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金三銀四該不該跳槽?

“金三銀四”跳槽季,成了職場人跳槽旺季的代名詞,同時也給了職場人一個極強的心理暗示:只要在這個旺季跳槽,那也大概率能比其他時間跳槽到一個更好的下家。

然而職場規則比職場人想象的還要理性,一個崗位對於應聘者的要求並不會因爲求職淡旺季有太大的區別,反而會因爲招聘旺季提升選拔標準。就像一池魚都想跳進一個筐的時候,織筐的人反而會把筐編得更高些,篩選掉那些彈跳力弱的魚,從而選到最有活力的魚。

《2018年春季白領跳槽指數調研報告》顯示,在18年的“金三銀四” 中12.9%的白領正在辦理離職/入職手續,56.7%的白領已更新簡歷正在求職,也就是說在跳槽季積極行動的白領比例高達69.6%;有趣的是,55.8%的跳槽者在跳槽後明確表明對新工作比較失望。

這個數據爲職場人敲了警鈴,“金三銀四”爲60%的優質人才提供了繁榮的氛圍與充足的機會,而剩餘40%的求職者在“金三銀四”製造出的跳槽泡沫中,被折射的短暫斑斕晃了眼,亂了心,瞎跳比不跳更可怕。


金三銀四跳不跳:被動原因的跳槽忍則煉 主動原因的跳槽需慎重

說到跳槽旺季,不得不說說職場人跳槽的心理,暫且不提被辭退後逼不得已的換工作,大多數跳槽的原因可以分爲主動原因及被動原因兩種

被動原因跳槽,指跳槽的原因大部分源於被動接收的某些情況,如與同事關係不融洽、在工作中受到了委屈等。大部分的被動原因都不建議貿然跳槽,每個企業的職場狀況千奇百態,但糟心事的套路卻大同小異。跳槽後,同樣的狀況未必不會發生,且可能還有其他不可預估的職場困難。而且,有時候不舒服的職場環境反而是職場人成長的加速器。當然,少部分挑戰價值觀的情況下,如被公司指派做違法職業道德的事等,還是當跳則跳。

今天我們更多要聊的是主動原因跳槽的情況,主動原因跳槽最爲普遍且重要的驅動因素不外乎三點:想要漲薪、尋求晉升、追求自我發展。

在金三銀四這樣跳槽的活躍期,由這三點主動原因引發的跳槽想法,更需要多角度評估。以下針對漲薪、晉升、自我發展三個主動原因的跳槽tips,希望能夠幫助職場人減少跳錯的機率。

Tip1:高薪3坑,跳槽勿踩

2018年金三銀四白領跳槽的原因中,排名第一的是薪酬水平,約佔55.8%,薪資成了職場人衡量工作職位優劣的重要標準。在互聯網行業,一般跳槽的薪資漲幅在20-30%左右,這個可觀的數字對金三銀四躍躍欲試的職場人來說,是個不小的誘惑,但這誘惑背後隱藏的坑,準備跳槽漲薪的職場人還需擦亮眼後再行動。

第1坑,薪資漲幅小於等於其他成本的增加

例如:朋友A在某二線城市互聯網公司稅前薪資10k,在跳槽旺季接到了某一線城市公司offer,允諾工資15k。心動於高薪的A在和一位資深HR朋友聊天時諮詢朋友是否應該接受新offer,朋友給A算了一筆賬,一線城市每個月房租比目前要增加2k,交通和吃飯等生活成本每月增加1k,往返回家的路費每月增加1k,社交費用每月增加0.5k,算下來和現在的工資並無差別。

當跳槽會帶來其他連鎖成本的增加時,若增加成本>薪資漲幅,因爲想漲薪而跳槽的你則要三思而後行了。

第2坑,薪資構成裏可能藏着圈套

例如:朋友B春季跳槽到一家開出高薪的影視公司,待了三個月後怨聲載道。原來新公司的高薪是由20%的基本工資+80%的績效組成,籤合同時HR再三口頭強調平均每月績效能拿90%。而實際情況是,無論工作完成多出色,員工的績效都被各種理由扣去近一半。

