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下查看硬件信息等指令整理,安裝並簡單運行HotSpot

真慘,想起前幾天的沒常識的我。因畢設需要現在又來惡補來了。有很多需要學的,包括計算機硬件基礎和ubuntu的一些技巧。還要安裝HotSpot。三個部分。

我原地昇天了。在查芯片參數的時候,怎麼也搞不到,感覺自己計算機基礎實在太差了,計組操統啥的,就想了解一下計算機硬件結構。思來想去把自己筆記本拆了最合適。晚上吃完飯拆完發現,尷尬了翻來覆去只知道風扇電池內存條,坐在門口和高中前桌電話溝通拉着這個和非計算機專業的同學一起研究這都是些啥玩意。正在我氣悶悶坐門口反思的時候,一師兄過來,看得出他的遲疑,但因爲看到我可看到他了所以就還是過來了,我一邊扯下耳機一邊應付。
“你幹啥呢?” “坐着……”

轉念一想,不如套路一把?
趕緊加了一句“額坐着,難過……”
成功拉回了他都準備走人的腳步。然後接下來一通操作順理成章,對着手機的渣像素拍的電腦拆了後殼的照片,搞清楚都有些什麼玩意。以不想回我實驗室的說法(就是不想和他同時出現因爲實驗室裏有個賊煩人的豬蹄子會嘲諷我)被拉入他的實驗室(我也不想去只想發呆但是向知識低頭)然後上了一堂基礎課。
結果?
我真不是計算機專業的,我含着眼淚出來了。
就認識到,原來我這個辣雞程度,要比我昨天的認識的自己還要更辣雞一點……

你以爲這就完了嗎?
在給我講的時候他說這些都可以查得到的啊(內心極度不安我的搜索技能也太差了吧)比如這個CPU型號就這樣就好了
我回宿舍關電腦發現,我的瀏覽器,衆多打開的網頁中,有一個我沒有注意到的,清楚地寫着我的電腦CPU芯片的一系列參數……我特麼,爲啥子我只看到了那個吹噓自己芯片有多好打遊戲有多快的那個!!!!
原地爆炸吧。

最慘的是什麼,發現這接近三天的工作,對於這個實驗來說,沒太大的用處……就瞭解了很多硬件組成、參數意義和一些公司的發展史……我現在是血槽空了,臉上毫無波瀾,心裏簡直滴血。啥都不想幹了累了累了……

歇一會再奮鬥,我要摳論文繼續

1. 安裝HotSpot

賊簡單,官方網址HOW-TO:http://lava.cs.virginia.edu/HotSpot/HotSpot-HOWTO.htm

  1. Download the HotSpot tar ball (HotSpot-6.0.tar.gz) 下載安裝包,現在已經託管到github(https://github.com/uvahotspot/hotspot)上了。

  2. Unzip and untar the file using the following commands 解壓縮,手動就行我覺得明明手動更簡單。

    a) gunzip HotSpot-master.tar.gz
    b) tar -xvf HotSpot-master.tar

  3. Go to the HotSpot installation directory 進入安裝路徑下,就是解壓後的文件位置。

    a) cd HotSpot-master/

  4. For Linux/UNIX systems with BLAS/LAPACK libraries installed, uncomment the lines corresponding to your installation of the BLAS/LAPACK vendor libraries (see http://www.netlib.org/blas/faq.html#5) and set the path and compiler options corresponding to your library. This version of HotSpot has code integrated for Intel Math Kernel Library, AMD Core Math Library, Apple Velocity Engine and Sun Performance Library. Extending it to other vendors should be straightforward. For such an extension, apart from the user guide from those vendors, http://www.netlib.org/blas/blast-forum/cinterface.pdf might also be useful as it provides useful description of the C interface to BLAS.
    這個意思是說,HotSpot已經包含了一些數學運算的庫,如果自己已經安裝了的話,需要更改編譯路徑等相關設置。

  5. Build HotSpot
    a) Under Linux/UNIX systems with GNU Make and GCC, type the following for compilation:

    make

    b) To remove all the outputs of compilation, type ‘make clean’. Similarly, to remove the object files alone, type ‘make cleano’. To view the list of files HotSpot needs for proper working, type ‘make filelist’. To compile for debugging, use ‘make DEBUG=1’. Under a Linux/UNIX system, to compile for using with a profiler (e.g. gprof), use ‘make DEBUG=2’.
    c) In principle, HotSpot could be build on any major platform since it is implemented in standard C. For detailed installation instructions for other platform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s.

