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國進貢,朝庭厚賜,吃虧了嗎?

  在南京,有個渤泥國王墓。這個渤泥國是誰?大約是現在菲律賓、文萊一帶吧。好好一個國王,怎麼在中國有墓?當時這位國王來中國,徹底愛上了中國,不回去了。臨死前,請求葬在中國。當時皇帝特批,給他建了墓。去南京的朋友,可以去公園看看。

  清朝不太瞭解,明朝的時候,有很多藩國。藩國要經常進貢,帶着禮物。回去的時候,朝庭就會大量賞賜金銀財寶,是進貢禮物的多少倍。當時有人覺得虧,現在更有人覺得太虧,覺得當了冤大頭。汝以爲當時的皇帝都是傻瓜,起碼的算數也不會嗎?

  那麼,藩國進貢,朝庭厚賜,吃虧了嗎?

 

  吾以爲,不吃虧。爲何?

  藩國一般都是鄰國。只要藩國不鬧事,不傷害邊民,這厚賜就值了。一鬧事,各種麻煩接踵而至,令人焦頭爛額。汝派軍隊過去?派警察過去?花費肯定不少。

  如果邊界出事了,比如有了案子,藩國幫忙,這也省了很多錢吧。否則人家一拖拉,這事猴年馬月能解決?

  既然是藩國,在人員流通上肯定方便。而中國人又善於做生意,從藩國賺來的錢,無論如何也多於賞賜的錢。這一點肯定是沒有疑問的。

  中國人定居藩國,藩國不說有多歡迎,肯定不會有太多阻礙。汝國王都賴在吾國不回去了,吾國民去汝那裏定居,這不是理所當然嗎?

 

  綜上所述,藩國進貢,朝庭厚賜,中國佔了大便宜。那麼藩國是不是吃虧了?也不吃虧,互相之間促進了交流和經濟,其實是皆大歡喜的。

  比如說,當年毛決定大量支援非洲,這也是一種變相的藩國思維,很多人都覺得虧了。那麼真的虧了嗎?毛當時就說,不虧,從非洲得到了銅(而中國銅礦是嚴重缺乏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