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行業鉅變:幾家歡喜幾家愁?

從春節前後開始,各家銀行紛紛切斷了快捷支付和代扣通道。資金流動不暢,整個互金行業都受到重創。
特別是現金貸行業,用戶還款自動扣款取消後,現金貸的主動還款率,下降了40%。
而P2P行業,因爲通道的各種限制和行業影響,“存款量下降了30%”。
支付行業本身,更是出現了有趣的洗牌重組:第三方支付被擠到懸崖邊,“活下去都艱難”;
第四方的聚合支付,卻活得頗爲滋潤,在監管之後,反而大放異彩。
01 代扣關閉
支付通道的收緊,是從春節後開始的。
行業將其稱爲“支付大地震”。
而這次地震,也成爲了行業分水嶺。

02 第三方困境
“我們現在活下來都很難。”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市場部負責人何峯稱。
監管要求“斷直連”之後,整個支付行業,迎來了一次徹底的大洗牌。
原本的支付行業,是第三方支付公司,一家家銀行去談銀行接口,自己去博弈通道費和分成。
如今,監管要求,第三方支付公司不能直接接銀行,必須通過“網聯”,統一接。
而網聯的作用,就是加了一個“清算”環節,便於監管統一管理。
除了網聯,各大銀行還組成了一個“銀聯”,作用和網聯相似。
這讓原本的支付生態,出現了新的洗牌和重組。
以前的支付生態,是第三方支付公司和各大銀行交錯合作,是一張相互交錯的網。
而現在,形成了三大梯隊。
第一梯隊,是能直接對接銀行的網聯和銀聯。它們把控着各大接口。
而第二梯隊,是第三方支付公司。它們從網聯或者銀聯手裏接過接口,再去對接商戶。
行業的共識是,目前,第三方支付在強監管之下,生存極爲艱難。
03 聚合逆襲
第三大梯隊,是所謂的第四方支付的“聚合支付”。
有趣的是,在大環境之下,第四方的聚合支付,現在卻活得頗爲滋潤。
很多聚合支付,會將第三方支付的接口接入,做成一個聚合平臺。
比如,哆啦寶、收錢吧、樂惠、錢方好近,等等。
它們正在全國開疆拓土,去接各家小商戶,比如街邊的小飯店、小商鋪。
“掃碼付款,就直接關注了我們的公衆號。”哆啦寶的副總裁白川稱,聚合支付,正在成爲線下流量的巨大入口。
這些公衆號,還會做一些內容運營。
它們會招一些年輕的微信運營者,發一些有趣的熱點內容,“一般取關率很低”。
“現在我們的微信公衆號有7千萬用戶,我們漸漸發現,支付已經不是最掙錢的部分了。”白川稱。
手握這些流量的聚合支付,玩法很多,白川將其分爲四大類:廣告、粉絲運營、金融、電商。
聚合支付平臺和現金貸合作,在業內是比較有名的案例。
“我們給現金貸導流,甚至要拿走現金貸平臺一半的利潤。”某聚合支付平臺的金融負責人稱。
在這波現金貸浪潮中,聚合支付也是獲利頗豐的流量方。
監管的出臺,對聚合支付的影響實際上不大。
“只要聚合支付不去做二清、不去做資金池、不去做違規業務,深入線下實體店,爲實體經濟賦能,在監管之下,不但不受影響,反而有巨大的發展機會。”白川稱。
而它們,也開始和第三方支付,有了一些分工。
“第三方支付去拿大B,我們去拿小B,甚至直接2C,在模式上,已有了分工和差異。”白川稱。
高鐵、掃碼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被譽爲中國的新“四大發明”。
中國的支付行業,領先世界,並讓中國最早進入“無現金社會”。
而如今,支付行業正在經歷洗牌和重組。
在烈火中重生,在絕望中尋找希望,這大概就是金融特有的進化與淨化之路。
本文關鍵詞:聚合支付 聚合支付××× www.chaomengpay.com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