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十大公有云服務企業綜述

點擊上面的鏈接文字,可以快速關注“東方雲洞察”公衆號


筆者寫本文純粹是興趣所在,因爲長期跟蹤和關注整個雲計算市場,對這個市場整體上很瞭解,到了年底就習慣性的要做個總結。因爲都是個人觀點,所以對各個企業的情況和判斷有偏頗的地方,還請大家海涵。

 

2014年底的時候,本人寫了一篇“中國10大公有云企業綜述”的文章,回顧了10幾家比較有影響力的公有云企業在整個2014年的表現。一年過去了,又到了需要總結的時候,在2015年裏,公有云市場發生了很多變化,值得跟蹤一下。

根據國內的幾個影響力較大的公有云服務分析報告,我們會看到國內公有云服務在2015年的增長率將近30-40%,這樣的高增長對投資者這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而且,隨着雲計算髮展,產業規模保持高速增長,國家和傳統的中大型企業越來越認識到它的價值。

2015年國內的公有云服務市場, 有幾十家企業在角逐。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市場逐漸明朗,有些公有云企業已經遙遙領先,而有些企業已經開始掉隊。

從相關企業在公有云領域的影響力以及市場營收來看,可以上榜的大概有20家左右,根據所在領域不同,這些企業還是分爲以下四種:

  • 傳統ICT廠商

  • 互聯網巨頭

  • 電信及IDC運營商

  • 初創公司

中國公有云服務企業“英雄譜”


0?wx_fmt=png

接下來我會從市場策略和產品技術兩個方面,把主要的一些公有云服務廠商做一下簡單的概括,重點展現他們在2015年的表現。本文並沒有排名的意思,只是從市場影響力方面,把值得關注的企業花些筆墨,提煉一下關鍵點,讓大家能夠從總體上了解一下這個市場上不同玩家的狀況,所以順序是完全亂排的。


華爲雲

華爲是筆者的老東家,因此先說它。華爲雲成立也有幾年時間了,在市場上宣傳的投入不是很多,營收的數據也一直沒有公開,筆者知道一些情況,不過也不方便說太多。華爲雲真正大張旗鼓的幹,還是從今年開始,特別是9月份的發佈會之後。總的來說,筆者認爲華爲雲積累還是比較深厚的,特別是在傳統企業市場領域未來潛力不小。

市場策略

華爲雲在今年9月份,搞了一個很大的發佈會,有點正式宣佈華爲雲要大張旗鼓乾的意思。將在五年內投入10億美金,實施“沃土”計劃扶持應用開發者和合作伙伴等。華爲雲的目標客戶是企業市場,傳統的中大型企業是華爲雲最期望佔領的,也是華爲最擅長的地方,所以華爲雲也經常被稱作華爲企業雲。

個人開發者、中小企業用戶、互聯網應用開發者這些用戶羣體,從市場策略上來說不是華爲雲的重點。華爲雲非常注重合作伙伴的生態建設,筆者現在所在的公司也有些應用已經在華爲雲市場上線了,所以對於這塊還是有切身體會的。

華爲雲相比於其他的公有云服務商最大的優勢是線下服務和銷售能力。華爲有龐大的銷售團隊和技術服務團隊,相比於其他的公有云廠商需要重新構建這些團隊,華爲就佔了一些先手。華爲雲線上和線下結合,在IT領域進行市場拓展,應是華爲未來3-5年重要發展戰略之一。

 

產品和技術

目前,華爲雲提供的雲服務產品大約20個。今年10月份的時候,華爲雲進行了一個大的升級,新的6.0版本雲平臺是基於Openstack框架的。華爲雲上的服務產品數量算不上很多,但是,整個華爲雲產品的服務質量還是不錯的,和華爲務實低調的風格有些類似。

