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工作與生活的藝術29-冥想,最重要易忽略的前期準備。

冥想的目的不是爲了在大腦的無意識部分上徘徊,而是爲了形成一個通道,發現阿特曼的存在並引導它。阿特曼就是內在的真我。所以不要陷入沉思。

我們知道,冥想能夠改善人們的健康狀況,提升人際關係,增強處事技巧。相對於其他修身養性的方法,它自有其獨特之處:我們可以通過冥想進行全方位的自我認知,並最終引領自己到達內在意識的核心。

當我們全然體驗到更高的自我,就會得到滿足,不會再被物質世界或情緒所困擾。

當然,冥想的重大效果和利益並不會突然出現,也不容易被察覺,但隨着你的堅持和時間的推移,它們將慢慢呈現。

所以,冥想的練習應當純粹、系統化、有次第地進行。

一,冥想作爲一個過程

在冥想的過程中,我們讓意念放下對問題的思考、分析、回憶、判斷,以及對過去的執着、對未來的期待。我們減緩大腦的思考與感受速度,並用內在的覺察和專注力來取代它們

因此,冥想並不是對問題進行思考或對現狀進行分析。它也不是幻想、白日夢或是讓思緒漫無目的地飄蕩。冥想不是自我與自我的對話或爭辯,也不是某種強化思維的過程,它只是一種非常簡單、安靜、不費力氣的專注與清醒

冥想中,我們應當儘量避免胡思亂想、浮想聯翩,連那些平時稍縱即逝的思緒和聯想也都要儘量捨棄。當然,這並不等於說我們要完全清空大腦,事實上這也不可能。

我們這樣做只是讓意念專注於某一個特定的對象或物體,因爲這將引導注意力轉向內在。通過內在的關注,我們在精神層面就能避免產生壓力的思維過程,比如擔心、籌劃、思考和評判。

冥想也不是催眠,更不是自我暗示。

在催眠過程中,大腦會受到來自自己或他人的暗示,內容有可能是:“你越來越困(或放鬆)……”因此,催眠會試圖安排、操縱、控制意念,讓其相信某事是有益的,或是讓大腦沿着某個方向進行思考。

有時,這種提示是有效的,因爲暗示的力量非常強大。但不幸的是,消極的暗示同樣也會對我們的方方面面產生破壞性的影響。

相反,在冥想的時候,你不需要給大腦直接暗示或試圖控制它。要做的只是觀察它,讓它安靜下來。你允許曼陀羅(特定的字符或聲音)帶領自己深入自我,探索和體驗更深層次的存在。

從冥想的角度來看,催眠具有潛在劣勢,比如它會與大腦形成衝突,因爲大腦對外部提示會產生微妙的抵觸。

催眠或暗示這類行爲或許有醫療效果,但我們卻不能將冥想與它們混爲一談,這一點尤爲重要。聖賢們認爲,冥想恰恰是催眠的對立面——它是一種清晰的狀態,完全獨立於外界的影響和干擾。

1,最重要易忽略-前期準備

冥想中最重要也最常被忽略的步驟就是前期準備。沒有適當準備,生理、心理和情緒上的干擾都會限制冥想的深度與廣度。

(1)身體

當身體狀況不佳或不在狀態時,生理方面的原因肯定會給練習造成障礙和困擾。

最常見的生理問題包括:

  • 由於疾病和緊張造成身體不適或放鬆困難,無法舒適端坐;
  • 感到疲勞或睏倦;
  • 日常壓力造成的不安、緊張和煩躁;
  • 飢餓或暴飲暴食等飲食問題。
    對生活方式加以改善能消除以上大部分問題,防患於未然。

