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長-淺談社會動力之源

廣州的冬至過後,鋪滿大地的不僅僅是溫暖,路邊從不曾枯黃的綠樹,還有徜徉在路上緩緩漫步的行人們滿臉的幸福;想想,人們常說的享受生活,便是此種狀態吧。

人生如若一直這般的享受,愜意~~~

wKioJlLC1vqBgYSrAAD0kuhkpyQ792.jpg

可當視線穿過繁忙的街道,駿景花園的八匹金馬雕像依舊燦爛,它近3W一平的房價卻時刻提醒着生活在廣州的打工族們,再溫暖的城市也有它的現實和殘酷...大部分年輕的打工者,不管穿得多麼光鮮得體,都得穿過城中村狹窄陰暗的過道,費力的擠上不需要扶手也能在急剎車時站穩的公交地鐵;經過一天的辛苦後,拖着疲憊的身軀,拜託直到晚10點都依然擠得如罐頭的公交地鐵捎上自己回家--一間10平米左右分不清白晝黑夜略顯潮溼的小屋子...


看吧,年輕人用那般光彩動人的青春,體驗着這般的生活,誰都忍不住感嘆一句:殘酷!可,社會卻也本就該如此,年輕也更該感謝如此。


記得2009年,一位老教授告誡我:“小鄒啊,社會是個金字塔,不努力,就活該呆在最底層”。這話依然只能用殘酷來形容了,因爲它太真實。


是的,不論我們在新聞聯播裏活得有如何幸福美好,社會就是個金字塔。這金字塔根據每個人的智商、家庭背景、外貌長相、思維層次、行動能力、內心對成功的慾望等各個方面得出一個綜合評分,進而把人放在金字塔不同的層級上,過着不同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這金字塔具體的劃分我就不在這篇文章裏累述了。將來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


現在的情況是不管在哪個層級都大體上有這麼兩種人:1.滿足現在所在的階層,享受當下的工作生活;2.不滿足現狀,正走在竭盡全力向上攀爬的路上。我們在這裏姑且不去討論兩種選擇的利弊,畢竟每個人由於遺傳基因、所處階層、生長教育環境等種種不同,都有各自堅持捍衛的選擇。


但這個理論對於指導我們做好教育培訓工作還是有很大啓發的。

來我們這接受培訓的學員,多數情況一樣:大專畢業、家境一般、無社會背景(沒有無產階級高官當老爸,沒有資產階級做乾爹)、智商中等(高的都去清華北大了)、自制力不算強(大部分人自制力都不高)等。這樣算下來。應該算作社會金字塔的底層了吧。那麼住城中村、擠公交地鐵、追不起女神也是必然的了。不用不好意思,金字塔底層人多了去了。但這羣花幾千上萬學費擠到傳智來培訓的學員們,卻多了一份不滿足、不情願、不甘心;更重要的,是他們已經開始了思考和行動。而我們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和學員們一起去探索、去努力、去拼搏。


可問題是,怎麼在這社會金字塔上攀爬?在此我把一些我個人的總結說來供諸位參考。

第一、正視自己所處的社會層級,這個問題上萬不可糊塗。記得有位學員中午演講時大談某位名人說“錢不重要。” 然後告訴班上其他學員錢不重要,沒錢也能活的思路。我覺得挺有意思,先不管沒錢到底該怎麼活,就想問他是否知道名人每年拿幾百萬人民幣?是否知道名人在北京已經有車有房?哈哈,換誰在北京要是有車有房拿幾百萬的年薪,當然可以說錢不重要~人家已經進入了金字塔上衣食無憂的階層了。但我們這羣還在城中村住着的人兒呢?聽人說話不能光聽人嘴裏說的,要分析說話人的背景,就像看新聞要分析電視臺的投資人是誰一樣,這話說出來誰是受益者,這纔能有借鑑意義,否則,很容易陷入人云亦云的陷阱。


第二、正視自己的缺點,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分析自己的“智商”。當然,智商的組成部分太多,我們姑且用狹隘的理解來評判---理科成績是否優秀。如若不然,就不要選擇技術底層研究的工作,也不要羨慕金融公司裏分析員們的豪車,更不用嫉妒那幫成天吃喝玩樂卻依然能考出最好的成績、做出最好的業績的哥們。要是不知好歹的衝入這些行業,只能換回頭撞南牆鮮血淋漓的結果了。


說來慚愧,我就屬於智商不高的典型,數學的及格次數屈指可數,雖然也努力,可成績就是上不去,每次遇見數學老師,老人家都是微笑着用憐憫的眼神安慰我~現在想起來,特溫暖,哈哈哈~~我的“智商”決定了我最適合的是熟練工種,或者說經驗工種。所以我當初就放棄了我喜歡的機器人和電子設備,最後在中醫和軟件編程中間選擇了Java/.Net編程,因爲這兩者說白了都是熟練工種,和騎自行車一樣,騎得越多,就越熟練。


