事的尊重。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顯然有這種想法的人把職場當作了學校,在學校裏我們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才華,展現自己的個性,沒有人會怪你,因爲你和你的老師、同學沒有根本的利益衝突。但職場不是學校,職場不是一個純粹的言論自由、做事自由的場所,因爲你和你的同事、老闆在很多時候都處於一種利益相關的關係之中,如果你事事佔了先,難免會被其他的同事疏遠甚至拋棄。如果你得不到老闆與同事的支持和認可,你能力再強又有什麼用呢?一旦你處於孤立無援的地位,你就有危險了。
  曉軍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到報社應聘編輯一職,在向主考官展示自己發表過的作品後,又說自己擅長策劃,有領導才能,是編輯部主任的最佳人選,並將報社目前的辦報方式說得一無是處。但是那位負責招聘的正是編輯部主任,因此第一關就沒有讓曉軍通過。
  誰都希望剛開始的時候就給單位留下良好的印象,這沒有錯,但要把握適度,做得過火往往得不償失。曉軍給我們的教訓就是:對於選定的職位,只表現出自己勝任那一職位的能力即可。不要鋒芒太露,還沒有進入職業就先樹敵,這對你有百害而無一利。
  中國有很多古語警告我們爲人處事不要太鋒芒畢露,槍打出頭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保護我們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與大多數人保持一致,否則,你就會遭遇到危險。
  秦朝的宰相李斯,因出人頭地而被嫉恨,因權高而被害死。倘若當初不上《諫逐客表》,聞“逐”而走,默默無聞,何落如此悲慘結果?趙高之輩,少能無德,出頭之心更迫,置人死地而後自己平步青雲。持槍打鳥者,必有肉吃。然而,趙高最終也被送上了絞刑架,因爲他也變成了“出頭”之人。倘若他懂得“出頭”之害,也許就收手不幹了。誰出頭,誰就要擔上被“槍打”的風險。
  要知道,一旦進入職場,我們就已經不再是校園那個個性飛揚的大學生了。我們是否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在學校時,如果你真的很有才華,你的同學會很大方地誇讚你是“才子”,而當你身處職場時,即使你再有能力,你的同事都不會真心地誇讚你。爲什麼會這樣,理由很簡單,在學校,你的才華並沒有干涉到別人的利益,而在同一單位,你有能力,你表現突出,你的同事就勢必會顯得沒有能力,那麼他的待遇等都會因爲你的表現受到影響。
  所以,在職場,做什麼事情都不要鋒芒太露。適當表現一下,可以給新單位留下良好的印象;但是一定要把握一個度,爲人處事不可做得太絕,這個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世上每個人皆需依賴衆生才能生存,只有在和諧平衡的情形下,方能向前發展。不要急於提意見,更不要越位。讓上司、同事消除戒心,要懂得先保護自己,收斂銳氣等待時機,切忌以自我爲中心。
  阿標在一家週刊工作,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記者,敏銳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口才以及行雲流水般的文筆常常使他的報道趨於完美。他策劃的選題常常是週刊的頭條,發表後常常會引起轟動。
  鑑於此,週刊一旦有什麼重大選題都交給阿標,阿標也從不推辭,認爲能者多勞。起初一兩次也沒什麼,次數多了,同事就不滿了,認爲阿標太囂張,好的選題老是自己霸佔,從不給別人一個表現的機會。漸漸的,阿標被同事疏遠了。但阿標不以爲然,他覺得一個有能力的人,一個卓越的人,就應該顯得與衆不同。
  有一天,週刊記者部主任辭職了,週刊需要挑選出一個新的主任。週刊高層決定採用民主選舉的方法,讓所有員工投票選出自己心目中的主任。阿標當時非常有信心,認爲主任非他莫屬,因爲處於同一級別的同事沒有誰比他更優秀了。然而,讓阿標想不到的是,沒有一個人選他,大多數人把票投給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
  更慘的是,新上任的主任再也沒有把週刊的重點選題交給阿標負責,而只讓他負責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阿標由失落到失望,最後不得不辭職了。
 
 
    正文 第31節:不要鋒芒太露(2)
    更新時間: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數:1415

  阿標的經歷給我們的教訓是,在追求優秀與卓越的同時,千萬不要過分張揚,否則只能給自己、給工作帶來障礙。
  不是有一句話說“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嗎?做事的時候要紮紮實實盡力做好,但也不要搞得沸沸揚揚,唯恐沒有人知道你在做這件事。做人要低調一些,做事要考慮別人的感受。在需要關心的時候關心同事,在工作上該出力的時候全力以赴,纔是聰明的表現。而那些見縫插針、一有機會就刻意表現自己的人會給人一種矯揉造作的感覺,一定得不到大家的喜歡。
  有的人做出了點成績,總是在同事面前談論,甚至還藉此來貶低別人,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優越性。這種做法是最愚蠢的,你是怎樣的人,你做事怎麼樣,大家心知肚明。即使你思路敏捷,口若懸河,說得再好也不會改變你在同事心中的印象,只會讓人感到厭惡,他們也不會接受你的任何觀點和建議。總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處處想顯示自己的優越感,希望從而獲得他人的敬佩和認可,結果卻失掉了在同事中的威信,這樣做實在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不可否認,自我表現是人類天性中最主要的特點,每個人都希望展現自己美好的一面。人類喜歡表現自己就像孔雀喜歡炫耀美麗的羽毛一樣正常。但是前提是,你所表現的是真實的美,就好比孔雀開屏一樣,人們不會說孔雀在炫耀自己,因爲那是真正的美,而刻意的自我表現會使熱忱變得虛僞,自然變得做作,最終的效果還不如不表現。因此,人們把那種過於自我表現的人譏諷爲“老孔雀”。很多人在跟同事們聊天時,總喜歡以自己爲中心,突顯自己,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恰當、自然、真實地展現你的能力和才華值得讚賞,只知刻意地自我表現則是最愚蠢的。卡耐基曾指出,如果我們只是要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使別人對我們感興趣,我們將永遠不會有許多真實而誠摯的朋友。在職場,要想與衆不同,得到同事的肯定和老闆的賞識,的確需要適當表現自己的能力,讓同事和上司看到你的過人之處。但很多員工往往陷入這樣的誤區,那就是在錯誤的時間地點表現自己,不知什麼是收斂,結果往往在職場競爭中輸得莫名其妙。同事之間處在一種隱性的競爭關係之下,如果一味地刻意表現,不僅得不到同事的好感,反而會引起大家的排斥和敵意。一個聰明的員工在成功地做完一件事時會謙虛地說:“功勞是大家的。”一個蹩腳的員工在成功地做完一件事時卻喋喋不休地說着自己如何辛苦如何努力才把事情做完。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表現自己,使自己獲得一份好的工作和回報是無可厚非的。但是,表現自己要分場合、分方式。表現自己的時候,態度一定要誠懇,儘量不要讓你的表現看上去矯揉造作,好像是做樣子給別人看似的。特別是在衆多同事面前,如果只有你一個人表現得特殊、積極,往往會被人認爲是故意推銷自己,常常會得不償失。當然,除了在得意之時不要張揚外,即使在失意的時候,也不能在公開場合下向其他人訴說上司的種種不對。要是這樣,不但上司會厭煩你,同事們更會對你不屑,你以後在單位的日子肯定不好過。最好的選擇就是,與大多數人保持一致,然後適當地表現自己。
  法國哲學家羅西法古有句名言:“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現得比你的朋友優越;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優越。”職場上,聰明的員工對自己的成就總是輕描淡寫,謙虛,不張狂,愚蠢的員工則大聲喧譁,譁衆取寵,結果衆叛親離。你願意做聰明的員工,還是做愚蠢的員工呢?你自己選擇吧。
 
 
    正文 第32節:不要變成敵人
    更新時間: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數:2718