  6. To remove all the outputs of compilation, type ‘make clean’ or ‘nmake /F Makefile.VC clean’ depending on whether it is a GCC/GNU Make system or a VC++/NMake system. Similarly, to remove the object files alone, type ‘make cleano’ or ‘nmake /F Makefile.VC cleano’. To view the list of files HotSpot needs for proper working, type ‘make filelist’ or ‘nmake /F Makefile.VC filelist’. To compile for debugging, use ‘make DEBUG=1’ or ‘nmake /F Makefile.VC DEBUG=1’. Under a Linux/UNIX system, to compile for using with a profiler (e.g. gprof), use ‘make DEBUG=2’.

    這裏是編譯,make。但是不是很明白,它重複敘述說要如果想刪除編譯之後的某特定或所有文件的話具體的命令格式,以及編譯的模式。重複敘述是要幹嘛……

  7. Known compatibility issues:
    a) For old AMD machines without SSE2 instructions, the most recent
    version of ACML available is 3.1.0. On such machines, the ACML
    library works with GCC 4.0 but not with GCC 4.1.
    b) Linking with Sun Performance Library on old Solaris machines
    fails as ‘libmtsk’ was not found. (e.g. see
    http://supportforum.sun.com/jive/thread.jspa?threadID=72529)
    Installing patch 117560 from Sun’s patch finder
    (http://sunsolve.sun.com/pub-cgi/show.pl?target=patches/patch-access)
    solves the problem.

    這個是講一些運行可能出現的兼容性問題和解決辦法。

2. HotSpot快速使用–以塊狀模型爲例

1. 方法一

The thermal model is bundled as a trace-level simulator that takes a power trace file and a floorplan file as inputs and outputs the corresponding transient temperatures onto a temperature trace file. There is also an option to output the final steady state temperatures onto a file. The formats of the input files can be gleaned from the sample files included with this distribution. For instance, with ‘ev6.flp’ as the given floorplan, which represents a single core Alpha 21264 processor, ‘gcc.ptrace’ as the given power trace file, which captures ev6’s power consumption when running gcc, the set of commands to generate the temperature trace file ‘gcc.ttrace’ are given below. First, let us run the simulations with a set of default model parameters listed in the file ‘hotspot.config’ and gather the steady state temperatures onto a file. This is done by:

熱模型被捆綁成一個跟蹤級模擬器,該模擬器將一個功率跟蹤文件和一個平面圖文件作爲輸入,並將相應的瞬時溫度輸出到一個溫度跟蹤文件中。還有一個選項可以將最終的穩態溫度輸出到文件中。輸入文件的格式可以從包含在這個發行版中的示例文件中收集。比如’ev6.flp’,作爲給定的平面佈局,它表示一個單內核Alpha 21264處理器,'gcc.ptrace’作爲給定的電源跟蹤文件,它捕獲ev6運行gcc時的功耗,生成溫度跟蹤文件’gcc.ttrace’如下所示。首先,讓我們使用文件“hotspot”中列出的一組默認模型參數運行模擬。並將穩態溫度收集到一個文件中。命令如下:

a) hotspot -c hotspot.config -f ev6.flp -p gcc.ptrace \
           -o gcc.ttrace -steady_file gcc.steady

也就是說,就是三個輸入文件,hotspot.config裏面是本機CPU的一些參數,eve6.ftp是將這塊板分成塊的這個平面圖文件,gcc.ptrace是電源跟蹤文件,最後是生成一個溫度跟蹤文件gcc.ttrace。
發現這個hotspot文件裏面這些參數也太難查了吧,要哭了……enmmm最後反正是沒查到幾個參數,查到吐血,倒是一不小心學到了很多關於計算機硬件的東西,那一堆小東西真別緻
繼續看這個eve6.ftp文件是什麼鬼東西,我再也不要這麼狠命的查了……

