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比黃忠更老的三國名將,一生戰績彪炳,亂世中活了96年

建安五年,一個不惑之年的男子投到孫權賬下,在之後的工作中,因爲他格盡職守,把負責的事物打理的井井有條,所以很快便脫穎而出。孫權決定將此人留在身邊,不久後就升任他至餘姚縣長的職位。


他到職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招募精健",組建了一支上千人的部隊,招募來的這些江南健兒就成爲他的嫡系武裝,此後跟着他征戰南北,建功立業。建安九年,孫權與黃祖交戰之際,恰逢江東地區首領發起叛亂。就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候,孫權決定啓用此人,將其改任爲督軍校尉。他帶領部下人馬趕往江東,最終將叛賊呂合、秦狼生擒,平定了會稽五縣。經過這次戰役後,他被提拔爲昭信中郎將,成爲東吳主要的軍事力量之一。


建安二十年,他率軍接應呂蒙奪取了荊東三郡,後又鎮壓了勾結關羽的袁龍,次年被孫權任命爲廬陵太守。建安二十五年,此人在南方任交州刺史期間,一面削平嶺南地方勢力,積蓄自身實力,一面秉承孫權意旨,努力尋求剪滅嶺南割據勢力的機會。東吳政權恢復對嶺南的實際統治,是中央政權對於地方割據分裂勢力的勝利,此人的功勞不在魯肅、周瑜之下。


嘉禾三年,從諸葛恪率部清剿吳郡、會稽等四郡山越族部衆引起各地激烈反抗開始,各處山越隨之一時並起,一呼百應,造成了江東舉國震動的局勢。孫權又將此人重用,命其擔任主帥指揮平叛。兩年之後的嘉禾五年,他最終把李桓、羅厲生擒,將其斬殺後首級傳送吳都報捷。這次得勝讓孫權大爲興奮,稱頌其有文韜武略之謀,忠誠勇武之節。這一年他已經73歲。


赤烏二年,他與大都督陸遜共同鎮守武昌,負責京師防務,老當益壯的他也被同僚譽爲超過古代老將廉頗。在他剛剛擔任交州刺史的時候,因爲事務衆多未能顧忌家用,使妻兒貧乏,孫權知道後便加倍賞賜其家屬錢米布絹,並作出規定,每年按例給予供應。在孫亮繼位之後,把其任命爲大司馬,不就後又稱爲上大將軍,成爲東吳後期的第一重臣。


太平元年,爲東吳操勞一生的他以96歲高齡辭世。彌留之際他吩咐家人:以"素棺、疏巾"安葬即可。此人就是在漢桓帝年間出生的呂岱,他的一生幾乎貫穿了整個三國時代,在他去世後24年,東吳便被西晉所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