  012 即使不是朋友,也不要變成敵人
  在職場上混久了的人都有這樣一個深刻的體驗,要想和同事成爲掏心窩的朋友是很難的,與同事的關係多是利益關係,有共同利益的就統一戰線,沒有共同利益的就井水不犯河水,有衝突利益的就針鋒相對。今天兩個人在一起工作,有說有笑,明天也許就各奔東西。職場缺少真正的友誼,這也是職場人士不想工作,在工作中得不到快樂的原因之一。但是,爲了更好的生活,我們還得工作。如果你想在職場上一帆風順,法寶就是,無論是誰,即使是你非常討厭的人,如果成不了朋友,也不要變成敵人。因爲,誰也無法料到明天將會怎樣。
  這是我們經常犯的一個錯誤:只和與自己有利益相關的人交朋友,對與自己利益無關的人不聞不問,看不上眼的甚至還和他作對。結果,我們就在這摔了大跟頭。
  某樓盤售樓小姐小張來公司已經快一個月了,一筆單都沒有籤。小張心急如焚,如果到月底還賣不出一套房,就要被老闆炒魷魚。公司實行的是末位淘汰制,非常殘酷。
  這天,來了一位大客戶,他暗示小張想要購買一套商務寫字間。
  小張信心十足,暗下決心一定要拿下這筆業務,如果成功了,不但不會炒魷魚,還會得到很高的提成。
  因此,面對客戶各種各樣的提問,小張極其耐心地爲他解答,有的問題客戶問了一遍又一遍,要是平時小張早就翻臉了。
  小張看時機已到,就禮貌地問:“請問先生現在可以去簽單了嗎?”
  哪知客戶馬上回答道:“我不買……”
  還沒等客戶把話說完,小張就氣不打一處來,自己費了多少口舌他竟然說不買!這不純粹是拿我開涮嘛!小張憤怒地說:“你這人怎麼這樣。不買在這裏瞎湊什麼熱鬧?你知道你耽誤了我多少時間!真是氣死我了!”
  等小張發泄完了,客戶接着說:“沒有想到你的素質這麼差。今天我來這本來就是爲朋友看房的,是我的朋友要買。本來我已經打算向我的朋友推薦這裏了,但現在你既然這樣說,我想我只好另做打算了。”
  小張後悔不已,想挽回這次損失,但爲時已晚,客戶已經揚長而去了。
  有的銷售人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一旦沒能與顧客達成交易,就翻臉不認人,把朋友一下子變成敵人,態度來了一個180度的轉彎,往往導致更大的損失。小張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小張的故事告訴我們,如果成不了朋友,也不要變成敵人,買賣不成仁義在。這次失敗了,下次或許會成功。不要放棄任何機會。如果變成敵人,你就永遠沒有機會了,甚至還會招來禍害。
  我們再來舉個例子,你是怎樣對待公司裏的那些一般的行政人員的呢?你可能會這樣想,我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公司裏只要盡心盡力,贏得上司的賞識和老總的歡心,加薪提升就指日可待了,而對那些普通的員工,沒有必要給予應有的尊重和禮貌,平日對他們指手畫腳,急躁起來甚至會對他們頤指氣使,拍桌瞪眼。朋友,如果你是這樣想的,勸你趕快停止。你應該明白,有些辦公室人員的職位雖然不高,權力也不怎麼大,跟你也沒什麼直接的工作關係,但是,他們所處的地位卻非常重要,他們的影響無處不在。他們的資歷比你高,辦公室風浪經歷的比你多,要在你身上找點毛病、失誤,實在是易如反掌。所以,即使你不喜歡他們,也不要得罪他們,他們的潛能會讓你大吃一驚,甚至影響到你的業績和升遷。
  小安是一個嫉惡如仇的人,性子比較直,有什麼說什麼,看誰不順眼就說誰。
  有一次,單位裏來了一個新同事,做信息工作。小安一點也看不慣這位新同事,因爲他整天在上班的時間天南海北的瞎扯。其他人也沒怎麼樣,有的人隨便附和幾句,有的人充耳不聞,只有小安見一次說一次。小安的另外一個同事勸小安,能忍則忍,不要管那麼多閒事,以免日後招來麻煩。但小安卻固執己見,認爲像他這樣的人就應該被解僱。有幾次,小安態度惡劣地警告新同事上班的時間不要大聲喧譁,新同事表面上接受小安的意見,但私下裏卻懷恨在心,並伺機報復。
  突然有一天,小安被老闆叫到辦公室,老闆說:“你被解僱了。”
  小安莫名其妙,老闆於是把小安上網聊天時的一次聊天記錄調了出來,小安全明白了,在那次聊天時小安說了老闆的一些壞話,結果被新同事發現了,他爲了報復小安就把聊天記錄調出來發給了老闆。
  在信息時代裏,信息就是公司的資本和生命,小安恰恰忽略了這一點,覺得新同事只不過是一個信息技術人員,怎麼也不會與自己發生什麼關係。實質上,新同事不僅管理全公司的電腦系統,而且還掌握着公司最機密的資料,當然包括你的一切祕密。只要他們動一動手指,你的所有資料他都會瞭如指掌,但到那時再明白可就太晚了。
  所以,對公司裏任何一個人都不要等閒視之,即使成不了朋友,也不要成爲敵人,尤其是對以下幾種職務,更要小心。
  財務。財務掌握着經濟大權,你的工資就出自財務之手。別以爲財務部門只是做做財務報表,開開單據。在以數字化生存的時代裏,財務部門的統計數據,決定着你的預算大小和業績優劣,財務人員已經從傳統的配角逐漸走入參與決策的權力核心,他們對各個部門業務的熟悉程度簡直會讓你大吃一驚,而對金錢的斤斤計較也使得老闆對他們言聽計從。如果你得罪了他們,那你就沒有好果子吃了,他們會找你的麻煩。也許問題最後會得到解決,但因爲這個消耗自己的精力可謂得不償失。
  人事。你的第一份簡歷是通過他們的手中傳給老闆的,進入公司要靠他們,求得生存也靠他們,加薪提升更要靠他們,因爲他們無處不在,偶爾遲到、早退也許不算什麼,但是隻要他們想,隨時隨地都可以揪你的小辮子。因爲他們是老闆的忠實下屬,你的一切行動他們瞭如指掌,然後每個月如實彙報給老闆。如果你得罪了他們,他們可能會添油加醋地把你的壞表現說給老闆。
  祕書。這是一個敏感而又存有爭議的職務,但你完全沒有必要對祕書有什麼看法,你只要表現出對她應有的尊敬就可以了。除了行政和業務主管,祕書絕對是公司的一號人物。他們是老總的親信、參謀,得罪了他們,簡直性命攸關,只要他們在老總面前隨便說上幾句,你的多年努力就會毀於一旦。
  心腹。每個公司或多或少都有一兩個老闆的心腹,他們可能是老闆的昔日同窗好友,可能是童年夥伴、鄰居,甚至可能是老闆的太太、親戚,老闆對他們很信任,對他們的意見很重視,如果你得罪了他們,他們往老闆那奏上一本,那你就完了。
  除了上面這些,公司裏還有很多特殊人物需要我們特別注意。其實,我們不必恐慌,說白了就是一句話,即使你不喜歡不想和他成爲朋友,也切記不要讓他成爲你的敵人。如果你這樣做了,你就可以相安無事了。
 
 
    正文 第33節:忠誠是一種智慧
    更新時間: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數:2169

  013 忠誠不是“傻”,而是一種智慧
  在企業中,忠誠和能力孰勝一籌呢?能力是一個人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可是對於老闆來說,有能力的員工不止一個,他們更看重員工的忠誠。企業不歡迎不忠誠的人,即使他有能力。如果有能力,卻沒給老闆留下忠誠的印象,這樣的員工最可能遭到老闆的猜忌。
  老闆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不忠誠。在老闆眼裏,忠誠是一個員工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質。如果員工不忠誠,怎麼能夠把事關公司發展和前途命運的大事託付給他呢?一個員工能力可以有所欠缺,但在忠誠上卻容不得一絲瑕疵。如果一個員工被老闆發現了不忠於公司的痕跡,他在這個公司的發展前景一定會黯淡無光,他個人的人生和命運也會受到不好的影響。
  職場上是典型的忠誠勝於能力。能力是進入公司謀求發展的敲門磚,沒有能力不會得到認可,更不會被委以重任砥柱中流;忠誠是職場生存穩步做大的護身符,沒有忠誠不會得到上司的青睞,更不會被安排要職步步高昇。最佳的狀態是忠誠和能力並重,這樣的員工老闆最喜歡;退而求其次,能力差一點但絕對忠誠,這樣的員工老闆會很放心;再次,只有忠誠,沒有能力,這樣的員工老闆也不會虧待;最次,有能力但不忠誠,或者既沒能力也不忠誠,這樣的員工走到哪裏都不會得到重用,而且會遭到老闆的防範和猜忌,影響前途。
  有一個實力強大的家族企業,董事長已經很老邁了,身體狀況一天不如一天。爲了使自己的家族和企業有一個放心的託付,他決定從兩個兒子當中挑選一個作爲自己的接班人。
  大兒子叫能力,二兒子叫忠誠。有一天,他們被叫到父親牀前,父親語重心長地對他們說:“我老了,上帝在召喚我,可是爲了家族和事業,我不得不停留。我將從你們兩個之中選擇一個接替我。從今天起你們每人負責一個子公司,效益突出者就是我的接班人。”
  大兒子能力回到該他負責的公司裏尋思,父親已經年邁了,等他老死後遺產一定會和忠誠平分,那樣的話我能拿到多少呢?於是他便把企業名下的很多資產轉化爲自己的私人財產,但又巧用手段使自己負責的公司的淨利潤增加了。
  二兒子忠誠回到該他負責的公司裏尋思,父親已經年邁了,我要把他的事業發展得更大,讓父親安心。於是,忠誠每天都很忙碌,把公司的資產清清楚楚做了覈算,並撰寫了詳細的資產收益報告。在他的努力下,公司的淨利潤得到了很大的增加。
  一個月後,他們倆被叫到父親牀前,牀邊的椅子上坐着公司的首席律師。父親說:“我最後決定讓我的二兒子忠誠繼承財產和家業,大兒子能力營私舞弊,轉移資產,沒收其應得的家產。請律師幫忙作證和核實。”
  大兒子能力一聽癱倒在椅子上。原來,兩個兒子的公司裏都安插了老董事長的觀察員,他們的一舉一動父親都瞭如指掌。
  最後董事長選擇了忠誠,拋棄了能力。能力也許是因爲太有“能力”了,以至於到了弄巧成拙的地步。董事長不能容忍自己的繼承人對自己不忠的行爲,所以“能力”犯了猜忌,最後失去了自己應該得到的。正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而忠誠不會這樣,他一門心思忠於公司,並在忠心的支撐下把自己掌管的工作完成得讓人滿意,因而獲得了巨大的回報。
  一個員工能力再強,如果他不願意付出,他就不能爲企業創造價值;而一個願意全身心付出的員工,即使能力稍遜一籌,也能夠創造出最大的價值來。這就是我們常常說的“用B級人才辦A級事情”,“用A級人才卻辦不成B級事情”。
  大凡優秀的人才,總希望成就優秀的事業,突顯自身的價值。那麼,是不是所有的優秀人才都能夠成就優秀的事業呢?答案是否定的,根本原因在於:不能“成功”的人缺乏一種最重要的能力和品德——忠誠。
  環顧我們的四周,不難發現在很多人眼裏,忠誠已經成爲“傻”和“無能”的代名詞,在他們心中,忠誠的對象只有自己。當然,在某些時候,摒棄忠誠、搬弄小智,能夠得到暫時的利益,但是,從長遠的角度出發就會得不償失。企業和員工是一個共生體,企業的成長,要依靠員工的成長來實現;員工的成長,又要依賴企業這個平臺來實現。企業興,員工興;企業衰,員工衰。現在大多數優秀企業在用人標準上都把忠誠作爲識人、用人的首要標準,然後纔是個人的能力和素質。
  所有公司無一例外地希望吸納忠誠的職員,沒有任何一個組織願意使用一個缺乏忠誠的人。只有忠誠的人,纔有資格成爲優秀團隊中的一員。缺乏忠誠的人,就會失去發揮才能的舞臺,成就不了事業的同時,也成爲懷才不遇的人。
  所以,作爲一名員工,忠誠往往比能力更加重要。如果每個員工都能做到這一點,在本職崗位上恪盡職守,領導在與不在都一樣,盡職盡責地做好每一項工作,這無疑是企業最大的福祉,也是員工走向自己職業生涯成功彼岸的起點。
  世界知名的IBM公司,老員工的比例已經超過百分之八十,他們用忠誠和努力,造就了IBM今天的霸主地位,自己也從中得到了更加豐厚的回報。在這個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裏,忠誠已經成爲每個人安身立命之本,成爲求生存、謀發展的重要能力和首要條件。
  當然這裏並不鼓勵愚忠。愚忠是愚蠢的、盲目的和有害的。忠誠也要有智慧,不是愚忠、傻忠和癡忠。人要忠誠也要智慧,忠誠與智慧並重才能獲得雙贏的結局。
 
 
    正文 第34節:不要苛求絕對公平
    更新時間: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數:2556