分析eve6.ftp文件

# Floorplan close to the Alpha EV6 processor
# Line Format: <unit-name>\t<width>\t<height>\t<left-x>\t<bottom-y>\t[<specific-heat>]\t[<resistivity>]
# all dimensions are in meters
# comment lines begin with a '#'
# comments and empty lines are ignored

L2_left	0.004900	0.006200	0.000000	0.009800
L2	0.016000	0.009800	0.000000	0.000000
L2_right	0.004900	0.006200	0.011100	0.009800
Icache	0.003100	0.002600	0.004900	0.009800
Dcache	0.003100	0.002600	0.008000	0.009800
Bpred_0	0.001033	0.000700	0.004900	0.012400
Bpred_1	0.001033	0.000700	0.005933	0.012400
Bpred_2	0.001033	0.000700	0.006967	0.012400
DTB_0	0.001033	0.000700	0.008000	0.012400
DTB_1	0.001033	0.000700	0.009033	0.012400
DTB_2	0.001033	0.000700	0.010067	0.012400
FPAdd_0	0.001100	0.000900	0.004900	0.013100
FPAdd_1	0.001100	0.000900	0.006000	0.013100
FPReg_0	0.000550	0.000380	0.004900	0.014000
FPReg_1	0.000550	0.000380	0.005450	0.014000
FPReg_2	0.000550	0.000380	0.006000	0.014000
FPReg_3	0.000550	0.000380	0.006550	0.014000
FPMul_0	0.001100	0.000950	0.004900	0.014380
FPMul_1	0.001100	0.000950	0.006000	0.014380
FPMap_0	0.001100	0.000670	0.004900	0.015330
FPMap_1	0.001100	0.000670	0.006000	0.015330
IntMap	0.000900	0.001350	0.007100	0.014650
IntQ	0.001300	0.001350	0.008000	0.014650
IntReg_0	0.000900	0.000670	0.009300	0.015330
IntReg_1	0.000900	0.000670	0.010200	0.015330
IntExec	0.001800	0.002230	0.009300	0.013100
FPQ	0.000900	0.001550	0.007100	0.013100
LdStQ	0.001300	0.000950	0.008000	0.013700
ITB_0	0.000650	0.000600	0.008000	0.013100
ITB_1	0.000650	0.000600	0.008650	0.013100

  1. 首先是這個Alpha EV6處理器,我尋思這是啥玩意可能是哪一代的處理器?查了好幾下發現並不……,講一下歷史。
    參考:http://tieba.baidu.com/p/3449021751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成立於1957年,明明是家計算機公司,招牌上卻不帶計算機字樣,之所以如此,據說是因爲當時IBM在計算機領域隻手遮天,不敢攖其鋒芒也。這個低調的公司以PDP/VAX系列小型機造就了IT界小型機/工作站這一片廣闊的市場空間(UNIX和C都是在PDP-7上首先實現的!)直到前兩年,它的經典產品VAXen還有相當一部分在美國防部、NSA和一些商業組織裏被使用着。
    它在90年代初有一個驚人的的舉措:投入20億美元開發一個全新的64位RISC處理器核心。這個偉大工程的結果1994年出現了一個被命名爲Alpha的處理器系列。第一代CPU被稱爲Alpha21064,21意爲alpha是一款面向21世紀的新架構,0代表處理器的版本,64代表具備64-bit的計算能力——就是說這是一系列面向21世紀的64位計算機核心。這個系列一出世便震動了計算機界——它的性能是當時的吉尼斯世界記錄,而此係列的後繼者之後多年仍繼續保持着世界第一的記錄。
    但是技術領先並不能保證在市場上也會一定領先。DEC此時面臨相當大的財務危機,爲緩解財務困難,DEC將芯片工廠和相當多的技術出售給了intel,這筆交易源於一場訴訟——DEC認爲intel在奔騰芯片上使用了Alpha的技術(一個細節:intel當時擁有大約10%的股份)。有一些設計者和工作人員就被一同“賣”給了intel。其中包括Dirk Meyer(梅德克)——被譽爲“全球知名的微處理器創新者”、alpha21064和21264的聯合架構師。如此大的變故可能使許多原DEC的工作人員不快,1995年,在DEC工作了將近十年梅德克跳槽到了AMD,而且不僅僅是他一人,他帶來了一個設計小組!梅德克成爲AMD處理器部門的負責人,負責K7這一代的設計工作。之後順理成章,AMD向DEC購買了EV6總線協議的專利。梅德克領導的前DEC設計團隊不孚衆望,出色地完成了突破。1999年6月23日K7發佈,性能一時超過了不可一世的P2/P3。
    

