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入行之工作前

時間就像輕風一樣,刻意感受的時候幾乎把你吹倒,不留意的時候又從你身邊輕輕飄走了;長此以後,我怕自己會變得麻木,忘記了原來的樣子。所以還是決定給自己留點什麼,萬一哪天忘記了,還可以再翻起來。

 

工作兩年的時間裏,好像自己都不太清楚具體得到了什麼收穫、如何走過來。要理清這條思路,還得從入校的時候開始說起。

 

20126月,相信很多同一屆的同學們都和我一樣,經歷着所謂可以改變自身命運的高考,有人信心滿滿,有人憂心忡忡,而我在很久一段時間以前似乎已經完全看透了這一切,我考不上本科院校,我做不了想做的事情了,我數學不好,物理化學生物都不好,所以我沒希望了。聽天由命吧。

想想入校高中的時候中考總成績可是整整超出了錄取分數線80多分,而高考成績離當年所在省二本錄取分數線還遠得很。說多了都是淚點,沒有人怪你,也沒有人罵你,可是很長一段時間心裏都是酸酸的,不敢到處跑,深怕別人無意間問你一句考得如何,你卻內心波瀾似海。

 

儘管高考的結果讓人難過,然而還是冷靜的和往常一樣,無論如何都得給自己一個機會,一個翻身的機會。那個時候只知道高職院校其實也是一個選擇,至少你還可以學習到一門技術,然而學習什麼技術,結果會怎麼樣,其實一臉茫然。

慶幸自己高中是有那麼一丁點對計算機的熱愛,因此把所有志願都選擇了計算機應用,如果當初知道計算機應用不是搞軟件開發的專業,那我估計這個時候應該是在從事java開發。

 

進入所謂大學之後,其實還是一臉茫然,課程一大堆,然而發現並不喜歡幾門,喜歡的都是選修課程。那時候才發現還是選錯了專業。

唯一,第一學期學了C語言,可是到最後老師還是對我們班上這幾個還算認真的同學有放棄治療的感覺。因爲怕我們接受不了,導致“指針”以及C語言課程設計最後一個難點都沒給我們講,儘管我們表現出了興趣。

再後來,都是些自動控制相關的課程。有一天,我問我們一位資深的老老師,我們這樣畢業出去能找到對口的工作嗎,老師說“不能,你們學得太淺”。長嘆一聲,想想人家的來歷,北航計算機控制專業畢業,畢業後最終分配到中航旗下某某所從事導彈零配件自動控制多年,據說,國慶60週年閱兵上亮相的紅旗9低空導彈系統就有他的功勞。

 

慢慢的,時間走了,有點奮鬥激情的人都在擔心畢業後的問題。臨走的時候給了家人成功的希望,而如今如果畢業了啥也幹不了,那又是啥滋味。畢竟是母親一個人從初中供我到大學畢業,不成功,如何面對。

 

對學校已經不再抱希望,自己又不能做點什麼,所以只能寄希望於機會了。然而,機會就是說來了就來了的那種。

 

2014年,學校與重慶某IT教育機構達成校企合作關係。

 

然而,一場鋪天蓋地而來的災難,如同天塌了一般,讓我和我的家人陷入了一片沉痛之中。5月下旬,父親因一場意外,永遠的離開了我們,那年,母親51,我22,妹妹不滿18

 

送走父親後,懷着沉痛心情回到學校,埋頭繼續複習準備期末考試。七月中旬,在懇求了母親的允許後,毅然和學校五十多位同學作爲學校真正第一批實訓學生踏上了開往重慶的火車。

 

儘管培訓費用是三年學校學費的總數還多,但是畢竟可以提供貸款。儘管我們存在諸多疑問,害怕上當受騙,害怕最終一事無成,我還是堅定了自己很久就有的這顆嚮往之心。因爲有同學在網上找到了黑這家企業的“證據”,有同學因此已經交了預定金又退了。

 

而我的想法是,沒有做成功過一件大事,這回真的需要破釜沉舟了。

真如那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一個只能靠母親供讀的所謂大學生,培訓開始後從第七個月以後的剩下14個月裏,每個月要償還將近1100元貸款的我,以及這個久久揮之不去悲痛的家庭。我還是出發了。