  014 不要苛求百分百的公平
  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些現象:沒有能力的人身居高位,有能力的人懷才不遇;做事做的少或者不做事的人,拿的工資要比做事的人還要高;同樣的一件事情,你做好了,老闆不但不表揚還要對你雞蛋裏挑骨頭,而另外一個人把事情做砸了,還得到老闆的誇讚和鼓勵……諸如此類的事情,我們看了就生氣,會理直氣壯地說:“這簡直太不公平了!”
  公平,這是一個很讓我們受傷的詞語,因爲我們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在受着不公平的待遇。事實上,這個世界上沒有百分百的公平,你越想尋求百分百的公平,你就會越覺得別人對自己不公平。
  美國心理學家亞當斯提出一個“公平理論”,認爲職工的工作動機不僅受自己所得的絕對報酬的影響,而且還受相對報酬的影響,人們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把自己付出的勞動與所得報酬同他人相比較,如果覺得不合理,就會產生不公平感,導致心理不平衡。
  還沒有進入職場之前,還在校園裏做夢的時候,我們以爲這個世界一切都是公平的,不是嗎?我們可以大膽地駁斥學校裏面的一些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如果老師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我們可以直接提出來,根本不用害怕什麼。在別人眼裏,你是“有個性”和“有氣魄”的人。但是,進入職場之後,“人人平等”變成了下級和上級不可逾越的界限,“言論自由”變成了儘可能地服從。如果你動不動就對公司的制度提出質疑,或者動不動就和老闆理論,到頭來往往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對於職場上種種不公平的現象,不管你喜不喜歡,都是必須接受的現實,而且最好主動地去適應這種現實。追求公平是人類的一種理想,但正因爲它是一種理想而不是現實,所以作爲職場新人,你除了適應別無選擇。不管你在學校成績多麼優秀,才華多麼橫溢,當你離開學校進入職場之後,你與其他的人並沒有什麼兩樣,只是一個普通的新人而已。
  小黃和小李同一天進公司,被安排在同一個部門。
  剛開始的時候,小黃和小李沒有什麼兩樣。一週上五天班,早上九點上班下午六點下班,上下班打卡,遲到早退要扣工資,有事不來要向人力部門請假。
  一個月後,小黃髮現小李變了,最大的變化就是經常不來上班,小黃以爲小李有什麼事情而不來上班,也沒覺得什麼。但偶然的一次,在公司上QQ聯繫一筆業務的時候發現小李也在線。小黃出於好奇就問小李:“你今天怎麼不來上班呢?有事嗎?不來上班要扣工資的呢!”小李只是說自己有事並沒多說什麼。小黃出於好意問小李要不要自己替他請假,小李直截了當地告訴他不用,他不來上班從來就沒有請過假。
  等到發工資的那一天,小黃留意了一下,發現財務給小李的工資和自己一模一樣,也就是說這一個月小李遲到早退不來上班沒有扣一分的工資。
  小黃開始納悶了,他想,難道是公司的制度有所變化?於是,他也學小黃,一週只來幾天,其他的日子幹別的事情去了。到了月底發工資的時候,小李大吃一驚,自己的工資被扣掉了一半!理由是,他有一半的天數沒來上班。
  小黃很生氣,他覺得太不公平了,氣呼呼地找財務理論。財務叫他去找老闆,她沒有權利,只是按規定辦事。
  這時候,和小黃關係不錯的一個老員工偷偷地告訴他:“你別去找老闆了。你還不知道嗎?小李是他的外甥!”
  小黃聽了這話,嚇出一身冷汗,原來如此!幸好還沒去找老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從此以後,小黃再也不苛求所謂的公平了。
  一味追求公平往往不會有好結果,有時候,你所知道的表象,不一定能成爲你申訴的證據或理由,對此你不必憤憤不平,等你深入瞭解公司的運作文化,慢慢熟悉老闆的行事風格後,也就能夠見慣不怪了。
  實際上,絕對的公平並不存在,不僅是職場,其他領域裏也是一樣,這個世界不是根據公平的原則而創造的。譬如,老鷹吃蛇,蛇又吃鼠,鼠又吃糧食……只要看看大自然就可以明白,這些受到威脅的弱者永遠是不公平的,強者生存,弱者滅亡,優勝劣汰,沒有公平可言。一味地追求絕對的公平,只會導致心理嚴重失衡,使自己變得浮躁不安。
  與上文中的小黃有同樣遭遇的還有小夏。小夏費了很大的周折才進了一家大型國有企業。有一天,小夏他們樓層的鍋爐熱水器壞了,喝開水要到樓上去打。這樣,每天提熱水壺上樓打開水自然成了小夏分內的事,因爲小夏是剛來的,又是一個年輕人,所以大家都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這天上午,小夏到外面辦事去了,中午回到辦公室渴得不行,想喝點水,於是他揭開熱水壺蓋,一看,裏面空空如也。小夏很生氣,大聲說從明天起輪流打開水,他不能一個人承包。沒人響應。於是,第二天早晨上班後他也不打開水了。結果可想而知,當天中午他就被領導叫到辦公室訓斥了一頓,說他太懶惰,這點小事也不願意做。
  應該說,這事對小夏的確不公平,但在現代職場上,永遠也不會有絕對的“公平”出現!道理很簡單,無論社會進步到什麼程度,企業管理如何扁平化,企業內部永遠是個金字塔結構。既然是個金字塔,就必然會有上下之分,就必然會有不平等的現象存在。企業作爲最大利潤謀求者,與追求“公平”相比,它更喜歡“效率”。在一個公司內部,如果沒有適當的等級制度和淘汰制度,它就會因爲自己的“仁義”而失去競爭力,就會在競爭中遭到淘汰。因此,在現實生活之中,永遠不會出現你想象中的那種“公平”。
  既然這樣,我們該怎麼辦呢?
  首先我們要擺正心態,不必事事苛求百分百的公平,否則就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對生活中的小事看開一點,不要斤斤計較,對已經過去的事情不要耿耿於懷,把精力和時間放在創造新的價值上。這樣,就單個事情來說不一定公平,但從整體上來說就公平了。另外我們還可以設法通過自己的奮發努力來求得公平。如果你覺得不公平就放棄努力,那你就錯了。領導的眼睛是亮的,今天不給你公平,是因爲你還沒有達到給你公平的要求,只要兢兢業業,相信總有一天,你的老闆會給你想要的公平。最後,我們還可以改變衡量公平的標準。公平是相對而言的,衡量公平的標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當你換個角度來看問題時,你會發覺自己得到的比失去的要多。不公平是一種進行比較後的主觀感覺,因而只要我們改變一下比較的標準,也能夠在心理上消除不公平感。
 
 
    正文 第35節:和老闆保持適當距離
    更新時間: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數:1979

  15 和老闆保持適當的距離
  作爲一個員工,老闆關係着我們的切身利益,升遷、加薪、休假等各種待遇都掌握在他的手上,和老闆搞好關係是每個員工都必須要做的事情。要和老闆搞好關係,和老闆保持適當的距離是很重要的。
  如何與老闆保持適當的距離,向來是職場新人的一大困擾。
  有很多人訴苦,如果不和老闆打交道,老闆就不會了解你,老闆不瞭解你,也就不會信任你,不信任你自然就不會重用你。而如果和老闆交往甚密,老闆會懷疑你的能力,同事會說你阿諛奉承,會在無形中失去許多同事的信賴。
  黃小姐是一家貿易公司的總經理祕書,總經理不惑之年,成熟穩重。黃小姐的好友曾開玩笑說黃小姐和她的老闆是“郎才女貌”。但是黃小姐卻非常理智。她說靠與總經理過於親密而擡高身價,實爲對自己的蔑視,也會被人瞧不起。出於工作需要,黃小姐要關心總經理的身體,比如及時提醒他吃飯等等,但是黃小姐對這種出於善良本能的關心把握得非常有度。在與總經理的日常交往中,太過私人的話題黃小姐儘量避及,諸如總經理與妻子吵架之類的事從來不打聽,一些非集體性質的活動也儘量不與總經理一同參加。既要和老闆適時溝通,在工作中默契地配合,又要保持適當的距離,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這是黃小姐做祕書的訣竅。有了這些訣竅,黃小姐在工作上不斷取得進步。
  之所以要和老闆保持適當的距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老闆畢竟是老闆,他需要一種絕對的權威,需要下屬對他的認可、敬畏和服從。這也是一個老闆的價值和尊嚴所在。有些人認爲只要和老闆像朋友一樣相處就會安然無恙,實質上是走入了一個誤區。
  唐小姐和她的女上司張女士非常合得來,不光在工作上珠聯璧合,就是愛好也驚人地相似。比如她們喜歡用同一牌子的化妝品,喜歡酒吧,喜歡看王家衛的電影……爲此兩個人在一起的時間也就多一些。有一次,兩人不約而同地穿了一件不同款式卻絕對風情萬種的春衫,她們在更衣室相遇,嬉笑着互罵彼此是妖精,於是唐小姐私下裏就稱張女士“老妖精”,張女士也樂着回一句“小妖精”。
  辦公室本是多事之地,她們的親密自然招致了別人的非議。張女士從此留了心,她想慢慢疏遠和唐小姐的距離,可是唐小姐卻沒有意識到這點。一天,張女士在自己的辦公室裏接待一位客戶,唐小姐敲門後進來,以爲沒有別人就衝着她問:“嗨,老妖精,今天晚上去看電影怎麼樣,我搞到了兩張票。”張女士的臉色立刻很不自然,只說了一句:“你風風火火的像什麼樣子?這是在辦公室。”唐小姐這才發現在那張寬大的黑色沙發裏,坐着一個穿黑風衣的瘦小的老頭。不久,唐小姐被調到市場部做統計,離開了這份自己十分喜歡的人事勞資的工作。
  可見,與老闆的親密關係不一定會成爲自己的保護傘,相反,有時會給自己帶來負面影響,想必這是唐小姐在當初走近張女士時所沒有料到的。
  那麼,我們該如何與老闆保持適當的距離呢?以下是一些建議:
  減少單獨在一起的時間。比如吃飯、逛街、去俱樂部、一起回家等。如果老闆邀請你,但又不是非去不可,你大可善意地拒絕。老闆其實並不喜歡隨便的員工,大多數時候,他邀請你是在試探你。
  減少開玩笑的機會和次數。和老闆開玩笑被看作是禁忌遊戲,很多老闆不適應自己的下屬對自己開玩笑,事實上,對老闆開玩笑也是一種不尊敬老闆的行爲。頻繁的玩笑會讓別人以爲你們的關係非常親密,老闆會覺得你太輕浮,有失對他的尊重。
  不要牽扯到上司的生活裏,如果他經常需要你幫忙做一些私事,最好還是找個站得住腳的理由,巧妙回絕爲佳。注意千萬不要窺視領導的家庭祕密、個人隱私。你可以去了解上級在工作中的性格、作風和習慣,但對他個人生活中的某些習慣和特點不必過多瞭解。
  不要在上司的辦公室裏一談就是半天,哪怕是爲了工作,以免給他人留下 “你是他的心腹”的印象。其實你不妨用報告或E-mail的形式彙報工作和提出建議。
  如果是異性上司更要慎重,不要和異性上司有不清不白的關係,也不要讓同事誤會你和上司有不清不白的關係。
  瞭解領導的主要意圖和主張,但不要事無鉅細,明瞭到他每一個行動步驟和方法措施的意圖是什麼。這樣做會使他感到,你的眼睛太亮了,什麼事都瞞不過你,那麼他工作起來就會覺得很不方便。
  上司之所以不願意與部屬關係太密切,主要是顧忌到私人關係、私人感情超過了工作關係,會對領導產生不良的影響。其次,他擔心你對他的思想感情,包括個人隱私過分了解,會降低他的威信。同時,任何領導在工作中都要講究方法,講究藝術,講究一些措施和手段,如果員工把一切都知道得一清二楚,這些方法、措施和手段就可能會失敗。
  無論什麼時候,認清這幾點,你就知道應該如何把握自己與上司的距離了。
 