    所以,這個Alpha Ev6明明是處理器總線協議……

    誰能想得到,這玩意,竟然是CPU針腳協議……吐血了這啥玩意,所以我現在用的這個i7 7700hp處理器,特麼是LGA1156. 不能用框架給的說(索)【輸入法錯誤筆誤,但真的是索命文檔啊,我都搞了三天了這都啥玩意查出一堆八卦出來】命文檔了。以爲是LGA1156?不不不,是FCBGA1440,新發布的B系列,整體焊接在主板上,多用於一體機。這是個封裝參數,嘛呀得虧我瞄到封裝參數看了一眼,真真的是都啥神奇玩意啊……又不對,感覺像是一種處理器架構,P5、P6等。
    所以這到底是啥啊……

  2. . -Cache與D-Cache
    兩者的區別:一方面是cache的行爲。Icache大多都是順序取指,碰到分支指令也會跳轉,而Dcache訪問的模式變化比較大.也就是前者所說的pattern的問題.指令只有讀和refill沒有寫,而數據有讀也有寫.最重要的是馮氏的結構是指令和數據分離.I和D在一起只有相互干擾.另一個方面就是,物理設計上考慮。一個union的cache,同時需要數據和指令的訪問,端口上是很難實現的。 所以一般在流水線的主幹上,都是採用分離的icache和dcache. 非主幹的L2 cache,從容量的角度考慮採用union的方式.

    出於對簡化設計的考慮,也爲了提高系統的性能,採用指令Cache(以下簡稱爲ICache)和數據Cache (以下簡稱爲DCache)分開的方式。在ICache中存儲有微處理器需要的指令,在微處理器的取指階段,通過程序計數器PC提供給ICache的地址,微處理器可以獲取需要的指令。而DCache則是作爲一個數據的存儲,並提供對於Load/Store指令所要操作地址的數據,它地址則來自於ALU運算的結果。ICache和微處理器的接口以及ICache和L2 ICache的接口都是單向的。DCache和微處理器的接口以及DCache和L2 Cache的接口是雙向的。這樣處理的原因在於ICache存儲的是指令,不需要更改所存儲的數據的值。而DCache中存儲的是數據,其值會根據指令操作的不同而改變。比如:在運行Store指令的時候會對DCache中相應地址進行寫入數據的操作。

  3. Floating Point REGister,浮點寄存器;

2. 方法二

Now, ‘gcc.ttrace’ does contain a thermal trace but the initial temperatures that were used to generate it were default constant values. These might not be representative if the simulation is not long enough to warm up the chip and package. However, the steady state temperatures are a good estimate of what the correct set of initial temperatures are. So, we now use the steady state temperatures produced as the set of initial temperatures for the next ‘true’ run:

現在‘gcc.ttrace’確實包含熱跡,但用於生成熱跡的初始溫度是默認的常量。如果模擬時間不夠長,不足以預熱芯片和封裝,這些可能就不具有代表性。然而,穩態溫度可以很好地估計出正確的初始溫度。因此,我們現在使用產生的穩態溫度作爲下一個“真實”運行的初始溫度集:

b) cp gcc.steady gcc.init
   hotspot -c hotspot.config -init_file gcc.init -f ev6.flp \
           -p gcc.ptrace -o gcc.ttrace

Note that the '-o ’ command line flag is optional. Omitting it makes HotSpot compute the steady state temperatures directly without going through the transient simulation, thereby making the run faster. So, in the above command a), since we are interested only in the steady state temperatures, we could have actually omitted the ‘-o gcc.ttrace’ part. Also, in the command b) above, note that we have omitted the '-steady_file ’ option. This means that the steady state temperatures are only output to the screen and not to a file.