 

在重慶培訓半年的歲月裏,都不記得母親含淚給我打了多少個電話,她說我們家從爺爺那一代就開始欠債,要是我不成功,豈不是又欠一大筆債。我理解母親的苦,然而面對這些,我只能無奈的安慰後還是安慰,只希望她這種痛苦只是短暫的。如果一個女人,差不多50歲以前爲了給你生活費學費,不惜到省城工地上沒日沒夜的打工掙錢,所掙的錢百分之90都打給你,那這個人只能是你的母親。

 

從踏上開往重慶的火車後,我就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結果,那還能如何回去,如何面對你最親的人。

 

培訓是從7月中旬開始的,那時候重慶的天就和七八月廣州的天一樣熱。公司給我們聯繫了不遠處的公寓房,每一間公寓住8個人,有獨立衛生間,有空調,有廚房,還牽了寬帶。

房租每個人每月180元,水電費大家平分,也就二三十左右。開始的時候都是在外面吃飯,後來大家覺得不划算,也就一起籌錢買來了餐具,正式開始了自給的生活。那段時間裏,一個月房租水電生活費都沒超過1000塊,然而還是比在學校貴了幾百。

 

那段時間裏,每天七點半起牀,八點半上課,十二點還是十二點半下課不記得了;下午就自己在機房練習,五點半在回去;晚上基本都是凌晨二三點才睡的覺,如果哪一天十二點睡了,那一定是不正常。

授課老師們也挺負責,至於來歷我們都不清楚,有些是在知名企業做過底層開發,做過項目管理最後做了講師,有些資歷稍微少點,從開發轉過來的,有些聽說是從別人家公司挖來的。無論他們來自什麼背景,能做你的老師,就說明能夠教你東西。做老師就得心態良好,不然很有可能被氣死。因爲有時候我們問老師問題直接就會問到他想發火,最後深呼吸一口,還得繼續給你講解。學習技術這一點上,有很多時候不懂的地方真的要厚着臉皮去問。

 

技術這一塊,由於我在學校是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公司就把我們這個專業的同學都默認劃到.net培訓班,而軟件專業的同學則劃分到了java培訓班,不願意學編程就到了數字藝術班,就是設計班。

每一門課都上得很快,在學校一個學期的課程在公司裏一個星期就上完了。確實,你能用這一個星期學的內容去做在學校學習一個學期纔會做的內容,只是那時候的我們,僅僅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儘管如此,還是得不停的鞏固舊知識,接受新知識,大腦每天屬於高負荷的狀態,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畢業找工作前夕。

 

在一同前來培訓的50多名同學中,在整個短短半年時間裏,有的從最初的壯志未酬信心滿滿到最後的自暴自棄,有的中途甚至沒有走完全程就匆匆離開,而大部分人則堅持了下來,堅持到了最後,直到最後一次項目答辯,那種場景在如今所經歷的面試中都還沒有遇到過。

在公司裏培訓的課程都是由易到難,由淺到深,並且時間短暫,所以每天都得時時刻刻跟緊老師的節奏,導致很多知識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只是在表面的認識。

 

所謂人各有志,有的人願意放手一搏,有的人沒有跟隨節奏陷入了死循環,有的人有後路所以不必那麼努力;而我,已經沒有了後路。

 

七月中旬開始培訓,差不多2015年一月初的時候就答辯完畢。緊接着就是真正的開始投簡歷找工作。

從正式參加第一次面試開始,就註定不是一個平凡的過程。也有企業到公司去直接招人,但是不多,最後帶走的也沒那麼幾個,給別人的感覺是“這些學生不靠譜”。後來自己就發簡歷投簡歷,陸陸續續接到面試電話,可是每次都倒在了技術的門檻上,別人問的你答不上來,你大概瞭解的別人根本不問。那個時候,就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有多少含金量,越是在IT行業發展的地方,越是容易遇到跟你死磕的面試官。重慶怎麼說也是直轄市,所以在那個最初所向往的地方,最終還是沒能留住。

那時候的自己,初入社會,無經驗,無學歷優勢,無深厚功底,就算給你面試機會,你也把握不住。

 