 
    正文 第36節:老闆永遠是老闆
    更新時間: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數:1972

  016 老闆永遠是老闆,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尊重老闆
  和老闆相處最重要的一點是,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尊重老闆,因爲你無法改變的一個事實是,他是你的老闆,除非你不想幹了。
  如何尊重老闆,首先要從細節上做起。比如開會時,不要隨意打斷老闆的發言,也不要忙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會客的時候,不要搶在老闆的面前喋喋不休;老闆來視察工作,一定起身迎接,老闆最惱火的是那些目中無人,看見老闆來了無動於衷只做自己事情的人,這樣的員工肯定得不到老闆的賞識;一同乘車,不要先於老闆上車;不要在老闆生氣的時候說出你的想法,即使他有明顯的錯誤也不要急於糾正,等過了緩衝期再適時提出。
  劉先生在一家銷售公司供職,是總經理的助理。
  一個客戶來公司,酒足飯飽後要離開。陪同人員建議送點禮品給客戶,劉先生請示老闆,老闆剛剛喝過酒,說:“要什麼禮品?”劉先生闡述了客戶的重要性,可老闆堅持說,送件300元錢左右的西服就可以了。
  老闆的命令必須遵循。劉先生準備了幾套300元錢左右的西服。可實在看不過去,人家客戶也都是有身份的人,像這樣的低廉貨實在拿不出手。但老闆在氣頭上,說什麼也沒用,可第二天客人要走,到時候再準備就遲了。於是劉先生暗自準備了幾套高檔點的西服,放在車上。
  第二天在客戶住的賓館見面時,總經理第一句話就問劉先生:“禮品準備好了嗎?”
  “按您的意思都準備好了,300元錢的西服。”
  “這哪拿得出手啊?趕快去換!”一晚上老闆就變卦了。
  幸好劉先生昨天晚上就準備好了,於是把車開出去繞了一圈,就回來了。
  總經理誇讚劉先生能幹。但是,當時如果劉先生和總經理據理力爭說不能送300元錢左右的西服,那麼結果將是另外一個樣了。劉先生的聰明之處就在於,無論何時何地都尊重老闆的決定。
  所以不要和老闆爭辯什麼。無論在公司內外,都要讓人感覺你和老闆是有等級的。不要說社會人人平等,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在地位上是不平等的。老闆需要等級,一旦老闆覺得你和他沒有了等級,你的職業生涯也就到頭了。
  我們再來看另外一個反面的例子:
  有個雜誌社給一個作家做了一期專訪,雜誌出來以後,這個作家收到了一本樣刊,他想多要幾本送給朋友,便打電話給雜誌社主編。主編不在,雜誌社裏一個小姐接了電話。“麻煩你轉告一下主編,我希望多要幾本這期雜誌。”“這個啊,沒問題!您直接派人過來拿就成。”小姐爽快地說。
  作家正打算驅車去拿雜誌時,就接到主編的電話:“對不起!剛纔我不在,雜誌收到了吧?我剛纔派人給你多送了幾本過去。”停了一下,主編又說:“可是,對不起,我想知道是哪位小姐說您可以立刻過來拿。”作家很奇怪,問道:“有問題嗎?”“當然沒問題,您要十本都可以,我只是想知道,是誰在自作主張。”
  事情的結果可想而知,那位自作主張的小姐免不了受到上司的
  一番責備,她在主編心目中的印象也肯定會大打折扣。
  自作主張被視爲最不尊重老闆的行爲之一。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上司沒有授予你定奪的權利,你就不要越權替上司決定任何事情。否則,吃虧的人絕對是你。
  在不該說話的時候說話、不該做主的時候做主,是職場新人常犯的毛病。你必須知道,無論你幫老闆做了多少事,也無論老闆多糊塗,甚至依賴你到了你不在他連電話都不會撥的程度,他畢竟還是你的老闆,畢竟還得由他來做主。出了錯,他承擔;有面子,也該由他來賣。
  上司反感下屬的自作主張,其實不在於下屬的擅自決定給工作帶來的損失——通常說來,這種損失是微小的。上司真正在意的是下屬越權行事的行爲,以及這種做事風格所反應的下屬心中對上司的尊重程度。儘管這種行爲不一定說明下屬不注意上司的存在,不把上司放在眼裏,但在上司的理解中,往往會把這種行爲與下屬對自己的個人態度聯繫起來,最後認定這種做法不僅是對自己的無視,也是下屬工作經驗與能力欠缺、辦事不穩重的表現。這樣一來,你無意中的一次私自定奪行爲,可能給你帶來的就是上司以後的冷遇與不信任。這種誤會與不信任,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對員工前途的損傷,也是難以彌補的。
  職場上,你必須時刻牢記一條:上司永遠是決策者和命令的下達者,無論你有多大的把握相信自己的判斷力,無論你代替上司決定的事情有多細微,都不能忽略上司同意這一關鍵步驟。否則,當上司意識到本應由自己拍板的事情,被下屬越俎代庖,他所產生的心理上的排斥感和厭惡感,以及對於下屬不懂規矩的氣惱,足以毀掉你平時憑藉積極努力所換來的上司對你的認同。所謂“一招不慎,滿盤皆輸”,莫過於此。
  總之,老闆永遠是老闆,無論何時何地,你都要尊重你的老闆。
 
 
    正文 第37節:不要和老闆慪氣
    更新時間: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數:2449

  017 不要和老闆慪氣,正確對待老闆的批評
  作爲下屬,如果捱罵,或受到警告、指責時,心裏都會不痛快。儘管你知道,下屬被上司斥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可還是常常會產生牴觸和抱怨情緒,從而影響到你和上司的關係。一切關鍵是個心態問題。無論是強者還是弱者,自己的心情不能被別人的斥責所擾亂,而應當保持彈性和冷靜,捱罵時只要低頭認錯就好。既然上司已經斥責了,還是乾乾脆脆地道歉吧!這纔是下屬應持的態度。別人指責你的缺點和錯誤時能夠自我反省的人,才能提升自己的人格,同時也是個有內涵的人。
  在對待捱罵的態度上,我們不妨參悟一下烏龜的自衛方式。
  衆所周知,烏龜在遭受到外力干擾或進攻時,便把頭腳縮進殼裏,從不反擊,直到外力消失之後,它認爲安全了,才把頭腳伸出來。
  面對正處在火頭上的上司,也把自己當作一隻烏龜,縮起自己的不滿和衝動,任爾指責和批評,直到上司的一頓亂批結束。這或許顯得有點懦弱可笑,但是從擺正心態的角度理解卻是聰明和正確的。
  在受到上司批評時,心態十分關鍵。在具體的應對方式上,你應把握以下幾條原則:
  上司一般不會把批評、責訓別人當成自己的樂趣。既然批評,尤其是訓斥容易傷和氣,那麼他在提出批評時一般會比較謹慎,沒有人願意無故地與人翻臉。上司的“責罵”從一般角度考慮,一定是有一些原因的,或對或錯,都表明上司對某些和你有關的工作不滿意。因此,被責罵時應該認真對待,首先抱着自責和檢討的心理去接受批評。
  從另一個方面講,上司一旦批評了別人,就存在着權威問題和尊嚴問題。如果你不認真對待他的批評,把訓斥當成耳旁風,依然我行我素,其效果也許比當面頂撞更爲糟糕。因爲,那樣會讓上司面子盡失,讓上司覺得你的眼裏沒有他。
  一個合格的員工,在受到上司責罵時,應該儘可能地保持謙遜的態度,虛心的神情,眼神不可隨意飄動,要表現出對上司批評的專注,不要讓他以爲你心不在焉或是不甚服氣。
  如果上司的責罵中有你能立刻明白的部分,最好在上司批評完後,將被指責事項逐一複誦,並儘可能地陳述善後對策或改善方法,誠懇地請求上司給予指導。如果有機會的話,在事後也可以對上司的訓示加以感謝。
  下屬能完全接受教訓、理解上司的“苦心”,積極地謀求改善,並對教訓心存感激。這對上司而言,是再高興不過的事了。這樣即使你真的做錯了事情,上司也會覺得你是可以原諒的。因爲在這一瞬間,你讓上司深切地感受到他的價值,並且得到指導人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對待批評,不要不服氣和牢騷滿腹。記住:讓上司覺得他是被信賴和尊敬的,最直接的表現是部下很願意聽他“教訓”。但是,如果你不服氣,發牢騷,那麼,這種做法產生的負效應將會讓你和上司的感情距離拉大,關係惡化。事實上,上司的 “責罵”也含有忠告、指示和鼓勵的意味,他的責罵其實也可以看作是對你的重視和鞭策。正因爲他的眼裏有你這個員工,他纔會注意到你的錯誤,希望通過指責的手段促使你的進步和發展。如果做下屬的人在面對上司的教訓時,表現出一副很不服氣的態度,私下裏滿腹牢騷,不僅無法理會上司的真心真意,還會招惹上司的嫌惡,對你一點好處也沒有。
  退一步來說,即使上司對你的批評沒有什麼附加意義,只是一次簡單的訓斥,你也可以通過得當的處理,利用好它,讓它成爲使你走進上司視線,受其關注的一次契機。這些總比由於你的牢騷,引起上司與你的對立的結果要好得多吧。
  當然,有時候在公開場合受到上司的批評指責,自己難免會覺得難堪,特別是當你覺得上司的指責沒有道理的時候。在周圍同事衆目睽睽之下,你可能會爲了自己的面子,失去冷靜,反駁上司的批評以顯示自己的無辜。這樣一時快意的“英雄”壯舉,換取的可能僅僅是同事的一絲同情,留給上司的卻是加倍的震怒和斥責,最終受害的還是你自己。
  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把上司的一頓責罵就當作一場暴風雨,風暴過後自會平息,你又不曾損失什麼,何不審時度勢,選擇迴避。一名合格的員工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化衝動,理智地看待是非,特別是在上司面前。
  如果你覺得自己下不了臺,不如反過來想想,假如你當面頂撞了上司,上司同樣下不了臺。如果你能在上司耍威風時給足他面子,起碼能說明你大氣、大度、理智、成熟。只要上司不是存心找你的茬,冷靜下來他一定會反思,你的表現一定會給他留下深刻而難以磨滅的印象,他的心裏一定會有歉疚之情。
  另外,時常有這樣的員工,遭受上司的批評後,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樣——蔫了,充滿悲觀情緒,把上司的批評當作世界末日。他們錯在把上司的批評看得太重。
  其實,受到一兩次批評並不代表自己就沒前途了,更沒必要覺得一切都完了。上司批評你主要是針對你所犯的錯誤,除了個別有偏見的上司外,大部分的領導都不會針對員工個人。上司的本意是通過責備讓你意識到錯誤,避免下次再犯,並不是覺得你什麼都不行,對你進行打擊。如果受到一兩次批評你就一蹶不振,打不起精神,這樣纔會讓上司看不起你,今後他可能也就不會再信任和提拔你了。
  受到上級批評時,反覆糾纏、爭辯是沒有必要的。如果你的目的僅僅是爲了不受批評,當然可以“寸土必爭”,“寸理不讓”。可是,一個把上司搞得筋疲力盡的人,又談何晉升、發展呢?
  當然,話也並不能說得太絕對。如果,確有冤情,確有誤解,怎麼辦?
  或許你認爲自己真的沒有必要接受批評,可以表示出遺憾的態度,但這和認錯不一樣,因爲這只是一種禮貌,能顯示出你的修養和體諒別人的風度。另外你可找一兩次機會表白,但應點到爲止。即使上司沒有爲你“平反昭雪”,也用不着糾纏不休,因爲時間可以證明一切,努力可以改變一切。
  一名聰明的員工,不會讓自己的心情被上司的斥責所擾亂,捱罵時只要理性對待,巧妙處理,反而能在某些方面促進自己的進步。
 