注意,’-o ‘命令行標誌是可選的。省略它使得HotSpot無需經過瞬態仿真就可以直接計算穩態溫度,從而提高了運行速度。因此,在上面的命令a)中,由於我們只對穩態溫度感興趣,我們實際上可以忽略’-o gcc.ttrace”部分。同樣,在上面的命令b)中,注意我們省略了’-steady_file '選項。這意味着穩態溫度只輸出到屏幕,而不是文件。

3. 計算機基礎硬件知識

  1. PCI 外設組件互聯標準,它是目前個人電腦中使用最爲廣泛的接口,幾乎所有的主板產品上都帶有這種插槽。就是外接擴展的卡槽要遵循的一些標準。比如顯卡啊聲卡啊這些和主板的連接。

  2. 我把筆記本拆了……沒敢全拆就把後殼拆下來風扇電池的螺絲都拆下來瞅了瞅,就大概下面這樣。現在看到的這些都可以說是PCI。全拆掉下面就是筆記本主板,主板上有CPU和一些依賴電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這個上面,我同學發過來的一個圖,感覺很全很好理解(那也是今天早上起來之後,昨天就是一團亂麻)。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3. 南北橋芯片:一塊電腦主板,以CPU插座爲北的話,靠近CPU插座的一個起連接作用的芯片稱爲“北橋芯片”,英文名:North Bridge Chipset。北橋芯片就是主板上離CPU最近的芯片,這主要是考慮到北橋芯片與處理器之間的通信最密切,爲了提高通信性能而縮短傳輸距離。南橋芯片(South Bridge)是主板芯片組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位於主板上離CPU插槽較遠的下方,PCI的前面,即靠主機箱前的一面,這種佈局是考慮到它所連接的I/O總線較多,離處理器遠一點有利於佈線。相對於北橋芯片來說,其量並不算大,所以南橋芯片一般都沒有覆蓋散熱片,但現在高檔的主板的南橋也覆蓋散熱片。南橋芯片不與處理器直接相連,而是通過一定的方式(不同廠商各種芯片組有所不同,例如英特爾的英特爾Hub Architecture以及SIS的Multi-Threaded“妙渠”)與北橋芯片相連。

    功能:北橋芯片負責與CPU的聯繫並控制內存(僅限於Intel除Core系列以外的cpu,AMD系列cpu在K8系列以後就在cpu中集成了內存控制器,因此AMD平臺的北橋芯片不控制內存)、AGP數據在北橋內部傳輸,提供對CPU的類型和主頻、系統的前端總線頻率、內存的類型(SDRAM,DDR SDRAM以及RDRAM等等)和最大容量、AGP插槽、ECC糾錯等支持,整合型芯片組的北橋芯片還集成了圖形處理器。北橋主要控制 CPU內存顯卡等高速設備。南橋芯片負責I/O總線之間的通信,如PCI總線、USB、LAN、ATA、SATA、音頻控制器、鍵盤控制器、實時時鐘控制器、高級電源管理等。
    (來自百度百科)

  4. DTM:設備類型管理器

  5. CPU散熱器:CPU散熱器底座與CPU直接接觸,CPU通過硅脂把熱量傳導到散熱器底座,然後底座再經由導熱裝置傳遞到散熱鰭片,通過風扇將散熱鰭片上的熱量吹走。

  6. 還有一點就是一些CPU版的參數,ubuntu系統給出的信息explain,這些恩,多看一看比較一下,都是一些細節東西。有機會的話仔細整理一下。大佬給我推薦了他的下飯視頻,兩個電腦維修的up主。哎,天知道我的下飯視頻都是些綜藝紀錄片,還大部分都是講美食的……我吃早餐的時候還真的打開了某up主新上傳的視頻,看他修電腦真是神級操作,還別說,挺有意思的……