當然了,即便感冒或身體不適時你仍可堅持冥想,但你恐怕會發現,生病帶來的不適、疼痛或注意力的不集中確實會妨礙練習。

所幸冥想會使你對許多生理過程變得更敏感,你將更加了解身體的需要,從而預防疾病、保持健康。

(2)地點

冥想不需要任何特殊或不尋常的條件,地點可以是家裏、鄉村、城市、海邊、山中,任何地方。

理想狀況下,一個單獨的房間或屋子的一角可作爲冥想的專用空間。這裏要空氣流通、相對舒適,不能堆滿東西、佈滿塵埃。整潔和安靜的空間是我們所需要的。

當然,如果這個地方相對祥和、舒適,則更爲有利。但不建議在牀上冥想,因爲那裏會讓你聯想到睡眠,從而很難保持警覺和清醒。

最好與工作區分開,遠離廚房、電視和電話,避免他人的打擾。同樣,避開辦公室這樣的場所也是非常明智的,因爲那裏總會有事務讓你分心。

(3)時間

冥想可以在任何時間進行,白天或者夜晚都可以。不過在傳統上,最佳時段是清晨和深夜,因爲這時較安靜,不太可能被人打擾。

人在這兩個時段是最純淨和最有覺察力的,因此它們是冥想的最佳時間。儘管如此,人們工作和生活的瑣事仍可能對冥想的時間安排造成不小影響。

如果你已有了孩子,那麼孩子睡着之後,或許會是最適合你的冥想時刻。起初,選擇一兩個時段,每個時段大約練習5—15分鐘即可。這樣既不會給他人造成不便,也不會受到打擾,更不會使你忽略自己的職責,感到緊迫。

同時你也無須趕着去辦其他的事情。最簡單的調整日程的辦法就是早起一段時間,或是在睡前進行冥想。

每天在固定時間冥想會取得最快的進步。養成這個習慣,讓它成爲你日程中一個固定不變的部分,這對於深化練習極爲有益。

即使每天的日程都不相同,也要儘可能找到合適的時間並堅持下去。這樣做有利於消除因懶惰和拖延而產生的心理抗拒。

2,方法得當,事半功倍

冥想練習者可使用內在的工具來使意念獲得集中。

大部分情況下,最常用的是聲音,但有時也會用到視覺圖像。聲音和圖像既可以是外化的,也可以是敏感細緻的,這要根據練習者的思維結構來決定。

冥想時,你需要學會:

  • 如何放鬆身體;
  • 如何以舒適、穩定的姿勢進行練習;
  • 如何讓自己的呼吸平緩安穩;
  • 如何平靜地目睹自己的思維如裝滿貨物的火車一樣在大腦中奔馳;
  • 如何保持專注,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不受干擾。

斯瓦米大師會這樣提醒他的學生們:“每天都要定時練習。”他說:“讓你的自我來到意識的中心。你必須知道,你就是和平、幸福和快樂。自由是你的本性,要反反覆覆地體驗它,直到它與你同化。”

他說:“在這段旅程中,你不會失去任何東西。我們只是在這個看得見的世界進進出出罷了。出生是一種到達,死亡是一種離開。你在這裏只是一個過客。冥想能幫助你理解這個現實。”

(1)冥想五步驟:

  • 第一步:清理

首先,身體要做好準備。當身體感到精力充沛、舒適、整潔、放鬆的時候,冥想是最容易順利進行的。淋浴或只是簡單的洗臉、洗手、洗腳都有助於找到這種清新的感覺。如果在清晨,冥想之前完成排泄,身體會感到更加舒適。