 
    正文 第38節:尋找正確的答案
    更新時間: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數:2183

  第三輯    聆聽人生講堂——處世哲學與生存智慧
  人生是個大課堂,好多事都講個力道。剛柔適中,分寸準確。識大體,顧大局。把握火候,講究力度。見招拆招,迎刃而解。處於劣勢,反敗爲勝。
  001 不要在錯誤的地方尋找正確的答案
  有這麼一個笑話:
  一隻猴子噔噔噔跑到書店門口大喊:“老闆,請問有沒有香蕉賣?” 老闆跟猴子說:“我這裏是書店,沒有香蕉。”“哦!”猴子噔噔噔跳走了。第二天,猴子又噔噔噔跑到書店門口大喊:“老闆,請問有沒有香蕉賣啊?”老闆跑出來說:“早就跟你說我這裏沒有香蕉,你怎麼還來?走開!走開!”猴子又 “哦”一聲,噔噔噔跳走了。第三天,猴子又噔噔噔跑到書店門口大喊:“老闆,請問有沒有香蕉賣啊?”老闆生氣地衝出來說:“已經告訴你這裏沒賣香蕉你還敢來?你再來的話,我就把你的尾巴剪掉!”猴子嚇了一跳,就噔噔噔逃走了。第四天,猴子又噔噔噔跑到書店門口大喊:“老闆,請問有沒有剪刀賣?”老闆納悶地走出來說:“我這裏怎麼會賣剪刀?”“哦!”猴子說,“ 那你有沒有香蕉賣?”老闆終於氣不過,搬起一張凳子把猴子打跑了,猴子從此以後再也不敢來書店買香蕉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在錯誤的地方尋找正確的答案。
  這是我們經常犯的一個錯誤,在錯誤的地方尋找正確的答案。我們解一道數學題,用同一種方法試了很多次都不成功但仍然不換別的方法;我們想鍛鍊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卻拿着一本愛情小說看得津津有味;我們想感動自己一把,卻鑽進愛因斯坦的大腦裏出不來;夏天的時候我們想着去滑,卻跑到威尼斯去看撒哈拉沙漠;我們抓住一個自己並不愛的人說,你就是我這一輩子要找的人,我們結婚吧……這一切都是我們企圖在錯誤的地方找到正確的答案。也許有些時候我們確實知道這是錯誤的地方,但是當你第一次失敗了的時候爲什麼還要在錯誤的地方繼續尋找呢?你爲什麼不離開呢?你怕什麼?你怕又走入另外一個錯誤的地方?還是本來就不想尋找正確的答案?大多數的時候,我們知道自己在錯誤的地方,但我們很固執,或者說很執著,我們偏不信這個邪。這樣的人註定要失敗,你浪費了太多,不可饒恕。
  24小時便利超市的店員打電話到警察局:“警察先生,請派人來,現在是半夜兩點,有一個男人在門外走來走去,鬼鬼祟祟非常可疑!”
  警察趕來後就問男人:“先生,你在幹什麼?”
  男人說:“我的手機掉了,在這裏找呢!”
  警察問:“手機是在哪裏掉的?”
  男人回答:“在我家門口!”
  警察繼續問:“你家在哪裏?”
  男人指着前方說:“在前面巷子裏!”
  警察被男人的回答弄糊塗了,問:“那你爲什麼跑到這裏來找?你怎麼那麼笨?”
  男人振振有詞地說:“巷子裏那麼暗怎麼找?這裏比較亮當然是要來這裏找啊!”
  又是一個“在錯誤的地方找正確的答案”的例子。
  楚國有個人,有一次乘船過江,一不小心,把身上掛的一把寶劍掉進江裏去了。他不慌不忙地從口袋裏取出一把小刀,伏下身子,在船幫上刻下了一個記號,嘴裏不停地念叨:“這是寶劍掉下去的地方。”
  同船的人見他不着急的樣子都很納悶,有人問他:“爲什麼不趕快下水撈寶劍?你在船幫上刻個記號有什麼用呀?”他卻說:“不着急,我已經做了記號,等船靠岸了,我再下水去撈吧。”
  等到船靠了岸,人們紛紛下船。這個楚國人卻對着船幫刻的記號處,跳下水去。大家都莫名其妙,一會兒他鑽出來,又對着船幫的記號看了看,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劍就是從這裏掉下去的,怎麼找不到了呢?”
  同船的人看到他這樣尋找寶劍都感到很可笑,船伕告訴他說:“寶劍掉進江裏以後,船還是在行走的,而寶劍沉在水底下是不會跟着走的。現在船已到岸,再按船幫上刻記號處去找它,怎麼能找到呢?你在錯誤的地方怎麼能夠尋找到正確的答案呢?”
  爲什麼我們總習慣在錯誤的地方找正確的答案呢?因爲我們認爲,堅持就是勝利。於是什麼事做了就做了,一做到底,什麼事錯了就錯了,一錯到底。
  確實有堅持就是勝利的例子,而且很多,但也有南轅北轍的故事,一個人駕着車子朝與自己的目的地相反的方向跑,越跑越遠,越跑越遠。兩個人在沙漠裏迷了路,一個人堅信只要朝着前方走一定能走出沙漠,可是當他彈盡糧絕的時候,他絕望地發現自己仍在原地打轉。而另一個人就聰明很多,他白天休息,晚上朝着北斗星所在的方向走,很快就走出了沙漠。
  一切從設立目標開始,而且這個目標必須是正確的。
  你可以走出千萬條路,可就是找不到一條屬於你自己的路。你可以做千萬件事,可就是做不對一件事。追求一份你完全不可能得到的愛情,與其說是堅貞不渝,不如說是麻木不仁。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多少珍貴的東西,我們的青春、我們的健康、我們的智慧、我們的財富,沒有理由讓我們盲目地揮霍。
  如果你一定要堅持,請你一定要找準方向,否則堅持就是失敗。
  一味努力不如有效努力,有效努力不如正確努力。
  不要在錯誤的地方尋找正確的答案,不要在不該停留的地方停留太久。
  掌握趨勢,認清事實,找對策略,做對事情,然後堅持到底!
 
 
    正文 第39節:改變自己
    更新時間: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數:2488