華爲雲提供的這些服務產品裏面,雲桌面和通信雲平臺比較有亮點,另外華爲的專有云也比較有意思。其他的服務產品就特點不是很鮮明瞭,有點大路貨的意思。

華爲雲的電話客服是非常好的,筆者所在的企業和華爲雲有些合作,所以對於熱情的客服是深有體會。當然,華爲雲客服的電話接的太多了也挺麻煩的,期望在2016年裏華爲雲能夠多利用一些自動化的工具,或者是其他渠道來提醒用戶和合作伙伴。

2016年,期望華爲雲在雲服務品類上能做出一些亮點來,現在的雲服務產品質量不錯,數量還是不太多。


電信雲

電信雲在2015年繼續保持收入的增長,營收差不多4-5個億,在國內公有云這個市場來說也是排名前列了。當然,電信雲的營收很大一部分來源於其IDC領域的用戶轉化,以及專有云、託管雲等方面。

 

市場策略

電信雲主要面向企業市場,依靠電信在IDC、數據中心服務等領域的客戶爲基礎,進行追加銷售和捆綁銷售。中國電信在政府、國企等領域還是有很多的客戶資源可用,對於其雲計算的銷售有不小的促進作用。

電信雲在2015年並沒有在應用軟件開發等合作伙伴領域進行大的合作和推廣,它的動作比市場似乎總是慢一點點,或許是受限於體制等原因吧,你懂的。

 

產品和技術

       目前,電信雲提供的雲服務品種數量是14個,服務產品也都是普通的IaaS、PaaS等服務,可以說的亮點不多。電信雲的很多項目仍然是以集成爲主,中國電信服務公司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大的集成公司。

 

阿里雲

阿里雲在2015年的營收還沒有正式公佈,筆者從某渠道得到的消息是18-19億這個範圍。這其中包括阿里巴巴內部對阿里雲的採購結算,而且這部分佔了很大一塊。整體來說阿里雲在中國還是做的很有聲色的,阿里雲面向個人開發者、互聯網用戶及中小企業用戶的營收佔整體阿里雲營收的90%左右,剩下的10%是金融、政府、證券等等其他行業。

 

市場策略

2015年,阿里雲的市場策略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個是國際化,阿里雲在香港、美國、新加坡等各地建立數據中心,向全球提供服務。

另外一個就是通過百川計劃、雲合計劃等扶持合作伙伴和應用開發者,發展公有云相關生態,阿里雲的市場推廣可以說是很捨得投入的,無論是大量代金券的發放、免費網站資源的提供等,都彰顯了阿里雲在擴充用戶、合作伙伴領域投入的大手筆。

還有一個大的方向就是阿里雲在面向政府、中大型企業市場的雲計算推廣。阿里雲在2015年的宣傳上聲勢浩大,和大量省政府高調建立雲計算戰略合作等、和東軟、中軟等傳統軟件廠商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等等,都爲阿里雲贏得了大量眼球。

可惜阿里雲在實際項目落地方面並沒有宣傳上那麼驚豔,很多地方政府戰略協議成立一紙空文,實際落地很少或幾乎沒有,數夢公司曾經被阿里雲寄予厚望,期望他協助阿里雲的項目實施和落地,不過到目前爲止進展並不是很好。阿里雲被圈內很多人所詬病的就是這一點。

另外一個制約阿里雲落地的地方在於阿里雲的飛天平臺太重量級,百臺服務器以下的規模很難支撐起阿里雲飛天平臺的高效運轉,所以在一些項目落地過程中,會由於投資等原因被擱淺。這一點阿里雲也在加緊進行改進,相信2016年會拿出更適合專有云、託管雲的解決方案來。

 

產品和技術

目前,阿里雲有大概40多個阿里自身提供的雲服務產品。阿里雲的服務產品品種在2015年裏豐富了很多,無論在IaaS、PaaS方面都有很多新產品上線,大數據相關的服務,例如ODPS、數據分析、分佈式DRDS等也成功上線,雲安全領域的雲盾產品系列等也上線了很多服務產品。在雲應用市場方面整合了上百家的應用產品,極大地豐富了阿里雲的整個SaaS服務產品體系。