  • 第二步:伸展

有人發現,一整晚睡眠之後,身體會僵硬痠痛。這種情況,洗一個溫水澡並做一些緩慢的伸展練習,能夠幫助身體恢復到適合冥想的狀態。

哈達瑜伽體位法(以調息與體位法爲中心的體動瑜伽)是專門用來保持身體健康並使其變得足夠強壯、柔韌的練習,它會使你更加舒適地適應冥想坐姿。

拉伸並活動背部以及雙腿能夠有效增強冥想坐姿的舒適度。即便只是幾分鐘的拉伸或體式的練習,也能夠極大地改善你的冥想體驗質量。

與長時間的有氧鍛鍊不同,哈達瑜伽體式既不會讓你感到疲憊,也不會讓身體過度興奮。相反,體式會柔和地喚醒你,幫助你放鬆肌肉,減輕精神壓力,集中注意力。

所以,在冥想之前至少需要5—10分鐘的時間用於拉伸身體,做好充分的熱身準備。

  • 第三步:放鬆

完成伸展練習之後,進行簡短的放鬆練習會十分有益。舒適地平躺,讓背部緊貼地板或墊子。在頭部下方墊一個薄的墊子,身上蓋一條毯子或者披肩。

雙臂置於身體兩側,手臂與軀幹微微分開,掌心向上,雙腿以舒適的距離打開。確保你的身體重量均勻分佈,沒有扭轉或傾向一側。

頭部要擺在中央位置,不要倒向一側,否則會給頸部造成壓力。這個放鬆體式名叫攤屍式,因爲在這個體式中你只需要安靜、放鬆地平躺着。

輕輕閉上你的雙眼,花幾分鐘時間關注呼吸:用鼻子輕柔地吸氣,再緩慢地呼出來,吸氣和呼氣之間不要有間斷或停頓。

以這種姿勢平躺着,就可以引領自己做簡短的放鬆練習了。

按照順序關注自己的每個主要肌羣,再逐漸關注整個身體。練習時間不宜過長,不應超過10分鐘。你的意識要保持清醒,因爲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此時大腦都更傾向進入睡眠。

  • 第四步:大腦與神經系統的放鬆

呼吸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對身體的緊張程度、大腦的穩定和清晰度都會造成巨大影響。

冥想前,使用專門的坐姿進行瑜伽呼吸練習,可以使精神趨於平靜,有助於內在的專注、集中與穩定。

一些同學一開始會抵觸,不太願意在這些練習上耗費時間。但是,一旦完成這些練習,你會發現它們對深化冥想極其有效。呼吸的狀態對情緒的平衡和心理的穩定能起到神奇的作用。

第五步:冥想

完成呼吸練習後,你就可以開始進行冥想了。採用冥想姿勢坐好,讓意念關注你使用的曼陀羅,或是通用的曼陀羅“So Hum”。

這個聲音與呼吸節奏有一種特殊的協調:呼氣,默聽“Hum”的聲音;吸氣,默聽“So”

慢慢讓你的呼吸深長而柔和。靜靜地坐着,將意念集中在曼陀羅上。持續以舒適的坐姿練習,讓大腦平靜下來並向內專注。只要你沒有不適感並且時間充裕,就一直這樣坐下去。

在準備結束冥想的時候,先讓意識回到呼吸上,然後再過渡到身體。雙手手掌輕輕覆蓋眼睛,睜開雙眼目視掌心,漸漸地把意識從對內的感受轉移到外部世界。

綜上所述,練習順序應按以下步驟進行:第一步,沐浴或其他清理準備;第二步,伸展練習或瑜伽體式;第三步,放鬆練習;第四步,呼吸練習;最後一步,冥想

不要跳着做或省略其中一步!按部就班地按照計劃練習就會水到渠成。如果你的方法正確,冥想肯定會讓你獲益匪淺。

(2)坐姿

冥想坐姿也是個不可逃避的話題。某些人誤以爲冥想時必須採用複雜的蓮花坐姿,雙腿交盤。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只要以放鬆、穩定的姿勢,安靜、舒適地坐好就可以開始進行冥想。

良好的冥想姿勢其實只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你必須將頭部、頸部和上半身軀幹保持在一條直線上,以便自由地使用橫膈膜進行呼吸。

許多坐姿都能夠在舒適的前提下保持脊柱的垂直,而不需要盤腿或製造其他不適。事實上,冥想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完全地豎直脊柱

而更微妙的原因在於:在深層的冥想中,將脊柱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非常重要,這樣才能夠使某種精細的能量自下而上貫穿全身。這就意味着:脖子不能彎曲,歪向一邊;頭部也不能過於前傾,而應由頸部支撐,垂直於肩膀。