  002    改變不了環境,但是可以改變自己
  一位年輕人總覺得自己與社會格格不入,嘆自己生不逢時,整天過着苦悶的生活。
  這天,他決定去他尊敬的一位師長家尋求幫助。
  年輕人對師長抱怨說:“爲什麼我老覺得自己與社會格格不入呢?”
  師長想了一下,讓年輕人跟着他到廚房。只見師長拿出一根胡蘿蔔和一個雞蛋,接着往鍋內倒入一些冷水,然後再放入胡蘿蔔和雞蛋。師長打開燃氣開關燒水。過了約10分鐘,師長把胡蘿蔔和雞蛋撈出來,分別放入兩個碗內,轉身問年輕人:“你摸摸它們,看有沒有什麼不同之處?”
  “胡蘿蔔煮熟了,雞蛋也煮熟了。”年輕人摸後不解地問道,“這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
  師長笑了笑,說:“胡蘿蔔和雞蛋放到鍋內後,它們都會面臨同樣的環境——開水,但它們的反應就各不相同。胡蘿蔔入鍋前是強壯的、結實的,但經過開水煮後,它就變軟了。而雞蛋入鍋前是易碎的,薄薄的外殼保護着它液態的內臟,但經過開水煮後,它的內臟就變硬了。”
  這時候,年輕人搶着說:“面對同一環境,都是它們不可改變的,但是雞蛋卻能夠改變自己,融入並適應這個環境,從而變得更加強大。師長,是這樣的嗎?”
  “對,你說得沒錯!”師長高興地說,“你雖然改變不了環境,但是可以改變自己。”
  你雖然改變不了環境,但你可以改變自己。這句話已經成了無數成功人士恪守的人生準則。人生在世,很多事情都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一個人的人生道路往往不是主觀所能決定的。在許多情況下,我們不可能改變殘酷的現實,唯一可行的選擇是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改變自己看問題的角度,從而改變自己的行爲模式,以適應目前所處的環境,讓生命在有限的時空中得以延續。就好比一塊石頭,有棱有角,從山坡滾下去勢必頭破血流,但如果是圓滑的鵝卵石,就順利輕鬆多了。不要把自己看得過於強大,不要和環境較真,如果你生來就不會說話,那麼你唯一可做的就是好好學習啞語。
  世界上並不只有你一個人,地球也不只是爲你而轉,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按照你的意願發展,面對一個強大的你不喜歡的環境,你的反抗是徒勞的,你只能學會適應。比如上課,老師只有一個,學生卻有幾十個,而每個人的學習方法又都不相同,若要老師來適應學生是不太現實的,所以,我們就應該去適應老師的教學方法,適應老師的講學思路。比如吃飯,學校的食堂只有一個,學生卻有數千人,所謂衆口難調,不可能讓食堂爲我們每一個人都做一個菜,只可能是我們慢慢適應食堂的飯菜。再比如,你所住的地方附近正在施工,機器轟鳴吵得你不得安寧,但是你不可能爲了你的安寧要求他們停止施工。那麼,有什麼辦法呢?唯一的辦法就是,改變自己,學會鬧中求靜。
  小紅是一個性格比較內向的女孩,大學剛剛畢業卻選擇了一份比較外向的工作:總經理祕書。
  小紅沒上班幾天就想辭職了,因爲她實在適應不了總經理的工作方式,她尤其看不慣同事之間的爾虞我詐,以及對她的流言蜚語。她非常懷念大學時代那種單純的人際關係。
  有一天,總經理要小紅去陪一個客戶喝酒,小紅堅決不去,她說:“我從來不喝酒,這一輩子也不會喝酒。”
  總經理說:“也不要你真喝,你象徵性地表示一下就可以了,那可是我們的大客戶啊。”
  小紅沒有一點回旋餘地地說:“那也不行。”
  總經理說:“你作爲一個祕書,陪客戶是分內的事情。你不去,我要你來做什麼?”
  小紅說:“我不會改變自己的。如果你接受不了,我只好辭職。”
  本來總經理打算原諒小紅這一次,可見她這麼說也就無話可說了,只得和小紅終止了勞務合同。
  小紅的問題是職場新人尤其是剛剛大學畢業的新人普遍面臨的一個問題,每個新人從象牙塔到職場,都要經歷一個“適應期”。而新人在初上崗的情況下,最容易出現的狀況就是不能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不能快速做到角色轉換,在很多時候都太學生氣。殊不知,在你踏上工作崗位的那一刻起,已經成爲這個社會機器的一顆螺絲釘,要學會盡快適應這個新身份。你已經不是以前的你了,你已經不是學生了,你不可能要公司按照校園的方式來經營發展,你無法改變這個現實,你只好改變自己。
  與象牙塔裏單純的人際關係不同,踏入職場,人際關係也相應地複雜了起來。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是過於清高,對一些自己看不慣的事無法接受,認爲怎麼可以這樣!其實這個公司是這樣,換一個公司還是這樣,這是大環境,你改變不了。原則性太強,改變不了環境,也不肯改變自己的人,結果往往會把自己推入一個窘迫的境地。
  其實完全沒有必要這樣。進入社會後,不妨把自己的個性磨得圓滑一點。崗位性質的不同,所處的環境也不一樣,要在逆境中成長起來,必須要圓滑,有時需要改變一下自己的風格,有時甚至要懂得僞裝,不要什麼都直來直去。工作和讀書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沒有人會同情你,可憐你,你處在這種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要想辦法讓自己儘快適應這個環境。
  要讓自己去適應環境,因爲環境永遠不會來適應你,即使這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許多新人在熟悉工作環境後,新鮮感慢慢退卻,開始抱怨公司中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其實,每個公司都有其自身的具體問題,如果不是很嚴重,最應該做的不是選擇離開,而是要學會適應環境,提高自己的調適能力。有些人就如同當初草率決定簽約一樣,衝動地打算離開,其實這樣做損失最大的還是自己。
  也許你認爲原則是永遠不可以放棄的,改變自己不是要你放棄自己的原則,而是讓自己有更多的平臺、更多的機會來實現自己的理想。改變自己不是妥協,是一種以退爲進的明智選擇。就好比要到達一個目標,多數情況下,直接走是行不通的,得繞個彎子迂迴一下。
  改變自己,不要以爲所有的適應都是隨波逐流;改變自己,不要以爲所有的適應都是世故與圓滑。達爾文說:“適者生存。”我們所有的改變都是爲了以後自身有更好的發展。記住這句話吧,如果你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你自己!
 
 
    正文 第40節:生氣是懲罰自己
    更新時間: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數:2101

  003 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一個男人,心胸狹窄,老是控制不住自己,爲一些瑣碎的小事生氣。
  男人想改掉這個壞毛病,便去求一位大師爲自己開解。
  大師聽了男人的講述,一言不發地把他領到漆黑的柴房裏,然後把門鎖了,就離開了。
  男人氣得破口大罵。罵了許久,大師也不理會。男人又開始哀求,大師仍置若罔聞。男人終於沉默了。大師來到門外,問他:“你還生氣嗎?”男人說:“我只爲我自己生氣,我瞎了眼,怎麼會到這地方來受這份罪。”“連自己都不原諒的人怎麼能心如止水?”大師拂袖而去。
  過了一會兒,大師又來問男人:“還生氣嗎?”“不生氣了。”男人說。“爲什麼?”“氣也沒有辦法呀。”“你的氣並未消逝,還壓在心裏,爆發後將會更加劇烈。”大師又離開了。
  大師第三次來到門前,男人告訴他:“我不生氣了,因爲不值得氣。”“還知道值不值得,可見心中還有衡量,還是有氣根。”大師笑道。
  當大師的身影迎着夕陽立在門外時,男人問大師:“大師,什麼是氣?”大師打開房門,將手中的茶水灑在地上。男人想了很久,終於恍然大悟,向大師叩謝而去。
  氣就是消,既然這樣我們爲什麼要生氣?有一句經典名言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生氣主要是因爲別人幹了讓自己不滿的事情或者看不慣別人的所作所爲。既然別人已經錯了,我們爲什麼還要犯同樣的錯誤呢?我們爲什麼不大度一點,看開一點,幽默一點,讓別人的錯誤隨風而散呢?
  隨着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不少人因爲壓力過大而常生氣,有時候甚至亂發脾氣,但生氣對我們有百害而無一利。據科學家研究發現,生氣對人體的健康有以下害處:令皮膚長出色斑,引起胃潰瘍,加快腦細胞衰老,傷肝,引發甲亢,傷肺,損傷免疫系統等。
  生氣不僅對我們生理上產生不利影響,對我們心理也會產生負面作用。在生氣的狀態下,我們會做出很多衝動的事情,結果後悔不已。在生氣的狀態下,你的情緒不穩定,處理問題失去理智,往往會做出錯誤的決策;在生氣的狀態下,你不分對象,每一個人你都看不順眼,往往你控制不住自己而把別人當作出氣筒。曾經有一個售樓小姐在生氣的狀態下和一個客戶談判,可想而知,客戶不僅拂袖而去,還向公司老闆告了她一狀。
  古希臘有一個叫斯巴達的人,他一生氣就跑回家去,然後繞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後來,他的房子越來越大,土地也越來越多,而一生氣時,他仍要繞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
  孫女問:“爺爺!你生氣時就繞着房子和土地跑,這是爲什麼呢?”
  斯巴達對孫女說:“我年輕的時候,一和人吵架、爭論、生氣時,就繞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我邊跑邊想:自己的房子這麼小,土地這麼少,哪有時間和精力去跟別人生氣呢?一想到這裏,我的氣就消了,也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勞作了。”
  孫女又問:“那你成了富翁後,爲什麼還要繞着房子和土地跑呢?”
  斯巴達笑着說:“邊跑我就邊想啊,我房子這麼大,土地這麼多,又何必和人計較呢?一想到這裏我的氣也就消了。”
  斯巴達生氣時繞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氣就消了,可謂是智者所爲。我們應該學學他這種心態,學學他消解生氣的方法。其實有很多方法和措施可以使我們避免生氣。
  比如試着在生氣的時候說“沒關係”。發生不順心的事,遭到誤解後,採用放鬆心理的方式,對自己說小事一樁。當你生氣時,可以這樣想,我爲什麼要生氣呢?他這樣做是他的權利,我爲什麼要懲罰自己呢?
  可以嘴上不氣,但可以在日記本上生氣,記下你爲什麼要生氣,值得不值得,久而久之,你就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了。要愛惜自己,要知道即使別人做的事情如何不對,生氣首先傷害的是自己的身體。生氣時,想想後果,別圖一時之快,同時想想你的感受和對方的感受。當你不生氣時,同那些經常受你氣的人談談心,互相指出容易引起動怒的言行。
  當你生氣的時候也可以採用瞬間轉移法來消解你的憤怒。比如,你剛剛因爲受了老闆的批評而生氣,這時候你可以馬上轉移你的注意力,把你的注意力從生氣這件事轉移到其他的事件上去,比如想一想最近發生的令你愉快的事情,剛領了工資或者發表了一篇文章等。當你的情緒變得愉快的時候,你就會淡忘讓你生氣的事情。總之一句話,就是不要想讓你生氣的事情。
  生氣的時候可以採取適當的方法發泄,當然拿別人做出氣筒也是一種發泄,不過這是最愚蠢的一種發泄,你發泄完後不但氣沒有消,反而惹來更多的氣。你完全可以想其他的方法,比如聽聽音樂,跑跑步等。
  總之,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下面這首詩我們可以讀一讀:
  人生就像一場戲,因爲有緣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該去珍惜。
  爲了小事發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
  我若氣死誰如意,況且傷神又費力。
  鄰居親朋不要比,兒孫瑣事由他去。
  吃苦享樂在一起,神仙羨慕好伴侶。
 
 
    正文 第41節:目標在於實現
    更新時間: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數:2117