真的不想說自己是計算機專業的,啥都不懂,好吧是以前不怎麼學習上心……錯了還是要承擔後果的。但是真的,也太大佬了……自閉了,我要井洗式學習了……尤其是發現自己不僅淺薄無知而且實在能力低。

4. ubuntu下查看硬件信息指令

參考:
https://blog.csdn.net/chuanyu/article/details/46611793
https://www.cnblogs.com/fatfatdachao/archive/2013/07/31/3226978.html

運行完lshw我就傻了,先惡補基礎知識。
誰能想到我聽師兄講完之後發現如此簡單……反正就是,不要被一大串英文嚇到,還是要努力使勁看的……

lshw #linux查看設備命令

  1. 系統
# uname -a               # 查看內核/操作系統/CPU信息
# head -n 1 /etc/issue   # 查看操作系統版本 
# cat /proc/cpuinfo      # 查看CPU信息
# hostname               # 查看計算機名 
# lspci -tv              # 列出所有PCI設備
# lsusb -tv              # 列出所有USB設備 
# lsmod                  # 列出加載的內核模塊
# env                    # 查看環境變量
  1. 資源
# free -m                # 查看內存使用量和交換區使用量 
# df -h                  # 查看各分區使用情況 
# du -sh <目錄名>        # 查看指定目錄的大小 
# grep MemTotal /proc/meminfo   # 查看內存總量
# grep MemFree /proc/meminfo    # 查看空閒內存量
# uptime                 # 查看系統運行時間、用戶數、負載 
# cat /proc/loadavg      # 查看系統負載
  1. 磁盤和分區
# mount | column -t      # 查看掛接的分區狀態 
# fdisk -l               # 查看所有分區 
# swapon -s              # 查看所有交換分區
# hdparm -i /dev/hda     # 查看磁盤參數(僅適用於IDE設備) 
# dmesg | grep IDE       # 查看啓動時IDE設備檢測狀況
  1. 網絡
# ifconfig               # 查看所有網絡接口的屬性
# iptables -L            # 查看防火牆設置 
# route -n               # 查看路由表 
# netstat -lntp          # 查看所有監聽端口 
# netstat -antp          # 查看所有已經建立的連接
# netstat -s             # 查看網絡統計信息
  1. 進程
# ps -ef                 # 查看所有進程 
# top                    # 實時顯示進程狀態
  1. 用戶
# w                      # 查看活動用戶 
# id <用戶名>            # 查看指定用戶信息 
# last                   # 查看用戶登錄日誌 
# cut -d: -f1 /etc/passwd   # 查看系統所有用戶 
# cut -d: -f1 /etc/group    # 查看系統所有組 
# crontab -l             # 查看當前用戶的計劃任務
  1. 服務
# chkconfig --list       # 列出所有系統服務 
# chkconfig --list | grep on    # 列出所有啓動的系統服務
  1. 程序
#rpm -qa                # 查看所有安裝的軟件包
  1. 常用命令整理如下:
查看主板的序列號: dmidecode | grep -i ’serial number’

用硬件檢測程序kuduz探測新硬件:service kudzu start ( or restart)

查看CPU信息:cat /proc/cpuinfo [dmesg | grep -i 'cpu'][dmidecode -t processor]

查看內存信息:cat /proc/meminfo [free -m][vmstat]

查看板卡信息:cat /proc/pci

查看顯卡/聲卡信息:lspci |grep -i ‘VGA’[dmesg | grep -i 'VGA']

查看網卡信息:dmesg | grep -i ‘eth’[cat /etc/sysconfig/hwconf | grep -i eth][lspci | grep -i 'eth']
<!--more-->
查看PCI信息:lspci (相比cat /proc/pci更直觀)

查看USB設備:cat /proc/bus/usb/devices

查看鍵盤和鼠標:cat /proc/bus/input/devices

查看系統硬盤信息和使用情況:fdisk & disk – l & df

查看各設備的中斷請求(IRQ):cat /proc/interrupts

查看系統體系結構:uname -a

查看及啓動系統的32位或64位內核模式:isalist –v [isainfo –v][isainfo –b]

dmidecode查看硬件信息,包括bios、cpu、內存等信息

測定當前的顯示器刷新頻率:/usr/sbin/ffbconfig –rev \?