跟我一個班的有二十多個同學,來自幾個學校,總結那時候的就業情況,在順利工作的有十一二個,直接回自己所在省會的有四五個,他們也都順利找到工作。而我,呆在重慶沒人要,最後才選擇回的省會。總以爲重慶機會大,然而機會不是什麼人都願意給的,那時候的自己,其實技能在同班中也算上等,人品也沒問題,但偏偏天時,地利,人和都不佔一樣,我遇到的情況我的同學他們幾乎都沒遇到。

 

拿幾個例子來說,又一次去面試一家外包公司,這家外包公司也就幾個人,可那位面試官,就是老闆本人,這個老闆問問題很刻薄,看到我簡歷上寫了計算機應用幾個字,就當場考起我二進制與十進制的轉換,二進制左移右移後的十進制;javascriptsetInterval()函數與setTimeout()函數的區別,以及使用場景,以及兩者有什麼性能差別,以及如何終止它們。

就這樣的問題,先不考慮有沒有實際意義,換做是有點工作經驗的人,也不見得能夠說得明明白白。而我,一個從培訓機構裏出來的學生,首先連如何用都還得百度好半天,何況這位面試官都談到性能上去了,只能弱弱的說,我們不在一個層面。

還有一次,有四個同學一起去了一家小公司,回來聽他們說就讓做了一片面試題,看完後說了一句“你們太菜了!”,然後繼續吹牛,最後快晚上的時候就給分發合同書了,拿回來後看了沒問題就可以簽字啦。說實話,四個人中有兩個是我大學同學,一個是我室友,一個是我鄰居,室友比較熱愛編程,技術和我不相上下,可鄰居那時候是差點都打算放棄了的,有好一段時間上課都在看小說。另外一位同學,技術都在所有人之下。可是,那家公司的老闆全部收下了。

過了幾天,又讓我過去,然後老闆讓我當大家面解讀之前那張面試題的答案,只要涉及我們學到的都知道,如實回答。然後被叫進去,扯了半天,還說要技術總監在考一次。結果過了幾天,又去,技術總監來了,還握握手錶示怠慢了,然後就跟我討論起我們最後一個答辯項目裏設計的表,以及我的分工,我做了那些內容,表都有那些字段,每個字段都有什麼用。然後時間本來過去了一個月,都忘記了有哪些字段,分別做什麼用,說得模模糊糊。最後人家說“這樣吧,你大老遠跑來也辛苦,如果還有什麼事的話就先去忙!”,把我趕走了。來的時候還“握手”呢。

到今天我都覺得,其實面試你就是個形式。不想要你,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想要你,你就算是垃圾都照樣收。

 

抱着堅定的信念,驕傲的告訴自己,此處不留爺,自由留爺處。回家過年!

 

忘了說了,本人祖籍貴州安順,所以省會自是貴陽了。

 

201521日左右的樣子,回到了老家,具體不記得哪一天了。

同月,妹妹出嫁。其實我選擇回家也是這個原因,一生中她就我一個個哥哥,所以得回去。

 

送走了妹妹,變迎來了春天,還在家裏的我,接到了來自貴陽的兩個面試電話,於是便預約了時間。一家安排在上午,一家安排在下午。

 

具體面試在哪一天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那天從縣城早早的就做長途大巴感到了貴陽,然後又坐了好久的公交,打印簡歷。順利按時找到第一家公司,開啓了在貴陽的第一次面試。

面試官是個比我大三歲的技術負責人,這個人就比較平和,沒一副高高在上咄咄逼人的語氣,沒有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廢話。談了十分鐘左右,過得去,用的上便開始描述公司的上班時間以及解答一些我的疑問。就這樣,我被錄用了。

下午面試了第二家公司,說來和那個人還有點緣分,算是學長了,所以待人也比較真誠,看到我沒有實際項目經驗,就直接委婉的告訴拒絕了我,說是有機會在合作。雖然沒通過,但是給人映象不錯,導致我出去的時候沒走對門,直接撞在人家透明的玻璃門和玻璃牆上。

 

就這樣,我回電話給了第一家公司決定去報道。從此開啓了軟件開發的第一道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