其實智商一般也挺好的,這世上大部分工作都屬於熟練工種,可以靠大量重複的積累來進步,比如我們這幫程序員(.Net/Java等)。記得大學時學編程時,我總也弄不清楚函數的形參與實參的區別,把老師問煩了後就去問善良的同桌,最後連同桌都不耐煩了,只好自己敲,重複的敲,敲着敲着,忽然就發現:嘿,懂了!後來看各種開源框架和項目的源碼時也是,比如一開始看asp.net源碼,總摸不清頭緒,可依然堅持每天抽時間去看下,把所有看過的類都導出來,歸納到圖上。最後也是忽然有一天,彷彿被人點醒了一般,一下理清了整個流程;然後激動的把它加到asp.net課程裏給學員講,讓學生在學習中理解了asp.net的實現原理。


第三、真心接受自己的缺點和痛苦,掌握這個心態可能需要一些偶然。

記得我高三時沉迷於一款叫做決戰的網絡遊戲,順帶着還把一位原本鐵定可以保送清華的兄弟拉下了水,害他只保送去了南京大學;而我也因爲分數不夠,選擇了復讀。從小就有大男子主義的我,覺得男人行天下,心寬地大,不拘小節,不畏失敗。可真正進入復讀學校後,在剛開始的那幾個月裏,每天都過得很沮喪難受,不論是上課還是休息,甚至傍晚散步走在路上都會心疼,想着又浪費了本就不富有的家裏幾萬塊錢,滿腦子都是父母辛勞的身影,心痛不已......後來,覺着這樣下去不行,開始強迫自己不要想這些,專心學習,偶爾去看看笑話書,讓自己能樂觀起來...可效果並不見好。


直到有一天休息又坐車去湘大散心,依然和以往一樣穿過老縣政府的大門,趕上63路公交,因爲是始發站,所以總選擇坐在一個單獨的位子上,聽着耳機裏的音樂出發。然後,又是那麼一瞬間,想通一件事情,爲什麼要刻意迴避痛苦?這份心疼也是身體的一部分,爲何不能坦然的接受呢?心疼的是多真實的感覺啊,沒有它,人的生命就絕算不上完整。自那一刻起,忽然覺得一身輕鬆,甚至感覺心態一下昇華了--能夠接受成長過程中的痛苦了。之後不管是感情、還是學習工作、甚至在後來鍛鍊時不甚受傷躺在醫院,都能夠抱着特坦然的心情去接受,甚至可以說是享受。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學會了享受痛苦吧~當人能接受享受痛苦時,心智應該算是有點成熟了,呵呵。


第四、反省,把生活看做是一場修行。

記得大學聽餘世維先生的企業管理課視頻,裏面有一句話至今依然記憶猶新:“這是我的錯!”

遇到任何問題,首先從內心深處覺着是自己的錯,便不會有恨;恨滅,則心善,眼裏的世界也就自然美好。而最關鍵的,是會通過遇到的問題,培養出自己強烈的責任感,訓練出主動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習慣。

這一條,相對前面來說,難度要高很多,時間也可能要好多年。但相信最終是能夠做到的。


第五、內心中要保持一種向上的力量。

有不少畢業後的學員和我說:“老鄒,真懷念在傳智.Net訓練營奮鬥的日子,工作後,感覺懈怠了、懶惰了、竟然也開始玩遊戲了,沒有了那股拼搏的精神。您是怎麼保持的呢?”

這可就一言難盡了,但我可以把最根本的兩個方法告訴大家,不一定適用每個人。


人的底層動力,也就是作爲動物的最原始的動力:是生存和繁殖(高曉鬆也這麼認爲)。我用文明人容易接受的方式解釋下:“生存的壓力”和“競爭的壓力”。


前者很簡單,諸位估計都遇到過這種情況,老闆把你叫近辦公室安排一個巨難的任務給你,並告訴你這個任務完不成就掉你的工資,然後你會發現自己一下變得如上緊發條的機器人,平時懈怠的精神一下子高度集中,各種創意和想法如泉涌般。爲什麼?因爲你做不好就沒飯吃了,你能做不好嗎?千萬不要小看自己的潛力。


後者相對就難一點,因爲它需要主動性(***性)比較強的人。在你生活工作中所有接觸的領域中,尋找一位這個領域最牛的人或公司,把其設想爲假想敵,你作爲雄性動物的競爭本能會讓你不斷的改進超越對方。


諸位可能覺得我這說的比較簡單,因爲凌晨1點了,其實心裏有一大堆想說的~可對於一般11點睡覺的我來說,實在太困~~(主要是老闆沒說如果寫不好就把我辭退,哈哈哈)

最後,還是再重複那位老教授給我的告誡,與君共勉:“社會是個金字塔,你不努力,就活該呆在最底層”!


諸位看官辛苦了,以上純屬個人見解,見仁見智,還望諸位海涵。晚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