阿里雲在雲應用市場目前上線的應用數量大概是1萬個,不過實際被使用的應用數量還不是很多,實際用戶數也比較有限,最多的用戶集中在網站服務領域。

所以,總體來說阿里雲的服務品種豐富,但是大部分體驗一般,幾次數據丟失、光纜斷裂停止服務、IDC機房掉電停止服務的事情,使得阿里雲受用戶批評。

筆者期望2016年,阿里雲的產品和服務品質能夠更多的提升,作爲國內雲計算領域的旗幟之一,阿里雲應該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騰訊雲

騰訊雲在2015年裏進步很快,收入上也差不多3個億,通過和一些國際知名軟件廠商,例如IBM、Oracle等合作,使得騰訊雲在企業市場領域也有了不錯的進展,相信2016年騰訊雲會更加註重企業雲領域的投入,並獲得不錯的效果。

2014年底的時候,筆者說騰訊雲起步有點晚,但是,整個2015年騰訊雲大刀闊斧的進行改變,以現在的勢頭來看,騰訊雲將會在未來成爲牽制阿里雲的重要力量。

市場策略

騰訊雲原來在遊戲領域是很有影響力的,大量的網絡、手機在線遊戲運行在騰訊的平臺上,騰訊雲的獨立可以很方便的吸引這些遊戲開發商。對於騰訊雲的起步是非常有意義的,這也是筆者在2014年總結時特意提到過的。

在2015年騰訊依靠遊戲以及微商(微信開放平臺)等吸引了大量個人用戶和中小企業開發者,爲騰訊雲的營收貢獻不小。筆者瞭解到騰訊在遊戲領域的收入和騰訊雲在底層資源支撐方面的分成還有些不清不楚,所以在計算騰訊雲營收時整個數據有些混亂。

騰訊雲現在勢頭很猛,源於騰訊雲的開放合作策略,下半年騰訊雲推出的100億元扶持計劃,並聲稱80%-90%收入會分給合作伙伴,是很大的手筆。它聯合了許多國外的大型軟件廠商例如:IBM、Oracle等,把他們的軟件架構在騰訊雲之上進行服務,騰訊雲也是Oracle雲服務在中國落地的戰略合作伙伴。這樣的合作使得騰訊雲在面相中大型企業銷售雲服務時,相比其他國內雲服務商有一定優勢。

 

產品和技術

目前,騰訊雲提供的服務產品大約35種服務,除了基礎的IaaS、PaaS層服務之外,還涵蓋了移動、視頻、安全、監控等多種服務。合作伙伴提供的雲服務大約是近千種的規模。

騰訊雲的技術底蘊主要來源於遊戲、社交、視頻等互聯網領域,在傳統企業市場的征伐不是騰訊的長項,筆者在多個項目上也直接和間接的碰到過騰訊雲的參與。所以也對它們在企業市場的情況有些瞭解,例如:工商總局等。

2015年下半年的時候騰訊通過對IBM、Oracle等軟件產品的打包,以及大量軟件ISV應用產品的上線,使得騰訊雲在企業市場領域也算有了不錯的基礎,在2016年,騰訊雲能否在該領域騰飛起來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金山雲

原本金山雲在市場上一直不溫不火,只是在遊戲領域有不小的影響力。經過小米的投資和戰略合作,使得金山雲有了更多的底蘊。2015年的營收,筆者也沒得到準確的數字,估計在近億元的規模吧。

市場策略

2015年金山雲在合作伙伴神態建設方面也是卓有成效,1000多家遊戲廠商加入合作伙伴計劃,推出了800多款遊戲產品。金山雲確實把遊戲雲領域運營的相當不錯。另外在視頻雲服務方面也有一些突破,可惜亮點不是很多。

從金山的發展規劃上來看,金山要做的醫療雲、政務雲、大數據服務雲等成效還不是很明顯,這些領域要想突破金山雲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產品和技術

