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清企業的淨利潤是“好”還是“壞”?

每週學財報,學投資,這周我們學習的內容是——淨利潤。

在投資行業,總是能遇到這樣的同行,某個項目淨利潤有3000萬,絕對是個好項目,千萬別錯過。每當聽到這種話,我一般都不會輕易下結論,因爲淨利潤可不是你簡單的看到的躺在利潤表裏那個數字那麼簡單,你需要從多個角度來看它的利潤質量。可是實際上很多人就只愛看這個數字,一方面是因爲不太懂財報,另外一方面就是習慣的問題了,也不願意去學習。今天,我們來看看企業的淨利潤該怎麼來看?

其實利潤表是一張很簡單的報表,收入減去成本費用就得到了利潤,我們可以來看一下企業的利潤表,下圖是截取的格力電器歷年的利潤表。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利潤從大體上看有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淨利潤這幾項,我們常常說的利潤就是指淨利潤,更準確的說是“歸屬於母公司所有的近利潤”,本文就從這幾個角度來分析利潤表中可能存在的貓膩,但是值得提醒的是本文並不是完整的分析一張利潤表。

1.所得稅費用的坑!

真的是尷尬,我又要來“黑”樂視了,我們來看下樂視網2014-2016年的利潤表,你發現了嗎?它的所得稅是負數,真是霸氣,搞得像稅務局欠它的錢一樣!如果你只看淨利潤,是不是就掉到坑裏去了,比如就說2016年吧,虧了3個億,所得稅費用搞個負數,就變成虧2個億了。2015年就更不用說了,賺的7000萬,結果搞出來賺了2個億。

所得稅負數很奇怪,所以需要看一下是爲什麼這麼奇怪,打開財務報表附註去看。在下圖,看到了吧,是因爲遞延所得稅是負數。那麼遞延所得稅又是什麼鬼?那接着去找財報看遞延所得稅是什麼鬼?

打開財報,搜索“遞延所得稅 ”是下面這些形成了遞延所得稅費用,主要都有內部交易,應收賬款壞賬,存貨跌價,可抵扣虧損這些。可抵扣虧損又是什麼呢?主要是樂視的子公司虧損了,樂視預計這些子公司未來是可以盈利的,所以計提了遞延所得稅費用,最後搞了個所得稅爲負數的利潤表出來。這都是財務會計準則的一些處理方式,我們這裏不糾結了,這種方式是合理的,初衷也是好的,但是一些資本運作高手就利用這些政策調節利潤達到“欺騙”韭菜的目的了。如果你懂一點財報知識,應該就不至於被“欺騙”了。

2.營業外收入的坑!

營業外收入的坑該如何理解呢?也是好理解的,你就從字面意思去看,不是主營收入,是主營以外的收入。比如說,天降橫財掉了一百萬到賬上,當然這個估計你得交給公安局。再比如你拿到了政府補貼,這個還是可以拿的。這裏的坑是這樣來看的,我先舉個例子然後再看案例。某上市公司連續虧損,面臨要被ST的情況,在2018年虧損了3000萬,爲了不被ST,咋整呢?公司旗下房產比較多,要不賣一套房吧,把房子賣了賺了5000萬,結果一下子公司就扭虧爲盈了。如果你只看淨利潤,是不是又被坑了,根本就發現不了它的主業已經是虧損的事實了。當然,現在新會計準則,已經把處置固定資產的收益單獨列出來了在“資產處置收益”,也是在利潤表上。

我們來看看案例,這是某東方的利潤表部分截圖,你認真看下就發現從2015年至今淨利潤和營業外收入(其他收益)相差無幾,全靠吃政府補貼,在今年利潤更是大幅下滑。

某飛的淨利潤,政府補貼也是佔了一大部分,在看某飛的利潤表,順便還發現了投資淨損益額佔了很大的金額。這個東西,和營業外收入是一個道理,也是主業以外的一些收益。所以,綜合來看,你覺得某飛的主業真的有它自己說的那麼神嗎?

說到投資淨損益,我們就扒開來看下,科大訊飛的投資淨損益這幾年金額都是不穩定的,很顯然這種收益就是不穩定的,有時候多點有時候少點,而不會因爲產品賣得好不好而跟隨變化,所以說它是主業以外的。2017年科大訊飛的投資收益如下,主要有理財和來對外投資的收益。

3.利潤表中的非經常性損益!

前文講的東西,其實都可以歸結到這個點上,就是“非經常性損益”,簡單說下呢,就是企業不會經常發生的損益,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具體體現呢,表現在投資收益、其他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公允價值變動,資產處置損益這些會計科目裏。所以當你拿到一份利潤表,你就要認真關注下本年的淨利潤是不是因爲這些非經常性損益給忽高忽低給調節出來的。迴歸投資本質,當然還是需要企業的主業可以賺錢,可以可持續增長,這樣纔是好企業。我稍微解釋下,這幾個科目常見的情形。

投資收益:可能是錢多拿去銀行理財了,也有對外的投資賺了錢,其實如果是企業佈局產業鏈,產業鏈也爲企業帶來收益,其實也沒啥,不需要太大驚小怪,需要結合企業商業模式去理解。

其他收益:主要就是拿了補貼,嚴重依賴補貼那真會讓人覺得不靠譜啊,哪天國家心情不好不補貼了呢?

營業外收入:這種完全就是發生突然撿到錢了的事情。

營業外支出:和營業外收入相反,被罰款了類似的事情。

公允價值變動:上市公司炒股賺了錢,你還別真不信,我就遇到過這種上市公司,主業明顯不賺錢了,炒股賺了好幾千萬,你打開附註看下,看下是由什麼造成投資收益的,如果是“交易性金融資產”,八成炒股去了。

資產處置收益:企業賣房,賣資產這樣的事情會在這裏體現。

4.總結

這周的學習就到這裏了,總結爲一句話就是看企業“是踏踏實實賺錢,還是投機取巧賺錢”。有時候財報學的多一點,其實人倒是更迷糊了,感覺啥都不敢投資了。但其實事實也是這樣子,哪有那麼多好企業給你投資。我們平常看項目,也是看好多好多個,才投一個,這樣子成功率也不高,還是會投資失敗。更何況對於啥都不懂的業餘投資者呢?當然,我也是承認,有些人啥也不懂,在某些情況下也是賺到錢了。財報不是企業的全部,但是懂財報必定可以讓你在投資的過程中少進坑。花更多的時間去正確地學習,五年十年過去,你一定會有一套自己清晰的投資框架,投資邏輯。好了,本週的學習到這裏了,感謝您的閱讀,投資是沒有風險的,沒文化纔有風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