類似的情況時有發生,有的公司開出高價年薪,卻有近一半是所謂的“年底績效分紅“,或使用各種理由進行剋扣。所以,當收到一份高薪offer時,先把薪資構成和HR談清楚後再開心也不遲。

第3坑,公司狀況不明朗導致降薪危機

拿到高薪offer的職場人,在以上兩個坑都排除的情況下,最好了解清楚公司現階段業務及資金狀況,特別是創業型公司,確保公司的狀況能夠長期支付高額薪資且不會發生轉部門降薪等情況。

Tip2:跳槽≠一定晉升

除了漲薪之外,晉升也是職場人跳槽的強動力。對於在金三銀四想通過跳槽來晉升的職場人,我們今天主要討論兩個詞:職業軌跡和現有機會。

例如:朋友C,含實習在內有3家知名互聯網公司的工作經驗,且每一份經驗都在一年左右。當她再次跳槽到一家和前公司體量相似的公司時,依舊沒能如願以償的升爲管理崗。在和她的聊天中得知,她的每一份工作都是基礎崗,做了一年沒有得到晉升消息,也不願再尋求內部晉升機會,便趕集似的找起了下家,而下家的評估多是因無管理崗經驗,則需從基礎崗做起。

C的第一個問題在於,職業軌跡的停滯導致晉升的瓶頸。試想一下,如果B在某一份工作中耐住性子積累更多的能力和經驗,從基礎崗升到初級管理崗後再選擇跳槽,有了管理崗經驗的C通過跳槽從經理崗晉升到高級經理崗便容易的多。

C的另一個問題在於,欠缺尋求現有機會的職場嗅覺。內部晉升的機會在某些方面也是有跡可循的,最爲關鍵的一點是要看上級崗位是否有空缺,且同級的同事中自己是否具有競爭力。若經過評估,現有公司有升職機會且自己有獲得晉升的能力,不妨在現有公司多待一段時間,也爲下一次跳槽積累更多籌碼。

所以,當跳槽的最大訴求是晉升時,先回頭審視一下自己的職業軌跡是否清晰可發展,再擡頭看看現有公司是否藏着努力可得的升職機會。也許,目前的穩當是爲了日後跳得更高。

Tip3:自我定位與規劃要先於跳槽的動作

關於自我發展的問題,年後的種種跳槽誘惑也是陷阱頗多,而準確的自我職業發展定位就成了重中之重。一味的求變並不能解決問題,規劃好自我職業定位與發展方向後再計劃性謀動纔是治本之道。

很多職場人稀裏糊塗就選擇了一份工作,比如,自己好像不適合做技術,但偏偏選擇了研發部門;自己好像不喜歡做銷售,但爲了儘快拿到offer,卻選擇了銷售崗。之所以用“好像”這個詞,是因爲這些人中的絕大部分並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工作,適合什麼樣的崗位,很多職場人把這種情況產生的焦慮感誤以爲是需要跳槽解決的自我發展需求,卻忽略了在職場中自我發展的本質。

不論身處職場哪個階段,自我的審視是很有必要的,這也決定了你在後面長時間的職業規劃。首先要自我判斷和定位,按階段制定自我發展的計劃,拔高自己的格局,找到自我提升的動力,而盲目的跳槽可能適得其反,擾亂自己的思考。


金三銀四好似職場人一年一度的跳槽狂歡,更像是中國職場現狀的縮影。戰略佈局的快速變化導致公司崗位需求波動頻繁,適應力較弱的職場人被動選擇跳槽,適應力強的職場人因爲對自我職業要求的提升也總想往高處跳,而一些認知不清晰的職場人受到周圍環境氛圍的影響,也動起了跳槽的念頭。

跳槽,本應是在職業道路中往上攀登的助力工具,現在卻好像成了大部分職場人不得不做的事。當一件事變得不得不做時,壓迫感會阻礙思考的空間,從而出現盲目跳槽的情況。

又是一年金三銀四,願每一個想要跳槽的職場人都明確初衷,擦亮眼睛,跳出一片似錦前程。


想跳槽推薦一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