目前,金山雲總共提供了17種左右的雲服務產品,其中金山的雲存儲、遊戲雲還是值得稱道的,用戶量和市場影響力比較大。其他的雲主機、雲數據庫等服務比較普通,就不值花筆墨去說了。金山雲也提供了視頻雲和企業雲等服務,例如:金山融合存儲、雲盤、私有云等。這些服務在整個公有云服務業界算不上太多亮點,用戶量和市場影響力都有待加強。

 

UCloud

Ucloud是一個白手起家的公有云服務創業公司,但是他的市場運作相當不錯,在遊戲領域有不少建樹,曾號稱”最懂遊戲的雲”。

市場策略

       Ucloud2015年除了繼續在遊戲領域的拓展之外,在行業解決方案方面也有所加強,例如:O2O、電商、互聯網金融、視頻、移動社交等領域。

Ucloud另外一個比較大的動作就是在合作伙伴生態建設方面,也建立了類似雲應用市場的“U市場”,到年底大概上線了幾十家合作伙伴,近百個優秀應用。未來Ucloud將繼續加強+U計劃”,U市場側重於互聯網行業產品層面的合作,而“+U計劃”將會與行業的ISV合作,積累更多傳統行業、互聯網+領域的經驗、資源,提升對行業應用場景的理解和研發能力。

如果放到一起來對比,相比其他的大型公有云服務商而言是比較少,市場的影響力也有待加強。

 

產品和技術

目前Ucloud提供的雲服務產品大概是15種,重點都集中在IaaS領域,以及存儲相關服務領域。從筆者的角度看,Ucloud提供的產品和技術實力方面值得稱道的地方不多,但是在IaaS層面提供的產品種類比較全大概有10種左右,按照Ucloud自己的話說就是把“雲OS”層做厚。

       總體來說,UCloud在產品和技術傳達給市場上的印象並不鮮明,不知道2016年是否會有些讓人眼前一亮的服務產品出來。

 

網宿科技、藍訊科技

網宿科技和藍訊科技是比較類似的,都是在2000年前後成立的,專注IDC相關服務,在CDN服務領域是國內最大的兩家服務商。在公有云領域他們確實算不上很值得說道的企業。

 

市場策略

這兩家企業因爲主營業務一致,都是CDN業務+IDC業務,所以放在一起說幾句。國內很多公有云服務的CDN都和這兩家企業合作,大型的公有云企業也開始自建CDN服務,所以對他們造成了衝擊。

網宿科技也在考慮進入公有云服務領域,從而拓展雲計算相關的營收。但是,筆者感覺他們的魄力不足,動作也比較慢。雲計算業務部一年前就要成立,到現在應該也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總經理的位置應該還是空缺的。

在這個發展快速、激烈競爭的雲計算市場,網宿科技、藍汛科技這樣拖拉做法將使得他們在雲計算領域取得大的進展難度越來越大了。

 

產品和技術

目前,這兩家公司的公有云服務產品基本就是CDN,其他通用的IaaS、PaaS等服務非常少或者幾乎沒有。網宿科技只有了簡單的雲主機、雲備份和雲監控的服務。藍汛科技的雲服務基本沒有。

 

微軟Azure、亞馬遜AWS

亞馬遜AWS、微軟Azure是國際上的兩個雲計算巨頭,以筆者觀點來看,這兩家企業絕對是未來公有云服務領域的兩個領導者。他們在國內也有一些落地的項目,所以在這裏簡單說兩句,在中國具體營收的數據筆者暫時也沒有。

微軟和世紀互聯合作在國內落地,世紀互聯提供數據中心,微軟提供技術和服務,在2015年裏面微軟的Azure在國內的市場拓展還不錯。銷售和服務團隊也很盡職,筆者在2013年曾經試用過微軟的Azure,所以定期總是收到來自世紀互聯或者微軟的銷售電話,詢問爲什麼後來不再用他們的服務,以及提供一些促銷活動介紹。以微軟在企業市場的底蘊,未來在中國的發展潛力是很大的,將來肯定能佔領很大一塊市場。