這樣做的目的是不給頸部和肩膀造成壓力。面部應朝向正前方,輕輕地、自然地合上雙眼,但不要緊閉,否則會給眼部造成壓力。

相比之下,手臂和雙腿的擺放就顯得無關緊要了。達到這一要求的最簡單坐姿叫作高位坐。

此外,還有簡易坐、吉祥坐(更適合長時間冥想,需雙腿足夠靈活)、雷電坐、至善坐(不推薦大多數人使用)。

在整個過程的所有體式中,都要放鬆雙肩和手臂,將它們優雅地搭放在膝蓋上。你的手臂要保持徹底放鬆——如果此時有人擡起你的手,你的手臂應該是自然下垂的。輕輕地讓拇指和食指相碰並形成“手印”。這個手印形成了一個小圓圈,你可以把它想象爲內在能量循環的一條小路徑。

高質量的冥想姿勢,身體則須靜止,呼吸保持平穩,意識平靜而專注。如果身體移動、搖晃、抽搐或疼痛,就會干擾練習。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身體尚未準備好的情況下攀比高級坐姿,那會導致不良後果。

無論選擇了什麼樣的坐姿,都要經常進行練習,不能總是半途而廢去嘗試新的姿勢。持之以恆地使用一種坐姿,日積月累,你會發現它越來越穩定和舒適。

(3),專注

掌握冥想坐姿之後,你可能會迫不及待地想了解:

  • 我們需要在精神層面做什麼?
  • 怎樣才能開始冥想?
  • 我們是否需要思考特定的事物,還是完全清空大腦?
  • 我們應該讓意念隨波逐流使聯想自動浮現嗎?

但實際上,這些都與冥想無關。與冥想是兩個不同的過程。試圖在冥想中對意識進行管控是徒勞的,那隻會讓你產生挫敗感。意念會反抗對它的任何控制。渴望達到某種狀態的想法對冥想也不會產生幫助。

最好的辦法是:在關於冥想應該是怎樣的或希望達到什麼目標的問題上,不要給自己任何壓力。

有意思的地方在於,你越是減少與自己的對抗和壓迫,就越容易放鬆和安靜下來,而真正的冥想進步就會在這個層面體現。

同樣的道理,嘗試清空大腦也不會成功。

大腦的本性就是:不斷地變化,不斷地處理記憶、進行聯想並接受新的信息。事實上,它唯一接近於靜止的時刻,就是在無夢的深度睡眠中。其他時間,意念就像沒有拋錨的遊船一樣,飄浮在腦海中的各個角落。

鑑於以上精神活動的過程,許多冥想體系會通過將大腦集中在某物或進行某種短暫刺激的方式,來使它獲得平靜與專注。

我們的目的不是清空大腦,而是賦予意念一個焦點,讓它安靜下來。

在大部分的冥想體系中,一個詞、一組短語、某個聲音或符號都可以用來將意識集中在一點。有些冥想傳統會偏好使用視覺符號,而這裏強調使用曼陀羅,也就是用以引導意念集中的詞彙、聲音或短語。

專注對冥想來說非常重要。當我們使用“專注”這個詞的時候,有時會指仔細思考或者反複分析所要付出的努力,這甚至聽起來都是一個讓人感受到有壓力的過程。

但我們在這裏所講的專注,絕不意味着努力、緊張和精神壓力。它指的僅僅是注意力的集中,與其渙散是相對應的。

專注的意思是你在保持警覺的同時又是放鬆的。當你已經放鬆下來,感到很舒服,這個時候集中注意力似乎就不是一件困難事了。

如果你不能做到專注,說明你對意念之流的引導能力受到了損害。許多瑜伽練習都有助於培養專注力,而專注是冥想的基礎。

下節預告:呼吸的重要性及要領。

注:本文由作者JIE胭脂雪組織整理髮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文內配圖源於網絡,如有侵權,敬請溝通刪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