  004 目標在於實現,不在於高遠
  方丈帶着一大一小兩個和尚在寺院裏修行。有一天,方丈派遣師兄弟倆去指定的地方佈施。兩人各領了一部分財物便匆匆上路。行至中途連遭大雨,師兄弟依舊風雨兼程。不料,一條大河攔住了他們的去路,河面上的橋已被洪水沖塌,河中也沒有任何船隻過往。師兄堅持應帶着財物返回寺院,師弟則堅持就地佈施,師兄弟只好各行其道。
  大和尚帶着財物原路返回,一進寺院就去見老和尚,並稟報了途中所遇。老和尚雙眼緊閉,只是低低地“哦”了一聲,便打發他去休息。
  幾天後,小和尚佈施完回到寺院,方丈一見他便問:“你佈施完了嗎?”小和尚雙手合什,恭恭敬敬地回答:“師傅,弟子已完成佈施。”方丈繼續追問:“ 那你去哪兒佈施的呢?是不是我指定的地方?”小和尚並沒有直接解釋,而回答說:“弟子佈施的地方不是師傅指定的地方,但遵照師傅的意願,我已把所帶財物佈施給了最需要幫助的人。”方丈非常滿意小和尚的回答,不久就讓小和尚做了寺院的住持。
  每個人生命中都有一個遠大目標,但當這個目標因爲某些原因無法實現時,我們是不是就這樣放棄呢?如果目標還能實現,也沒有改變初衷的話,放棄就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不如學學小和尚,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再設定一個目標,並實現它。
  理想的實現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需要把理想這個大目標分割成一個個小目標,然後分別去實現它。當我們實現第一個目標的時候,我們就會更加有信心地去實現第二個目標,依此類推,我們的理想最終就會實現。
  目標不能太虛幻太籠統,否則就像空中樓閣一樣,看似絢麗,其實只是曇花一現。目標必須具體。比如你想把英文學好,那麼你就制訂一個具體的目標,每天背30個單詞,寫一篇英文日記,看一份英文報紙,聽一個英文節目。由於你定的目標很具體,並能按部就班地去做,目標就容易達到。有人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試驗,把猴子分成兩組,訓練它們去跳高。第一組有具體的高度,在那個高度上掛了一個香蕉,第二組沒有具體高度,就讓猴子隨便去跳。半個月後檢驗兩組兒子的訓練結果,在同一個高度上掛一個香蕉,讓它們去摘。結果第一組的猴子摘到香蕉的數量比第二組要多得多。爲什麼出現這樣的結果呢?就是因爲第一組有一個具體的目標。由此可以看出有無具體目標的差別。
  兩個人去找魯班拜師學藝。一個胖子,一個瘦子。
  魯班剛開始並沒有答應他們,只允許他們在旁邊觀看他的手藝。
  一個月後,魯班對他們說:“如果你們真想拜我爲師,必須經過考驗才行。”
  兩個人異口同聲地說願意接受考驗。
  “你們各自做一套傢俱,這套傢俱必須包括桌子、椅子、凳子、櫃子和牀。桌子一張,椅子兩張,凳子四張,櫃子兩個,牀一張。如果你們誰能做好,我就收誰爲徒。”
  瘦子並沒有多想,他開始把目標具體化。先做一張桌子,這個目標最好實現。再做兩張椅子,接着做四張凳子。三個小部頭做好後,再做兩個大部頭。他的計劃是先做一張牀,最後攻克兩個相對來說比較麻煩的櫃子。瘦子的計劃有條不紊,先易後難,每完成一項,都給自己打氣。他會自我鼓勵地說:“下一個目標就是一張凳子嘛!太容易了!”然後就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
  再來看胖子,一想到要做那麼多的傢俱就發愁。天啊,這麼多啊!我做一年都做不完啊。“這麼重的任務怎麼能完成呢?太多了啊。爲什麼一定要做那麼多呢?做少一點不行嗎?真的太多了啊。我肯定完成不了。”胖子語無倫次地抱怨任務太重,心中毫無目標,不知從何下手。既想做椅子,又想做桌子,還想做櫃子,恨不得一下子全做完,一口氣吃成一個大胖子。於是椅子做了一半就丟在一邊去做桌子,桌子的四條腿還沒有完成又跑去做櫃子。
  兩個月後,瘦子的一套傢俱全做好了,而胖子連一張椅子都沒有做好。
  魯班收瘦子爲徒,胖子垂頭喪氣地離開了。
  同樣一個目標,瘦子能完成,胖子卻只能敗興而歸,並不是胖子的手藝比瘦子差,而是胖子不懂得有計劃有條理地把目標具體化和細化,腦子裏老想着這麼大的一個目標怎麼能實現,胖子輸就輸在這裏。要知道“在65歲之前,我希望我在銀行中的存款能達到20萬元,我將在那時退休”的效果要比“我希望賺很多錢,儘早退休”好得多。
  我們可以把我們的目標按照優先次序進行排列。根據你的個人信仰,把精力放在那些對你有重要意義的目標上面。我們還可以把奮鬥目標分成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這會幫助你有計劃、有步驟地實現最終目標。通過制定並實現年度目標、每月目標、每週目標,甚至每日目標,你就會提高自己做事的效率和積極性,邁上一個新臺階。
  按照計劃定期行動,逐步實現目標。真正的成功來源於前進道路上的每一小步,不要幻想憑藉好運就能一步登天。把精力放在若干個短期目標上,你就能實現更長遠的目標。堅持不懈,每天都爲實現目標而努力。
  目標不在於高遠,而在於實現。請把你的目標放低一點,再放低一點,不要好高騖遠,不要眼高手低。如果你想行萬里路,就紮紮實實地走好每一步。如果你想破萬卷書,就老老實實地讀完每一本書。
 
 
    正文 第42節:細節決定成敗
    更新時間: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數:2324

  005 細節決定成敗
  有一天,一位將軍外出狩獵,口渴了,經過一座寺廟,於是便到寺中求茶。
  一個和尚熱情地接待了將軍,給他打來水,讓將軍洗臉,先涼快涼快。
  接下來和尚開始給將軍倒茶。和尚奉上的第一杯茶是大碗的溫茶,和尚說:“ 這第一杯大碗溫茶是爲解渴的,所以溫度要適當,量也一定要大。”將軍點頭稱許。
  接着,和尚又給將軍倒了第二杯中碗稍熱的茶,並說:“ 第二杯是中碗的熱茶,是因爲已經喝了一大碗不會太渴了,稍有品茗之意,所以溫度要稍熱,量也要小些。”
  當將軍要第三杯時,和尚卻奉上了一小碗熱茶。將軍有點生氣,以爲和尚小氣,就說:“你不必擔心,本將軍喝了你的茶會賞你銀子的。”
  和尚趕緊說:“將軍誤會了。這第三杯茶,不爲解渴,純粹是爲了品茗,所以要奉上小碗的熱茶。”
  將軍被和尚的體貼入微深深打動,於是將他選在自己的幕下,成爲一代名將。
  這就是細節的魅力。細節影響品質,細節體現品位,細節顯示差異,細節決定成敗。在這個講求精細化的時代,細節往往能反映你的專業水準,突出你內在的素質。
  有一句話說,做人要不拘小節,但是做事,一定要注意細節。注意細節,注重細節的人,纔有把事情做對,把工作做好的可能。而那些不注重細節的人則會“由百分之一的失敗,導致百分之百的失敗”!從而導致工作全盤癱瘓,所謂“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就是這個道理。100減去1等於多少?你也許會覺得這個問題簡單到連幼兒園裏的小朋友都知道,但是你能說出它的答案嗎?如果你說是99,那就太幼稚了,它的答案是0。不是嗎?航天飛機上有成千上萬個零部件,一個小小的零件發生故障,就會導致整個發射失敗。
  很多事情我們沒有成功,不是我們沒有付出努力,而是我們忽略了一些細節。一個優秀的青年由於簡歷上沒有寫清自己的手機號碼而失去一個工作的機會;藥廠廠長的一口痰結束了一次與外商合作的機會;入口處多一節拐彎的門,可以降低空調的耗電量;市長彎腰拾起眼鏡,引來了鉅額投資……這一切都說明細節決定成敗!
  細節是一種習慣,是一種積累,也是一種眼光,一種智慧,是一種長期的準備。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我們關注了細節,就可以獲得一些機遇,也就爲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小朱在一家大型外貿公司當部門經理,他是一個做事一絲不苟很注重細節的人,就是因爲他的這個優點當初才能夠順利進入這家公司。
  小朱大四的時候來到這家公司實習,與他一起來實習的還有幾個同學。由於這家公司實力非常強,還沒進來的時候就有人向小朱透露,要想通過實習爲跳板進入公司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公司讓他們實習只不過是利用廉價勞動力而已。
  正式實習的那一天,有關負責人向同學們介紹部門的成員和同學們的分工。由於不能夠留下來,其他同學就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態度,整天無所事事。而小朱主動見事做事,跟着同事跑銀行和商檢交單,到海關報驗,即使在大熱天乘公共汽車去也毫無怨言。小朱認爲,多跑一個地方,哪怕只是一個簡單的交接單的過程,也可以讓他熟悉這個工作的環節。即使出了差錯,請示老師後,現場改正也是一個學習的機會。
  公司裏有一個老業務員老王,其他同學都跟着員工喊他 “老王”,而小朱一直很尊敬地稱他“王老師”。有好幾次,老王接國際長途,小朱就默默地坐在一邊“旁聽”,細心地揣摩他如何同外商交談。有時則悄悄地給老王遞一支筆,或續上水,或記錄一些數據。這些細小之處,既給老王帶來了工作上的便利,也表現出新人對 “前輩”的尊重。老王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小朱剛一畢業,老王就以老員工的身份極力推薦了小朱,經過一番考察,小朱被公司錄用了。
  因爲細節,小朱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這句話告訴我們,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從細微之處入手。任何一個偉大的事業都可以分割成若干細節,一個職業經理人說得好,做事業就是做細節。同一個項目,很多人都在做,大的方面不相上下,這就要靠細節了,你做得越認真越仔細,你成功的機會就越大。兩家餐廳,設施基本上一樣,一家生意很火,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另外一家則冷冷清清,門可羅雀,原因何在?就是因爲第一家餐廳爲顧客提供免費茶水,而第二家卻沒有。顧客都圖實惠,再說基本上人人都有吃飯喝水的習慣,在價格相同的情況下,顧客當然選擇第一家了。
  細小砂粒可堆積成山,涓涓溪流可彙集成河,麥當勞、肯德基、沃爾瑪、海爾爲什麼會成爲世界聞名的企業?因爲他們都有一套完善的規章制度,他們培養了一大批對規章制度不折不扣的執行者。海爾電器爲什麼能夠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因爲每一位海爾職工在平時工作中都一絲不苟,不放過任何一個有可能產生不良後果的細節。張瑞敏經常這樣教導員工:“一定要注重細節,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不斷審視自己、提醒自己,把小事做好,把細事做細,事情纔會成功,纔會完美。”
  話說回來,我們這裏說的細節是決定成敗的細節,而不是無聊的沒有任何意義的瑣事,注重細節不是爲小事抓狂。人生在世,難免爲小事煩惱。有些小事完全可以不必放在心上。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都要有個重點,不要鬍子眉毛一把抓,該做的事情沒有做,芝麻大的小事反而佔去了我們寶貴的時間。這樣因小失大,太不值。該出手的時候就出手,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兼顧平衡,這樣我們的人生才不至於被瑣事牽絆,才能集中精力,放開手腳做一番事業。
  細節決定成敗,是讓你受益一生的人生信條。
 