亞馬遜AWS在2013年的時候還是非常急切的在國內落地,但是到現在爲止,亞馬遜的AWS遲遲沒有商用,只是在全國建立了三個孵化器,實在是很可惜。以亞馬遜AWS的實力如果能夠早早的進入中國,絕對能夠佔領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的重要一席之地,不會造成現在阿里雲一家獨大的局面,或許這正是中國政府想看到的局面吧,國家在下一盤大棋,不是我能懂的:)。


青雲

2015年,青雲作爲一家初創企業發展得不錯,在國內也有一定影響力了。收入方面青雲一直也沒有公佈,不過號稱是國內唯一盈利的公有云服務企業。對於這一點筆者是不太相信的,以青雲的1-2萬的用戶規模來看,營收不會很多,從行業的投入平均水平來看,很難達到盈虧平衡的。當然一切皆有可能,也許Richard真的能夠把運營效率做的很好呢。

 

市場策略

在2015年,青雲花了不少精力做了國際化拓展、分公司籌建、合作伙伴的拓展以及面向金融領域的雲計算項目推廣、落地等。

青雲在面相中大型企業的雲計算項目銷售做得還是有些成效,招商銀行、中國銀行以及泰康人壽這三個金融領域的客戶在Devops領域採用了一些青雲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也算是初有成效。

但是,這幾個客戶採用的青雲產品和解決方案主要都是以IaaS層的,還無法對這些企業信息化的核心層面產生大的影響,青雲在金融雲項目落地開花方面的路還很長。筆者也曾經在IBM這個藍色巨人裏面工作多年後離開,Richard創建青雲時期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讓我倍感親切。在此,衷心祝願青雲能在2016年裏做得更好。

 

產品和技術

目前,青雲提供的雲服務產品接近20個。2015年裏,青雲的產品品類也豐富了很多,每個月都會有新的服務產品上線。IaaS層面的服務是比較全了、PaaS服務層面的也有了不少內容,也算卓有成效,另外,通過軟件合作伙伴也在SaaS領域上線了不少應用產品,整體上看,雲服務產品的生態相對比較全面了,上線的合作伙伴應用數量還有待加強,目前只是幾百個。

青雲問題也還是存在的,因爲青雲的強項是IaaS領域的產品,其他的產品積累黑不是很夠,雖然上線了不少大數據、雲安全等各種產品,但是產品的成熟度不是很高,很多都是基於開源的解決方案修改後的標準化部署的,對於很多線上用戶來說,吸引力不高、用戶量也不大,這些都需要時間去改善。

像Docker容器類的技術服務青雲也有應用並上線服務,甚至Unikernal這種更新的技術也在研發中,說明青雲對新技術跟進的還是很緊密的,只不過受限於資源投入和用戶量,這些新的服務吸引力不夠,用戶暫時不是很買賬。

因此,青雲在產品和服務上還需要精雕細琢,目前可能把精力更多的放在產品和服務品類的數量方面。希望2016年能夠在質量、用戶體驗以及實際帶給用戶的價值方面多做一些工作,這樣才能真正留住用戶。

 

百度雲

百度雲曾經被筆者寄予厚望,以爲會成爲牽制阿里雲的重要一枚棋子,結果卻大失所望,整個2015年也沒有太多值得書寫的地方,就一個以雲盤爲核心的百度雲和百度開放平臺提供服務,影響力不大。

 

市場策略

百度其實有很好的基礎,可惜在公有云領域戰略不清晰,進展緩慢。2015年百度宣傳的最多的就是他們的百度大腦、人工智能等,百度雲更像一個支撐內部的平臺。

百度開放平臺有一些LBS、數據平臺爲主的服務,在中小企業用戶和個人開發者中有些影響力,有些導航、移動應用等產品整合了百度地圖和定位的服務。

目前,筆者得到的消息是,百度也開始加強面相企業市場雲計算服務的佈局,正在規劃和招聘人手,不知道2016年百度雲是否會下決心在雲服務領域做一番事業。

 

