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小程序+重慶電商有哪些可能?

我們在電商小程序開發方面還是很在行的,只在2018年1月到6月,我們成功上線過的電商小程序有近20款。

我們來看出自即時應用的《2017-2018年微信小程序市場發展研究報告》的2組關於電商類小程序的重要數據:

購買成交率接近6成,小程序成爲電商行業搖錢樹

電商類小程序是所有類型小程序裏數量佔比最大的,其次是餐飲類小程序、遊戲類小程序、企業展示型小程序。

其中生鮮電商、母嬰電商、時尚電商等細分行業開發小程序的最多。雙十一大促和微信社交分享帶來的流量非常非常大,讓各類電商小程序的月平均流量在2017年Q4期間迎來集中爆發階段,其中時尚類小程序環比增長達到323%,購買率接近6成。

爲什麼電商類小程序發展這麼迅猛?

小程序可以實現商品展示、下單、付款等功能,還能跟蹤快遞,用起來非常方便,我本人就在微信小程序中花了上萬塊錢。有時候在某時尚博主的公衆號看着文章,突然文章中提到了某個包包、口紅,而且直接帶小程序鏈接(微信文章是能直接插入小程序的),然後點擊鏈接一鍵下單,一氣呵成,錢從我的錢包跳到了電商公司的錢包。

我覺得內容電商和小程序融合,將是未來電商行業的一大趨勢之一。

2018年,電商+小程序將迎來爆發。

既然小程序對於電商這麼重要,那麼電商企業如何應對,如何開發一款轉化率高、能賺錢的小程序呢?

1. 做一款流暢、美觀、功能齊全的電商小程序

電商小程序設計千萬別照搬APP

小程序是簡便輕巧,模仿APP會顯得沉重累贅,浪費了天然優勢。所以小程序設計一定不要照搬APP,小程序要想獲得最佳效果,理所當然需要重新進行針對性設計。

一個商家一個小程序?錯!商家做小程序,應該“多多益善”。

張小龍在2018微信公開課上講到:“我們並不認爲小程序是要來'取代'app的,相反小程序是要去豐富APP的很多場景。” ——“場景”是小程序的初衷、要害。換句話講,小程序對應的其實並非商家,而是場景。因此,“一個商家一個小程序”的觀念此時就是完全錯誤的! 如果商家與消費者發生對接的場景有多個,那每個場景都可以分別做成一個小程序。譬如京東,已經開始通過京東有禮(優惠券)、京東到家極速達(生鮮快送)等各種細分場景分別落地小程序平臺,每個小程序所對應的都是明確、聚焦的某個單獨場景。

商家們多做幾個小程序,相當於在微信生態世界裏多開幾個營業廳對接客流;商家只有打造儘可能多優質精緻的服務場景對接通道,才能充分利用微信生態下的流量優勢;而消費者在每個場景下也纔會獲得足夠清爽的體驗,才能真正瀟灑地“用完即走”,最後才容易做到“走了還再回來”。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最近微信不是明確減少了每個商家可註冊的小程序個數嗎?

別忘記,微信官方的公告裏同時也表達過:這是爲了響應政府的監管要求,實屬迫不得已。在中國,“政府限制什麼你就做什麼”,商家們仍然應該堅定地、合理合法地繞過這個數量限制。

2. 利用朋友圈廣告、社羣營銷、用戶分享轉發、微信公衆號推廣做好小程序流量。

小程序只是一個工具,它需要通過各種方式來引流,最後實現轉化。有哪些方式可以引流呢?

流量來自公衆號

將公衆號關聯小程序。公衆號是爲小程序引流的利器,公衆號內擁有接近10個小程序入口(包括付費推廣)。

在關聯時可以向所有的公衆號粉絲髮送一條關聯通知,粉絲可以從關聯通知直接進入小程序。同時,小程序將出現在公衆號資料頁,用戶點開公衆號的資料後,就能從這裏便捷的進入小程序。

流量來自附近小程序

設置附近的小程序,輻射方圓5公里範圍(範圍內的小程序數量決定輻射範圍大小)

進小程序後臺添加主題的經營地址,審覈通過後就能在附近的小程序中進行展示。同時,還可關聯門店小程序,從門店小程序進入普通小程序。

附近的小程序是基於地理位置對附近進行的展示,依託的是實體門店,如果沒有實體門店,附近的小程序也有付費推廣(LBS),可以讓你的小程序出現在任意位置。

流量來自微信搜索

每個小程序都可以設置10個關鍵詞,即使名字中不含關鍵詞,也可以通過設置的關鍵詞搜索到小程序。

關鍵詞設置後,同樣要經過審覈,審覈通過後才能搜索到。值得注意的是,關鍵詞的設置需要同小程序相關,不相關的關鍵詞即使通過,也不能被搜索到。

如果我們要做電商小程序,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種:自己搭建網絡推廣團隊。

第二種:找外包公司來完成。

找外包公司也是一件很有技術含量的事情,找的不好不僅影響公司生意還會斷送自己的職業生涯,簡單說一些外包公司坑甲方的套路:

做客服外包的,拿甲方個體數據,借甲方名賣自己貨;

做電商代運營的,賣甲方小二資源,和小二對半分利潤;

做自媒體代運營的,兩千僱實習生一月寫4篇推文就了事;

玩SEM的,和各地分公司談返點,甲方燒得多自己賺得多;

發電子郵件的,反正開信率都低,發幾封就停,把費用揣兜;

發軟文新聞稿的,給甲方報高價,然後再轉包給水軍頭幹執行;

賣硬廣的,直接從藍標這樣的大公司拿份刊例價,翻倍報給甲方;

做微博、微信營銷推廣的,從微播易內部拿刊例價,翻倍報給甲方;

做網絡聯盟廣告的,買螞蟻聯盟源碼做站,後臺改數再流量精靈刷數;

網絡視頻廣告,反正轉化率基本是沒有,和媒介談好返點忽悠甲方猛投;

於是很多人都望而卻步了。但是如果有這麼一個平臺,像天貓一樣,上面有500多家優質服務商,平臺還有專家根據你的需求來爲你匹配最適合你的服務商,資金第三方存管,對整個服務進程也有監督,那你會不會放心很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