 
    正文 第43節:態度決定高度
    更新時間: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數:2229

  006    態度決定高度
  美國西點軍校有一句名言就是:“態度決定一切。”沒有什麼事情做不好,關鍵是你的態度問題,事情還沒有開始做的時候,你就認爲它不可能成功,那它當然也不會成功,或者你在做事情的時候不認真,那麼事情也不會有好的結果。沒錯,一切歸結爲態度,你對事情付出了多少,你對事情采取什麼樣的態度,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三個工人在砌一面牆。有一個好管閒事的人過來問:“你們在幹什麼?”
  第一個工人愛理不理地說:“沒看見嗎?我在砌牆。”
  第二個工人擡頭看了一眼好管閒事的人,說:“我們在蓋一幢樓房。”
  第三個工人真誠而又自信地說:“我們在建一座城市。”
  十年後,第一個人在另一個工地上砌牆;第二個人坐在辦公室中畫圖紙,他成了工程師;第三個人呢,成了一家房地產公司的總裁,是前兩個人的老闆。
  態度決定高度,僅僅十年的時間,三個人的命運就發生了截然不同的變化,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結果?是態度!
  一個人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會有什麼樣的追求和目標。具有積極、樂觀心態的人,其人生目標必然高遠;有了高遠的目標,必然會爲之努力。有努力必有回報。第一個工人總在抱怨生活的不公,心情是鬱悶的,想的都是一些令自己不愉快的事,回答別人的問題時都是滿肚子怨氣。第二個工人要比第一個工人心態好,儘管也是在砌牆,但他卻把這堵牆當作一棟樓房來建,心裏想的是如何將樓房建設得更好。第三個工人心態最好,工作那麼辛苦,他還那麼自信那麼專注。人最可貴的就是 “認真”二字,第三個工人把砌牆這樣的小事當作一項偉大的事業來看待,十年後成爲老闆也就不足爲奇了。
  再看看我們身邊,有多少人能真正對待自己從事的工作?浮躁,抱怨,這山望着那山高,導致一些人一輩子碌碌無爲,一事無成。而那些在本行業、本領域做出了傑出貢獻的人,無一不是兢兢業業,一絲不苟,樂觀向上的。
  心態影響着人們對事物的看法。比如兩個口渴的人面對半杯水,悲觀的人會說:“真不幸,只有半杯水了。”而樂觀的人會說:“真好,還有半杯水呢!”引發快樂的原因,並不是因爲水量的多少,而是因爲看待問題的態度。態度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成長高度,幹任何工作,幹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一個人的態度決定了能否把這件工作、這件事情做得更完善、更完美。同時,也決定着一個人能否走上更高的職位。
  一位企業老闆給另外一位公司經理髮了一封電子邀請函,連發幾次都被退回。公司經理問自己的祕書是怎麼回事。祕書沒去調查原因,只是猜測地說,可能是郵箱滿了的原因。可一週過去了,經理仍然沒有收到企業的邀請函。經理又問祕書,祕書的回答竟然還是郵箱滿了!公司因此失去了與該企業籌備已久的合作項目。經理一氣之下,辭退了祕書。
  恰恰相反,還有一位祕書,她是自考本科畢業後應聘到一家外貿公司的。她的意向是經理祕書。但公司卻安排她做辦公室文員,具體的任務就是負責收發傳真、複印文件。她雖然有點猶豫,但最終還是抱着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因爲她覺得這樣的機會來之不易,而她又是一個自考本科生。她工作非常認真,同事們交代的事情,她都能準確而及時地完成,從沒有怨言。有一次,經理拿一份合同讓她複印,經理說要急用叫她快點,細心的她習慣性地快速瀏覽了一遍合同。當經理有些不耐煩催促她時,她指着一處剛發現的錯誤給經理看。經理看完之後,嚇出了一身冷汗,原來是一個數字後面多了一個零。她的更正爲公司避免了幾百萬元的損失,很快她就被提升爲經理祕書。
  同樣是祕書,前者被辭退,後者被提升,是什麼原因?很明顯,是態度問題。前者作爲祕書竟然一週都不清理郵箱,這是什麼工作態度?這樣的工作態度,誰當老闆都受不了。後者則相反,不管工作是否理想,她都能認真對待,對自己分內的工作是如此,對分外的工作也能注意到細枝末節,爲企業挽回了一大筆的損失。正是這種責任心,這種對工作的認真態度,才決定了她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走上更高的職位。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古語早就教導我們了。做任何事情都必須下定決心,不怕吃苦,不怕勞累,只要你認真地去做了,事情總會有結果。也許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如果你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成功。世上沒有做不好的事情,只有態度不好的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好的態度。有了好的態度,對工作、對他人、對自己都會表現出熱情、激情和活力;有了好的工作態度,你就不怕失敗,即使遇到挫折也不氣餒,而是充滿直麪人生的勇氣,這樣的人一定會、一定更容易在事業和生活中取得比別人更好的成績,比別人更容易走向成功。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好的性格就是由好的態度一點一滴的培養而成的。
  你的心有多高你就會飛多高,如果你認爲你行那你就行,如果你覺得不行那你就不行,成敗往往在一念之間。一個人能否成功,就看他對待事業的態度。成功人士與失敗人士之間的區別就是:成功人士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剛好相反,他們的人生是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所引導和支配的。一個人是不是幸福,就看他對待生活的態度,幸福的人總會向希望、向光明看齊,而不幸福的人總是抱怨自己比不上別人。好的態度應該是,努力的付出,努力的追求,至於結果就不要強求了,畢竟還有很多因素制約着結果。有着這樣心態的人往往容易獲得幸福感。
 
 
    正文 第44節:吃虧是福
    更新時間: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數:1691

  007 厚道一點,吃虧是福
  什麼是厚道?厚道是以誠相待、大度寬容,厚道是謙遜禮讓、誠實守信。怎樣做一個厚道的人?厚道的人寬厚待人、以心換心,擁有好的人緣,同事、朋友、親人都信任他。厚道是做人之本,精明是成事之道。厚道做人,精明做事,既不做碌碌無爲的平庸者,也不做狡猾奸詐的小人,而是做一名恪守中庸之道的君子,這樣你才能在人際交往中如魚得水,左右逢源。
  在企業管理中,一個厚道的管理者往往能夠得到全體員工的一致愛戴與擁護,管理者能夠考慮員工的切身利益,出臺一些對員工有利的政策措施,員工肯定會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員工會以努力工作來回報企業,會爲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和價值。而那些對員工極其苛刻的管理者恰恰相反,企業的效益必將越來越差,因爲員工沒有積極性爲這樣的企業賣命。
  尹明善是重慶力帆集團的董事長。“做人要厚道”是尹明善的人生哲學,他不僅對社會、對自己的員工這樣要求,而且也是這麼要求自己的。也因爲這樣,他帶領下的重慶力帆佔據了中國大部分的摩托車市場。
  尹明善是一個時時刻刻爲員工利益着想的人,他理解員工的苦和員工的累,他認爲,企業是否有發展後勁,最重要的是保障員工的基本利益。尹明善說:“效益不好就大量裁員,稍有困難就轉嫁給員工,這樣的企業最不厚道。力帆集團2001年就實施了最低工資制,具有3年工齡的員工工資不得低於600元。”力帆集團的最低工資制比重慶的最低工資標準高出400多元。
  面對下崗,尹明善認爲,一方面要鼓勵員工,“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力求企業興旺,以避免裁員造成員工失業。另一方面積極參與社會保險,在參保這件事上要厚道,儘量提高參保率。他說:“員工病無所治,老無所養,厚道的老闆心何以安。”
  作爲一個管理者,尹明善對員工的任何合理要求都會想辦法滿足,實在滿足不了,他也會給員工一個合情合理的解釋,絕對不會置之不理。他還認爲,職工有用武之地的期盼、學習上進的要求、娛樂休閒的渴望,老闆都應認真對待,這些都是老闆厚道的重要內容。
  企業是要追求利潤的。爲什麼老闆要厚道呢?首先是看清楚財富究竟是從哪裏來的。尹明善認爲:“像我這樣的民營企業家能有今天,是七分社會賦予,三分個人打拼。”“企業的財富既然是員工共同創造的,企業主就應當使用這些財富來保住員工的飯碗。”尹明善說:“ 企業主獲利多,員工掙錢少,員工心裏是明白的。老闆厚道,員工地道,同行稱道,企業和諧,才能生財有道。”
  作爲企業家的尹明善,說的這些道理,對於我們做人做事是大有裨益的。老闆對員工不厚道,必然引起員工心中的不平,就難免出現不關心企業甚至出工不出力的現象。嚴重一些,還可能引起勞資糾紛,企業的對內凝聚力和對外競爭力就會成爲空話。老闆厚道,員工就會關心愛護自己的企業,企業內部矛盾才能化解,纔能有融洽和諧的關係。我們或許不能像尹明善掌握那麼多財富,可是我們都要與其他人打交道,在處理各種關係的時候,要從實際出發,儘可能地爲他人着想,爲對方留有餘地。別人犯了錯誤,不要惡言譏諷,更不要落井下石,應好言相勸,給人以臺階下。
  也許有人會說,自己厚道就是自己吃虧,誰會這麼傻做這樣的事情呢?有這種想法的人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沒有看到事物的另一面,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沒有看到長遠的利益,覺得此時此刻自己吃虧了,卻沒有想到未來的日子因爲你的厚道也許會得到更大的回報。將心比心,人心都是肉長的,人之初,性本善,恩將仇報的人畢竟是極少數,換作你自己,別人幫助了你,難道別人有了困難你就忍心袖手旁觀嗎?所以,在生活工作當中,我們吃點小虧並不是壞事,反而是我們的福氣。厚道一點,吃虧是福,厚道的人必將得到回報。
  嚴格地要求自己,寬容地對待他人,凡事禮讓爲先,爲他人着想,能不計較的不要計較,能成全的就要成全,能幫助的儘量幫助,這就是厚道。厚道的人朋友多,厚道的人容易得到別人支持,厚道的人辦事比較順利,厚道的人所處的環境會比較和諧,厚道的人前途更加廣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