產品和技術

       百度雲提供了一些面向個人用戶的雲存儲、通訊錄同步、信息同步等功能。百度開放平臺提供的服務也很有限,感覺只是給一些開發者做課題、做實驗的地方,距離產品化的大規模推廣還有很大的距離,除了百度地圖相關的服務是個亮點。

 

其他

除了以上提到的幾個影響力較大的公有云服務商之外,還有幾個可以簡單提一下。

 

七牛雲存儲

七牛在2015年裏做的相當不錯,七牛雲存儲從名字看就知道他很專注,到現在爲止它提供的雲服務產品只有三種:安全雲存儲、分發加速和數據處理,都是圍繞數據存儲、訪問、處理爲核心的。

就因爲專注,七牛在2015年發展非常快,技術的積累帶來了市場的突破,值得稱讚。作爲一家專注的創業公司,筆者要對七牛雲存儲要點贊。

 

盛大雲

去年筆者就爲盛大雲的沒落惋惜過,2015年也沒什麼起色,更顯頹勢,所以只能把它放到其他這裏個類別裏面了。估計明年就要從這個綜述的文章中拿掉了。盛大雲基本都用於支持內部了,值得說的實在不多。

 

新浪雲

       新浪雲目前提供的服務大概是6款,雲主機、雲應用引擎等是最主要的。新浪雲在2015年的發展不是很好,推出的面向企業的SME平臺也沒有太大成效。新浪雲也是很可惜的,錯過了2014、2015這快速發展的兩年寶貴時光,沒有取得好的成果。

 

京東雲

京東雲也在2015年調整了它們的戰略,現在的京東雲更多的支持京東內部及京東電商上面的合作伙伴。京東雲轉型想做中大型企業雲市場,不過目前看成效也不是很明顯。曾經在一個政府客戶那裏聽到這樣一個故事,京東雲原本做了一個大數據相關的應用產品,客戶的需求及設計方案都是京東的團隊幫助寫的。結果半年後要招標的時候,發現京東做這個產品的團隊解散了。。。解散了。。。

估計這種事情在很多互聯網公司中並不少見,中大型企業市場並不是那麼容易進入的,畢竟互聯網公司的主營業務並不是輸出這些技術界方案,即使是騰訊雲估計在進入企業市場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困難。


Mopaas魔泊雲

這是國內一個做PaaS服務的廠商,以Cloud Foundry爲核心構建的PaaS服務,在PaaS領域也算有點名氣,不過這個市場領域卻是比較狹窄,發展空間和市場容量有限,對於魔泊雲筆者期待2016能開發些有亮點的商業模式出來。

 

Unitedstack有云

有云的創始人是來自於新浪雲團隊,建立有云之後在Openstack開源領域有不小的貢獻,目前也有少量的公有云服務產品,但是主要的產品和服務內容,還是偏向於傳統企業的私有云、混合雲產品,也算國內稍微有點名氣的雲計算服務商吧。

 

中國聯通雲、中國移動雲

這兩家的情況和中國電信雲類似,但是在營收和市場方面做得要比中國電信差不少,所以這裏也就不多談了。

 

鵬博士、世紀互聯等

都是IDC向雲計算的轉型者,其核心還是IDC資源以及傳統的IDC用戶羣體,世紀互聯強在和IBM、微軟的合作。要說真正在公有云領域的建樹的話,IDC轉型雲服務做得最好的還是中國電信雲。





640?掃描二維碼關注【東方雲洞察】公衆號

實時瞭解深度的公有云市場分析和洞察結果!點擊右上角,在彈出的菜單中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請在公衆號搜索並關注:DongCloudInsight 或 東方雲洞察。需要點對點交流請加微信:jackyzhang523


幫助您瞭解公有云相關的深度洞察結果。帶來極具深度和最新鮮的:雲市場分析、雲機會洞察分析、雲重大事件快評、雲雜談、雲論壇資訊,以及公有云領域最高端的CEO面對面深度研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