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滄海難爲水 10分鐘瞭解下如何做好詩詞創作中的情景安排

前言

作詩無非情景二字的安排,在心爲情,有判斷、有議論、有抒情;在目爲景,山川舟橋、花鳥風月等。

王國維說作詩有造境有寫境,寫景也有虛有實, 如“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未必是柳宗元眼中所見,詩人虛構之境是造境;“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詩人眼中所見,是寫境。

詩人抒情寫景的組合也有各種不同手法,例如“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上句寫景,下句寫情;又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每一句都情景交融,緣情而寫景;“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 由景而生情。

詩幾乎都是情景交融,老街這裏說的,是以分析句子的情或景而不是指特指整首詩。下面按照自己的學習體會,說一說詩詞中情與景的不同表現手法。

一、分開寫的情和景

1、一情一景

詩詞中常見的是一部分寫景、一部分寫情,例如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上句寫景,下句寫情。

絕句中常見一半是景,另一半是情。也有結構特殊的,例如唐·劉長卿《重送裴郎中貶吉州》》第一句和第四句是景,中間二句是抒情: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老街自己寫過一首《春思》,前三句是景,後一句抒情:

【階前春草半青黃,樓外春風桃李香。落盡梅花笛聲遠】, 獨憐江水似愁長。

七律中間二聯多見一情一景,例如秋興八首其三,第二聯寫景:“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第三聯寫情:”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違 。”

千家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違。】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

2、都寫景

剛纔說過,七律中間二聯一般一情一景,但是有二聯都寫景的。《秋興八首》第七首,第二聯和第三聯都寫景:

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織女機絲虛夜月,石鯨鱗甲動秋風。】

【波漂菰米沉雲黑,露冷蓮房墜粉紅。】關塞極天惟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

杜甫絕句整首詩都是寫景: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全部四句都寫景的詩不少,又如韋應物《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3、都寫情

元稹絕句《離思》四句都是抒情:

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元稹七律《遣悲懷》第三首,中間二聯都是抒情。

閒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從上面的詩例可以看出。很多詩中的情和景區分比較明顯,例如七律中間二聯習慣於一聯寫情一聯抒景,宋詞中也有很多上闋主要負責寫景,下闋主要抒情。

但也有全部寫情或者全部寫景的狀況。 例如杜甫和元稹這兩首絕句四句都是抒情。

二、一句中的情景交融

整首詩的情景交融比較好理解,難區分的是一句中的情景交融,不是單純寫情也不是單純寫景,而是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有的緣情寫景,有的觸景而生情,而且都在一句之中。

1、緣情而寫景

本文的前言裏舉了兩個例子,其一是緣情而寫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這兩句來自於杜甫的《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因爲“國破山河在”,看到“城春草木深”,所以3、4句中之“花鳥”也帶有濃烈的主觀情緒,心有所感,物象就不可避免帶有感情色彩。

2、觸景而生情

其二是由景而生情: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 。這兩句來自於杜甫《江亭》:

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

寂寂春將晚,欣欣物自私。江東猶苦戰,回首一顰眉。

因爲看到水流、雲在,觸景而生情。心。不與世間競爭;意,悠閒而自在。短短五個字的一個短句情景交融。

三、主觀色彩的景,一切景語皆情語

上面說過了緣情寫景和觸景生情這兩種方式,都是在一句中有明顯的景和情的描寫。但是還有一些詩句表面上只寫景或者只寫情。

1、景語中隱藏的感情

況周頤在《蕙風詞話》中說:

蓋寫景與言情,非二事也。善言情者,但寫景而情在其中。

我們常常提到意象這個詞,例如花是一個物象,春花、秋花、落花、殘花這些帶有詩人的主觀因素的物象就是意象。詩人用什麼詞語去修飾花,就會給這個花賦予不同的感情色彩。因此我們會發現有些詩句僅僅寫了景,卻讓人感受到作者背後的情緒。

例如杜甫的《絕句二首》就有很有特色,第一首四句都是寫景: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第二首的四句有區別,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獨立來看,第二首《江碧鳥逾白》明顯有抒情的部分,以樂景寫哀情,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發了作者因漂泊而感傷的情緒。

但是第一首《遲日江山麗》雖然沒有直抒胸臆,但是能夠感到作者的安適,表露出一種歡悅的情懷。爲什麼第一首《遲日江山麗》會有這種感覺呢?

遲,修飾日,春,修飾風, 選擇遲、春作修飾語是作者的心情寫照;江山是美麗的江山,花草是芳香的花草,沙是暖的,泥是融的,對於景物的判斷也是作者當時的體會。遲日春風裏,山川秀麗花草芬芳,鴛鴦在暖暖的沙上睡眠,銜泥燕子在自由地飛翔。

詩人通過對於景物賦予主觀色彩的修飾,傳達出作者背後的感情。這是寓情於景的手法,假如換幾個修飾語,氣氛和情感就完全不同:

殘日江山暮,寒風花草荒。樓空驚燕子,柳老臥鴛鴦。

所以王國維說:"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

又如,我們都學過《鄭伯克段於鄢》,作者在行文中似乎不褒不貶,而褒貶自在其中,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春秋筆法”。 爲什麼用《鄭伯克段於鄢》這個題目呢?這幾個詞語的使用深有玄機,背後體現了作者的價值觀,因爲: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

2、情語中的景語

上面說過元稹的《離思》四句都是抒情:

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但是前三句都有景語:滄海水、巫山雲、花叢,這些景語都用來修飾情語。唐詩善於使用意象,如果都寫成議論文或者完全抒情就缺少詩歌的風韻。

3、移情入景與擬人

擬人化的詠物作品常常物我合一,融感情於景物,擬人化的物象具有人類的感情或行爲特點。例如蘇軾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這首詞寫的是楊花,又像是寫一位生命無常、感情深摯的女子,更像是蘇軾對於自己遭遇的描寫。這首詞作於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謫居黃州的第二年,因此他在給章質夫的信中說不要給別人看:亦告以不示人也。”

大家更熟悉的一首唐詩,後二句亦如是: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表面是寫景詠物,其實移情入景,還是在抒發感情。

結束語

古詩詞中,寫景常常用來興起。作詩一般先立意,整首詩的感激基調會提前確定,因此對於用來興起的景色,往往會帶有感情色彩,這種隱藏的感情通過修飾物象會有所顯露,在後面直接抒情時就可以順暢銜接。

例如“風蕭蕭兮易水寒“,蕭蕭之風、寒涼之水,風吹水寒中自然有一種蒼涼悲壯的氣氛,這裏的意象反映了歌者的情緒。第一句以景物興起,後跟一句”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感情和意脈前後貫通。

當然也有寫樂景抒發悲情的,文章中杜甫《絕句·江碧鳥逾白》,前二句寫美麗的春景,後二句抒發漂泊思歸的傷感。

@老街味道

古人吟詩作賦沒有思路怎麼辦?唐朝詩人有一種行爲讓我們大跌眼鏡

唐詩爲何符合宋朝的平水韻?如何用平水韻和詞林正韻作詩填詞?

以岳飛《滿江紅》爲例 簡單說說如何依譜填一首《滿江紅》

遠上寒山石徑斜 烏衣巷口夕陽斜 到底應該讀作是xié還是xi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