查看系統配置:/usr/platform/sun4u/sbin/prtdiag –v

查看當前系統中已經應用的補丁:showrev –p

顯示當前的運行級別:who –rH

查看當前的bind版本信息:nslookup –class=chaos –q=txt version.bind
  1. dmesg | more 查看硬件信息
lspci 顯示外設信息, 如usb,網卡等信息
lsnod 查看已加載的驅動
lshw
psrinfo -v 查看當前處理器的類型和速度(主頻)
prtconf -v 打印當前的OBP版本號
iostat –E 查看硬盤物理信息(vendor, RPM, Capacity)
prtvtoc /dev/rdsk/c0t0d0s 查看磁盤的幾何參數和分區信息
df –F ufs –o i 顯示已經使用和未使用的i-node數目
isalist –v
  1. 對於“/proc”中文件可使用文件查看命令瀏覽其內容,文件中包含系統特定信息:
Cpuinfo 主機CPU信息
Dma 主機DMA通道信息
Filesystems 文件系統信息
Interrupts 主機中斷信息
Ioprots 主機I/O端口號信息
Meninfo 主機內存信息
Version Linux內存版本信息

備註: proc – process information pseudo-filesystem 進程信息僞裝文件系統
  1. Ubuntu查看版本命令
方法一:在終端中執行下列指令: cat /etc/issue
方法二:使用 lsb_release 命令也可以查看 Ubuntu 的版本號,與方法一相比,內容更爲詳細。指令如下: sudo lsb_release -a
方法三:打開“系統監視器”,選擇“系統”
  1. 其他
1. lshw
lshw命令顯示詳細硬件信息。
如果要用概要方式顯示,可以加上short參數:lshw-short
要顯示指定硬件信息,加上class(或C)參數:lshw -classmemory

2. sysstat
監測系統性能及效率的一組工具,這些工具對於我們收集系統性能數據,
比如CPU使用率、硬盤和網絡吞吐數據。

3. lspci -v (相比cat/proc/pci更直觀)
查看PCI信息,lspci 是讀取 hwdata 數據庫。

4. uname -a
查看系統體系結構。

5. dmidecode
查看硬件信息,包括bios、cpu、內存等信息

6. dmesg
顯示內核緩衝區系統控制信息,如系統啓動時的信息會寫到/var/log/。
注:dmesg 工具並不是專門用來查看硬件芯片組標識的工具,
但通過這個工具能讓我們知道機器中的硬件的一些參數;因爲系統在啓動的時候,
會寫一些硬件相關的日誌到 /var/log/message* 或/var/log/boot* 文件中。

7. 查看 /proc
對於“/proc”中文件可使用文件查看命令瀏覽其內容,文件中包含系統特定信息:
Cpuinfo 主機CPU信息
Dma 主機DMA通道信息
Filesystems 文件系統信息
Interrupts 主機中斷信息
Ioprots 主機I/O端口號信息
Meninfo 主機內存信息
Version Linux內存版本信息
查看CPU信息:cat /proc/cpuinfo 
查看板卡信息:cat /proc/pci 
查看內存信息:cat/proc/meminfo 
查看USB設備:cat /proc/bus/usb/devices 
查看鍵盤和鼠標:cat/proc/bus/input/devices 
查看各設備的中斷請求(IRQ):cat/proc/interrupts
主板信息:sudo demidecode | grep -i ‘serial number’

8.CPU信息:
cat /proc/cpuinfo
dmesg | grep -i ‘cpu’
sudo dmidecode -t processor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